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国姓窃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就好比后世初来乍到当北漂沪漂还没有一技之长的,往往比较容易接受996/007。本地人卷不动了他们主动肯卷,就能挤出一点工作机会,确保自己不饿死,先在北沪站稳脚跟再说。
现在朱树人立法强行禁止涨地租,等于是阻断了流民自降身价来提升竞争力。
就好比后世瑞典劳动法强行禁止加班,那些没一技之长只是肯996的雇员,也就没了竞争力——
后世2015年的时候,瑞典有一家曾经着名的流媒体音乐平台,叫spotify,就发生过经典桉例,他们雇佣的几个华人程序员瞒着老板恶意非法加班(就是公司和主管领导都告诉他们别加班了,慢慢干,他们还假装下班后又偷偷熘回公司加班,还被劳动监察机构的大数据监控抓到了),然后被抓去拘留了,公司也被严惩了,搞得后来相当一段时间不敢雇华人程序员。
朝廷定了最低工资的情况下,低于这个工资用人的,那就直接犯法了,一抓一个准。
……
朱树人这般立法严苛,对经济运行大刀阔斧制定各种“政府指导价、政府限价”,作为读孔孟之道出身的陈君宠,一开始当然也是非常不适应的。
而且朱树人现在的做法,已经是称得上“跋扈”了,这种改革哪是他一个总督能在地方上自说自话的?
陈君宠考虑到他用心不坏,也就委婉劝过,觉得言利的事情,官府不该管太多,应该民间自行商量着办,
还拿出“当年王莽也是禁止田地买卖,规定币制,各种折腾,最后也没解决西汉末年贫者无立锥之地的问题,还亡国了”的教训,觉得为政者在经济上就应该轻缓,无为而治。
朱树人也知道这人只是没见识,并不是道德有问题,也就没为难他,一句“乱世用重典,到了这一步,再不保护贫民卖命的底价,等他们被闯贼拉走就来不及了”,直接揭过。
这种时候,能不拿“越权”的理由来对抗他的,那就都是可以拉拢团结的。
朱树人这样雷厉风行,当然也遭到了一些反抗。汉中的豪绅毕竟没能在前几年被高迎祥李自成罗汝才彻底杀绝,还是留了一小撮的。
这些人当中,有些原本倒也不以涨地租逼农民破坏式耕种着称,一开始屠刀也没砍到他们头上。
但朱树人循序渐进,都要在当地搞变法,把永久禁止无条件涨租立到法里面,这些人也意识到了不对劲,想要反抗——毕竟曾经不怎么涨租,和将来永远失去无条件涨租的权力,这里面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谁不想趁着荒年多兼并土地,多加码盘剥条件呢。
于是这些人就搬出大明律,搬出太祖皇帝的祖制,乃至各种借口,想要阻挠。
朱树人当然是毫不客气,又挑了几个刺头惩处了。
其中极个别,甚至还敢威胁朱树人,摆出“我家在北京朝中有人,哪位阁老哪位部堂侍郎是我们家远房亲戚/世交故旧”来说事儿,提醒朱树人“总督只是暂时的,将来北京城里的大老们腾出手来,你在这儿胡作非为迟早要付出代价”!
这话一说出来,朱树人立刻就以“干预地方行政,冒认关系污蔑京中某些部堂、阁老清誉”的名义,把这些人抓起来了。
“周阁老、徐部堂、张部堂怎么可能有你们这种鼠辈故旧?别以为汉中天高皇帝远,在这儿冒认毁人清誉,就可以逍遥法外!”
然后直接挑了一点典型杀了,如果“冒认”行为涉及全家,全家都出面抗辩,那就全家杀了!
稍微杀了十几家,每个县两三家之后,这个事儿也就平了。
汉中各地都意识到,这位国姓爷总督大人,那绝对是杀贼杀红了眼。如今反抗那是找死,还不如等关中平定、出川道路宁靖后,能赶去北京,再告这朱树人的御状不迟!
