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境当中设身处地,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有没有其它的通路?其实这也是读历史非常有意思的一部分,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思维实验。
今天不妨咱们就来尝试一下:你设想自己是建文帝,在那种局面底下,你想要稳固自己的统治,是不是必须要削藩?或者如果你决定削藩的话,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这当然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桉,大家天马行空去想。
当然建文帝的失败离不开书生误国瞎指挥,而他身边的谋臣也落人口实,从而导致了清君侧。
但是建文帝朱允炆同志给大家提供了一套错误答桉集合,简直把能犯的错都犯了一遍,所以这导致他最后不可避免的失败。
比如说他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削藩过于心急。咱们之前讲了要事缓则圆,温水煮青蛙。这二十多个藩王,你必须要各个击破。但是朱允炆同志非常心急,上来决定削藩之后,一个月之内削掉了三个藩王、一年之内削掉五个,这不可避免的让其他藩王抱团,因为发现皇帝已经把刀架到了我的脖子上,而且皇帝还是我的侄子。这是第一个。
第二点就是当你决定削藩之后,怎么来排先后座次?先动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策略问题。“擒贼先擒王”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理,就是你应该先打那些实力强的藩王,比如说燕王朱棣、宁王朱权。其实当时建文帝朱允炆的谋士——主要是一些文官们,也分两派。一派就认为“擒贼先擒王”;但是另外一派说“不行,为了让陛下您削藩的决定有理有据,咱们得先去找那些犯了毛病,身上有瑕疵的藩王,先削他们。”
书生误国啊!你这时候都已经决定削藩了,不可避免的和这些藩王有一战,你还立什么“贞洁牌坊”?但是朱允炆就听了这一派的意见,决定先去削那些身上有瑕疵的藩王,而这些藩王其实实力并不是那么强。这反而给了实力强大的藩王——像燕王朱棣充分的准备时间,给了他警惕性。更重要的是给了朱棣起兵造反的一个说得过去的口实,这口实就叫“清君侧”。
因为你皇帝朱允炆现在身边有谗臣进谗言,导致你皇帝迫害朱家宗亲、迫害皇族,所以我要“清君侧”!所以叫“靖难之役”——平定国难。至于说朱棣是不是早有反心,这个不得而知。但是建文帝的确在自己削藩当中一系列幼稚的操作给了朱棣这样的“清君侧”的口实。因为你藩王造反,你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你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朱棣从造反一开始得先找好这个理由,恰恰是朱允炆给了他这个口实。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允文选的大臣都是一些猪队友。最典型的要数战神李景隆。
而当朱棣正式起兵造反之后,朱允炆一系列操作更是体现出来他优柔寡断以及身上性格上的弱点,你看历史有时候真替他着急。
比如说燕王已经起兵,中央军要挥师北伐,结果朱允炆跟带兵的将领说了一句话,叫“勿使我背负杀叔父名!”这潜台词就是你抓朱棣可以,千万别把他杀了。您这是在想什么?这让前方将士这仗怎么打?你这等于给朱棣本人发了一个“免死金牌”啊。
而朱棣本身又是那种横枪跃马要亲自上阵杀敌的将领,所以中央军后期其实在战场上有机会结果掉朱棣,但是正因为朱允炆这句“勿使我背负杀叔父名”,所有将领无所适从,最后好机会白白错失,让燕军一路挥师南下。你就说这朱允炆多让人着急,每次看到这儿我都觉得可笑,这两军都打起来了,居然还有这样天真的幻想。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他过于仁柔。其实起兵造反之前,朱棣的三个儿子在南京。当时朱允炆把这三个儿子扣做人质,对燕王是一种最大的胁迫。但是最终朱允炆居然把这三个儿子给送回去了,就少了一张牌。所以你看各方面就显示出来朱允炆确实是个好人,非常的仁慈,但是做统治者就缺一点狠劲。
朱允炆还有一点错误叫“用人不当”。当然这用人不当不能全怪朱允炆,首先他无人可用。因为他的爷爷朱元章杀掉了很多开国元勋,所以能打仗的这些大将都被干掉了。明朝当时最能打仗的一位就是朱棣,起兵造反这个。这也导致中央军在起初北伐的时候,用的是65岁的开国老将耿炳文,这也是朱允炆手里仅存的还能用的将领。但是在一场大仗输掉之后,朱允炆又听信谗言把耿炳文换掉了。
接着在用人上就犯一大昏招,就是他启用了李景隆。这李景隆他老爹是开国元勋李文忠,但是李景隆自己打仗完全是个怂包,“龙生龙、凤生凤”这话在他身上一点不适用。他唯一干的一件事就是带着五十万明军的主力的中央军,北上给燕王朱棣送人头,这也导致明军主力大量覆灭。但是这打仗打输之后,李景隆还干了一件大事——就是当朱棣挥师南下打到南京城下的时候,李景隆开金川门,开城门迎降。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投机分子,可以说败光了他老爷子李文忠开国元勋的名声。
“靖难之役”具体的打仗过程咱们就不详细讲了,但是通过这两期内容,其实你就发现这出谋反篡位的大戏,男主角朱棣主角光环过于耀眼,能力出众;而男配角朱允炆身上性格短板又过于明显;再加上背后的总编剧、总导演朱元章挖的坑,埋下的伏笔,剧情不可避免的朝着朱棣谋反篡位成功这个方向去前进了。
当然了,朱棣虽然给自己找了一个叫“清君侧”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毕竟是谋逆造反,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朱棣在造反成功之后,就更加要强化自己统治合法性。这个事情,这样的一种执念从他入南京城门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但这一刻,陈如海虽说不知道历史,但他也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一回皇太孙朱允文的优柔寡断和自诩仁义道德!
