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果要为建文帝丢掉皇位找一个责任人的话,在齐泰、黄子澄、李景隆等几个候选人中,李景隆是肯定拨得头筹的。
作为“靖难之役”中建文帝一方的统帅,李景隆光荣的完成了坑死数十万大军的光荣任务,帮助朱棣完成了逆袭,成功的断送了表弟朱允炆的江山,最后投降了表叔朱棣,有很大的内奸嫌疑。
李景隆的光荣历史基本上源自于他的父亲,!
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是大明开国元勋,着名的猛将,又是朱元璋的亲外甥,为大明建立了赫赫战功。
明朝建立后,被封为曹国公,列功臣榜第三位,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
李文忠也是朱元璋时代少数得到善终的开国功臣,死后配享太庙,追封岐阳王,谥“武靖“,赐葬在南京钟山。可以说,一个武将该得的东西,李文忠全得到了。
作为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他和一般的二世祖不同,从小就喜读兵书,讲起军事理论来头头是道,人又长得英俊潇洒。
《明史》形容他“读书通典故,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
朱元璋亲自帮他将名字从“李九江”改成“李景隆”,可见对他的喜爱程度。
李文忠死后,李景隆袭父爵曹国公,在这一时期,李景隆表现出了很强的练兵才能。
他在练兵中十分注重阵法阵型及部队的配合,将兵书中的战阵在训练中演练,训练出来的士兵“闻鼓则进,闻金则退,进退合一,蔚然有序”,让朱元璋十分满意,让他掌管左军都督府,并升任太子太傅。
从这一时期的表现来看,李景隆妥妥的一个名将坯子。他还善于与蕃人打交道,主持过大明边境的茶马互市,用大明的出产换来战马,训练骑兵,一时声名鹊起。
人人都奉承李景隆,只有朱棣对李景隆的评价不高,认为“李九江,纨绮少年耳”。
如果这真是朱棣在当时的评价,那朱棣的识人之明也真的可怕,因为后来的事实证明,李景隆真的就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纨绮少年耳”。
(这是断送江山的建议!
朱允炆登基后,在两个书呆子齐泰、黄子澄的强烈建议下,对那些藩王叔叔们举起了“削藩”的大刀。
在对第一个倒霉鬼周王朱橚的削藩中,就是由深得信任的李景隆担任行动指挥的。李景隆以备边为名前往开封,包围周王府,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非常好的完成了任务。
在这次行动中,李景隆声东击西,以“备边”为名,麻痹了周王,到达开封后,行动迅速,“猝围王宫,执橚”,体现了很高的斗争水平。
所以,李景隆还是有水平的,不是有些人说的那样,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二世祖。
靖难战役中李景隆的表现也着实是差强人意,甚至说是有些荒唐和奇葩。
在建文帝接连削去齐王、代王、湘王等藩王后,燕王朱棣再也坐不住了。朱棣的性格就不是一个等死的人,建文元年七月,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在北京起兵,拉开了“靖难之役”的大幕。
此时的大明朝,那些开国功臣经过朱元璋几十年如一日的清除,几乎全部凋零光了。
而做门将门之子、皇帝的表兄的李景隆,当仁不让的挑起了带兵平叛的重担。
建文帝从始至终都是信任这个表兄的。也许从小时侯起,李景隆就是朱允炆的偶像。
所以在老将耿炳文失利后,朱允炆毫不犹豫的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
把兵权给李景隆:“将兵五十万北伐,赐通天犀带,帝亲为推轮,钱之江浒,令一切便宜行事”。
建文帝不但将五十万大军交给李景隆,还亲自为他推车,送他犀带,让他便宜行事,这份信任是非常少见的。这也看出,建文是将举国之兵全交给了李景隆,将大明国运和自己的命运完全押在了李景隆的身上。
李景隆本来有机会一战成功,完成名将的飞跃的。建文帝的南军,一开始在战争中是占据上风的。
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毕竟南军占据道德和伦理的高地,是出师有名的平叛,朱棣的北军是犯上做乱,是造反;南军集中了整个大明的力量,不是朱棣区区北京一个地方能够相比的。
所以李景隆很快就兵临北京城下,而此时的朱棣正在率军攻打大宁,并不在北京城中,北京城只留下儿子朱高炽防守。
这是李景隆拿下北京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事实上,在南军的强大攻势下,北京几个城门都已攻破,正当大将瞿能准备冲进北京城时,李景隆居然停止了进攻,理由是“候大军同进”。
李景隆的这个举动,被解释为“忌贤嫉能”,我看未必完全是这个原因。
他是大军主帅,拿下北京,功劳全是他的,他嫉什么贤妒什么能呢?不管由谁先冲进北京,都是他李景隆的胜利,李景隆总不可能亲自第一个冲进城吧?一定还有另外的原因的,我会在后面分析。
不过李景隆的嫉妒心还是有的,对于另一个名将盛庸在东昌取得的胜利,李景隆心中十分不平衡,在建文帝面前“忌庸等功,谗间之”,说明他是个气度狭隘的人,是不可能有大成就的。
北京城下,李景隆错失了良机,导致功败垂成。朱棣回师后,在北京城外的郑村坝大破李景隆的南军,北京城里的燕军也乘机夹攻,李景隆大败,弃军逃至德州。
遭遇这种莫明其妙的大败,建文帝不但不怪罪李景隆,反而认为是李景隆的权限不够,又将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所部全部交给李景隆指挥,让他手下的军队达到六十万之众,在白沟河与朱棣决战。
结果不用说,李景隆又是大败,建文的几十万大军又被他断送了。
李景隆无能误国,激起了朝中许多人的反对。黄子澄就说他“出师观望,怀二心”,练子宁在朝堂大哭道“坏陛下事者,此贼也,请诛之!”