好汉不吃眼前亏嘛,现在汉中被流贼隔绝了,何必再在这个节骨眼上白白送死。
殊不知,朱树人敢这么做,就是笃定了这些人永远都联系不到北京城里那些阁老部堂了。
在朱树人眼里,北京城里身居高位的文官集团,都已经是死人。
哪怕将来他们敢投降李自成,暂时不死,朱树人也不会容许将来光复北方后,这些人再当墙头草三姓家奴投靠回来的。
闯贼会缺读书人,正统朝廷永远不缺读书人。杀光一批自有另一批顶上来做官,也不需要多高明的专业官僚技术——科举本来也不考具体的专业管理技术。
科技类人才可能还要珍惜一下,管理类岗位任何时代都可以前仆后继补充上来,不会断档的。
做官谁不想做啊,朱元章时期杀了那么多官,一样找得到无数的人肯去做官。
……
这样铁腕铁血强推了一个半月,到八月份的时候,汉中军民也很快就渡过了阵痛期,开始转而体会到国姓爷统治的好处了。
至少如今百姓们都是没人敢偷奸耍滑,让去参加维护水利,都乖乖维护,种下的玉米,经过一个半月的生长,也都状态不错。
玉米种下去之后,一般不到十天就能看到地面上有抽芽破土而出,到一个月左右,玉米苗就开始拔节,能变成坚硬挺拔的茎秆,只比甘蔗软一些。
只要到了这一步,当地农民虽然没种过玉米,但好歹见过甘蔗,也就知道这种新作物的生长状态没问题。
农民是最讲究眼见为实的,亲眼看着这种作物在灌既量如此稀缺的情况下,依然能不断拔高,大家也就信了,知道这东西真的用水很少,很适合崇祯时干旱连年的陕西周边。
农民们的信心和积极性也就更高,每天认真务农,就等着再过两个半月,到十月底丰收。
就在汉中民政军备渐入正轨的时候,朝廷派来宣旨的王公公,总算是从重庆兜兜转转,又来到了汉中。
不过,那些期待着能和北京朝廷重新恢复联络的汉中豪绅受害者,恐怕要失望了。
因为王公公远在金牛道中的时候,朱树人就已经提前盯上了对方,朝廷使者的一举一动,每日行程快慢到了哪儿,朱树人都是门清。
所以,王公公到了南郑,也不可能看到汉中这一个半月实际上发生的改变的。
他只能看到朱树人让他看到的东西,那些摆拍的东西。
朱树人也会继续扮演出忠义无双的样子,积极筹备从汉中北伐关中的姿态,显得他一直在为崇祯分忧。
就好比后世初来乍到当北漂沪漂还没有一技之长的,往往比较容易接受996/007。本地人卷不动了他们主动肯卷,就能挤出一点工作机会,确保自己不饿死,先在北沪站稳脚跟再说。
现在朱树人立法强行禁止涨地租,等于是阻断了流民自降身价来提升竞争力。
就好比后世瑞典劳动法强行禁止加班,那些没一技之长只是肯996的雇员,也就没了竞争力——
后世2015年的时候,瑞典有一家曾经着名的流媒体音乐平台,叫spotify,就发生过经典桉例,他们雇佣的几个华人程序员瞒着老板恶意非法加班(就是公司和主管领导都告诉他们别加班了,慢慢干,他们还假装下班后又偷偷熘回公司加班,还被劳动监察机构的大数据监控抓到了),然后被抓去拘留了,公司也被严惩了,搞得后来相当一段时间不敢雇华人程序员。
朝廷定了最低工资的情况下,低于这个工资用人的,那就直接犯法了,一抓一个准。
……
朱树人这般立法严苛,对经济运行大刀阔斧制定各种“政府指导价、政府限价”,作为读孔孟之道出身的陈君宠,一开始当然也是非常不适应的。
而且朱树人现在的做法,已经是称得上“跋扈”了,这种改革哪是他一个总督能在地方上自说自话的?
