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12章 曹丕:朕这就死了?
大明·永乐时期
朱瞻基羡慕的看着天幕,随后对身旁的朱棣问道:
“爷爷,这刘备的奖励未免太夸张了吧?”
朱棣不置可否。
“夸张?夸张吗?朕不觉得夸张啊?”
朱瞻基听闻,双手比划着:
“这咻咻咻的,还不夸张啊?”
朱棣轻笑一声。
“刘备气度恢宏,意志坚毅,性情宽厚,有知人之明,善待世人。”
“具高祖刘邦的风范和英雄的器宇。”
“但在机变、权术、才干、谋略方面不及曹操,所以大业器量相对有限。”
“然而,刘备能够百折不挠,始终不肯屈居曹操之下,是因为他料定以曹操的器量,终究容不下他,这不仅是为了争权夺利,也是为了不被曹操所害。”
朱瞻基不明白爷爷再说什么。
朱棣看着他,笑出声:
“傻小子,天幕的奖励从不是无端而来。”
“其根本就是为了弥补一些遗憾。”
“而这一次,天幕是将刘关张三人的遗憾合算在了一起。”
“这也表示了,若无外力,刘备依然无法一统天下。”
“毕竟……他的起步太慢了。”
……
【公元223年五月,刘禅即位,改元建兴,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且“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
东晋·元帝时期
建业
一身嚣张跋扈之气的王敦看了一眼天幕。
随后对坐在上位的司马睿道:
“还请陛下效汉后主,政事无巨细,咸觉于敦!”
“好好在宫内,修身养性吧!”
司马睿看着底下直视于他的王敦,气愤的浑身发抖,却无计可施。
建业已经落入此兵匪手中,徒之奈何。
“一切……就咸决于丞相了……”
……
【此时,益州的南中地区因刘备逝世而乘机叛乱,蜀汉正值国丧,诸葛亮知道不宜用兵,便暂时忍了下来,尽量以怀柔政策进行招抚。】
【同时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
【先是“约官职,修法制”,建立健全的官员任免制度,修订各种法令规章。】
【其次“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加强农耕,增加和扩大粮食储备,关闭边境,让民众休养生息。】
【最后,修复与东吴的外交关系。】
【公元233年十月,诸葛亮派遣使臣邓芝出使东吴。】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孙权看着眼前之人,面上犹豫不定。
邓芝看清孙权的犹豫,拱手开口道:
“臣今来,不单是为汉也,亦为吴也。”
孙权面带讥讽:
“孤也愿意跟汉重修旧好,但贵地君主幼弱、国土狭小、形势逼仄,难免被魏所乘,无法自保啊。”
邓芝微微一笑,不卑不亢的从容道:
“吴、汉二国,共据四州之地。”
“大王当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
“蜀地有山川重险之固,吴地有三江长水之阻。”
“合此二长,互为唇齿。”
“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
“大王今若归附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
“若不从命,则以此为由进行伐叛,蜀亦顺流见可而进。”
“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
孙权默然良久。
“君言是也。”
……
【公元224年夏六月,孙权派使臣张温出使蜀汉。“自是,吴、蜀信使不绝。”】
……
大汉,
冷静下来的刘邦点点头。
这回味儿对了!
外交吗!
有利则合!无利则断!
所谓同盟,就是为了共同的利益暂时走到一起的。
总有一天,昔日的盟友必定会因各自的利益而分道扬镳,甚至刀兵相见。
但这都是正常的!
像刘备这样因一时意气的还是少数的!
刘邦捋捋袍袖。
汉吴相合,曹魏不可能无动于衷。
就是不知道那个叫曹丕的小子是个什么样的货色。
与他父亲相比如何?
……
【早在孙权在夷陵击败刘备后,因反复与曹魏的盟约,曹丕就南征过一次。】
【但不料大军在江东遇到疫疾,加之朱然固守江陵,孙权乘机重新遣使纳贡。双方言和,曹丕退兵。】
【得闻吴蜀重新重修关系,曹丕怒而兴师。】
【公元224年八月,曹丕命时任尚书仆射的司马懿留守许昌,然后亲率水军、乘坐龙舟,经蔡河、颍水进入淮河,抵达寿春。】
【九月,大军进抵广陵。】
【这是曹丕第二次南下讨伐东吴。】
……
汉末·献帝时期
曹操看着天幕,一脸无奈。
“这小儿怎么不吸取教训呢?”
“怒而兴师,前有刘备做样子,自己也失败过一次。”
“居然又来一次!”
“他当出兵不要花钱的吗!?”
“你有这精力,还不如休养生息,开展屯田!”
“十年后毕其一役!”
一旁的司马懿开口道:
“魏王,国君初登大宝,确实需要一场功绩证明自己。”
曹操瞥了他一眼。
“那也得他打赢了才行,打输了,更是笑话!”