神奇的是,朱允炆却始终不治李景隆的罪,还对他抱有天真的幻想,将南京的城防全部交给李景隆,这种盲目的信任,也不知道是搭错了哪根筋。(反正后人看来就是脑袋短路了)
靖难之役后期,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城中尚有二十万兵士,粮草充足,南京城墙又是沈万三出资修建的,城高垒深,很难攻克。
当时全国各地勤王的兵马也在不断涌向南京,形势并非不可逆转。燕军孤军深入,粮草不继,也无必胜之道。但李景隆迫不及待的打开南京城门,放燕军入城,结果建文帝自焚身亡,江山易主。
李景隆投降后,被朱棣列为第一功臣,封为左柱国,太子太师,光禄大夫,仍袭曹国公之爵,甚至超过了朱棣手下第一大将朱能,其中原因颇值玩味。
按常理来说,朱棣没有这样做的理由,李景隆是敌方统帅,就算投降有功,也不可能超过为他出生入死的亲信大将... -->>
如果要为建文帝丢掉皇位找一个责任人的话,在齐泰、黄子澄、李景隆等几个候选人中,李景隆是肯定拨得头筹的。
作为“靖难之役”中建文帝一方的统帅,李景隆光荣的完成了坑死数十万大军的光荣任务,帮助朱棣完成了逆袭,成功的断送了表弟朱允炆的江山,最后投降了表叔朱棣,有很大的内奸嫌疑。
李景隆的光荣历史基本上源自于他的父亲,!
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是大明开国元勋,着名的猛将,又是朱元璋的亲外甥,为大明建立了赫赫战功。
明朝建立后,被封为曹国公,列功臣榜第三位,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
李文忠也是朱元璋时代少数得到善终的开国功臣,死后配享太庙,追封岐阳王,谥“武靖“,赐葬在南京钟山。可以说,一个武将该得的东西,李文忠全得到了。
作为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他和一般的二世祖不同,从小就喜读兵书,讲起军事理论来头头是道,人又长得英俊潇洒。
《明史》形容他“读书通典故,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
朱元璋亲自帮他将名字从“李九江”改成“李景隆”,可见对他的喜爱程度。
李文忠死后,李景隆袭父爵曹国公,在这一时期,李景隆表现出了很强的练兵才能。
他在练兵中十分注重阵法阵型及部队的配合,将兵书中的战阵在训练中演练,训练出来的士兵“闻鼓则进,闻金则退,进退合一,蔚然有序”,让朱元璋十分满意,让他掌管左军都督府,并升任太子太傅。
从这一时期的表现来看,李景隆妥妥的一个名将坯子。他还善于与蕃人打交道,主持过大明边境的茶马互市,用大明的出产换来战马,训练骑兵,一时声名鹊起。
人人都奉承李景隆,只有朱棣对李景隆的评价不高,认为“李九江,纨绮少年耳”。
如果这真是朱棣在当时的评价,那朱棣的识人之明也真的可怕,因为后来的事实证明,李景隆真的就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纨绮少年耳”。
(这是断送江山的建议!
