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9文学 www.59wx.cc,日本沉没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7

    D计划总部共占了防卫厅三个楼层中的十一个房间,而且都是靠里比较僻静的。在最大的一间里,刚安装了比“吉野号”搭载的装置大了一圈的3D显示装置。安装之前,中田到底还是把睡袋搬进了办公室,晚上也守在显示器前。

    这个3D显示装置相当于为启动D计划而设置的天线,它能够利用发光点和偏振光装置,把日本列岛的地下构造和正不断对其产生作用的各种能量情况反映到大屏幕上。大约五年前,一家光学电子厂家就研制出了这种产品,由于它与计算机的连接比较复杂,而且在模拟功能上存在着精密度不足的问题,加之价格又贵,当时市场对它几乎没有什么需求。

    中田早在D计划启动之初,就坚持让厂家生产这种仪器,并按他的意图,对其与计算机的连接方式进行彻底改良后,把试制品1号装在了“吉野号”上。现在安装在总部中枢部的,是已经定型的2号机。

    分散设置在日本列岛周围海底的无数个自动监视器,将获得有关振动、地热、倾斜磁重力的变化等数据,并通过地面台站的中转,不断地传送到这里。为了能够在海面上获取超低频和超声波定向传输的信号,二十多艘大小不同的高速舰艇和十架PSI飞机,正繁忙地工作着。同时,由十三架反潜机和十架HSS—2型直升机从空中检测出的地球磁力变化数据,两架PSI机从空中检测出的重力异常的宏观模式,也将被传送到这里。另外,根据地震预测计划而设置在日本各地陆上的无人监视器的数据,则将由气象厅传送过来。

    要解析传送过来的数据并编入三维模型,再将其转换为能输入3D显示装置的信号,防卫厅内的计算机已经有些无法胜任了。于是,日本电信电话公司的电讯通信研究所,也被要求加入其中。为信息共享系统DIPS—3研制的带全息图存储器的大容量计算机,目前虽然还处于试验阶段,但它们同样被可供60兆赫超多重线路使用的同轴电缆连接起来,使之与防卫厅的IBM300能够并用。这项电缆连接工程,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在短期内被突击完成。

    技术研究总部不断壮大。地处横须贺的第五研究所,被全面编入D计划。护航舰中除了“高月号”外,“山云号”“春风号”,以及自卫舰中排水量达四千七百吨的最大的新型舰艇“春菜号”,也被调集进来。一个月以内,破冰船“富士号”将在北方海域加入计划;半年前在神户竣工后,刚刚结束试航和训练的潜水艇“海流号”,也将加入这个项目。此外,海上自卫队现有力量的三分之一,都被划归到D计划总部下面听候调遣。

    从线路施工完成三分之一左右时开始,随着显示装置逐渐启动、监视器数量增加和线路的不断连接,以及观测数据的累积,每时每刻进来的信息总量及其累积都呈几何级数地在增加,在日本列岛的地下正在发生的现象也开始逐渐清晰。随着此种变化,中田整日感到浑身发冷,心里充满了难以名状的疏离现实的恍惚感。

    “来自日本海一侧的横向压力,正在迅速增加……”

    看着3D显示装置的大屏幕里所呈现出来的日本列岛的三维图像,以及环绕在其周围的各种颜色的光点和曲线,中田嘀咕道。

    “这可真没想到啊……”

    “大和礁的地热流量和隆升,在这一个星期,增加到了过去的三倍。”从气象厅来的年轻人小声说道,“或许会发生火山喷发吧。”

    “能登半岛积存了大量的能量……”地震研究所的真下副教授,正一边用偏光示波器观测显示装置器的内部一边说,“以羽咋至七尾区间为界,其北部正向东移动。最近也许会发生地震吧。”

    “沿着糸鱼川—静冈结构线所积存的能量,怎么样了?”从国土地理院来的职员手指着大屏幕,声音有些沙哑地询问道,“按计算值的话,它早已超过了地壳的弹性限度,但却几乎没有什么能量释放,而是在超过理论限度的情况下不断积蓄。就目前来看,沿中央大地沟带,只不过在松本每天出现了轻微地震,在大町、高田一带产生了一些土地隆升的现象而已。”

    “中田,你怎么看?”真下问道,“这样看来,似乎只能理解为:在日本列岛的下面,正在发生迄今为止我们全然不知的某种情况。好像地幔中往下降落的熔岩流,一部分正穿过日本列岛的下面,而开始向日本海一侧释放能量……”

