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三国之最强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十八章血战薄落津
漳水,其源流有二,一称清漳,一称浊漳,二者在魏郡西部汇合后,一路向东,途中流经魏郡的郡治所在地——邺县,也就是后来曹操被封为魏公、魏王时,其封国魏国的都城,大名鼎鼎的铜雀台,就修建在漳水的边上。
而漳水在流经魏县之后,流向由向东转为向北,先后经过了巨鹿郡和安平国,其中有一段河流,担当了巨鹿郡与安平国之间的天然地理分界线,河西乃是巨鹿郡,而河东便是安平国了。
就在这一段漳水之上,有一处渡口,名叫薄落津,是附近漳水上最大的一处渡口,也是巨鹿郡与安平国之间的交通要道。
太平道在冀州起事之后,此处的津长以及一干小吏、兵丁,早就四散而逃,不知踪影了。之后,黄巾军曾在这里驻扎过一小队人马,负责将巨鹿郡的粮草,转运到河东的广宗去。
然而,随着卢植的到来,汉军的骑兵开始在广宗四周大肆活动,拦截黄巾军的粮草补给。而薄落津作为交通要道,自然是首当其冲,被汉军数次扫荡,驻守的部队也被汉军消灭了个一干二净,久而久之,黄巾军再也不敢往这里派出军队了。
当然,汉军也没有余力往这里驻扎一只部队,卡住这个咽喉要道,原因跟黄巾军基本一样,派来的部队人数太少的话,守不住,很容易成为敌人袭击的目标,可是要派一支兵力充裕的部队前来驻守的话,如今主力部队正与敌人在广宗相持,一时没有足够的兵力可供调配。
所以,汉军与黄巾军同时放弃了在薄落津驻守部队,汉军隔三差五的便派骑兵过来扫荡、巡逻,而黄巾军则想尽办法,乘着汉军巡逻的间隙,往广宗那边运送粮草。
好在汉军的骑兵也没法渡河,所以漳水以西的地区,尚未遭到汉军骑兵的大规模侵袭和扫荡,黄巾军才得以在这一地区随心所欲的活动,想方设法的筹集粮草物资。只不过,往广宗城中送粮,却是越来越难了。
那张角当初为何不引军返回自家的老巢,位于漳水以西的巨鹿县,而是孤军悬于漳水以东的广宗?
原来,当初张角刚一起事,就十分顺利的攻陷了巨鹿郡的大小城池,意满志得的张角,便率领大军,南下直扑魏郡的郡治邺县,想着攻下魏郡之后,便可以进军河内,威胁洛阳了。
然而,邺县紧邻漳水,又位于漳水以东,张角总不能跨河攻击吧?所以只能先引军东渡漳水,然后再进攻邺县。
孰料邺县迟迟无法攻下,卢植却已经率领平叛的大军赶到了。两军一场交锋下来,黄巾军大败而逃,各种物资丢弃一空,这其中就包括了黄巾军之前从各处征集来的船只。
所以,即便张角想要渡河回巨鹿去,他也没有船只可用了,何况他虽然自称法力高强,但是终究没有泰西神话传说中某位先知的神通,将手中的九节杖轻轻一挥,便能把漳水分开,露出一条道路来,然后率领着黄天的子民,成功逃脱汉军的追击。
因此,张角只能被迫进驻广宗城,据城死守了。
此乃前话,暂且不提,单说这一天中午,一支七零八落的队伍,来到了薄落津渡口,为首的一人手搭凉棚,四下张望了几眼后,长叹道:“这前前后后,连半个人影都没有,又上哪找船渡河去?”
旁边的一人说道:“我已经派手下的儿郎四处去寻找了,实在不行的话,我们找一处结冰比较厚实的地方,徒步过河罢?”
