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回到大明当才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更没有提到朝鲜的详细战况。再看东厂和镇抚司收集统计的情报时,张大少爷的眉头顿时扭成了一个结——大明朝廷和朝鲜最后一次联系,是天启七年的腊月二十八,当时朝鲜国王李倧派出使者李曙到北京进贡,庆祝新年,李曙又在正月十二离开京城,其后就做再无音信。而从正月初一开始,张大少爷的岳父熊廷弼除了照例上表恭祝新年之外,又上了三道奏表,一道是发现建奴有进犯海州、锦州企图,向朝廷请粮请饷备战;另一道则是熊廷弼打算从喀喇沁草原招募蒙古士兵补充军队,提高辽东军队战斗力,请旨实行;第三道则是熊廷弼向朝廷奏报,建奴的主力在正月二十五这天包围海州,海州守将祖大乐坚守城池,与建奴拉锯作战,因为海州远离山海关,辽东又发生饥荒,熊廷弼下令祖大乐全力死守,借以消耗建奴实力,又令毛文龙攻打定辽,围魏救赵解除海州之围——三道奏章上,熊廷弼都没提到朝鲜一个字。
“建奴主力围攻海州?”张大少爷越看越是糊涂,疑惑说道:“怎么可能?以建奴的兵力,怎么可能支持两面作战?分兵而战,这也不符合建奴一贯的作战风格啊?”
“什么意思?”不懂军事的魏忠贤问道。张大少爷答道:“回父亲,建奴的用兵风格特点,孩儿非常清楚,建奴限于人口所限,用兵作战之时,喜欢集中优势兵力专打一点,绝不两线作战,分兵而行。”说到这,张大少爷又皱起眉头补充一句,“还有,建奴最怕消耗战,就算海洲孤悬辽东,建奴内线作战,军粮物资运输方便,但辽东连年饥荒,建奴也不可能在海州长期久战。所以孩儿怀疑,这海州之战,只怕有问题。”
“你的意思是,熊廷弼第三道奏章上的海州之战,很可能是虚报了?”魏忠贤的脸也拉了下来。张大少爷忙替老丈人说话道:“孩儿认为,就算是虚报,熊廷弼也肯定是被假情报欺骗,无意而为,真正知道海州战况实情的,只有直接统属海州守军的辽东巡抚一人。”
“张兄弟,这是辽东巡抚的奏章。”宋金迫不及待的把辽东巡抚的奏章整理出来,一起递给张大少爷。张大少爷再低头细看时,发现辽东巡抚的奏报也是三道,第一道是在正月十五日,辽东巡抚奏报说他发现建奴军队蠢蠢欲动,有可能进犯海州和锦州;第二道则是在二月初一,奏报建奴大军于正月二十五包围海州,辽东巡抚巡抚亲自领军北上锦州,做好固守锦州和增援海州的准备;第三道则是在三天前送到京城的,辽东巡抚奏报说他与东江镇失去联系,两次派出信使与毛文龙联系,也都渺无音信,准备第三次派出使者与皮岛恢复联系——三道奏章之中,也都没有提到朝鲜,更没提到毛文龙向山海关求援。
“奇怪?”虽然辽东巡抚的奏章语焉不详,但张大少爷还是看出了一点古怪,狐疑说道:“东江镇与辽东失去联系,怎么是辽东巡抚派人去和毛文龙联系,而不是辽东督师直接从山海关派人?”
“探花郎,你忘了,这可还是你的主意?”宋金小声提醒道:“当初你提出辽东经抚分权,熊督师坐镇山海关指挥全局,专管山海关防御,辽东巡抚专司关外防御——东江镇位于山海关外,毛文龙和熊督师联系,还有熊督师指挥东江军队转达,都必须通过辽东巡抚转达。”
“可我向熊督师建议,让他收回东江镇的指挥权啊!难道他没有听我的建议?”张大少爷大惊失色,失声惨叫道:“坏了,这次毛文龙惨了,他的信使究竟有没有把求援信送到辽东巡抚处,就谁也说不清楚了!”