    “也不能说是我们完全不知道的类型。”中田用粉笔粗略地在黑板上画出了图样,“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模式,应该是我们经常都遇到的。”

    “是锢囚锋吗?”气象厅来的人小声地叫了出来,“地下七百公里的地方,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中田说:“也许在比七百公里更浅的地方,出现了横向的洞穴吧。今天晚上,搞一个正式的模拟吧。”

    显示装置的房间里,加上幸长总共有五个人。由于要利用防卫厅的电脑空出的夜间做复杂的计算,所以总免不了要连续熬通宵。虽然隔壁就有临时休息室,但两三天前,幸长还是把睡袋搬进了这里。

    当天也是从傍晚开始做准备,开始模拟的时间大约是深夜两点多。——显示装置的房间里,有七台CRT显示器终端,每人分别负责两台。幸长除了操作一台终端外,还负责操作摄像机。这台摄像机的任务,是从三维坐标的各个正面方向和斜面方向,对中央的3D装置进行拍摄。中田站到了显示装置的巨大屏幕前面。

    开始工作还不到两分钟,中田就惊叫起来:“停!大家过来一下。”

    幸长敲打了一下主控板的一个键,让模拟在此停住,然后跑到显示装置跟前。另外三个人也从各自的岗位凑了过来。望着像细长大水槽一样的大屏幕,幸长不禁目瞪口呆。

    由发出蓝色磷光的曲线绘出的日本列岛图案,在3D板上从中央部完全裂为倾斜的两部分。能量分布的显示光屏,由橙色过渡到红色,环绕着倾斜的日本列岛,在忽明忽暗地闪烁着。

    幸长颤抖着声音说:“这么说,日本已经开始沉没了吗?”

    “完全是在沉没……”中田用生硬的声音嘟哝道,“而且,在沉没之前就断裂了……”

    “会不会太早了点儿?”真下副教授脸色苍白地抬头看了看挂钟,“是不是时间标尺出错了呢?”

    “不会的。”从气象厅来的小伙子,说着回头看了看自己负责的终端,“时间标尺和通常一样,为三点六乘以一百零五倍 ……即三万六千倍。一秒钟大约相当于一百个小时。”

    “把达到这个状态前的时间读出来。”

    “一百一十二点三秒……”小伙子说。“换算成实际时间的话,是一万一千二百三十小时。”

    “一万一千二百多个小时……”幸长小声地重复道。“也就是说……”

    “一年零三个月多一点……”中田用力地敲了一下显示装置,“我们从最开始,再来仔细检验一遍。这次把时间标尺,降到它的四分之一。即零点九乘以一百零五倍,一秒为二十五个小时。”

    大家立即跑回各自的岗位,大屏幕中的图像消失,返回到了最初的状态。各种仪表的数字均归零,一切又重新开始。

    电子钟的指针又开始转动,秒针的声音在安静的室内冰冷地回响。四处立刻响起了敲击终端键的声音,以及电子打印机开始启动的声音。立体光图像的变化比刚才慢了许多,宛如慢镜头一般分散于各处……红色、橙色、黄色的光点,像鬼火一样忽明忽灭地慢慢移动。在光点之间,类似极光的彩虹光幕,缓慢模糊地出现了。它一边飘动起伏着,一边缠住细长的弓形光图像而逼近过来。那情状,俨然一条发出美丽而不祥光芒的海底毒鱼,正向蓝色光线绘出的日本列岛袭来……

    图像的变化,最初似乎并不明显,而光点的间隔,却渐渐缩小后形成了虚线,黄色和橙色的光点减少,红色的光点逐渐增加,伴随着光屏的变化,其光的亮度也逐渐增强。

    “停!”中田又喊道。

    “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时间是多少?”

