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但剧情就是这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我生于西元3064年。
这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如果一个21世纪的普通人坐时光机穿越到3064年,他的第一反应恐怕是怀疑自己来错了地方,误穿越回中世纪了。因为这个世界的文明水平实在太落后。这里人口稀疏、资源极度匮乏,通信靠信件、交通靠马车、照明靠蜡烛和油灯、经济靠农庄,城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任何工业机械,甚至没有一个地方通电。
3064年的科技水平,和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没什么区别。
由于缺乏高效率的通讯技术和交通手段,加上人口逆增长、民族主义退潮、化石燃料紧张等等诸多时代因素,旧的大型国家形态已经很难维持,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大国相继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被称为“人类定居点”的小城邦式国家。只美国一国就分裂成2000多个人类定居点,看世界地图已经离不开放大镜了。
每个人类定居点有独立的政府、议会、军队和国境线,个别较富裕的定居点甚至能发行货币。我的故乡——小镇米切雷姆,也隶属于一个叫作“N37”的人类定居点。
故乡的回忆是甜浆果味。
意大利有句谚语:Vedi napoli e poi muori(看一眼那不勒斯,然后死去)。意思是说那不勒斯这么美的地方,一生能够看一眼便死而无憾了。我认为还可以加一句:看一眼米切雷姆,即是重生。
米切雷姆是世外桃源般的南欧小镇。
古朴的石子路;
别致的拱形门;
孩子们在欧式小道上玩捉迷藏;马车啪嗒啪嗒驶过中世纪的小桥;墙壁被暖色涂料一层层粉刷,转角处总有看不懂的手绘瓷砖。扎麻花辫的金发姑娘帮着父亲割麦子,屋顶隐约有阳光中的被褥香。
风铃摇晃。
耳畔传来几声民谣。
阳台。
蓝天。
地中海的风。
我相信这里曾诞生天使。
,
米切雷姆地处巴尔干半岛西南岸,有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少雨,冬季温暖潮湿,往往造成农作物生长季无法与雨季配合,所以这一带居民大多选择发展水果园艺业,比如种葡萄。
这里民风保守,普遍重男轻女。听说当年我妈临产时,有一只猫头鹰落在我家房檐上啼叫,按当地传说这预示我将会是个男孩,爷爷奶奶还特别为此开宴庆祝。但结果是我让一家人都失望了,真抱歉。
“又替别人家生一个。”爷爷当着姐姐的面叹气。姐姐已经上小学,据说当时她听完就流眼泪了。
我出生后第3天,按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父亲专门烤制一个面包放在我的摇篮上风干,传说深夜将有三位隐身女灵造访,为我确定一生的命运。
到我3岁时,爷爷才极不情愿地为我剪掉胎发,让我正式成为他的孙女,这在当地是孩子从母亲手中过渡到父亲一边的重要仪式,
现在回想10岁以前的记忆,唯一还有印象的只剩两个东西:一个是夏日夜空的织女星,一个是外公的葡萄园。
除此之外实在找不到还有什么其它重要回忆。
因为每天过得都一样。
我们这个时代的小孩,不用上补习班、不用学外语学钢琴、不用考虑升学问题,在家从来没写过作业,好多人考完试甚至忘了去查自己的考试分数,老师也懒得管你有没有早恋。反正大家长大后只能回去种葡萄,继承家里一小块葡萄园,很少有更好的出路。我终日与几个伙伴玩耍,脑子里每天想的无非就是“太阳落山之前要赶快回家”或者“昨天堆的沙堡有没有被海浪冲走?”之类的事。
无忧无虑的时光,漫长而没有目的,时间仿佛静止,已经翻开的一页从没再向后翻。感觉天天在树荫下睡觉就这么睡完一辈子也完全没问题。
我小时候一直以为过去的人类也和我们一样落后、贫穷、只会种葡萄,从未质疑现在的生活条件。因为按常理来想社会一定是向前发展的,现在肯定比过去进步。井底之蛙如我,根本无法想象几百年前的祖先会比我们先进那么多。
孩子们被大人蒙在鼓里,直到开始学会识字读书,发现书上很多旧时代留下来的单词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例证物。
比如收音机是什么东西?人类已经有耳朵了,为什么还要用一个小盒子接收声音啊。电脑是什么东西?难道以前每个人的脑袋都通了电吗,真是无法想象,他们好像干什么都离不开电脑。飞机一定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吧?航天火箭更是明显瞎编的。电报是什么报?带电的报纸?电视是收音机的升级版吗?一个靠电接收听觉,一个靠电接收视觉。
说到底,这里的“电”究竟是什么意思?除了天空的闪电我想不出其它解释。但人一碰闪电就会死吧?碰都不能碰的东西,他们怎么可能将它利用在这么多领域上。我想不通过去的人类如何做到把电装进那些机器盒子里又不致自己被烤焦。
谜团多得像不见底的深渊,但所有谜团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东西更难懂————
7岁那年,我终于问姐姐:“地平线上的那根柱子是什么呀?”1:33 S
就像小孩子长大后会问爸妈自己是从哪来的、会问天上为什么有那么多星星,我也问了一个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个小孩都会问的问题,也是我很早就想问的问题:为什么远方的地平线上会竖着一根仿佛支撑着天空的巨大柱子?打我记事起它就一直竖在那里,究竟是什么东西?