………………
情况不幸被张大少爷言中,就在当天夜里,辽东巡抚的告状奏章就送到了京城——辽东巡抚弹劾毛文龙贻误军机,明知建奴大举进攻朝鲜,却故意拖延不报,从建奴大军正月初八夜里突然杀过鸭绿江,一直到二月初四朝鲜国王被迫向建奴投降,再到目前为止,毛文龙都没有向宁远递交过一份军情战报!就连辽东巡抚自己,也是在海州军队击退建奴进犯,从抓到的俘虏口中拷问得知,建奴已经打下了朝鲜!在奏章的最后,辽东巡抚还向历史上一样,弹劾了毛文龙的十二当斩之罪——只是把毛文龙阿附阉党换成了故意匿报朝鲜军情,请求朝廷下旨将毛文龙斩首问罪!
魏忠贤极不情愿的将朝鲜向建奴投降和辽东巡抚的奏章在朝廷上公布于众后,满朝大哗,不少官员先入为主,被辽东巡抚的奏报左右,都要求将毛文龙斩首问罪!张大少爷则义无返顾的站了出来,逐条驳斥辽东巡抚的所谓毛文龙十二大罪——比如毛文龙私开马市罪,张大少爷就说了,毛文龙控制的东江镇根本就不产马,拿什么把战马卖给建奴?就算真有马市,恐怕也是向建奴买马吧?还有辽东巡抚弹劾毛文龙的军饷粮草从不受核,有贪污军饷之嫌,张大少爷又当廷给毛文龙做证,证明自己曾经亲自在皮岛清点过毛文龙的军队数量,远超过朝廷给毛文龙的两万八千编制之数,毛文龙如果还贪污军饷,那军队只怕早就哗变了吧?
虽然张大少爷的舌头是出了名的凶狠,一番驳斥下来,毛文龙的十二条当斩之罪倒是有十一条被推翻,可是贻误朝鲜军机这一条,张大少爷却拿不出半点证据来给毛文龙证明清白,不过还好,明熹宗和魏忠贤对毛文龙都还算有点信任,决定派出钦差到辽东专职调查此事,待事实清楚之后,再作打算。张大少爷本来想自告奋勇亲自去辽东调查此事,无奈宣大重任在身,明熹宗和魏忠贤都不肯答应,张大少爷无奈,也只好举荐铁哥们刘若宰到辽东和皮岛调查了,还好,刘若宰入仕时间虽然不长,正直之名却早已名扬天下,所以明熹宗、魏忠贤和满朝文武都一致同意了张大少爷的举荐。
刘若宰这个钦差还没有出发,张大少爷还在对刘若宰面授机宜,提醒他千万不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毛文龙的奏章也通过海路送到了京城。在奏章中,脾气暴躁的毛文龙算是红了眼睛了,不仅弹劾辽东巡抚贻误军机,还顺便把张大少爷的老丈人熊廷弼也告了一状,弹劾辽东巡抚和熊廷弼贻误军机,自己先后五次派出求援信使到辽东求援,都是石沉大海,从头到尾没见过一个援军,更没收到半点回音。所以在奏章的最后,毛文龙还赌气提出——如果朝廷不把熊廷弼和辽东巡抚下狱问罪,那他就辞职抗议!
“坏了,这个毛文龙,怎么把我老丈人也告了?”守在兵部看完毛文龙的奏章,张大少爷的俊脸不免拉得更长,唉声叹气的说道:“老毛啊,你怎么这么沉不住气?你一个武职总兵,能够斗过两个进士出身的封疆大吏吗?再说了,我那个老丈人,脾气虽然暴躁点,说话也难听点,可是在这种事情上,他怎么会害你?”
