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跟李二议事。 刘玄机那封信,被李源派人送过来了。
李二看过之后,靠在椅子上连连摇头,叹气道“刘玄机这封信之后,陛下是绝对不会再让我挂帅征讨河北了。”
长史房乔道:“这刘玄机应当知晓长安之情况,所以才设下此分化之计,这样一来,陛下也必然会加深对殿下的忌惮。”
房乔是齐郡人,其父是齐地著名的儒者,通涉《五经》,富有辩才。
而他本人自幼耳濡目染,颇承其父之风。自幼聪慧,善诗能文,博览经史,精通儒家经书,又向父亲学得一手好书法,工草隶。十八岁时举进士,得以受官。
李二入关中之后,房乔从长安往渭北投靠,任记室参军,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李二幕府收罗人才。
大唐建国之后,李二被封为秦王,房乔被任命为长史,算是他手下的首席谋士。
李二听到房乔的言语之后,更是苦笑不已,“想不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父子兄弟之间,何至于此啊?”
“殿下此时不可操之过急,河北富庶,土地肥沃,且燕赵之地,多豪杰俊才,刘玄机有英雄之志,能得人心,即便是陛下亲征,也未必能收复河北,到时候定然还会启用殿下为帅,若能攻取河北,则立储之事,顺理成章。”
说出这番话的人是记室参军杜克明,京兆豪门杜氏子弟。祖父做过大燕的尚书,其父做过刺史,算是名门望族。在李源率军进入长安之后,被房乔极力推荐给李二,并称他“聪明识达,王佐之才。”
房乔也附和道:“此言是正理,殿下此时不可过于急躁,正该韬光养晦,天下未定,陛下早晚要启用殿下。”
李二闻言点了点头,“二位先生所言有理”
这时候,王府参军苏旭却出言道:“可齐王那边,若是整肃全军之后,北上建功,那陛下可就真不会再用秦王殿下为帅了。”
李二闻言只是皱了皱眉,却没有立即出言反驳。
倒是同为参军的薛元敬笑道:“齐王新败,且用兵大略,较之秦王殿下差之远矣,齐王能胜刘玄机?”
说到这,薛元敬摇了摇头,一脸的难以置信,以及对同僚杞人忧天的观感。
军资祭酒薛收道:“我听说齐王参军李青莲曾经在陛下面前,将齐王比作诸葛武侯,陛下甚为喜悦,但邺城之战,观齐王行事,却颇似诸葛武侯的那位冤家对头啊.”
所有人都明白薛收这番话是什么意思了。
诸葛武侯第四次北伐,张颌进攻祁山,结果蜀军设伏,死于木门道。
《魏略》中说,是司马懿驱使。
虽然形势上不可同日而语,但行事上却有相似之处。
这话一说完,众人的脸色也都有些凝重。因为这次邺城之败,受损的只有关中军队,齐王麾下则在援兵配合下拿下了河东。
而最关键的是,左右骁卫这帮骄兵悍将,还都是主动要去送死
连指责都指责不了。
看不出一点用计的痕迹,而越是这样,越让秦王府的一众智谋之士忌惮。
李二也终于叹气道:“邺城之败四郎虽有坐视之举,但刘文惠轻敌才是主因,且若不是四郎及时出手挽救败局,现在大河以北,都不是我大唐所有了揣测之话,日后还是少说一些。”
(本章完)
跟李二议事。 刘玄机那封信,被李源派人送过来了。
李二看过之后,靠在椅子上连连摇头,叹气道“刘玄机这封信之后,陛下是绝对不会再让我挂帅征讨河北了。”
长史房乔道:“这刘玄机应当知晓长安之情况,所以才设下此分化之计,这样一来,陛下也必然会加深对殿下的忌惮。”
房乔是齐郡人,其父是齐地著名的儒者,通涉《五经》,富有辩才。
而他本人自幼耳濡目染,颇承其父之风。自幼聪慧,善诗能文,博览经史,精通儒家经书,又向父亲学得一手好书法,工草隶。十八岁时举进士,得以受官。
李二入关中之后,房乔从长安往渭北投靠,任记室参军,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李二幕府收罗人才。
大唐建国之后,李二被封为秦王,房乔被任命为长史,算是他手下的首席谋士。
李二听到房乔的言语之后,更是苦笑不已,“想不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父子兄弟之间,何至于此啊?”
“殿下此时不可操之过急,河北富庶,土地肥沃,且燕赵之地,多豪杰俊才,刘玄机有英雄之志,能得人心,即便是陛下亲征,也未必能收复河北,到时候定然还会启用殿下为帅,若能攻取河北,则立储之事,顺理成章。”
说出这番话的人是记室参军杜克明,京兆豪门杜氏子弟。祖父做过大燕的尚书,其父做过刺史,算是名门望族。在李源率军进入长安之后,被房乔极力推荐给李二,并称他“聪明识达,王佐之才。”
房乔也附和道:“此言是正理,殿下此时不可过于急躁,正该韬光养晦,天下未定,陛下早晚要启用殿下。”
李二闻言点了点头,“二位先生所言有理”
这时候,王府参军苏旭却出言道:“可齐王那边,若是整肃全军之后,北上建功,那陛下可就真不会再用秦王殿下为帅了。”
李二闻言只是皱了皱眉,却没有立即出言反驳。
倒是同为参军的薛元敬笑道:“齐王新败,且用兵大略,较之秦王殿下差之远矣,齐王能胜刘玄机?”
说到这,薛元敬摇了摇头,一脸的难以置信,以及对同僚杞人忧天的观感。
军资祭酒薛收道:“我听说齐王参军李青莲曾经在陛下面前,将齐王比作诸葛武侯,陛下甚为喜悦,但邺城之战,观齐王行事,却颇似诸葛武侯的那位冤家对头啊.”
所有人都明白薛收这番话是什么意思了。
诸葛武侯第四次北伐,张颌进攻祁山,结果蜀军设伏,死于木门道。
《魏略》中说,是司马懿驱使。
虽然形势上不可同日而语,但行事上却有相似之处。
这话一说完,众人的脸色也都有些凝重。因为这次邺城之败,受损的只有关中军队,齐王麾下则在援兵配合下拿下了河东。
而最关键的是,左右骁卫这帮骄兵悍将,还都是主动要去送死
连指责都指责不了。
看不出一点用计的痕迹,而越是这样,越让秦王府的一众智谋之士忌惮。
李二也终于叹气道:“邺城之败四郎虽有坐视之举,但刘文惠轻敌才是主因,且若不是四郎及时出手挽救败局,现在大河以北,都不是我大唐所有了揣测之话,日后还是少说一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