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阁臣之争与左杨归京 下 (1/2)
59文学 www.59wx.cc,千秋皇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错,不错,这字写的真不错!”
乾清宫,御书房内,朱由楫一边看着一封奏疏,一边摇头晃脑,还时不时的赞叹上几句,看到其中有写的精彩之处的时候,更是不禁赞叹着道,“杨涟果然不愧是东林党怼人的第一干将,啧啧啧,能够在青史上浓墨重彩的留下自己的名姓的名臣,果然不一般。”
朱由楫正在翻看的奏疏,正是杨涟写的那封《劾史继偕疏》,合上奏疏,将之随意扔到一边,又有些遗憾的自语道,“这杨涟虽有能力,为人的清正廉直,但是这党派门户之见和意气之争未免也太重了一些!”
御书房作为天子平常办公、批阅奏折的地方,按理说并不是朱由楫可以随意进出的地方,御案上的奏疏也不是朱由楫一个兰陵郡王便能随意翻阅的,要知到这在古代,无论是谁只要没有得到皇帝的准许随意进出御书房并翻看奏折那可是重罪,搞不好就会被当成谋逆论处的。
但是这一点在朱由楫这里不适用,因为他可以随意进出御书房乃是大行皇帝万历亲口准许的,在他将《太平永定十策》交给万历之后,万历或许也是有意想要培养他一下,更是准许他在御书房内随意翻阅各种奏折,只是不准他在奏章上写任何的话。
这个权力可是独一份。
万历皇帝大行,并没有收回他给朱由楫的这项权力,泰昌帝朱常洛即位之后,正是其最春风得意的时候,没了万历在头上压着,刚一即位就开始了享受起了自己作为帝王的权力,开始沉迷美色,压根儿就没什么心思去关注朝堂上的党争,更没有闲功夫去管朱由楫在干什么了,大行皇帝朱由楫的权力,新即位的泰昌帝也没有下旨收回来。
加上乾清宫的宫女、太监们和朱由楫简直不要太熟了,大多都很喜欢他,所以朱由楫只有进出御书房,更没愿意去阻拦他。
是以,杨涟的《劾史继偕疏》,送入宫中之后,泰昌皇帝一个字都还没有看过呢,倒是被朱由楫一字不落的,认认真真的给从头到尾的仔细看了一遍,看完之后还不忘评头论足一番。
杨涟的这一突如其来的奏疏,把东林党和他们的对头都给搞得一脸懵逼,然后双方似乎很有默契的选择了暂时休战,开始回去开起了碰头会,商议着要怎么办,准备拿出一个更加可行的对策出来。
毕竟内阁的阁员是必须要增补的,这都已经是泰昌朝了,要再像万历朝那样长期只有一位阁员独掌大权,这谁受得了。
朝堂上终于难得的安静了两日。
朱由楫还是很想知道东林党究竟在打着什么算盘的,好在东林党中已经有了两位早已效忠与自己的人,一位是自己老师孙承宗,一位是他如今的“御用”文人阮大铖,东林党对于阁臣之争的具体打算很快便被二人汇报给了朱由楫。
此时的京师,在朝的东林党人并不多,大多都在万历朝的党争中被打压了下去,虽然新君泰昌已经在即位前就以大行皇帝“遗诏”的方式起伏了被打压的东林党人,但是这些人大多都还没有入京。
最重要的是,东林党的真正大佬如李三才、叶向高、赵 南星和高攀龙此时亦不在京师,东林党在京中真正的主事
之人乃是刘一燝和韩爌二人,然后是左光斗和杨涟.......
刘一燝,字季晦,江西南昌人,生于官宦之家,万历十六年同两名兄长一起乡试中举,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和左光斗、杨涟、韩爌一样,他同样也是早期的东林党元老骨干人物。
原来何宗彦只是刘一燝和韩爌二人在阁臣之争中放出来的一个烟雾弹,实际上他们的真正目的乃是想要重新将叶向高抬入内阁,毕竟在顾宪成死了之后的东林党内,除了高攀龙之外,也就只有叶向高的资历和威望是最高的,关键是人家本来就在万历朝做过内阁首辅的,有经验又有能力。
果然,朝堂上消停了仅仅两日,原本提议何宗彦入阁,并全力支持的东林党人却突然松口了,开始转了口风,也不再大力反对史继偕、沈傕入内阁了,因为他们正式提议提议复起叶向高入内阁。
这样的提议,足见东林党刘一燝和韩爌的高明之处。等于东林党主动在向他们的反对派释放一个互相妥协的信号,东林党不要求将阁员名额全占,咱们东林党可以同意史继偕、沈傕入阁,但是你们也得要支持重新启用叶向高。
此时的刘一燝其实也是已经有了可以入内阁的资历的,只不过比起叶向高还有些差距,而且刘一燝此人向来持重,比较有大局观,虽然他也很想入内阁,但是还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由此也可见此时的东林党高层虽然也争权,但还远没有到崇祯朝那样的毫无底线的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况且何宗彦虽然不是东林党人,但是素来与东林党人关系不错,这样一来... -->>
“不错,不错,这字写的真不错!”