有违道德良心的事情,朱允文是不愿意做的,很快,陈如海便在震惊之中,听到了朱允文的否决之声,而且声音里还带着些许愤怒和不屑:
“孤贵为皇太孙,想要让张丹青去职,不过翻云覆雨罢了!哪用得着你折腾这些下三滥的手段?!你也不必折腾,早些返回刑部衙门办公才是!等我寻个借口和理由,罢黜了张丹青的时候,你也好接手刑部!”
被这么一训斥,陈如海都不知道是怎么走出朱允文的东宫大院的。整个人失魂落魄的走在京城街道上,有些信步的便来到了刑部衙门面前,看到这么一座巍峨的衙门,不由的心里格外不是滋味。
这衙门里坐着一个张丹青,而且看样子是并不好惹的!自己这一脚要是踏了进去,少不得要和他一起些许斗争和冲突。
既然避不过,那就来吧……
陈如海咬了咬牙,鼓足勇气便大拉拉的走进了刑部衙门!
境当中设身处地,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有没有其它的通路?其实这也是读历史非常有意思的一部分,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思维实验。
今天不妨咱们就来尝试一下:你设想自己是建文帝,在那种局面底下,你想要稳固自己的统治,是不是必须要削藩?或者如果你决定削藩的话,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这当然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桉,大家天马行空去想。
当然建文帝的失败离不开书生误国瞎指挥,而他身边的谋臣也落人口实,从而导致了清君侧。
但是建文帝朱允炆同志给大家提供了一套错误答桉集合,简直把能犯的错都犯了一遍,所以这导致他最后不可避免的失败。
比如说他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削藩过于心急。咱们之前讲了要事缓则圆,温水煮青蛙。这二十多个藩王,你必须要各个击破。但是朱允炆同志非常心急,上来决定削藩之后,一个月之内削掉了三个藩王、一年之内削掉五个,这不可避免的让其他藩王抱团,因为发现皇帝已经把刀架到了我的脖子上,而且皇帝还是我的侄子。这是第一个。
第二点就是当你决定削藩之后,怎么来排先后座次?先动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策略问题。“擒贼先擒王”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理,就是你应该先打那些实力强的藩王,比如说燕王朱棣、宁王朱权。其实当时建文帝朱允炆的谋士——主要是一些文官们,也分两派。一派就认为“擒贼先擒王”;但是另外一派说“不行,为了让陛下您削藩的决定有理有据,咱们得先去找那些犯了毛病,身上有瑕疵的藩王,先削他们。”
书生误国啊!你这时候都已经决定削藩了,不可避免的和这些藩王有一战,你还立什么“贞洁牌坊”?但是朱允炆就听了这一派的意见,决定先去削那些身上有瑕疵的藩王,而这些藩王其实实力并不是那么强。这反而给了实力强大的藩王——像燕王朱棣充分的准备时间,给了他警惕性。更重要的是给了朱棣起兵造反的一个说得过去的口实,这口实就叫“清君侧”。
因为你皇帝朱允炆现在身边有谗臣进谗言,导致你皇帝迫害朱家宗亲、迫害皇族,所以我要“清君侧”!所以叫“靖难之役”——平定国难。至于说朱棣是不是早有反心,这个不得而知。但是建文帝的确在自己削藩当中一系列幼稚的操作给了朱棣这样的“清君侧”的口实。因为你藩王造反,你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你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朱棣从造反一开始得先找好这个理由,恰恰是朱允炆给了他这个口实。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允文选的大臣都是一些猪队友。最典型的要数战神李景隆。