“那可不一定。”和张大少爷关系不错的兵部尚书王永光语出惊人。看看四周无人后,王永光凑到张大少爷耳边低声说道:“探花郎,这话我也就对你说说——你那位督师老丈人,和毛文龙的关系可不怎么样,说不定还真会干出这样的事。”
“不可能!”张大少爷断然摇头,说什么也不相信自己那个狗熊脾气的老丈人会干出这种事。王永光则又低声说道:“探花郎,你先听我把话说完,你可能不知道,你那位老丈人熊督师与毛文龙之间的关系,可是极其恶劣的!探花郎你还记得王化贞么?熊督师和王化贞的案子,当年就是你审的,可你也许不知道,毛文龙是王化贞带到辽东的亲信,毛文龙能够开镇东江,升任总兵,除了他的镇江之功外,还有就是因为王化贞不余遗力的提拔重用!而你的老丈人熊督师,又和王化贞是不共戴天的对头,所以这次你的老丈人再度出任辽东督师之后,熊督师和毛文龙就互相看不顺眼,说什么也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我还听说,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熊督师和毛文龙之间还吵过好几次架!”
“怪不得我丈人不肯收回东镇的直接指挥权,毛文龙也不肯直接向山海关求援!”张大少爷恍然大悟,又惊讶说道:“可王化贞的案子,是我亲自审的,也是我主张杀王化贞的,怎么我在辽东的时候,毛文龙又和我相处得这么愉快呢?”
“毛文龙这个人我了解,脾气暴,不好和人相处。”王永光叹气说道:“可他也有个优点,就是服气比他厉害的人,探花郎你在辽东坚守锦州,以孤城抗衡建奴的倾巢之力,又奇袭建奴伪都盛京得手,毛文龙可能就是服气你这点,再加上探花郎你的脾气好,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理解别人的难处,所以毛文龙才和探花郎你相处愉快。但熊督师就不同了,熊督师是什么脾气,探花郎你能不知道?他们两个凑在一起,就象火药碰上了火花,不炸起来才叫怪了。”
说罢,王永光又长叹一口气,无可奈何的说道:“探花郎,你信不信?如果刘若宰这次去辽东能够查出真相,那一切也许都好说,可要是查不出真相,铁定会有人拿出当年的旧事算老帐!到时候,熊督师和毛文龙打得头破血流,真正有嫌疑的,反倒置身事外了。”
张大少爷沉吟许久,最终还是苦笑着点了点头,承认王永光说的话有点道理,确实存在这个可能。不过张大少爷也听出了话外之音,好奇的问道:“王堂官,你说真正有嫌疑的,反倒能置身事外——难道你也在怀疑他?”
“呵呵。”王永光苦笑一声,叹气说道:“探花郎,论打仗,全大明也许没有第二个人比得上你,可我好歹也是当了三年多兵部尚书的人,多少也知道军队里那些鸡鸣狗盗的事——毛文龙说他派出了五次求援信使都渺无音信,如果这五个信使都被人灭了口,尸沉大海,那这个案子可就是个无头冤案了。毕竟东江与宁远大海相隔,毛文龙又不肯与熊督师直接联系,这桩案子,想要查清楚,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是啊,没有证据,说什么都没用了。”张大少爷点头,心里却无比后悔自己忽视了熊廷弼和毛文龙之间的私人关系,以至于让人有空子可钻。
“探花郎,你也别急。”王永光安慰道:“熊督师身边有监军,肯定可以证明他确实没有收到毛文龙的求援书信,毛文龙开镇东江,游击敌后,皇上和九千岁也不糊涂,不会随便对他下手。所以只要我们操作得当,借着这个机会除掉那个大明祸害,也不是没有可能。”