乾清宫,御书房内,朱由楫一边看着一封奏疏,一边摇头晃脑,还时不时的赞叹上几句,看到其中有写的精彩之处的时候,更是不禁赞叹着道,“杨涟果然不愧是东林党怼人的第一干将,啧啧啧,能够在青史上浓墨重彩的留下自己的名姓的名臣,果然不一般。”
朱由楫正在翻看的奏疏,正是杨涟写的那封《劾史继偕疏》,合上奏疏,将之随意扔到一边,又有些遗憾的自语道,“这杨涟虽有能力,为人的清正廉直,但是这党派门户之见和意气之争未免也太重了一些!”
御书房作为天子平常办公、批阅奏折的地方,按理说并不是朱由楫可以随意进出的地方,御案上的奏疏也不是朱由楫一个兰陵郡王便能随意翻阅的,要知到这在古代,无论是谁只要没有得到皇帝的准许随意进出御书房并翻看奏折那可是重罪,搞不好就会被当成谋逆论处的。
但是这一点在朱由楫这里不适用,因为他可以随意进出御书房乃是大行皇帝万历亲口准许的,在他将《太平永定十策》交给万历之后,万历或许也是有意想要培养他一下,更是准许他在御书房内随意翻阅各种奏折,只是不准他在奏章上写任何的话。
这个权力可是独一份。
万历皇帝大行,并没有收回他给朱由楫的这项权力,泰昌帝朱常洛即位之后,正是其最春风得意的时候,没了万历在头上压着,刚一即位就开始了享受起了自己作为帝王的权力,开始沉迷美色,压根儿就没什么心思去关注朝堂上的党争,更没有闲功夫去管朱由楫在干什么了,大行皇帝朱由楫的权力,新即位的泰昌帝也没有下旨收回来。
加上乾清宫的宫女、太监们和朱由楫简直不要太熟了,大多都很喜欢他,所以朱由楫只有进出御书房,更没愿意去阻拦他。
是以,杨涟的《劾史继偕疏》,送入宫中之后,泰昌皇帝一个字都还没有看过呢,倒是被朱由楫一字不落的,认认真真的给从头到尾的仔细看了一遍,看完之后还不忘评头论足一番。
杨涟的这一突如其来的奏疏,把东林党和他们的对头都给搞得一脸懵逼,然后双方似乎很有默契的选择了暂时休战,开始回去开起了碰头会,商议着要怎么办,准备拿出一个更加可行的对策出来。
毕竟内阁的阁员是必须要增补的,这都已经是泰昌朝了,要再像万历朝那样长期只有一位阁员独掌大权,这谁受得了。
朝堂上终于难得的安静了两日。
朱由楫还是很想知道东林党究竟在打着什么算盘的,好在东林党中已经有了两位早已效忠与自己的人,一位是自己老师孙承宗,一位是他如今的“御用”文人阮大铖,东林党对于阁臣之争的具体打算很快便被二人汇报给了朱由楫。
此时的京师,在朝的东林党人并不多,大多都在万历朝的党争中被打压了下去,虽然新君泰昌已经在即位前就以大行皇帝“遗诏”的方式起伏了被打压的东林党人,但是这些人大多都还没有入京。
最重要的是,东林党的真正大佬如李三才、叶向高、赵 南星和高攀龙此时亦不在京师,东林党在京中真正的主事
之人乃是刘一燝和韩爌二人,然后是左光斗和杨涟.......
刘一燝,字季晦,江西南昌人,生于官宦之家,万历十六年同两名兄长一起乡试中举,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和左光斗、杨涟、韩爌一样,他同样也是早期的东林党元老骨干人物。
原来何宗彦只是刘一燝和韩爌二人在阁臣之争中放出来的一个烟雾弹,实际上他们的真正目的乃是想要重新将叶向高抬入内阁,毕竟在顾宪成死了之后的东林党内,除了高攀龙之外,也就只有叶向高的资历和威望是最高的,关键是人家本来就在万历朝做过内阁首辅的,有经验又有能力。
果然,朝堂上消停了仅仅两日,原本提议何宗彦入阁,并全力支持的东林党人却突然松口了,开始转了口风,也不再大力反对史继偕、沈傕入内阁了,因为他们正式提议提议复起叶向高入内阁。
这样的提议,足见东林党刘一燝和韩爌的高明之处。等于东林党主动在向他们的反对派释放一个互相妥协的信号,东林党不要求将阁员名额全占,咱们东林党可以同意史继偕、沈傕入阁,但是你们也得要支持重新启用叶向高。
此时的刘一燝其实也是已经有了可以入内阁的资历的,只不过比起叶向高还有些差距,而且刘一燝此人向来持重,比较有大局观,虽然他也很想入内阁,但是还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由此也可见此时的东林党高层虽然也争权,但还远没有到崇祯朝那样的毫无底线的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况且何宗彦虽然不是东林党人,但是素来与东林党人关系不错,这样一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