为首之人摇了摇头,道:“眼下的河面,哪里有那么厚的冰,你不看眼前的河面上,到处都漂浮着大块的浮冰么?根本还没冻住呢,又怎么走人。”
“两位渠帅,以属下之见,这河东经常遭受汉军骑兵的扫荡,恐怕已经很难找到船只了,不如让属下带人泅水到对岸去,看能不能联系到那边的同教兄弟,让他们找一些船,过来接应我们。”人群当中,一位年青人上前说道。
“好吧,那就拜托飞燕了,天气寒冷,水中又有浮冰,你可要当心了。”为首之人说道。
这位被叫做飞燕的人,便是褚飞燕了,而另外两人,分别是张牛角和李赤骑。
当日,几位渠帅看到张梁怎么也不肯离开广宗,而许多士兵和信徒,也被张梁借着发布张角死讯的机会,给煽动了起来,自然也没法带走。所以,他们私底下一合计,决定背着张梁,带着自己的亲信部曲,自行离开广宗,免得为大贤良师陪葬。
至于离开了广宗往哪边走,几位渠帅也起了不小的争议。广宗这个地方,眼下的确是一处死地,它的东边有清水,西边有漳水,南边有汉军阻隔,而北边,还是有漳水挡路——漳水在安阳国南宫县境内,流向由向北转为了向东,也就是说,除非几位渠帅想在漳水以南的南宫、经县两地落脚,否则路途被漳水所阻,那是早晚的事情。
因此便有人提议向东走界桥。原因无他,界桥这个地方,顾名思义,是建有一座跨河大桥的,所以,从界桥走的话,就不用考虑渡河的问题了,当然最为方便。
但是褚飞燕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界桥是交通要道,又离汉军的大营比较近,所以汉军对这里,肯定是严加防备的,如果取道界桥的话,很可能会被汉军早早的发现,从而败露行藏。而且,自从刘虞担任甘陵相以来,已经成功的稳住了当地的人心,巩固了各处的城防,先前劫持了甘陵王刘忠的那些太平道徒众,早就无法在甘陵国立足,已经去投靠安平国的黄巾军分支了。所以,如果他们取道界桥,去了甘陵国的话,很可能是自投罗网,被刘虞联合卢植一网打尽。
几位渠帅听了褚飞燕的话,也觉得十分在理,一番商议之后,众人决定,还是出北门,向北走,取道薄落津返回巨鹿,与张宝汇合,再徐图大计。
然而,还没走到薄落津,他们便已经被汉军的侦骑给发现了。虽然汉军的侦骑见他们人多,不敢前来袭扰,但是他们也知道,汉军的侦骑很快就会把他们的行踪,报告给卢植,恐怕汉军骑兵的主力,用不了多久,就会如影随形的跟过来了。
褚飞燕脱了衣服,将衣服捆扎成一团,顶在头上,徒步往水中走去。冰冷的河水刺击着他的身体,几乎让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褚飞燕深吸了一口气,一手举着衣服,一手划着水,两脚也不停的蹬着,往河对岸游了过去。
褚飞燕的身后,几名水性好的士兵,也依样画葫芦,学着他的样子,往对岸游去。然而,没游多远,便有一名士兵失手将衣服掉到了水中,只能转身返回岸边。虽然回到岸这边,恐怕也没有多余的衣物给他穿,但是这边毕竟人多,如果大家好心,每人给他匀上一件半件的话,尚可以凑一套衣物来保暖。但是如果去了对岸,那可真就要凉快死了。
紧接着,一名士兵又被一块浮冰给撞了一下,冰碴子划破了士兵的肋下,鲜血顿时泛上了河面,那名士兵不得不扔了衣裳,拼命的挣扎,然而,在失血与失温的双重打击之下,他很快就昏迷了过去,在河中半沉半浮,顺着水流漂了下去。