    “二百零二秒……”

    “幸长,接下来的部分,除了摄像外,请用同样的像素把照片也拍下来,每隔两秒钟一次……再把时间速度降到一半。零点四五乘以一百零五倍 ……”

    “这样行吗?不用再降到四分之一吗?”对方回应道。

    “就是再降,恐怕细节也不会更清楚了。设定好之后,大家都过来看看。开始。”

    开关被打开,电子钟又开始转动,这次大家提心吊胆地慢慢集中到了显示装置的周围。

    光点闪烁的间隔变得更加缓慢,光屏的摇晃也变得梦幻般的舒缓。六台照相机每间隔两秒钟按下快门的声音“咔嚓咔嚓”地响个不停。红色光点的亮度更加强烈并互相靠近,在日本海和伊豆、小笠原群岛的两侧像彩珠一样地排列着。在靠近太平洋一侧,沿着日本海的海沟,朦胧地出现了上部为绿色、下部闪烁着浓烈红色的光点团,而且亮度正一点点地在增强。

    “那是什么?”地理院的人,小声问道,“刚才没有注意到呢……”

    “质量损失将负重力异常,进行积分化之后,通过屏幕的光而反映出来了。”幸长说。

    “快看,就是现在。”中田低声地叫道。

    “瞧,快看日本列岛的地下。”

    在地下二百公里处,位于绿色光点团下部的红色光,突然穿过日本列岛的地下,而忽地一下变成了浅红色的条纹并开始向侧面流动。粉红色条纹,在往日本海一侧过渡时,粉色的光亮不断增强并在那里形成了模糊的光斑。

    “那横条纹,到底是怎么回事?”真下副教授嘀咕道,“究竟为什么?能量在地下二百公里的地方,就那么早地向日本海一侧移动?”

    “不知道到底为什么。”中田摇了摇头说,“在地下深层发生的事,弄不明白。不过,好像是电脑从监视器传来的数据里,发现了我们不知道的模式,制作出了合理的模型。”

    真下副教授焦躁地说:“可是,为什么在地下会积存那么多的能量呢?从理论上看,这是不可能的,它已经超越了地壳可以承受的限度。”

    “开始了……”气象厅的人用冷峻的口吻说,“日本列岛……裂开了……”

    耀眼的红色光线,从位于日本列岛中央部位的富山湾的东边一带,突然蹿向了南方和北方。与此同时,日本列岛的许多地方出现无数细细的红线,列岛的整个形状都歪斜扭曲了。变化并没有就此停止,屏幕上太平洋一侧的光点群在以波动的形式向东边扩散的同时,其下方也不断下沉。穿过下方的斑纹活动越发激烈,日本海一侧的粉红色光点群越变越大,并开始像生物一样摆动起来。

    通过蓝色光条而显示出来的日本列岛,东边一半向东,西边一半向南,它们慢慢地一点点地脱离主体并开始微微倾斜。

    秒针的嘀嗒声和类似咳嗽的快门轻轻的声音持续着。大屏幕里,蓝色日本列岛微微倾斜着身体,喘息着不断滑过大屏幕而往下沉去,不一会儿就停住不动了。

    日本海一侧的粉红色光和太平洋的绿色光都已经变弱,曾经密密麻麻地排列着的红色光点的数量也大大地减少。所剩的光点由红色变为橙色和黄色,光也渐渐变得微弱,缓缓地在那里忽明忽暗。

    “时间怎么样?”

    “从再启动到现在一共六十二秒……”有人接话说道,“换算为天数的话,是三十二天多。”

    “如此大的变动,就发生在一个月之间……”真下副教授的声音中饱含着叹息。

    幸长问道:“列岛部分的移动距离是多少?”

    “水平移动最大为三十五公里,垂直移动为负二公里。东部日本对着海平面,沿着俯角大约为十三度的面,向东东南移动。西部日本沿着俯角六度的面向南偏移,九州则整体性地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南部却朝东滑移。”

    “垂直移动二公里……”来自地理院的男子自言自语道,“那么,高山部分应该可以保留下来……”

    “就算保留下来,你觉得还能居住人吗?”中田说,“肯定会山岳崩塌,火山大喷发的。而且,这一切并不是最终结果,下沉还将会持续……”

    “没错。”气象厅的人看着录像上的数字说,“在地壳大变化结束后,下沉和水平移动仍会按一天几厘米的速度持续。”

    真下副教授指着大屏幕里的图像,提高嗓门说:“不过,这个模型是否真的准确呢?照我看,有点难以置信。从太平洋沿岸向日本海沿岸,穿过日本地下的能量移动究竟是什么?我不认为,通过了地下好几百公里坚硬的岩石区域后,如此大规模的能量移动,还能那么快。况且……我前面也陈述过几次同样的意见,超过地壳的弹性限度而积存那样大量的能量,其可能性也不大……”

    “等等……”中田说,“客观地说,模型本身也许不够完善。地面一百公里以下的事,详尽的情况谁都弄不明白……不过,那样的能量移动,并不是不可能的。你知道隧道效应吗?”