“王堂官,你也看出那个人的真面目了?”张大少爷郑重问道。王永光点头,低声说道:“本官虽然不算精通兵事,可那个祸害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多少还是心里有点数的。以前之所以不对他下手,除了他很能讨好九千岁外,还有就是除了他之外,没有第二个人敢去辽东,可这一次,他实在玩得太过份了,再不除掉他,只怕辽东永无宁日了。”
更没有提到朝鲜的详细战况。再看东厂和镇抚司收集统计的情报时,张大少爷的眉头顿时扭成了一个结——大明朝廷和朝鲜最后一次联系,是天启七年的腊月二十八,当时朝鲜国王李倧派出使者李曙到北京进贡,庆祝新年,李曙又在正月十二离开京城,其后就做再无音信。而从正月初一开始,张大少爷的岳父熊廷弼除了照例上表恭祝新年之外,又上了三道奏表,一道是发现建奴有进犯海州、锦州企图,向朝廷请粮请饷备战;另一道则是熊廷弼打算从喀喇沁草原招募蒙古士兵补充军队,提高辽东军队战斗力,请旨实行;第三道则是熊廷弼向朝廷奏报,建奴的主力在正月二十五这天包围海州,海州守将祖大乐坚守城池,与建奴拉锯作战,因为海州远离山海关,辽东又发生饥荒,熊廷弼下令祖大乐全力死守,借以消耗建奴实力,又令毛文龙攻打定辽,围魏救赵解除海州之围——三道奏章上,熊廷弼都没提到朝鲜一个字。
“建奴主力围攻海州?”张大少爷越看越是糊涂,疑惑说道:“怎么可能?以建奴的兵力,怎么可能支持两面作战?分兵而战,这也不符合建奴一贯的作战风格啊?”
“什么意思?”不懂军事的魏忠贤问道。张大少爷答道:“回父亲,建奴的用兵风格特点,孩儿非常清楚,建奴限于人口所限,用兵作战之时,喜欢集中优势兵力专打一点,绝不两线作战,分兵而行。”说到这,张大少爷又皱起眉头补充一句,“还有,建奴最怕消耗战,就算海洲孤悬辽东,建奴内线作战,军粮物资运输方便,但辽东连年饥荒,建奴也不可能在海州长期久战。所以孩儿怀疑,这海州之战,只怕有问题。”
“你的意思是,熊廷弼第三道奏章上的海州之战,很可能是虚报了?”魏忠贤的脸也拉了下来。张大少爷忙替老丈人说话道:“孩儿认为,就算是虚报,熊廷弼也肯定是被假情报欺骗,无意而为,真正知道海州战况实情的,只有直接统属海州守军的辽东巡抚一人。”
“张兄弟,这是辽东巡抚的奏章。”宋金迫不及待的把辽东巡抚的奏章整理出来,一起递给张大少爷。张大少爷再低头细看时,发现辽东巡抚的奏报也是三道,第一道是在正月十五日,辽东巡抚奏报说他发现建奴军队蠢蠢欲动,有可能进犯海州和锦州;第二道则是在二月初一,奏报建奴大军于正月二十五包围海州,辽东巡抚巡抚亲自领军北上锦州,做好固守锦州和增援海州的准备;第三道则是在三天前送到京城的,辽东巡抚奏报说他与东江镇失去联系,两次派出信使与毛文龙联系,也都渺无音信,准备第三次派出使者与皮岛恢复联系——三道奏章之中,也都没有提到朝鲜,更没提到毛文龙向山海关求援。
“奇怪?”虽然辽东巡抚的奏章语焉不详,但张大少爷还是看出了一点古怪,狐疑说道:“东江镇与辽东失去联系,怎么是辽东巡抚派人去和毛文龙联系,而不是辽东督师直接从山海关派人?”
“探花郎,你忘了,这可还是你的主意?”宋金小声提醒道:“当初你提出辽东经抚分权,熊督师坐镇山海关指挥全局,专管山海关防御,辽东巡抚专司关外防御——东江镇位于山海关外,毛文龙和熊督师联系,还有熊督师指挥东江军队转达,都必须通过辽东巡抚转达。”
“可我向熊督师建议,让他收回东江镇的指挥权啊!难道他没有听我的建议?”张大少爷大惊失色,失声惨叫道:“坏了,这次毛文龙惨了,他的信使究竟有没有把求援信送到辽东巡抚处,就谁也说不清楚了!”