褚飞燕的身形,则要灵活得多,他在河中时而快速划动游行,时而又直起身子,踩水停止前进,躲开了一块又一块的浮冰,最终,成功的登上了对岸。
而他身后的士... -->>
第二十八章血战薄落津
漳水,其源流有二,一称清漳,一称浊漳,二者在魏郡西部汇合后,一路向东,途中流经魏郡的郡治所在地——邺县,也就是后来曹操被封为魏公、魏王时,其封国魏国的都城,大名鼎鼎的铜雀台,就修建在漳水的边上。
而漳水在流经魏县之后,流向由向东转为向北,先后经过了巨鹿郡和安平国,其中有一段河流,担当了巨鹿郡与安平国之间的天然地理分界线,河西乃是巨鹿郡,而河东便是安平国了。
就在这一段漳水之上,有一处渡口,名叫薄落津,是附近漳水上最大的一处渡口,也是巨鹿郡与安平国之间的交通要道。
太平道在冀州起事之后,此处的津长以及一干小吏、兵丁,早就四散而逃,不知踪影了。之后,黄巾军曾在这里驻扎过一小队人马,负责将巨鹿郡的粮草,转运到河东的广宗去。
然而,随着卢植的到来,汉军的骑兵开始在广宗四周大肆活动,拦截黄巾军的粮草补给。而薄落津作为交通要道,自然是首当其冲,被汉军数次扫荡,驻守的部队也被汉军消灭了个一干二净,久而久之,黄巾军再也不敢往这里派出军队了。
当然,汉军也没有余力往这里驻扎一只部队,卡住这个咽喉要道,原因跟黄巾军基本一样,派来的部队人数太少的话,守不住,很容易成为敌人袭击的目标,可是要派一支兵力充裕的部队前来驻守的话,如今主力部队正与敌人在广宗相持,一时没有足够的兵力可供调配。
所以,汉军与黄巾军同时放弃了在薄落津驻守部队,汉军隔三差五的便派骑兵过来扫荡、巡逻,而黄巾军则想尽办法,乘着汉军巡逻的间隙,往广宗那边运送粮草。
好在汉军的骑兵也没法渡河,所以漳水以西的地区,尚未遭到汉军骑兵的大规模侵袭和扫荡,黄巾军才得以在这一地区随心所欲的活动,想方设法的筹集粮草物资。只不过,往广宗城中送粮,却是越来越难了。
那张角当初为何不引军返回自家的老巢,位于漳水以西的巨鹿县,而是孤军悬于漳水以东的广宗?
原来,当初张角刚一起事,就十分顺利的攻陷了巨鹿郡的大小城池,意满志得的张角,便率领大军,南下直扑魏郡的郡治邺县,想着攻下魏郡之后,便可以进军河内,威胁洛阳了。
然而,邺县紧邻漳水,又位于漳水以东,张角总不能跨河攻击吧?所以只能先引军东渡漳水,然后再进攻邺县。
孰料邺县迟迟无法攻下,卢植却已经率领平叛的大军赶到了。两军一场交锋下来,黄巾军大败而逃,各种物资丢弃一空,这其中就包括了黄巾军之前从各处征集来的船只。
所以,即便张角想要渡河回巨鹿去,他也没有船只可用了,何况他虽然自称法力高强,但是终究没有泰西神话传说中某位先知的神通,将手中的九节杖轻轻一挥,便能把漳水分开,露出一条道路来,然后率领着黄天的子民,成功逃脱汉军的追击。
因此,张角只能被迫进驻广宗城,据城死守了。
此乃前话,暂且不提,单说这一天中午,一支七零八落的队伍,来到了薄落津渡口,为首的一人手搭凉棚,四下张望了几眼后,长叹道:“这前前后后,连半个人影都没有,又上哪找船渡河去?”
旁边的一人说道:“我已经派手下的儿郎四处去寻找了,实在不行的话,我们找一处结冰比较厚实的地方,徒步过河罢?”
