59文学 www.59wx.cc,新世界1620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与世界其他三大洋不同,印度洋特殊的季风规律产生了大航海时代独特的海航节奏。穿越北印度洋往返欧洲与亚洲的风帆船,无论是东行还是西向,都分属于一年内不同的两个时间段。
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北印度洋盛行的东北季风与洋流,如大自然的大力神推着帆船轻松地抵达东非南部,而从5月开始,一直到来年的9月,逐渐强势的西南季风和洋流又悄然登台,从南部东非港口出发的帆船,又可以惬意地顺风顺水抵达印度诸港甚至是东南亚的马六甲。
风向与洋流的季节一致性,让按规律出航的印度洋上的风帆船平均航速远高于其他大洋的风帆船。
.
抱着木碗大口喝着粥的常昆,此时已经没有了形象,心里不断叹息着。眼见粥见底了,常昆打算趁那个锅还没有撤走,再去刮点出来吃吃。
刚走到锅边,就看见远方一男一女走来,其中一位赫然今天白天在营地里不断劝说他人商船的华妆番夷小娘子,而身边的,则是一位穿着打扮奇特的华裔青年,看那短发短衣,似乎又和泰西番夷有所相似。
他难道就是那些人所说的严大善人?常昆脑子里转了半响,看了下自己现在狼狈的样子,眼睛一亮,于是赶紧丢开木碗,整理起衣容。
“严,要不明天我再劝劝他们。”卡特琳娜小心翼翼地看着未婚夫那铁青的脸。心里又软了。
“不用了。也许一开始我就错了,应该早点在出发前就让他们先做好选择。”严晓松此时已经打定了决心。
“这位兄台……”
忽然,身边响起一句文绉绉的问候,听起来似乎是淮北口音,严晓松一扭头,只见一位虽然衣衫有许多破损和污渍,但还算衣着整齐的中年书生站到了身边。
附近的篝火照耀下,面前的中年人个头最多有一米六,身体微胖,面带短须。看起来年纪三十来岁,一股浓厚的书生气息扑面而来。
和卡特琳娜对视了一眼后,严晓松微微皱了下眉头,对这次颜思齐居然没细加筛选。把明朝读书人都弄到船上的情况表现出一种不满。
“哦,在下河间府常家庄人氏,常昆,字伯玉。不知先生贵姓?”中年书生满脸堆笑,唯唯诺诺的样子更像是某个地主家的大管家。
“有什么事吗,常先生?”严晓松情绪不是很好,面对这个明朝读书人更是心不在焉,“我姓严,严晓松。”
读书人突然眼睛一亮,赶紧拱手:“原来先生就是海州流民口里传诵的严大善人?救难济民。扶弱助孤,实乃当世之大仁大善!今日得见,果然年少清秀,颇有古之‘子路’之风!这弗朗机人,都对先生俯首贴耳,可见先生之大义盛威连泰西之人也甘拜下风!啧啧,了不起啊,”
这个酸腐,居然拿我和孔子学生子路做比喻,我又不是赎买奴隶。我可是货真价实的人口贩子!乱七八糟的乱用典故!
严格一听,一下就乐了,也对面前这个张口就错用典故的明朝读书人产生了兴趣。
“常……常先生有什么话对我说?”严晓松表情恢复了正常,微微指了下一侧的木凳,示意对方坐下说。
“常昆不敢……看此处。应该就是天竺吧?不知道严先生此番欲带我等前往何处,又需多少时日?”常昆看了看四周的葡萄牙士兵。暗暗吞了下口水,皮笑肉不笑地连连拱手。
“我是前宋出海遗民,祖先已经在亚美利加之地开国立业,看大明故土这么多流难百姓,打算迁居你们到那里去。路途遥远,只能在这里做中途休整。”严晓松此时也放开了说,因为对方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不过眼前这个读书人,居然还有点见识,还能知道这里是印度。
“啊!前宋遗民?可是崖山之后不屈蒙元鞑虏淫威,远渡南洋的汉家之后?常昆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啊!”
常昆满嘴跑火车的声音很大,四周一些明朝难民都微微靠了过来。看到自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常昆更加来劲了:“家祖父曾言,这前宋才是我华夏正朔,可惜蒙元异族窃据中土,致华夏蒙尘……后有大周张氏举义兵驱逐鞑虏,方使汉风重光,可惜那朱明窃夺宝鼎,骄奢淫逸,不治民生,恶官皂隶沆瀣一气,天怒人怨,才有我等今日之难。”
靠!这家伙口才真能说,比苏子宁还能扯!严晓松一愣,眼睛都瞪大了。
听到这么个读书人一顿摇头晃脑,即便大部分晦涩语句难以听懂,但基本内容还是明白了二三,围拢的明朝难民也越来越多。
“严先生的先祖,正是前宋遗民,不堪鞑虏远走外洋,如今听闻我中土同族有难,特地不远万里,从那新立之国而来,我等同胞感激涕零,请先生受我常昆一拜!”