    真下副教授有些激动地说:“中田君,我承认你很有天分,可是,这么想当然地把各种模型照搬到这里来,恐怕也不太合适!

    隧道效应,不就是原子核的模型吗?能把素粒子级的共鸣吸收模式,用到如此宏观的地壳现象上吗?”

    中田用手扶着大屏幕的平台,摇了摇头说:“等一下,我也没说要生搬硬套这个模式。不过,我要说的是,在岩石区域,这种高密度固体上的能量移动,不应该仅仅考虑它是热传导和弹性振动。即便是高密度固体,也有可能出现类似隧道效应那样有意思的模型。”

    “什么样的模型?”

    “固体液体二相在临界状态时,发生的能量移动。”

    “你是说冰吗?”

    中田说:“是冰河。据说在冰河的巨大板块内部,到处都会产生接近零度的水孔。由于压力的一点点偏差,板块里就会形成由固相转化为液相的管状部分,水便通过这个管状水孔而流动。当然,因为水中含有冰块酱,经过这样小小的状态变化后,它们马上就会回到冰的状态而堵住管状水孔。尽管如此,实际上在冰河板块里,似乎产生了相当长的管状水孔,并存在较快速度的水流……”

    “你是说,那样的情况……正在日本列岛的下面发生吗?”真下教授显得很吃惊,“证据呢?”

    “怎么可能有证据!……毕竟是模型嘛。”中田抱着胳膊说,“不过,你想想看,地下的岩浆为什么能凿出隧道状的孔穴而喷发出来呢?一般认为富士山上的风穴,是未熔化而残留的熔岩,后来流出之后留下的痕迹。那么,液相熔岩为什么能够那么厉害地凿出隧道呢?”

    真下副教授一阵沉默。

    幸长屏息静气地听着两人的对话。

    “有道理……”过了一阵后,真下这么嘀咕了一句,“有可能存在这样的模型。在高温高压的岩石区域中,形成液相的隧道,热能则随着液体的流动而高速移动……就算是这样吧。可是,向日本海沿岸移动而积存在那里的能量,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那与有名的壶井唯男博士的地震体积模式,并不矛盾……”中田平静地说,“按壶井的模式,地壳内积存能量的范围是既定的,地壳不会无限地积存大量的能量。从地壳的弹性率,和迄今为止所发生的地震的最大能量来考虑,大约半径为一百五十公里的球体,便是一个单位的‘地震体积’。按照这种学说来理解,也是没有问题的。即使每一单位地震体积所能积蓄的能量,是有限度的,但在多个地震体积块中,极限点以下的能量分散地被积蓄,其总量远远超过每单位体积所能积蓄的能量,也并非异常。是这样吧?况且,如果在此情况下,地幔也和能量积蓄有关的话……”

    “又是地幔地震吗?”真下副教授用略带揶揄的口气说道。

    “我没这么说……”中田用下巴示意了一下大屏幕说道,“不过,以高速热流的形式向日本海沿岸移动,恐怕会以地幔为缓冲物,而向地壳内以及更广范围内积蓄能量,其大部分将成为把日本列岛往东南方推动的力量,而被释放。”

    “那地震呢?”

    “当然会发生。一单位地震体积内所积蓄的能量,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地被触发。然后,又以极快的速度再积蓄另外的新能量……其释放的能量总和,会相当惊人。”

    “总而言之,作祟的还是这个能量通道啦……”幸长叹了口气,离开显示装置走到黑板前拿起了粉笔。“说到底,就是这么回事。在太平洋沿岸,从地震发生源垂直分布可推测的地幔流下降分支。在下降开始的层面,在超过了二十三度、一百公里的地带,它将突然加大角度,以大约六十度的倾斜角度钻入大陆。可是,假如它在倾斜的中途又通过日本列岛底部,并向日本海一侧急速释放能量的话……”

    幸长在图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箭头。

    “地幔下陷部的褶皱部分的温度压力,急速下降收缩,凹凸不平的褶皱突然变得平滑,且倾斜也会有所缓和。它凹陷下去多少,日本列岛便会被拖入海底多少。以前我始终没弄明白,在日本海的海沟的东侧为什么不会发生海底隆升,从这个模型来思考,就能明白了……”