为首之人摇了摇头,道:“眼下的河面,哪里有那么厚的冰,你不看眼前的河面上,到处都漂浮着大块的浮冰么?根本还没冻住呢,又怎么走人。”
“两位渠帅,以属下之见,这河东经常遭受汉军骑兵的扫荡,恐怕已经很难找到船只了,不如让属下带人泅水到对岸去,看能不能联系到那边的同教兄弟,让他们找一些船,过来接应我们。”人群当中,一位年青人上前说道。
“好吧,那就拜托飞燕了,天气寒冷,水中又有浮冰,你可要当心了。”为首之人说道。
这位被叫做飞燕的人,便是褚飞燕了,而另外两人,分别是张牛角和李赤骑。
当日,几位渠帅看到张梁怎么也不肯离开广宗,而许多士兵和信徒,也被张梁借着发布张角死讯的机会,给煽动了起来,自然也没法带走。所以,他们私底下一合计,决定背着张梁,带着自己的亲信部曲,自行离开广宗,免得为大贤良师陪葬。
至于离开了广宗往哪边走,几位渠帅也起了不小的争议。广宗这个地方,眼下的确是一处死地,它的东边有清水,西边有漳水,南边有汉军阻隔,而北边,还是有漳水挡路——漳水在安阳国南宫县境内,流向由向北转为了向东,也就是说,除非几位渠帅想在漳水以南的南宫、经县两地落脚,否则路途被漳水所阻,那是早晚的事情。
因此便有人提议向东走界桥。原因无他,界桥这个地方,顾名思义,是建有一座跨河大桥的,所以,从界桥走的话,就不用考虑渡河的问题了,当然最为方便。
但是褚飞燕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界桥是交通要道,又离汉军的大营比较近,所以汉军对这里,肯定是严加防备的,如果取道界桥的话,很可能会被汉军早早的发现,从而败露行藏。而且,自从刘虞担任甘陵相以来,已经成功的稳住了当地的人心,巩固了各处的城防,先前劫持了甘陵王刘忠的那些太平道徒众,早就无法在甘陵国立足,已经去投靠安平国的黄巾军分支了。所以,如果他们取道界桥,去了甘陵国的话,很可能是自投罗网,被刘虞联合卢植一网打尽。
几位渠帅听了褚飞燕的话,也觉得十分在理,一番商议之后,众人决定,还是出北门,向北走,取道薄落津返回巨鹿,与张宝汇合,再徐图大计。
然而,还没走到薄落津,他们便已经被汉军的侦骑给发现了。虽然汉军的侦骑见他们人多,不敢前来袭扰,但是他们也知道,汉军的侦骑很快就会把他们的行踪,报告给卢植,恐怕汉军骑兵的主力,用不了多久,就会如影随形的跟过来了。
褚飞燕脱了衣服,将衣服捆扎成一团,顶在头上,徒步往水中走去。冰冷的河水刺击着他的身体,几乎让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褚飞燕深吸了一口气,一手举着衣服,一手划着水,两脚也不停的蹬着,往河对岸游了过去。
褚飞燕的身后,几名水性好的士兵,也依样画葫芦,学着他的样子,往对岸游去。然而,没游多远,便有一名士兵失手将衣服掉到了水中,只能转身返回岸边。虽然回到岸这边,恐怕也没有多余的衣物给他穿,但是这边毕竟人多,如果大家好心,每人给他匀上一件半件的话,尚可以凑一套衣物来保暖。但是如果去了对岸,那可真就要凉快死了。
紧接着,一名士兵又被一块浮冰给撞了一下,冰碴子划破了士兵的肋下,鲜血顿时泛上了河面,那名士兵不得不扔了衣裳,拼命的挣扎,然而,在失血与失温的双重打击之下,他很快就昏迷了过去,在河中半沉半浮,顺着水流漂了下去。
褚飞燕的身形,则要灵活得多,他在河中时而快速划动游行,时而又直起身子,踩水停止前进,躲开了一块又一块的浮冰,最终,成功的登上了对岸。
而他身后的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