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扬锋汉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小长干家中,曾安一脸严肃地道:“杨刺史,你今夜为杏娘赋词,词意颇为不妥,愚恐明日京中会哄传开来,于刺史的声誉不利。”
曾安十四岁便在孔府求学,是看着小师妹长大的,和不少师兄弟一样曾幻想着有一天能娶小师妹为妻。后来小师妹嫁于杨安玄,孔府师兄弟中有不少人暗自神伤。
不过雍州刺史杨安玄文武双全、年少有为,曾安心酸之余亦替师妹欢喜。
孔师来襄阳推广儒教、撰写儒藏,曾安随师前来襄阳,目睹襄阳乃至雍州的勃勃生机,百姓安居乐业,对杨刺史钦佩至极。
后来杨湫选夫婿,曾安也曾憧憬过成为杨刺史的妹夫,可惜杨湫喜欢那个沈庆之。
曾安暗地见过沈庆之,确实是仪表堂堂、英武过人,而且听闻在勾栏中曾救过杨家小娘子,难怪杨湫对他倾慕。
而最让曾安感到佩服的是杨刺史能为了妹子所喜、不以门第之故回绝沈庆之,这样的人才值得自己为他效力。
小师妹诞下儿子,曾安随一众师兄弟到杨府道贺,送给小师弟手抄的《论语》。
杨刺史对自己赏识,任自己为仓曹参事,实际上将仓曹重任交付自己,曾安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报知遇之恩。
此次杨刺史进京让自己随行,临行前孔师兄交代自己照看好杨刺史,言辞隐晦,似有所指。
及至今夜发生的事,曾安才醒悟过来,孔师兄是让自己好生看住杨刺史,不让他在京城风花雪月。
曾安有些气恼,他一直以为杨安玄是正人君子,在襄阳时从不招伎狎玩,闲暇之时带了小师妹一同游山玩水,小师妹脸上流露出的笑容是幸福的。
怎么离了襄阳,杨刺史就显露出风流之态,为怡秋楼的那个杏娘写下艳词,流露爱慕之意。
这词自是极好,若写与小师妹极佳,可是却写给了怡秋楼的半老徐娘,这让曾安为小师妹鸣不平。
杨安玄心知解释得越多越麻烦,索性拱手道:“齐由(曾安字)告诫的是,愚确实有些忘形了,以后不会再如此。”
张锋有些不满地嘟囔道:“曾夫子,杏娘子曾仗义相助过主公,主公写词给她是想回报,你别胡乱猜测。”
曾安见杨安玄坦诚认错,又想起在怡秋楼中杏娘有意替杨安玄遮掩,看来是自己多心了。
杨安玄笑道:“齐由,你先祖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愿共勉之。”
曾安揖礼道:“谨诺。”
杨安玄让曾安坐下,道:“愚这些国子监的同窗有意前往雍兖任职,齐由你看如何?”
曾安径直应道:“不可。肉食者鄙,不能为民谋利,愚恐这些人去到雍兖,会借助刺史同窗的身份,荒废政务甚至鱼肉百姓。”
杨安玄点点头,道:“不错,愚亦有这等担心。可是同窗之谊若不应允,又显得不近人情。而且这些人都是门阀子弟,愚免不了也要借助他们。”
相互利用,杨安玄说得足够坦白,曾安道:“这些人留在京中比起前往雍兖来说,对主公的助力更大。”
杨安玄略一沉吟,便明白了曾安话中之意,道:“齐由是想让愚收揽他们作为京中耳目。此事不易,这些人都是门阀子弟,怎会听命于我。”
曾安朗声道:“主公何必太谦。主公是朝廷所封的郡公,雍兖刺史,司、梁两州听命,这样的实力仅次于坐镇京口的刘豫章。”
“刘豫章出身寒微,对寒门子弟多有照顾,引得门阀暗中不满。”曾安侃侃言道:“主公出身弘农杨家,虽然杨家定为四品,但先人余泽尚在。主公在雍州也用寒门庶族,但对门阀亦多照顾,相比刘豫章更得门阀之心。”
就拿曾安自己来说,杨安玄任他为仓曹参事,却让刘坚做仓曹,无非是养个富贵贤人,遇事能得到刘家相助。
“愚这几日跟在主公身边,知晓主公在朝中除了郗公和阴公外并无助力,此不如刘豫章也。”曾安继续道:“刘豫章坐镇京口,朝中有王司徒、孔侍中、袁尚书相助;刘南平近在历阳,朝中亦有谢中书令以及众多门阀相助;主公远在襄阳,朝政鞭长莫及,何不扬长避短,交结这些下品官吏作为助力。”
扬长避短,杨安玄眼中闪出亮光,思忖片刻道:“世人追逐无非名利二字,这些人显然求名更甚于利,除了雍兖之地,愚恐怕给不了他们所要的东西。”
曾安朗声笑道:“主公何必妄自菲薄,主公若想在朝堂上扶持些人手,恐怕琅琊王和武陵王都会乐见其成。”
