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扬锋汉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芜湖,殷仲堪接到诏书,惊怒交加,若不是宣诏之人是叔父,殷仲堪真想命人将使者赶了出去。
当着殷茂的面,殷仲堪勃然怒道:“王恭虽败,但愚麾下尚有数万雄兵,朝庭安敢如此辱我。传令,命桓玄、杨佺期火速进军,夺取石头城。”
石头城外,桓玄和杨佺期先行接到了朝庭的诏书,杨佺期见朝庭封他为雍州刺史,督梁、雍、秦三州军事大为满意,而桓玄能任江州刺史,加上桓家在荆州的势力,也算是将长江中上游控制在手中,两人都想顺从朝庭。
殷仲堪的命令传来,桓玄和杨佺期犹豫不决,两人商议是不是前往芜湖,与殷仲堪当面分说。
殷仲堪之弟殷遹为杨佺期属下司马,见大军毫无进攻命令,杨佺期与桓玄在帐中密议,暗道不好,看来两人想接受朝庭的任命。
连夜驾舟前往芜湖,殷遹把杨佺期和桓玄有意接受朝庭任命之事告诉殷仲堪。殷仲堪大惊失色,连忙命令所部两万兵马回返荆州江陵。
临行之前,殷仲堪派出使者警告桓玄和杨佺期以及他们所部的将士,“如果谁敢不听命回返荆州,愚回到江陵之后,杀尔等全家。”
杨佺期所部刘系本是殷仲堪部将,接到命令后立即率所部二千人马撤走。随后,长江之上遍布大舟小船,皆是回返荆州的船。
军心已乱,杨佺期和桓玄深为恐惧,若是新亭的刘牢之率军出击如何抵挡。面对殷仲堪施出的釜里抽薪之计,杨、桓两人都深感无奈,只得下令折返荆州。
紧赶慢赶,终于在浔阳追上了殷仲堪,三人都觉得应该坐下来谈一谈,消除彼此间的猜疑。
嫌隙已生,但若在此刻各奔东西,朝庭大军随后追击,谁都逃不脱灭亡的命运。酒席宴上,谈笑风生,却是各怀心思,各打主意。
荆州兵马撤走,司马道子松了口气,没有继续分化殷、桓、杨三人,也没有趁胜追击。
三人见朝庭兵马并未追击,决定先在浔阳驻扎,等商议后再定行止。三人之中,殷仲堪实力最强,荆州兵马大都听从他的号令,但此刻名义上他已失去荆州刺史的官职,需要桓家和杨佺期的扶持。
殷仲堪是个文士,不通军事,要带兵打仗,不能指望桓玄,唯有依靠杨安玄。只有牢牢拉住桓玄和杨佺期,稳定荆州不动荡,殷仲堪才有资本与朝庭讨价还价。
桓玄因为父兄家族之故,在荆州颇受拥戴,不过朝庭对他诸多限制,桓家兄弟多对朝庭忠心,并未依附于他,让恒玄常觉空怀壮志却无实力。
朝庭许诺江州刺史的位置,桓玄颇为中意,江州乃富庶之地,位于荆州和京城之间,只需数年时间便能募集万余兵马,届时有江州、荆州之势,大有可为。
此次出兵要说获利最大是杨佺期,雍州刺史,督梁、雍、秦三州军事,从五品一下子迈入四品,跨了一大步,正是杨佺期梦寐以求的机遇,三人之中属他最想接受朝庭旨意。
可是,三家以杨家实力最小,族军不满千,大哥杨广的南蛮校尉府中的兵马也是荆州兵马,真要遇事并不听指挥。
杨佺期是南郡相、州司马,大面上要听殷仲堪的调遣,何况他他重新起得是殷仲堪所荐,有这知遇之恩明面上不能做得太过。
相比桓玄,殷仲堪更为信任杨佺期,杨家虽有名声,但在朝中没有助力,所以先找到杨佺期,与他分析朝庭分化之策的恶毒之处,阐明唯有抱团才能共渡难关。
最后重提儿女亲事,此次殷仲堪为庶子殷本之求亲,迎娶杨佺期庶女杨漓,并答应成亲后,让殷本之随在杨佺期身边为官。
殷仲堪都做到这个地步,杨佺期还能说什么,慨然应诺听从殷仲堪的安排。
杨安深是荆州法曹参军,殷仲堪觉得虽然把庶子送到杨佺期手中,但有杨安深作为人质,两家又结成亲家,应该无忧矣。
接下来商议桓玄之事,对于是否拉桓玄入伙两人有了分歧。杨佺期自许弘家杨氏之后,身份高贵,而桓玄却认为杨家是兵家子,寒门出身,数次当面折辱杨佺期。并以其父杨亮曾是桓温麾下部将为由,视杨家为其部曲。
杨佺期目露凶光,道:“愚数次劝过殷兄,寻机诛杀桓玄,殷兄生恐荆州生乱而作罢。此次却是个好机会,杀了桓玄,向朝庭上表,推说此次起军皆为桓玄之意,愚相信朝庭必然乐见。”
殷仲堪连连摇头,道:“不妥,桓氏坐镇荆州四十余年,桓玄倚仗父兄之名,声望远在你我之上,他若被诛,荆州立乱,不说荆州百姓会如何,便是这数万大军恐怕立时也要分崩离析,眼下用人之际,绝不能诛杀桓玄。”篳趣閣