朱允炆登基后,在两个书呆子齐泰、黄子澄的强烈建议下,对那些藩王叔叔们举起了“削藩”的大刀。
在对第一个倒霉鬼周王朱橚的削藩中,就是由深得信任的李景隆担任行动指挥的。李景隆以备边为名前往开封,包围周王府,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非常好的完成了任务。
在这次行动中,李景隆声东击西,以“备边”为名,麻痹了周王,到达开封后,行动迅速,“猝围王宫,执橚”,体现了很高的斗争水平。
所以,李景隆还是有水平的,不是有些人说的那样,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二世祖。
靖难战役中李景隆的表现也着实是差强人意,甚至说是有些荒唐和奇葩。
在建文帝接连削去齐王、代王、湘王等藩王后,燕王朱棣再也坐不住了。朱棣的性格就不是一个等死的人,建文元年七月,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在北京起兵,拉开了“靖难之役”的大幕。
此时的大明朝,那些开国功臣经过朱元璋几十年如一日的清除,几乎全部凋零光了。
而做门将门之子、皇帝的表兄的李景隆,当仁不让的挑起了带兵平叛的重担。
建文帝从始至终都是信任这个表兄的。也许从小时侯起,李景隆就是朱允炆的偶像。
所以在老将耿炳文失利后,朱允炆毫不犹豫的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
把兵权给李景隆:“将兵五十万北伐,赐通天犀带,帝亲为推轮,钱之江浒,令一切便宜行事”。
建文帝不但将五十万大军交给李景隆,还亲自为他推车,送他犀带,让他便宜行事,这份信任是非常少见的。这也看出,建文是将举国之兵全交给了李景隆,将大明国运和自己的命运完全押在了李景隆的身上。
李景隆本来有机会一战成功,完成名将的飞跃的。建文帝的南军,一开始在战争中是占据上风的。
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毕竟南军占据道德和伦理的高地,是出师有名的平叛,朱棣的北军是犯上做乱,是造反;南军集中了整个大明的力量,不是朱棣区区北京一个地方能够相比的。
所以李景隆很快就兵临北京城下,而此时的朱棣正在率军攻打大宁,并不在北京城中,北京城只留下儿子朱高炽防守。
这是李景隆拿下北京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事实上,在南军的强大攻势下,北京几个城门都已攻破,正当大将瞿能准备冲进北京城时,李景隆居然停止了进攻,理由是“候大军同进”。
李景隆的这个举动,被解释为“忌贤嫉能”,我看未必完全是这个原因。
他是大军主帅,拿下北京,功劳全是他的,他嫉什么贤妒什么能呢?不管由谁先冲进北京,都是他李景隆的胜利,李景隆总不可能亲自第一个冲进城吧?一定还有另外的原因的,我会在后面分析。
不过李景隆的嫉妒心还是有的,对于另一个名将盛庸在东昌取得的胜利,李景隆心中十分不平衡,在建文帝面前“忌庸等功,谗间之”,说明他是个气度狭隘的人,是不可能有大成就的。
北京城下,李景隆错失了良机,导致功败垂成。朱棣回师后,在北京城外的郑村坝大破李景隆的南军,北京城里的燕军也乘机夹攻,李景隆大败,弃军逃至德州。
遭遇这种莫明其妙的大败,建文帝不但不怪罪李景隆,反而认为是李景隆的权限不够,又将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所部全部交给李景隆指挥,让他手下的军队达到六十万之众,在白沟河与朱棣决战。
结果不用说,李景隆又是大败,建文的几十万大军又被他断送了。
李景隆无能误国,激起了朝中许多人的反对。黄子澄就说他“出师观望,怀二心”,练子宁在朝堂大哭道“坏陛下事者,此贼也,请诛之!”
神奇的是,朱允炆却始终不治李景隆的罪,还对他抱有天真的幻想,将南京的城防全部交给李景隆,这种盲目的信任,也不知道是搭错了哪根筋。(反正后人看来就是脑袋短路了)
靖难之役后期,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城中尚有二十万兵士,粮草充足,南京城墙又是沈万三出资修建的,城高垒深,很难攻克。
当时全国各地勤王的兵马也在不断涌向南京,形势并非不可逆转。燕军孤军深入,粮草不继,也无必胜之道。但李景隆迫不及待的打开南京城门,放燕军入城,结果建文帝自焚身亡,江山易主。
李景隆投降后,被朱棣列为第一功臣,封为左柱国,太子太师,光禄大夫,仍袭曹国公之爵,甚至超过了朱棣手下第一大将朱能,其中原因颇值玩味。
按常理来说,朱棣没有这样做的理由,李景隆是敌方统帅,就算投降有功,也不可能超过为他出生入死的亲信大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