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领导的气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
我是一个喜欢读历史,特别是读思想史的人。少年时代,最早接触的历史故事是《三国演义》和《隋唐演义》,那个时候脑子里没有二十四史,没有唐宋元明清、上下五千年,有的只是十几个大英雄,什么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什么一杰李元霸二杰宇文成都三杰裴元庆……历史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群大英雄的上场下场、打打杀杀。后来,又渐渐知道了诸葛亮、徐茂公、刘伯温……这时候,我知道了原来在武的英雄之外还有文的英雄,他们用智谋书写历史,而且他们的篇章愈加精彩。
再后来,读了更多的书,听了更多的故事,发现居然在武的英雄和文的英雄之外,还有第三种人大放光彩,他们看起来都很平庸,但是却能调动和使用英雄。比如刘邦文不如张良、萧何,武不如韩信;比如刘备文不如诸葛亮、庞统,武不如关张赵马黄,但他们都能带领一班风云人物去纵横天下、成就大业。
我想,这样的人应该算是历史中的第三类英雄,他们自身没有纵横天下的武艺,也没有精妙高深的谋略,但是他们却都能给英雄当领导,让英雄自愿听令、心服口服。第三类英雄就是能当领导、调动英雄去成就事业的人,就是管理英雄,他们的才华是管理才华,在这些人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宝贵的东西。
翻开历史,篇篇章章都充满血腥,鲜血带来的沉重几乎让人透不过气来。在伴君如伴虎、人命如草芥,动辄满门抄斩的年代搞管理,真的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冒险事业。但是我们的先人们做到了,而且做得那样精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忠诚,值得我们每一个后来人景仰。
正是这份景仰,给我写作本书带来了最初的冲动。
三国的刘备文不如诸葛亮庞统,武不如关张赵马黄,但是他能调动这些文臣武将为自己打天下。再看水浒中的宋江,翻翻宋江这人的简历便知,他无非是山东省郓城县一个小吏,文也不能文,武也不能武。就这么一个人,却可以带领英雄团队。再看看梁山这个队伍的构成,其他的一百零七条好汉,可都不是一般人!有皇室贵胄、朝廷武将、草莽英雄、江湖好汉……这么一帮人居然都服宋江!宋江凭什么?
仔细想想,我们就发现,成功的领导者,他们身上似乎都有一种超级强大的气场,这个气场,能把英雄吸引来,把队伍凝聚住,给人力量,给人温暖,催人奋进。
管理的奥妙就在于把“我”变成“我们”——把我会变成我们大家都会,把我想变成我们大家都想,把我要奋斗变成我们大家都要奋斗。在这种变化过程中,我们往往能真实地感受到气场的存在。有些人和风细雨,但是号召一出群情振奋山摇地动;有些人声嘶力竭,但是结果却是鸦雀无声众人围观。
到底是什么因素造就了领导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当中,那些管理英雄又是如何来打造自身这种影响力的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着我,指引着我,给了我写作本书的基本方向。
在写作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内容的取舍与材料的筛选。用简单的八次对话来描绘一幅思想史的画卷,这简直就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我自始至终都是在挑战自己。
在选材方面,我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追根溯源,坚持“早”的原则。针对一种管理思想的演变,尽量向上去追溯,从源头入手来写。二是引用经典人物、经典故事,坚持“显”的原则。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尽量选择耳熟能详、众所周知的。因为我相信,只有传播了,才能产生影响。一个众所不知的人物或者一段流传不广的事件,对后世管理思想的影响也肯定是十分有限的。三是从史料入手,坚持“实”的原则。人物和事件尽量从史书(主要是《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其次是诸子百家的典籍)中选。全书只有第5章“和谁在一起”中“桃园三结义”的对话是从小说当中选取的材料。不过,尽管这段故事出自小说,但它在我们的心灵当中已经... -->>
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
我是一个喜欢读历史,特别是读思想史的人。少年时代,最早接触的历史故事是《三国演义》和《隋唐演义》,那个时候脑子里没有二十四史,没有唐宋元明清、上下五千年,有的只是十几个大英雄,什么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什么一杰李元霸二杰宇文成都三杰裴元庆……历史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群大英雄的上场下场、打打杀杀。后来,又渐渐知道了诸葛亮、徐茂公、刘伯温……这时候,我知道了原来在武的英雄之外还有文的英雄,他们用智谋书写历史,而且他们的篇章愈加精彩。
再后来,读了更多的书,听了更多的故事,发现居然在武的英雄和文的英雄之外,还有第三种人大放光彩,他们看起来都很平庸,但是却能调动和使用英雄。比如刘邦文不如张良、萧何,武不如韩信;比如刘备文不如诸葛亮、庞统,武不如关张赵马黄,但他们都能带领一班风云人物去纵横天下、成就大业。
我想,这样的人应该算是历史中的第三类英雄,他们自身没有纵横天下的武艺,也没有精妙高深的谋略,但是他们却都能给英雄当领导,让英雄自愿听令、心服口服。第三类英雄就是能当领导、调动英雄去成就事业的人,就是管理英雄,他们的才华是管理才华,在这些人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宝贵的东西。
翻开历史,篇篇章章都充满血腥,鲜血带来的沉重几乎让人透不过气来。在伴君如伴虎、人命如草芥,动辄满门抄斩的年代搞管理,真的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冒险事业。但是我们的先人们做到了,而且做得那样精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忠诚,值得我们每一个后来人景仰。
正是这份景仰,给我写作本书带来了最初的冲动。
三国的刘备文不如诸葛亮庞统,武不如关张赵马黄,但是他能调动这些文臣武将为自己打天下。再看水浒中的宋江,翻翻宋江这人的简历便知,他无非是山东省郓城县一个小吏,文也不能文,武也不能武。就这么一个人,却可以带领英雄团队。再看看梁山这个队伍的构成,其他的一百零七条好汉,可都不是一般人!有皇室贵胄、朝廷武将、草莽英雄、江湖好汉……这么一帮人居然都服宋江!宋江凭什么?
仔细想想,我们就发现,成功的领导者,他们身上似乎都有一种超级强大的气场,这个气场,能把英雄吸引来,把队伍凝聚住,给人力量,给人温暖,催人奋进。
管理的奥妙就在于把“我”变成“我们”——把我会变成我们大家都会,把我想变成我们大家都想,把我要奋斗变成我们大家都要奋斗。在这种变化过程中,我们往往能真实地感受到气场的存在。有些人和风细雨,但是号召一出群情振奋山摇地动;有些人声嘶力竭,但是结果却是鸦雀无声众人围观。
到底是什么因素造就了领导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当中,那些管理英雄又是如何来打造自身这种影响力的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着我,指引着我,给了我写作本书的基本方向。
在写作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内容的取舍与材料的筛选。用简单的八次对话来描绘一幅思想史的画卷,这简直就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我自始至终都是在挑战自己。
在选材方面,我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追根溯源,坚持“早”的原则。针对一种管理思想的演变,尽量向上去追溯,从源头入手来写。二是引用经典人物、经典故事,坚持“显”的原则。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尽量选择耳熟能详、众所周知的。因为我相信,只有传播了,才能产生影响。一个众所不知的人物或者一段流传不广的事件,对后世管理思想的影响也肯定是十分有限的。三是从史料入手,坚持“实”的原则。人物和事件尽量从史书(主要是《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其次是诸子百家的典籍)中选。全书只有第5章“和谁在一起”中“桃园三结义”的对话是从小说当中选取的材料。不过,尽管这段故事出自小说,但它在我们的心灵当中已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