陈君宠考虑到他用心不坏,也就委婉劝过,觉得言利的事情,官府不该管太多,应该民间自行商量着办,
还拿出“当年王莽也是禁止田地买卖,规定币制,各种折腾,最后也没解决西汉末年贫者无立锥之地的问题,还亡国了”的教训,觉得为政者在经济上就应该轻缓,无为而治。
朱树人也知道这人只是没见识,并不是道德有问题,也就没为难他,一句“乱世用重典,到了这一步,再不保护贫民卖命的底价,等他们被闯贼拉走就来不及了”,直接揭过。
这种时候,能不拿“越权”的理由来对抗他的,那就都是可以拉拢团结的。
朱树人这样雷厉风行,当然也遭到了一些反抗。汉中的豪绅毕竟没能在前几年被高迎祥李自成罗汝才彻底杀绝,还是留了一小撮的。
这些人当中,有些原本倒也不以涨地租逼农民破坏式耕种着称,一开始屠刀也没砍到他们头上。
但朱树人循序渐进,都要在当地搞变法,把永久禁止无条件涨租立到法里面,这些人也意识到了不对劲,想要反抗——毕竟曾经不怎么涨租,和将来永远失去无条件涨租的权力,这里面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谁不想趁着荒年多兼并土地,多加码盘剥条件呢。
于是这些人就搬出大明律,搬出太祖皇帝的祖制,乃至各种借口,想要阻挠。
朱树人当然是毫不客气,又挑了几个刺头惩处了。
其中极个别,甚至还敢威胁朱树人,摆出“我家在北京朝中有人,哪位阁老哪位部堂侍郎是我们家远房亲戚/世交故旧”来说事儿,提醒朱树人“总督只是暂时的,将来北京城里的大老们腾出手来,你在这儿胡作非为迟早要付出代价”!
这话一说出来,朱树人立刻就以“干预地方行政,冒认关系污蔑京中某些部堂、阁老清誉”的名义,把这些人抓起来了。
“周阁老、徐部堂、张部堂怎么可能有你们这种鼠辈故旧?别以为汉中天高皇帝远,在这儿冒认毁人清誉,就可以逍遥法外!”
然后直接挑了一点典型杀了,如果“冒认”行为涉及全家,全家都出面抗辩,那就全家杀了!
稍微杀了十几家,每个县两三家之后,这个事儿也就平了。
汉中各地都意识到,这位国姓爷总督大人,那绝对是杀贼杀红了眼。如今反抗那是找死,还不如等关中平定、出川道路宁靖后,能赶去北京,再告这朱树人的御状不迟!
好汉不吃眼前亏嘛,现在汉中被流贼隔绝了,何必再在这个节骨眼上白白送死。
殊不知,朱树人敢这么做,就是笃定了这些人永远都联系不到北京城里那些阁老部堂了。
在朱树人眼里,北京城里身居高位的文官集团,都已经是死人。
哪怕将来他们敢投降李自成,暂时不死,朱树人也不会容许将来光复北方后,这些人再当墙头草三姓家奴投靠回来的。
闯贼会缺读书人,正统朝廷永远不缺读书人。杀光一批自有另一批顶上来做官,也不需要多高明的专业官僚技术——科举本来也不考具体的专业管理技术。
科技类人才可能还要珍惜一下,管理类岗位任何时代都可以前仆后继补充上来,不会断档的。
做官谁不想做啊,朱元章时期杀了那么多官,一样找得到无数的人肯去做官。
……
这样铁腕铁血强推了一个半月,到八月份的时候,汉中军民也很快就渡过了阵痛期,开始转而体会到国姓爷统治的好处了。
至少如今百姓们都是没人敢偷奸耍滑,让去参加维护水利,都乖乖维护,种下的玉米,经过一个半月的生长,也都状态不错。
玉米种下去之后,一般不到十天就能看到地面上有抽芽破土而出,到一个月左右,玉米苗就开始拔节,能变成坚硬挺拔的茎秆,只比甘蔗软一些。
只要到了这一步,当地农民虽然没种过玉米,但好歹见过甘蔗,也就知道这种新作物的生长状态没问题。
农民是最讲究眼见为实的,亲眼看着这种作物在灌既量如此稀缺的情况下,依然能不断拔高,大家也就信了,知道这东西真的用水很少,很适合崇祯时干旱连年的陕西周边。
农民们的信心和积极性也就更高,每天认真务农,就等着再过两个半月,到十月底丰收。
就在汉中民政军备渐入正轨的时候,朝廷派来宣旨的王公公,总算是从重庆兜兜转转,又来到了汉中。
不过,那些期待着能和北京朝廷重新恢复联络的汉中豪绅受害者,恐怕要失望了。
因为王公公远在金牛道中的时候,朱树人就已经提前盯上了对方,朝廷使者的一举一动,每日行程快慢到了哪儿,朱树人都是门清。
所以,王公公到了南郑,也不可能看到汉中这一个半月实际上发生的改变的。
他只能看到朱树人让他看到的东西,那些摆拍的东西。
朱树人也会继续扮演出忠义无双的样子,积极筹备从汉中北伐关中的姿态,显得他一直在为崇祯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