    “也就是说,日本将被微微旋转着,而被拖进海中……”中田又往图上添加线条,同时这样说道,“而且……沿着这个能量通道,恐怕还会产生从日本海一侧,到日本列岛深部倾斜着的逐渐加深的破碎带。或者,形成以液相岩浆为润滑剂的滑面,致使日本列岛将向海沟滑下去……而且,是在被积蓄在日本海一侧的能量,向侧面挤压的情况下……”

    “这种说法,似乎也太无破绽了……”真下怀疑地摇了摇头,“要是那样的话,在太平洋一侧呈正数和在日本海一侧呈负数的潜在能量,通过日本列岛斜下方的移动,基本上可以互相抵消。由此,发生爆炸性地壳大破坏的可能性,也就会消失。就是说,也许在日本的地面上,会发生相当程度的地震,但日本列岛却如土壤鼓起一样,只是斜着往下滑落,而不会发生给周边造成重大灾害的爆炸性能量释放。你不觉得这样的解释,过于完美合理了吗?”

    中田说:“倒不如说,自然本来就是欲趋于平稳地活动的。即便如此,日本列岛裂开的时候,所释放出的能量总量将会相当惊人。地面上的建筑物,大概没有什么能留存下来。”

    “不管是哪种情况,日本列岛终究会沉没……”幸长哑着嗓子说,“那么,是什么时候?大变化什么时候开始?”

    “从现在的模型来看,是从三百零二秒开始的……”气象厅来的人颤抖着声音回答,“换算成实际天数的话——到沉没开始为止,还剩下将近三百一十三天……”

    “还剩下不到一年了……”地理院的人呻吟般地说道,“十个月……多一点……”

    大家像被冰冻僵了一样,呆立在显示装置的周围。

    只剩下短短的十个月……

    幸长感到自己体内的血液,都在往足下倒流,不禁一阵恶心,似乎地板也正在不断地被融化。——再有十个月,就要开始了。如果这一切是真的……十个月又究竟能干什么呢?

    中田仰头望着黑板,抱着胳膊像木头杆子一样呆立在那里。过了一会儿,他猛下决心似的突然拿起了电话。

    幸长问:“你要叫醒长官吗?”

    “是叫首相……”中田生硬地这样说着,同时按着电话键。

    “你真是的……”真下副教授胆怯地小声叫了出来,“你把顺序弄反了。首先,你不再研究一下这个模型,就……”

    “已经顾不上再讲什么顺序,和进行模型的推敲啦。如今只有考虑最坏的结果了。”中田不为所动,专心听着话筒里的呼叫声。

    “这个时候,会给你转电话吗?”幸长嘟哝道。

    中田呆望着空中说:“我有首相床边热线电话的号码……”

    幸长有些尴尬,悄悄地离开大家,去了唯一的窗户边。

    在厚厚的挡光窗帘外面,死寂的夜空,一部分已经露出了灰白。

    清晨七点如此早的时间,各大报社、通信社的社长和社论主笔、东京都内电视台的社长及节目编辑局长,纷纷集中到了位于永田町的喜来登饭店。这里没有摆放公司的旗帜,完全像是参加早餐会一样的随意气氛,大家在大厅里碰了面,似乎也不怎么打招呼。

    在饭店靠里边的贵宾厅,年轻的秘书们和内阁的官房次长,把社长们迎接进去。东京大地震时,这里曾受到很严重的损害,但现在几乎已经全部修复了。

    一位秘书说:“首相和官房长官马上就到。内阁会议稍微延长了些,不过我想那边马上就会结束了……”

    “内阁会议?”一位社长皱起了眉头,“在这样一大早召开?”

    “是啊……”秘书回头瞧了一眼次官后回答道,“今天早上五点钟,大家就被召集起来了……”

    围在桌子边的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田中先生……”一位社论主笔向次官招呼着,“事态相当紧迫了吗?”

    “的确……”平常既能干又开朗的次官,表情阴郁地说,“让我们也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最后再问一遍……”首相环视了一下集结在官邸的阁僚们之后说,“公开发表,定在这两个星期之内,根据形势需要也可能提前……这一点没问题吧?”