………………
情况不幸被张大少爷言中,就在当天夜里,辽东巡抚的告状奏章就送到了京城——辽东巡抚弹劾毛文龙贻误军机,明知建奴大举进攻朝鲜,却故意拖延不报,从建奴大军正月初八夜里突然杀过鸭绿江,一直到二月初四朝鲜国王被迫向建奴投降,再到目前为止,毛文龙都没有向宁远递交过一份军情战报!就连辽东巡抚自己,也是在海州军队击退建奴进犯,从抓到的俘虏口中拷问得知,建奴已经打下了朝鲜!在奏章的最后,辽东巡抚还向历史上一样,弹劾了毛文龙的十二当斩之罪——只是把毛文龙阿附阉党换成了故意匿报朝鲜军情,请求朝廷下旨将毛文龙斩首问罪!
魏忠贤极不情愿的将朝鲜向建奴投降和辽东巡抚的奏章在朝廷上公布于众后,满朝大哗,不少官员先入为主,被辽东巡抚的奏报左右,都要求将毛文龙斩首问罪!张大少爷则义无返顾的站了出来,逐条驳斥辽东巡抚的所谓毛文龙十二大罪——比如毛文龙私开马市罪,张大少爷就说了,毛文龙控制的东江镇根本就不产马,拿什么把战马卖给建奴?就算真有马市,恐怕也是向建奴买马吧?还有辽东巡抚弹劾毛文龙的军饷粮草从不受核,有贪污军饷之嫌,张大少爷又当廷给毛文龙做证,证明自己曾经亲自在皮岛清点过毛文龙的军队数量,远超过朝廷给毛文龙的两万八千编制之数,毛文龙如果还贪污军饷,那军队只怕早就哗变了吧?
虽然张大少爷的舌头是出了名的凶狠,一番驳斥下来,毛文龙的十二条当斩之罪倒是有十一条被推翻,可是贻误朝鲜军机这一条,张大少爷却拿不出半点证据来给毛文龙证明清白,不过还好,明熹宗和魏忠贤对毛文龙都还算有点信任,决定派出钦差到辽东专职调查此事,待事实清楚之后,再作打算。张大少爷本来想自告奋勇亲自去辽东调查此事,无奈宣大重任在身,明熹宗和魏忠贤都不肯答应,张大少爷无奈,也只好举荐铁哥们刘若宰到辽东和皮岛调查了,还好,刘若宰入仕时间虽然不长,正直之名却早已名扬天下,所以明熹宗、魏忠贤和满朝文武都一致同意了张大少爷的举荐。
刘若宰这个钦差还没有出发,张大少爷还在对刘若宰面授机宜,提醒他千万不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毛文龙的奏章也通过海路送到了京城。在奏章中,脾气暴躁的毛文龙算是红了眼睛了,不仅弹劾辽东巡抚贻误军机,还顺便把张大少爷的老丈人熊廷弼也告了一状,弹劾辽东巡抚和熊廷弼贻误军机,自己先后五次派出求援信使到辽东求援,都是石沉大海,从头到尾没见过一个援军,更没收到半点回音。所以在奏章的最后,毛文龙还赌气提出——如果朝廷不把熊廷弼和辽东巡抚下狱问罪,那他就辞职抗议!
“坏了,这个毛文龙,怎么把我老丈人也告了?”守在兵部看完毛文龙的奏章,张大少爷的俊脸不免拉得更长,唉声叹气的说道:“老毛啊,你怎么这么沉不住气?你一个武职总兵,能够斗过两个进士出身的封疆大吏吗?再说了,我那个老丈人,脾气虽然暴躁点,说话也难听点,可是在这种事情上,他怎么会害你?”