&... -->>
回到小长干家中,曾安一脸严肃地道:“杨刺史,你今夜为杏娘赋词,词意颇为不妥,愚恐明日京中会哄传开来,于刺史的声誉不利。”
曾安十四岁便在孔府求学,是看着小师妹长大的,和不少师兄弟一样曾幻想着有一天能娶小师妹为妻。后来小师妹嫁于杨安玄,孔府师兄弟中有不少人暗自神伤。
不过雍州刺史杨安玄文武双全、年少有为,曾安心酸之余亦替师妹欢喜。
孔师来襄阳推广儒教、撰写儒藏,曾安随师前来襄阳,目睹襄阳乃至雍州的勃勃生机,百姓安居乐业,对杨刺史钦佩至极。
后来杨湫选夫婿,曾安也曾憧憬过成为杨刺史的妹夫,可惜杨湫喜欢那个沈庆之。
曾安暗地见过沈庆之,确实是仪表堂堂、英武过人,而且听闻在勾栏中曾救过杨家小娘子,难怪杨湫对他倾慕。
而最让曾安感到佩服的是杨刺史能为了妹子所喜、不以门第之故回绝沈庆之,这样的人才值得自己为他效力。
小师妹诞下儿子,曾安随一众师兄弟到杨府道贺,送给小师弟手抄的《论语》。
杨刺史对自己赏识,任自己为仓曹参事,实际上将仓曹重任交付自己,曾安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报知遇之恩。
此次杨刺史进京让自己随行,临行前孔师兄交代自己照看好杨刺史,言辞隐晦,似有所指。
及至今夜发生的事,曾安才醒悟过来,孔师兄是让自己好生看住杨刺史,不让他在京城风花雪月。
曾安有些气恼,他一直以为杨安玄是正人君子,在襄阳时从不招伎狎玩,闲暇之时带了小师妹一同游山玩水,小师妹脸上流露出的笑容是幸福的。
怎么离了襄阳,杨刺史就显露出风流之态,为怡秋楼的那个杏娘写下艳词,流露爱慕之意。
这词自是极好,若写与小师妹极佳,可是却写给了怡秋楼的半老徐娘,这让曾安为小师妹鸣不平。
杨安玄心知解释得越多越麻烦,索性拱手道:“齐由(曾安字)告诫的是,愚确实有些忘形了,以后不会再如此。”
张锋有些不满地嘟囔道:“曾夫子,杏娘子曾仗义相助过主公,主公写词给她是想回报,你别胡乱猜测。”
曾安见杨安玄坦诚认错,又想起在怡秋楼中杏娘有意替杨安玄遮掩,看来是自己多心了。
杨安玄笑道:“齐由,你先祖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愿共勉之。”
曾安揖礼道:“谨诺。”
杨安玄让曾安坐下,道:“愚这些国子监的同窗有意前往雍兖任职,齐由你看如何?”
曾安径直应道:“不可。肉食者鄙,不能为民谋利,愚恐这些人去到雍兖,会借助刺史同窗的身份,荒废政务甚至鱼肉百姓。”
杨安玄点点头,道:“不错,愚亦有这等担心。可是同窗之谊若不应允,又显得不近人情。而且这些人都是门阀子弟,愚免不了也要借助他们。”
相互利用,杨安玄说得足够坦白,曾安道:“这些人留在京中比起前往雍兖来说,对主公的助力更大。”
杨安玄略一沉吟,便明白了曾安话中之意,道:“齐由是想让愚收揽他们作为京中耳目。此事不易,这些人都是门阀子弟,怎会听命于我。”
曾安朗声道:“主公何必太谦。主公是朝廷所封的郡公,雍兖刺史,司、梁两州听命,这样的实力仅次于坐镇京口的刘豫章。”
“刘豫章出身寒微,对寒门子弟多有照顾,引得门阀暗中不满。”曾安侃侃言道:“主公出身弘农杨家,虽然杨家定为四品,但先人余泽尚在。主公在雍州也用寒门庶族,但对门阀亦多照顾,相比刘豫章更得门阀之心。”
就拿曾安自己来说,杨安玄任他为仓曹参事,却让刘坚做仓曹,无非是养个富贵贤人,遇事能得到刘家相助。
“愚这几日跟在主公身边,知晓主公在朝中除了郗公和阴公外并无助力,此不如刘豫章也。”曾安继续道:“刘豫章坐镇京口,朝中有王司徒、孔侍中、袁尚书相助;刘南平近在历阳,朝中亦有谢中书令以及众多门阀相助;主公远在襄阳,朝政鞭长莫及,何不扬长避短,交结这些下品官吏作为助力。”
扬长避短,杨安玄眼中闪出亮光,思忖片刻道:“世人追逐无非名利二字,这些人显然求名更甚于利,除了雍兖之地,愚恐怕给不了他们所要的东西。”
曾安朗声笑道:“主公何必妄自菲薄,主公若想在朝堂上扶持些人手,恐怕琅琊王和武陵王都会乐见其成。”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