    内阁官僚中,外务、大藏、防卫三位大臣,面露难色地抱着胳膊坐在那里。其余的成员则低着头,既不表示赞成也不表示反对。

    大藏大臣摸着下巴,轻声地叹息说:“事态变得如此糟糕啊!到灾难降临所剩的时间,一下子就少了一半多……”

    “一个月……至少给我三个星期的缓冲时间,行不行?”通商产业大臣还不肯放弃,希望再争取些时间。

    “我与财界的一部分人士,已经内部交流过。对他们来说,要谋求对策并形成方案的话,两个星期也是不可能的。在这些工作还没完成之前,人们听了公告就陷入大混乱的话……”

    “总之,混乱是避免不了的啦!”官房长官说,“到了这种地步,倒是要警惕外国突然把消息走漏出去。”

    运输大臣问:“这种可能性有多大?是不是有外国的学术团体会发表什么?”

    总理府长官回答说:“总部的人说这种可能性很大。现阶段,虽然还不清楚究竟哪些国家,多大程度地掌握了情报,但最近在日本列岛周围调查的外国船只、飞机和人造卫星,却突然开始增加了。当然,这也与我国开始秘密向四处派遣密使试探移民问题有关。所以,有些国家的政府首脑,虽然现阶段还没向外披露,但却是知情的。”

    防卫厅长官说:“我认为还是先别公开,把消息封锁到最后阶段比较好。参谋总部的人也是同样的意见。在社会上没传开之前,要彻底保密,利用这段期间来全力做准备。否则,结果可能无法收拾。”

    “在我看来,两个星期比较妥当……”大藏大臣终于这样说道,松开了抱着的双臂。“在国际金融投资方面,日元已经被大量拋出,外债中也出现了即将拋售的苗头。本以为是大地震灾难造成的影响,可是股票市场在年底曾经一度出现买进而停止下降,在刚才谈到过的派遣特使以后,又逐渐开始出现拋出的苗头了。在欧洲,停止过一段时间的、面向日本进行的结算,又开始出现……似乎可以判断,在我们派去过特使的地方,情报已开始被泄露了。有鉴于此,我们还是先争取主动比较好。两个星期为限,也许比较恰当。”

    外务大臣说:“最好还是早点通告韩国和中国吧。特别是韩国,它也会在相当程度上,遭受到实质性的灾害。另外从国际信义的角度,我们还应该在这一两个星期内,可能的话,向他们通告我国新近所掌握到的有关地理大变动的预测数据。”

    首相回头问外务大臣:“联合国的托管理事会,估计什么时候开会?”

    “应该在三个星期以内吧。在事务所的协助下,对理事国做的事前工作,也基本上结束了。不过,最大的障碍还是澳大利亚。另外,作为有利害关系的当事国,印度尼西亚当然也可能会提出某些要求……因为毕竟是非常事态嘛。即便联合国托管理事会,设法让各国达成一个基本一致的意见,但这样做在安理会合联合国大会上,却未必能站得住脚。托管是为了谋求各地区的自治独立,而这种做法,却违背了联合国托管的神圣理念,意味着实质性的侵犯和占领。要是出现了这种批评意见的话,恐怕就相当难办了。”

    “实际上,倒真会变成这样啊……”通商产业大臣小声地说道,“设想一下,如果在居民仅有十几万人口的新几内亚,一下子拥进千万以上的日本人的话……”

    “多田君,战争时期你不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吗?”防卫厅长官略带嘲讽地说,“很怀念俾斯麦群岛和新不列颠岛吧?”

    “要是怀念那儿,又会被说成是军国主义喽。”外务大臣说,“对方既然非常敏感,就要小心点儿才行……”

    秘书进来对首相耳语了几句。首相点了点头。

    “那么……在两个星期以后公开发表这一点上,已经没有异议了吧?”首相说着站起身来,“另外,你们对新闻记者可要当心点儿。接下来,我们要去和他们的上司见面……”

    “国内宣传,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过,主要的问题还是国际舆论。”A报社的社论主笔,边说边用手里的汤匙搅拌着杯中的玉米片。

    “的确……”官房长官附和着说,“外务大臣就很担心这一点。”

    M报社的社长说:“与几家报社的大记者,比如和《纽约时报》的古拉哈姆、法国《世界报》的科瓦路斯基,谈一谈怎么样?”

    “两个星期,倒刚好是一个勉强能敷衍得过去的时间。”Y报社的主笔说,“自东京大地震以来,外国报社及通信社便一直让特派员在日本盯着……而且,近来更有加紧注意的势头。外国记者已经渐渐地嗅出味道,就算我们跟他们达成协议,并且他们也愿意合作,没准儿什么时候就被泄露出去了呢。前一阵子,不是刚发生过一家大众周刊杂志,登载了一位醉酒的科学家的发言,让大家捏一把冷汗的事吗?现在,仍有外国记者对那位科学家紧追不舍呢!”