……
>
第112章 曹丕:朕这就死了?
大明·永乐时期
朱瞻基羡慕的看着天幕,随后对身旁的朱棣问道:
“爷爷,这刘备的奖励未免太夸张了吧?”
朱棣不置可否。
“夸张?夸张吗?朕不觉得夸张啊?”
朱瞻基听闻,双手比划着:
“这咻咻咻的,还不夸张啊?”
朱棣轻笑一声。
“刘备气度恢宏,意志坚毅,性情宽厚,有知人之明,善待世人。”
“具高祖刘邦的风范和英雄的器宇。”
“但在机变、权术、才干、谋略方面不及曹操,所以大业器量相对有限。”
“然而,刘备能够百折不挠,始终不肯屈居曹操之下,是因为他料定以曹操的器量,终究容不下他,这不仅是为了争权夺利,也是为了不被曹操所害。”
朱瞻基不明白爷爷再说什么。
朱棣看着他,笑出声:
“傻小子,天幕的奖励从不是无端而来。”
“其根本就是为了弥补一些遗憾。”
“而这一次,天幕是将刘关张三人的遗憾合算在了一起。”
“这也表示了,若无外力,刘备依然无法一统天下。”
“毕竟……他的起步太慢了。”
……
【公元223年五月,刘禅即位,改元建兴,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且“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
东晋·元帝时期
建业
一身嚣张跋扈之气的王敦看了一眼天幕。
随后对坐在上位的司马睿道:
“还请陛下效汉后主,政事无巨细,咸觉于敦!”
“好好在宫内,修身养性吧!”
司马睿看着底下直视于他的王敦,气愤的浑身发抖,却无计可施。
建业已经落入此兵匪手中,徒之奈何。
“一切……就咸决于丞相了……”
……
【此时,益州的南中地区因刘备逝世而乘机叛乱,蜀汉正值国丧,诸葛亮知道不宜用兵,便暂时忍了下来,尽量以怀柔政策进行招抚。】
【同时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
【先是“约官职,修法制”,建立健全的官员任免制度,修订各种法令规章。】
【其次“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加强农耕,增加和扩大粮食储备,关闭边境,让民众休养生息。】
【最后,修复与东吴的外交关系。】
【公元233年十月,诸葛亮派遣使臣邓芝出使东吴。】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孙权看着眼前之人,面上犹豫不定。
邓芝看清孙权的犹豫,拱手开口道:
“臣今来,不单是为汉也,亦为吴也。”
孙权面带讥讽:
“孤也愿意跟汉重修旧好,但贵地君主幼弱、国土狭小、形势逼仄,难免被魏所乘,无法自保啊。”
邓芝微微一笑,不卑不亢的从容道:
“吴、汉二国,共据四州之地。”
“大王当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
“蜀地有山川重险之固,吴地有三江长水之阻。”
“合此二长,互为唇齿。”
“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
“大王今若归附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
“若不从命,则以此为由进行伐叛,蜀亦顺流见可而进。”
“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
孙权默然良久。
“君言是也。”
……
【公元224年夏六月,孙权派使臣张温出使蜀汉。“自是,吴、蜀信使不绝。”】
……
大汉,
冷静下来的刘邦点点头。
这回味儿对了!
外交吗!
有利则合!无利则断!
所谓同盟,就是为了共同的利益暂时走到一起的。
总有一天,昔日的盟友必定会因各自的利益而分道扬镳,甚至刀兵相见。
但这都是正常的!
像刘备这样因一时意气的还是少数的!
刘邦捋捋袍袖。
汉吴相合,曹魏不可能无动于衷。
就是不知道那个叫曹丕的小子是个什么样的货色。
与他父亲相比如何?
……
【早在孙权在夷陵击败刘备后,因反复与曹魏的盟约,曹丕就南征过一次。】
【但不料大军在江东遇到疫疾,加之朱然固守江陵,孙权乘机重新遣使纳贡。双方言和,曹丕退兵。】
【得闻吴蜀重新重修关系,曹丕怒而兴师。】
【公元224年八月,曹丕命时任尚书仆射的司马懿留守许昌,然后亲率水军、乘坐龙舟,经蔡河、颍水进入淮河,抵达寿春。】
【九月,大军进抵广陵。】
【这是曹丕第二次南下讨伐东吴。】
……
汉末·献帝时期
曹操看着天幕,一脸无奈。
“这小儿怎么不吸取教训呢?”
“怒而兴师,前有刘备做样子,自己也失败过一次。”
“居然又来一次!”
“他当出兵不要花钱的吗!?”
“你有这精力,还不如休养生息,开展屯田!”
“十年后毕其一役!”
一旁的司马懿开口道:
“魏王,国君初登大宝,确实需要一场功绩证明自己。”
曹操瞥了他一眼。
“那也得他打赢了才行,打输了,更是笑话!”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