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9文学 www.59wx.cc,千秋皇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年,西元1615年,宋应星与其兄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29岁宋应星在一万余名考生中考得全省第三名,其兄名列第六。时人称呼他们兄弟二人为“奉新二宋”。

    是年秋,二人前往京师参加万历四十四年的丙辰科会试,不过兄弟二人都落榜了,为了参加下次的会试,于是兄弟二人还跑到九江府古老的白鹿洞书院去进修了一段时间,万历四十七年又才京师参加了万历时期的最后一次会试,还是没中。

    然后宋应星哥儿两遍收拾包袱回老家去了,然后在路上又被徐光启的人给追了回来。

    朱由楫记得,宋应星好像在后来的天启和崇祯两朝也参加过朝廷的会试,不过也不知道是他太倒霉了,还是老天爷不想让他走科举浪费了他的科研天赋,结果还是名落孙山,然后干脆就绝了科举的想法。

    不过,此时的他倒是还没有放弃做官的愿望,在仕途上虽然没有什么多大的成就,但是至少也可以算的上是历任了崇祯弘光两朝,做过浙江桐乡县令,江西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福建汀州府推官,南直隶凤阳府亳州知州,大明灭亡前最高做到广州之府。

    南明隆武二年,其兄宋应升服毒殉国,明亡后,宋应星便一直隐居,拒不出仕为螨清效力,直到西元1666年,80岁去世。

    宋应星的为官经历,宦海仕途并不精彩,但是其在学术,尤其是在自然科学上可谓是成果显著,且著述颇多,其心血结晶《天

    工开物》流传后世。

    书中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许多项生产技术,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华夏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后世的西方学者将之称为研究华夏中国16、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书中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技术,反映了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是华夏古代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

    而且更为难得的是宋应星还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很符合后世的华夏提出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当然在他的《天工开物》一书中,并非仅仅是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等东西,同时也有华夏当时的许多物理知识,如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

    朱由楫记得最清楚的一点是,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了锌和铜锌合金(也就是俗称的黄铜)的科学家。他明确的指出了锌是一种新的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相关冶炼方法,让古代华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宋应星记载的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炉甘石)炼制黄铜的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而得黄铜的最早记录,还总结提出了炼铁与炒铁炉的串连使用,直接把生铁炒成熟铁,已经很接近现代冶金技术了,而这种方式在同时期以及17世纪时期的欧洲都是不具备的。

    宋应星和同时期的明末其他几位科学家们还不一样,如果说王徵主要是专攻机械设计制造和动力学,孙元化和毕懋康二人是专攻火器的设计、制造和改良的话,那么宋应星无疑便是属于综合型的科学家,因为他还同时研究有物理学、生物学和化学,造诣和成就都还不低。

    经过几句简单的介绍后,朱由楫虽然年龄小,但是脑子里面存储的知识量可不小,再加上一个24岁成年人的灵魂,所以朱由楫在面对他面前的这一群当世最顶尖的明末科学家的时候,并没有丝毫的露怯,而是迅速的在徐光启配合下,找到了与他们聊天交谈的话题,从他口中时不时抛出来的一些专业问题,说出来的一些知识点更是很容易的就吸引了他们的兴趣。

    朱由楫只是抛砖引玉,让他们可以互相讨论,甚至于后面连原本在房内的金尼阁、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们都被吸引了出来,加入了讨论。

    到最后朱由楫反倒是没有了多少插话的余地,不过他倒是一点儿也没有感觉到不快的,反而是双眼放光的看着他们在院内激烈的因为某几个学术问题有不同的意见而争论,这样的场面可不多见,朱由楫在心里面直呼自己这次算是赚翻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