说着,居然两腿一弯,整个人就... -->>
与世界其他三大洋不同,印度洋特殊的季风规律产生了大航海时代独特的海航节奏。穿越北印度洋往返欧洲与亚洲的风帆船,无论是东行还是西向,都分属于一年内不同的两个时间段。
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北印度洋盛行的东北季风与洋流,如大自然的大力神推着帆船轻松地抵达东非南部,而从5月开始,一直到来年的9月,逐渐强势的西南季风和洋流又悄然登台,从南部东非港口出发的帆船,又可以惬意地顺风顺水抵达印度诸港甚至是东南亚的马六甲。
风向与洋流的季节一致性,让按规律出航的印度洋上的风帆船平均航速远高于其他大洋的风帆船。
.
抱着木碗大口喝着粥的常昆,此时已经没有了形象,心里不断叹息着。眼见粥见底了,常昆打算趁那个锅还没有撤走,再去刮点出来吃吃。
刚走到锅边,就看见远方一男一女走来,其中一位赫然今天白天在营地里不断劝说他人商船的华妆番夷小娘子,而身边的,则是一位穿着打扮奇特的华裔青年,看那短发短衣,似乎又和泰西番夷有所相似。
他难道就是那些人所说的严大善人?常昆脑子里转了半响,看了下自己现在狼狈的样子,眼睛一亮,于是赶紧丢开木碗,整理起衣容。
“严,要不明天我再劝劝他们。”卡特琳娜小心翼翼地看着未婚夫那铁青的脸。心里又软了。
“不用了。也许一开始我就错了,应该早点在出发前就让他们先做好选择。”严晓松此时已经打定了决心。
“这位兄台……”
忽然,身边响起一句文绉绉的问候,听起来似乎是淮北口音,严晓松一扭头,只见一位虽然衣衫有许多破损和污渍,但还算衣着整齐的中年书生站到了身边。
附近的篝火照耀下,面前的中年人个头最多有一米六,身体微胖,面带短须。看起来年纪三十来岁,一股浓厚的书生气息扑面而来。
和卡特琳娜对视了一眼后,严晓松微微皱了下眉头,对这次颜思齐居然没细加筛选。把明朝读书人都弄到船上的情况表现出一种不满。
“哦,在下河间府常家庄人氏,常昆,字伯玉。不知先生贵姓?”中年书生满脸堆笑,唯唯诺诺的样子更像是某个地主家的大管家。
“有什么事吗,常先生?”严晓松情绪不是很好,面对这个明朝读书人更是心不在焉,“我姓严,严晓松。”
读书人突然眼睛一亮,赶紧拱手:“原来先生就是海州流民口里传诵的严大善人?救难济民。扶弱助孤,实乃当世之大仁大善!今日得见,果然年少清秀,颇有古之‘子路’之风!这弗朗机人,都对先生俯首贴耳,可见先生之大义盛威连泰西之人也甘拜下风!啧啧,了不起啊,”
这个酸腐,居然拿我和孔子学生子路做比喻,我又不是赎买奴隶。我可是货真价实的人口贩子!乱七八糟的乱用典故!
严格一听,一下就乐了,也对面前这个张口就错用典故的明朝读书人产生了兴趣。
“常……常先生有什么话对我说?”严晓松表情恢复了正常,微微指了下一侧的木凳,示意对方坐下说。
“常昆不敢……看此处。应该就是天竺吧?不知道严先生此番欲带我等前往何处,又需多少时日?”常昆看了看四周的葡萄牙士兵。暗暗吞了下口水,皮笑肉不笑地连连拱手。
“我是前宋出海遗民,祖先已经在亚美利加之地开国立业,看大明故土这么多流难百姓,打算迁居你们到那里去。路途遥远,只能在这里做中途休整。”严晓松此时也放开了说,因为对方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不过眼前这个读书人,居然还有点见识,还能知道这里是印度。
“啊!前宋遗民?可是崖山之后不屈蒙元鞑虏淫威,远渡南洋的汉家之后?常昆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啊!”
常昆满嘴跑火车的声音很大,四周一些明朝难民都微微靠了过来。看到自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常昆更加来劲了:“家祖父曾言,这前宋才是我华夏正朔,可惜蒙元异族窃据中土,致华夏蒙尘……后有大周张氏举义兵驱逐鞑虏,方使汉风重光,可惜那朱明窃夺宝鼎,骄奢淫逸,不治民生,恶官皂隶沆瀣一气,天怒人怨,才有我等今日之难。”
靠!这家伙口才真能说,比苏子宁还能扯!严晓松一愣,眼睛都瞪大了。
听到这么个读书人一顿摇头晃脑,即便大部分晦涩语句难以听懂,但基本内容还是明白了二三,围拢的明朝难民也越来越多。
“严先生的先祖,正是前宋遗民,不堪鞑虏远走外洋,如今听闻我中土同族有难,特地不远万里,从那新立之国而来,我等同胞感激涕零,请先生受我常昆一拜!”
说着,居然两腿一弯,整个人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