    H电视台的社长问:“就是那个叫田所的人哪,是个消息通吧。他被保释后,听说就不知去向了……要是再出那种事的话,麻烦就大了。”

    “是不是可以考虑,让外国的报纸或通信社,做一个独家报道呢?”首相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很久以前,关于缺陷车的问题,就让美国的报纸抢先报道过。国内的新闻机构,这回退让回避一下吧。有意见认为,倒不妨利用‘外国’机构这个工具来报道的效果更好。”

    在座的沉默了一小会儿。曾作为国外通信部部长而扬名一时的S社主编,用略带焦急的语气问:

    “总理,这是什么意思……我觉得还是政府对内外,同时发表比较好。即使采取些小动作,能发挥作用的期间也是很短暂的……”

    “另外,什么时候能听到避难计划的详细内容呢……”N电视台的理事长,冷不丁地突然问了一句,“因为电视网络……毕竟是要依靠设备的产业呀。”

    “这次日本要和越南、中东、孟加拉国一样了……”同一电视台的节目编辑局长,不停地搅拌着加进牛奶和砂糖后还一口都没喝过的咖啡。“日本……可就要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了……过不了多久……”

    编辑局长茫然地望着空中,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他在越南、中东战争最激烈的时期,曾担任过报道部长。也许在他的脑海里,正在闪现当时所看到的一个个镜头吧:被战火纷扰的越南贫民的生活;收留巴勒斯坦难民和孟加拉国难民的难民营实况;那些带着家里值钱的东西,疲惫而忙于逃难的无名百姓;那些在简陋而破烂的难民营中,没有希望地苟且偷生者的那种黯然而绝望的眼神……他似乎在脑子里,把那些画面中的人物置换成了自己国家的同胞。

    “可是……”在座中最年长的一家通信社社长,边清嗓子边说,“从现在开始的十个月内……将日本国民全体……一亿一千万同胞……即便是什么行李也不带只穿着衣服,从日本救出全体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山下……”首相用平静的声音说道,“恐怕你不该问这个问题吧。作为我们所处位置的立场,我们是不能做出‘不可能’这样的回答的。想来你也明白,我们只能说:要竭尽全力地去做。”

    这时,秘书又进来,对官房长官耳语了几句。

    “那么,碰头会就到此结束吧……”官房长官站起身来,“因为在众议院议长官邸,接下来还有一个与在野党四派党首的会谈……”

    “什么时候能让我们看到避难撤离计划的全貌呢?”K党的负责人说,“绝大部分应该都已经出来了吧。如果在两个星期后宣布的时候,还不能把计划概要公之于众的话,恐怕免不了会引起恐慌。”

    “当然,在国会要设立由多党派组成的专门应对委员会……”在野党第一大党的党首,皱着眉头说,“我们得到了一些令人不太愉快的消息——据说执政党政府在告知我们在野党以前,很早就把消息秘密透露给了财界和产业界,部分产业已经悄悄地把资产转移到了国外。作为应该对国民平等地承担责任的政府,难道不觉得这是极其不公平的、偏袒财界和产业界的做法吗?在我看来,这种做法是当今政府一贯的不良作风。就这次避难计划来说,救助全体国民的生命,这一点是否已经作为最优先的目标呢?在多党派进行监督考察之前,首相,首先能否请您谈谈对这个计划的决心或信心呢……”

    “当然,不管在什么问题上,首先将全体国民的生命一个不剩地从这场灾难中救出去,是最大的目标。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首相说,“我们正为此而竭尽全力。然而,与此同时,在这场灾难后,如何让一亿一千万国民生存下去,这也是我们政府必须担当的责任……”

    “但是……”M党的党首说,“从迄今为止的执政党的工作作风来看,却让人感到,你们虽然嘴上喊着尊重人权,而实际上是重视保全财界、产业界的财产,甚至可以说,更加重视的是国家以及国家机构。较之国民,较之一个人的生命,国家机构的存在似乎更加重要。这种价值观,一直顽固地贯穿于从战前到现在的官僚政府中。为了维持国家的权威,牺牲五万或十万人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种思想和意识,是不会突然转变的。总之,今后的事情以后再做考虑。不管权威、手续,是否被当作官僚主义借口的形式性的公平主义,我们暂且拋开这一切。我们现在只想知道,政府究竟有没有不讲究形式,而不顾一切地拯救全体国民生命的决心……”