“那可不一定。”和张大少爷关系不错的兵部尚书王永光语出惊人。看看四周无人后,王永光凑到张大少爷耳边低声说道:“探花郎,这话我也就对你说说——你那位督师老丈人,和毛文龙的关系可不怎么样,说不定还真会干出这样的事。”
“不可能!”张大少爷断然摇头,说什么也不相信自己那个狗熊脾气的老丈人会干出这种事。王永光则又低声说道:“探花郎,你先听我把话说完,你可能不知道,你那位老丈人熊督师与毛文龙之间的关系,可是极其恶劣的!探花郎你还记得王化贞么?熊督师和王化贞的案子,当年就是你审的,可你也许不知道,毛文龙是王化贞带到辽东的亲信,毛文龙能够开镇东江,升任总兵,除了他的镇江之功外,还有就是因为王化贞不余遗力的提拔重用!而你的老丈人熊督师,又和王化贞是不共戴天的对头,所以这次你的老丈人再度出任辽东督师之后,熊督师和毛文龙就互相看不顺眼,说什么也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我还听说,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熊督师和毛文龙之间还吵过好几次架!”
“怪不得我丈人不肯收回东镇的直接指挥权,毛文龙也不肯直接向山海关求援!”张大少爷恍然大悟,又惊讶说道:“可王化贞的案子,是我亲自审的,也是我主张杀王化贞的,怎么我在辽东的时候,毛文龙又和我相处得这么愉快呢?”
“毛文龙这个人我了解,脾气暴,不好和人相处。”王永光叹气说道:“可他也有个优点,就是服气比他厉害的人,探花郎你在辽东坚守锦州,以孤城抗衡建奴的倾巢之力,又奇袭建奴伪都盛京得手,毛文龙可能就是服气你这点,再加上探花郎你的脾气好,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理解别人的难处,所以毛文龙才和探花郎你相处愉快。但熊督师就不同了,熊督师是什么脾气,探花郎你能不知道?他们两个凑在一起,就象火药碰上了火花,不炸起来才叫怪了。”
说罢,王永光又长叹一口气,无可奈何的说道:“探花郎,你信不信?如果刘若宰这次去辽东能够查出真相,那一切也许都好说,可要是查不出真相,铁定会有人拿出当年的旧事算老帐!到时候,熊督师和毛文龙打得头破血流,真正有嫌疑的,反倒置身事外了。”
张大少爷沉吟许久,最终还是苦笑着点了点头,承认王永光说的话有点道理,确实存在这个可能。不过张大少爷也听出了话外之音,好奇的问道:“王堂官,你说真正有嫌疑的,反倒能置身事外——难道你也在怀疑他?”
“呵呵。”王永光苦笑一声,叹气说道:“探花郎,论打仗,全大明也许没有第二个人比得上你,可我好歹也是当了三年多兵部尚书的人,多少也知道军队里那些鸡鸣狗盗的事——毛文龙说他派出了五次求援信使都渺无音信,如果这五个信使都被人灭了口,尸沉大海,那这个案子可就是个无头冤案了。毕竟东江与宁远大海相隔,毛文龙又不肯与熊督师直接联系,这桩案子,想要查清楚,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是啊,没有证据,说什么都没用了。”张大少爷点头,心里却无比后悔自己忽视了熊廷弼和毛文龙之间的私人关系,以至于让人有空子可钻。
“探花郎,你也别急。”王永光安慰道:“熊督师身边有监军,肯定可以证明他确实没有收到毛文龙的求援书信,毛文龙开镇东江,游击敌后,皇上和九千岁也不糊涂,不会随便对他下手。所以只要我们操作得当,借着这个机会除掉那个大明祸害,也不是没有可能。”
“王堂官,你也看出那个人的真面目了?”张大少爷郑重问道。王永光点头,低声说道:“本官虽然不算精通兵事,可那个祸害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多少还是心里有点数的。以前之所以不对他下手,除了他很能讨好九千岁外,还有就是除了他之外,没有第二个人敢去辽东,可这一次,他实在玩得太过份了,再不除掉他,只怕辽东永无宁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