而当朱棣正式起兵造反之后,朱允炆一系列操作更是体现出来他优柔寡断以及身上性格上的弱点,你看历史有时候真替他着急。
比如说燕王已经起兵,中央军要挥师北伐,结果朱允炆跟带兵的将领说了一句话,叫“勿使我背负杀叔父名!”这潜台词就是你抓朱棣可以,千万别把他杀了。您这是在想什么?这让前方将士这仗怎么打?你这等于给朱棣本人发了一个“免死金牌”啊。
而朱棣本身又是那种横枪跃马要亲自上阵杀敌的将领,所以中央军后期其实在战场上有机会结果掉朱棣,但是正因为朱允炆这句“勿使我背负杀叔父名”,所有将领无所适从,最后好机会白白错失,让燕军一路挥师南下。你就说这朱允炆多让人着急,每次看到这儿我都觉得可笑,这两军都打起来了,居然还有这样天真的幻想。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他过于仁柔。其实起兵造反之前,朱棣的三个儿子在南京。当时朱允炆把这三个儿子扣做人质,对燕王是一种最大的胁迫。但是最终朱允炆居然把这三个儿子给送回去了,就少了一张牌。所以你看各方面就显示出来朱允炆确实是个好人,非常的仁慈,但是做统治者就缺一点狠劲。
朱允炆还有一点错误叫“用人不当”。当然这用人不当不能全怪朱允炆,首先他无人可用。因为他的爷爷朱元章杀掉了很多开国元勋,所以能打仗的这些大将都被干掉了。明朝当时最能打仗的一位就是朱棣,起兵造反这个。这也导致中央军在起初北伐的时候,用的是65岁的开国老将耿炳文,这也是朱允炆手里仅存的还能用的将领。但是在一场大仗输掉之后,朱允炆又听信谗言把耿炳文换掉了。
接着在用人上就犯一大昏招,就是他启用了李景隆。这李景隆他老爹是开国元勋李文忠,但是李景隆自己打仗完全是个怂包,“龙生龙、凤生凤”这话在他身上一点不适用。他唯一干的一件事就是带着五十万明军的主力的中央军,北上给燕王朱棣送人头,这也导致明军主力大量覆灭。但是这打仗打输之后,李景隆还干了一件大事——就是当朱棣挥师南下打到南京城下的时候,李景隆开金川门,开城门迎降。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投机分子,可以说败光了他老爷子李文忠开国元勋的名声。
“靖难之役”具体的打仗过程咱们就不详细讲了,但是通过这两期内容,其实你就发现这出谋反篡位的大戏,男主角朱棣主角光环过于耀眼,能力出众;而男配角朱允炆身上性格短板又过于明显;再加上背后的总编剧、总导演朱元章挖的坑,埋下的伏笔,剧情不可避免的朝着朱棣谋反篡位成功这个方向去前进了。
当然了,朱棣虽然给自己找了一个叫“清君侧”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毕竟是谋逆造反,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朱棣在造反成功之后,就更加要强化自己统治合法性。这个事情,这样的一种执念从他入南京城门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但这一刻,陈如海虽说不知道历史,但他也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一回皇太孙朱允文的优柔寡断和自诩仁义道德!
有违道德良心的事情,朱允文是不愿意做的,很快,陈如海便在震惊之中,听到了朱允文的否决之声,而且声音里还带着些许愤怒和不屑:
“孤贵为皇太孙,想要让张丹青去职,不过翻云覆雨罢了!哪用得着你折腾这些下三滥的手段?!你也不必折腾,早些返回刑部衙门办公才是!等我寻个借口和理由,罢黜了张丹青的时候,你也好接手刑部!”
被这么一训斥,陈如海都不知道是怎么走出朱允文的东宫大院的。整个人失魂落魄的走在京城街道上,有些信步的便来到了刑部衙门面前,看到这么一座巍峨的衙门,不由的心里格外不是滋味。
这衙门里坐着一个张丹青,而且看样子是并不好惹的!自己这一脚要是踏了进去,少不得要和他一起些许斗争和冲突。
既然避不过,那就来吧……
陈如海咬了咬牙,鼓足勇气便大拉拉的走进了刑部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