    “国家机构的问题,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首相低声说,“在某些情况下,确实有不拘形式的做法,牺牲损失更小。可是,从战争时期到战败后,以我自己在大陆和国内的一点经验来考虑的话,我觉得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如果出现社会秩序彻底崩溃,牺牲将会更大。绀野,你或许会说这只是见解不同。不过,我个人始终抱有这样一种信念:搞政治的是‘幕后工作者’。当然,不讲究形式的事,也必须竭尽全力去做。但是……这次外国确实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在进行一些不拘形式的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有人不惜粉身碎骨地,去把关系到日本民族的长远未来的事情做好。或许我们无法做到万无一失,或许我们会遭到来自内外的攻击,受到冷淡的对待并被追究责任。但是作为‘幕后工作者’,我们有尽力而为的义务,而要求你们做的,就是对‘幕后工作者’的支持。”

    “绪形君……”

    突然,一直沉默不语的在野党第三大党的党首,嗓门低沉,如同牛在咆哮似的喊了一句。这是一种在长期的政治生涯中,通过不断大声演讲和辩论而锤炼出来的声音。

    “你刚才说,政治是‘幕后工作者’。可是在我看来,固执地认为光靠‘幕后工作者’就能把政治搞好,恰恰是战后日本执政党政府最大的失误。这也是,为什么它给国民留下一种阴险印象的原因。当然,幕后工作者也是必需的。不过,在政治中,‘前台工作者’才是绝对需要的,更何况处在这种堪称‘国难’的危机关头呢!能够给不安的人民带来光明,指引方向,激励全体国民,坚定地带领着大家脱离苦海,有这种坚强力量和不退却决心的‘救国英雄’式的人物,越发地变得必不可少。——包括你在内,在当今的执政党政府里,是否存在能在危机中发挥‘前台工作者’作用的人物呢?哪怕是成为恶魔阿修罗,也要带领人民摆脱这场前所未有的灾难。你觉得,自己具有完成此项使命的力量和声望吗?恕我借着曾经同窗共读的情面,坦率地直言一句,你的政治风格是官僚式的,圆滑而周到。尽管冒昧,但我不得不坦诚直述自己的看法。你身上还没有能彻底渡过这样的大危机的决断能力……”

    “你的意思是说,你要来充当这个角色喽?”首相脸上浮现出一抹生硬的笑容。“渥美,你是否会被指定为多党联合内阁的首席人物,我现在还不知道。我也并非认为,自己便具有担此大任的魄力。但是,到‘救国英雄’出现为止,我只能尽最大努力去履行我的职责。是不是‘英雄’就由国民来决定吧。不过,我觉得在当今日本,对战争的记忆还没消退,很多人非常讨厌所谓的‘救国英雄’。因为‘英雄’和‘英雄主义’,曾如何把日本这个国家和国民的生活弄成一团糟,对此他们可是有切身体会的……”

    在野党第一大党的党首插话道:“不管怎样,D计划的全貌以及避难计划到现阶段为止的全貌,希望能尽快地让我们的代表知道。这不会也要等到两个星期以后的国会吧?”

    “当然,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好准备了。”同座的官房长官说,“待由干事长级别的官员商量并把成员确定下来后,我们随时都可以提供。”

    首相说:“两天内能商议出来吧。原定是两周的,可现在的局势是,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会走漏消息完全无法把握。国外的机构更是特别危险。既然如此,便必须下决心尽快正式公开发表。希望大家能通力合作。”

    说完,首相向大家鞠躬致谢,与会者便纷纷站了起来。当在野党的党首们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开会的房间时,有一个声音在官房长官的耳边小声地说:

    “还没有向天皇汇报吗?”

    官房长官回过头去,试图寻找声音的主人。——结果却没能弄明白,究竟是哪个党的党首提出的这个问题。

    “欧洲的投资机构,似乎已经觉察到了什么……”大藏省国际金融局的局长说,“今天早上,开始出现大量拋售日本公债的情况。我们的经纪人现在倒是在支撑着买进,但如果照这样再继续被大量拋出的话,恐怕会对收购黄金的资金有影响。”

    “我认为这个时候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一家汇兑银行的总裁说,“再降一点,让民间投资家也吐一点出来。为了保守‘秘密’,把资金用在支撑买进上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