柱子直插云霄,望不到顶。
虽然肉眼可识,但我听说柱子所在的位置实际上离我们很远,这也证明柱子有相当庞大的体积,就好比巴黎的每一个窗外都有埃菲尔铁塔,南欧的每一个窗外则是那根... -->>
,
我生于西元3064年。
这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如果一个21世纪的普通人坐时光机穿越到3064年,他的第一反应恐怕是怀疑自己来错了地方,误穿越回中世纪了。因为这个世界的文明水平实在太落后。这里人口稀疏、资源极度匮乏,通信靠信件、交通靠马车、照明靠蜡烛和油灯、经济靠农庄,城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任何工业机械,甚至没有一个地方通电。
3064年的科技水平,和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没什么区别。
由于缺乏高效率的通讯技术和交通手段,加上人口逆增长、民族主义退潮、化石燃料紧张等等诸多时代因素,旧的大型国家形态已经很难维持,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大国相继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被称为“人类定居点”的小城邦式国家。只美国一国就分裂成2000多个人类定居点,看世界地图已经离不开放大镜了。
每个人类定居点有独立的政府、议会、军队和国境线,个别较富裕的定居点甚至能发行货币。我的故乡——小镇米切雷姆,也隶属于一个叫作“N37”的人类定居点。
故乡的回忆是甜浆果味。
意大利有句谚语:Vedi napoli e poi muori(看一眼那不勒斯,然后死去)。意思是说那不勒斯这么美的地方,一生能够看一眼便死而无憾了。我认为还可以加一句:看一眼米切雷姆,即是重生。
米切雷姆是世外桃源般的南欧小镇。
古朴的石子路;
别致的拱形门;
孩子们在欧式小道上玩捉迷藏;马车啪嗒啪嗒驶过中世纪的小桥;墙壁被暖色涂料一层层粉刷,转角处总有看不懂的手绘瓷砖。扎麻花辫的金发姑娘帮着父亲割麦子,屋顶隐约有阳光中的被褥香。
风铃摇晃。
耳畔传来几声民谣。
阳台。
蓝天。
地中海的风。
我相信这里曾诞生天使。
,
米切雷姆地处巴尔干半岛西南岸,有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少雨,冬季温暖潮湿,往往造成农作物生长季无法与雨季配合,所以这一带居民大多选择发展水果园艺业,比如种葡萄。
这里民风保守,普遍重男轻女。听说当年我妈临产时,有一只猫头鹰落在我家房檐上啼叫,按当地传说这预示我将会是个男孩,爷爷奶奶还特别为此开宴庆祝。但结果是我让一家人都失望了,真抱歉。
“又替别人家生一个。”爷爷当着姐姐的面叹气。姐姐已经上小学,据说当时她听完就流眼泪了。
我出生后第3天,按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父亲专门烤制一个面包放在我的摇篮上风干,传说深夜将有三位隐身女灵造访,为我确定一生的命运。
到我3岁时,爷爷才极不情愿地为我剪掉胎发,让我正式成为他的孙女,这在当地是孩子从母亲手中过渡到父亲一边的重要仪式,
现在回想10岁以前的记忆,唯一还有印象的只剩两个东西:一个是夏日夜空的织女星,一个是外公的葡萄园。
除此之外实在找不到还有什么其它重要回忆。
因为每天过得都一样。
我们这个时代的小孩,不用上补习班、不用学外语学钢琴、不用考虑升学问题,在家从来没写过作业,好多人考完试甚至忘了去查自己的考试分数,老师也懒得管你有没有早恋。反正大家长大后只能回去种葡萄,继承家里一小块葡萄园,很少有更好的出路。我终日与几个伙伴玩耍,脑子里每天想的无非就是“太阳落山之前要赶快回家”或者“昨天堆的沙堡有没有被海浪冲走?”之类的事。
无忧无虑的时光,漫长而没有目的,时间仿佛静止,已经翻开的一页从没再向后翻。感觉天天在树荫下睡觉就这么睡完一辈子也完全没问题。
我小时候一直以为过去的人类也和我们一样落后、贫穷、只会种葡萄,从未质疑现在的生活条件。因为按常理来想社会一定是向前发展的,现在肯定比过去进步。井底之蛙如我,根本无法想象几百年前的祖先会比我们先进那么多。
孩子们被大人蒙在鼓里,直到开始学会识字读书,发现书上很多旧时代留下来的单词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例证物。
比如收音机是什么东西?人类已经有耳朵了,为什么还要用一个小盒子接收声音啊。电脑是什么东西?难道以前每个人的脑袋都通了电吗,真是无法想象,他们好像干什么都离不开电脑。飞机一定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吧?航天火箭更是明显瞎编的。电报是什么报?带电的报纸?电视是收音机的升级版吗?一个靠电接收听觉,一个靠电接收视觉。
说到底,这里的“电”究竟是什么意思?除了天空的闪电我想不出其它解释。但人一碰闪电就会死吧?碰都不能碰的东西,他们怎么可能将它利用在这么多领域上。我想不通过去的人类如何做到把电装进那些机器盒子里又不致自己被烤焦。
谜团多得像不见底的深渊,但所有谜团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东西更难懂————
7岁那年,我终于问姐姐:“地平线上的那根柱子是什么呀?”1:33 S
就像小孩子长大后会问爸妈自己是从哪来的、会问天上为什么有那么多星星,我也问了一个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个小孩都会问的问题,也是我很早就想问的问题:为什么远方的地平线上会竖着一根仿佛支撑着天空的巨大柱子?打我记事起它就一直竖在那里,究竟是什么东西?
柱子直插云霄,望不到顶。
虽然肉眼可识,但我听说柱子所在的位置实际上离我们很远,这也证明柱子有相当庞大的体积,就好比巴黎的每一个窗外都有埃菲尔铁塔,南欧的每一个窗外则是那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