除了诛桓玄可能引发动荡外,殷仲堪还存了用桓玄牵制杨佺期的用心,若当真杀了桓玄,说不定杨佺期又变成... -->>
芜湖,殷仲堪接到诏书,惊怒交加,若不是宣诏之人是叔父,殷仲堪真想命人将使者赶了出去。
当着殷茂的面,殷仲堪勃然怒道:“王恭虽败,但愚麾下尚有数万雄兵,朝庭安敢如此辱我。传令,命桓玄、杨佺期火速进军,夺取石头城。”
石头城外,桓玄和杨佺期先行接到了朝庭的诏书,杨佺期见朝庭封他为雍州刺史,督梁、雍、秦三州军事大为满意,而桓玄能任江州刺史,加上桓家在荆州的势力,也算是将长江中上游控制在手中,两人都想顺从朝庭。
殷仲堪的命令传来,桓玄和杨佺期犹豫不决,两人商议是不是前往芜湖,与殷仲堪当面分说。
殷仲堪之弟殷遹为杨佺期属下司马,见大军毫无进攻命令,杨佺期与桓玄在帐中密议,暗道不好,看来两人想接受朝庭的任命。
连夜驾舟前往芜湖,殷遹把杨佺期和桓玄有意接受朝庭任命之事告诉殷仲堪。殷仲堪大惊失色,连忙命令所部两万兵马回返荆州江陵。
临行之前,殷仲堪派出使者警告桓玄和杨佺期以及他们所部的将士,“如果谁敢不听命回返荆州,愚回到江陵之后,杀尔等全家。”
杨佺期所部刘系本是殷仲堪部将,接到命令后立即率所部二千人马撤走。随后,长江之上遍布大舟小船,皆是回返荆州的船。
军心已乱,杨佺期和桓玄深为恐惧,若是新亭的刘牢之率军出击如何抵挡。面对殷仲堪施出的釜里抽薪之计,杨、桓两人都深感无奈,只得下令折返荆州。
紧赶慢赶,终于在浔阳追上了殷仲堪,三人都觉得应该坐下来谈一谈,消除彼此间的猜疑。
嫌隙已生,但若在此刻各奔东西,朝庭大军随后追击,谁都逃不脱灭亡的命运。酒席宴上,谈笑风生,却是各怀心思,各打主意。
荆州兵马撤走,司马道子松了口气,没有继续分化殷、桓、杨三人,也没有趁胜追击。
三人见朝庭兵马并未追击,决定先在浔阳驻扎,等商议后再定行止。三人之中,殷仲堪实力最强,荆州兵马大都听从他的号令,但此刻名义上他已失去荆州刺史的官职,需要桓家和杨佺期的扶持。
殷仲堪是个文士,不通军事,要带兵打仗,不能指望桓玄,唯有依靠杨安玄。只有牢牢拉住桓玄和杨佺期,稳定荆州不动荡,殷仲堪才有资本与朝庭讨价还价。
桓玄因为父兄家族之故,在荆州颇受拥戴,不过朝庭对他诸多限制,桓家兄弟多对朝庭忠心,并未依附于他,让恒玄常觉空怀壮志却无实力。
朝庭许诺江州刺史的位置,桓玄颇为中意,江州乃富庶之地,位于荆州和京城之间,只需数年时间便能募集万余兵马,届时有江州、荆州之势,大有可为。
此次出兵要说获利最大是杨佺期,雍州刺史,督梁、雍、秦三州军事,从五品一下子迈入四品,跨了一大步,正是杨佺期梦寐以求的机遇,三人之中属他最想接受朝庭旨意。
可是,三家以杨家实力最小,族军不满千,大哥杨广的南蛮校尉府中的兵马也是荆州兵马,真要遇事并不听指挥。
杨佺期是南郡相、州司马,大面上要听殷仲堪的调遣,何况他他重新起得是殷仲堪所荐,有这知遇之恩明面上不能做得太过。
相比桓玄,殷仲堪更为信任杨佺期,杨家虽有名声,但在朝中没有助力,所以先找到杨佺期,与他分析朝庭分化之策的恶毒之处,阐明唯有抱团才能共渡难关。
最后重提儿女亲事,此次殷仲堪为庶子殷本之求亲,迎娶杨佺期庶女杨漓,并答应成亲后,让殷本之随在杨佺期身边为官。
殷仲堪都做到这个地步,杨佺期还能说什么,慨然应诺听从殷仲堪的安排。
杨安深是荆州法曹参军,殷仲堪觉得虽然把庶子送到杨佺期手中,但有杨安深作为人质,两家又结成亲家,应该无忧矣。
接下来商议桓玄之事,对于是否拉桓玄入伙两人有了分歧。杨佺期自许弘家杨氏之后,身份高贵,而桓玄却认为杨家是兵家子,寒门出身,数次当面折辱杨佺期。并以其父杨亮曾是桓温麾下部将为由,视杨家为其部曲。
杨佺期目露凶光,道:“愚数次劝过殷兄,寻机诛杀桓玄,殷兄生恐荆州生乱而作罢。此次却是个好机会,杀了桓玄,向朝庭上表,推说此次起军皆为桓玄之意,愚相信朝庭必然乐见。”
殷仲堪连连摇头,道:“不妥,桓氏坐镇荆州四十余年,桓玄倚仗父兄之名,声望远在你我之上,他若被诛,荆州立乱,不说荆州百姓会如何,便是这数万大军恐怕立时也要分崩离析,眼下用人之际,绝不能诛杀桓玄。”篳趣閣
除了诛桓玄可能引发动荡外,殷仲堪还存了用桓玄牵制杨佺期的用心,若当真杀了桓玄,说不定杨佺期又变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