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最大与最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三.修直我们的道路
《圣经》里的信徒祷告的内容中,有一句话的重复率相当高,那就是“请主修直我的道路”。对这句话我的体会很深,因为自己这一生,人到中年,只觉得走的弯路实在是太多了。我想有一定人世阅历的读者,一定很容易接受我的观,希望能修直自己的道路。
最近有一个朋友到美国旅游,很喜欢将美国的见闻与中国做比较。这位朋友的女儿在美国读书,观念很开放,接受了一些美国文化的影响。她就忍不住劝道:“向人家美国人学习学习,不要什么都攀比好吗?有一个中国老太太,帮美国人带孩,整天就数落大孩子如何如何,孩子如何如何。人家的孩子,我父母都不这样拿我们相互比较。”
我的这位朋友立即反驳道:“不攀比,你怎么进步呢?”,又恋恋不舍地回忆起当初女儿考大学时,若不是有一颗随时与周围同学比较的心,不断“奋发图强”,哪里能够轻松地进名牌大学啊!
当时我在场,冲口而出地反驳我的朋友:“如果这个社会有一个公正的标准,我们自然都向那种标准看齐,自然也都不用相互攀比。”,然后我又转过头来,数落我的朋友的女儿:“你的话有语病,你向美国学习学习,本身就有一种攀比的内容。”
当然,两人都对我怒目而视。我这个基督徒当得实在不好,连一委婉的话方式都不会。大家见笑了。
表面看来,“攀比”有一种嫌贫爱富、虚荣嫉妒的潜在心理,并喜欢不顾情面的直接对比,使得胜者趾高气扬,失败者信心全失。学习比较,则抱有一种“对事不对人,对理不对人”的心态,学习别人的长处,警戒别人的短处,相对来,是比较积极的。
攀比和学习比较,都含有直接比较的内容。直接比较,本身就存在着很多缺陷。心理狭隘,会:“人比人,气死人。”,心胸开阔,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基督徒会:“常存感恩的心,同情、帮助和爱穷困的人。”
金庸先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可是深入骨髓了。《鹿鼎记》中,有这么一段章节。韦宝被发配到钓鱼岛上去钓鱼捉乌龟多年后,被康熙召回。君臣相见,真情流露一番。康熙笑道:“他妈的,你这子倒也长高了。”童心忽起,走下御座,道:“咱们比比,到底是你高还是我高。”走过去和他贴背而立。韦宝眼见跟他身高相若,但皇上要比高矮,岂能高过了皇上,当即微微弯膝。康熙伸手在两人头上一比,自己高了约莫一寸,笑道:“咱们一般的高矮。”
我不想推这个故事中的中国文化底蕴。我只是在想,为什么当时清朝的官场提起身高,却没有尺子的概念呢?这个世界上,事物都有差异,有比较之心是很正常的。但比较又何需如此短视,一定要和身边的人站一个背对背呢?这个世界上,更好的比较形式,就是用一个公正的标准来衡量。
当然,我绝不是想打击任何人。中国正处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地,很多事情要确立一个公正的比较标准是很困难的。比方在美国,有网络上的资料可以查询一个工程师的平均工资。所以个人在公司是否受到公正待遇,上网查一下就大致清楚了,不必斤斤计较。但在中国,1990年代时,在个体户的“独资企业”待遇最差,港台企业次之,其次是国营企业,较好的是日资企业,最好的是欧美企业。同样是工程师,直接收入差距可以达到十倍以上。其他的“灰色收入”的情况更是五花八门,很难谈到“公正”二字。
喜欢相互攀比也绝不是我们的专利。在一门美国的MBA课上,就讲了一个美国经理在东南亚开厂的奇遇,第一天工资刚发下去,第二天全厂的人就都相互知情了,各种抱怨纷纷上门。
即使在美国,世俗中所谓的各种公正的标准,一方面在不断地建立,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被人的罪性扭曲。人若想找借口,总可以不断地,需要等待环境改观。但若真的愿意去寻找答案,你会讶然发现,上帝早就给我们准备好了那根测量的准绳,那就是神的律法、仁义、公正和爱。
神创造世人,早就给人赋予了生命的目的和意义――最终回归天国,与神同在。有了这一个人生目标,又有了神为我们在世界上生活立定的准绳,并在困难的时候,向神祷告呼求;在受到挫折的时候,怀着不灭的希望和忍耐的心;在跌倒的时候,向神忏悔,并靠行仁义、公平和爱,挽回自己的错失。现代社会中,基督的爱早已在这个世界的大多数地方生根。神早就给了我们修直人生道路的一切的必需内容,只要... -->>
三.修直我们的道路
《圣经》里的信徒祷告的内容中,有一句话的重复率相当高,那就是“请主修直我的道路”。对这句话我的体会很深,因为自己这一生,人到中年,只觉得走的弯路实在是太多了。我想有一定人世阅历的读者,一定很容易接受我的观,希望能修直自己的道路。
最近有一个朋友到美国旅游,很喜欢将美国的见闻与中国做比较。这位朋友的女儿在美国读书,观念很开放,接受了一些美国文化的影响。她就忍不住劝道:“向人家美国人学习学习,不要什么都攀比好吗?有一个中国老太太,帮美国人带孩,整天就数落大孩子如何如何,孩子如何如何。人家的孩子,我父母都不这样拿我们相互比较。”
我的这位朋友立即反驳道:“不攀比,你怎么进步呢?”,又恋恋不舍地回忆起当初女儿考大学时,若不是有一颗随时与周围同学比较的心,不断“奋发图强”,哪里能够轻松地进名牌大学啊!
当时我在场,冲口而出地反驳我的朋友:“如果这个社会有一个公正的标准,我们自然都向那种标准看齐,自然也都不用相互攀比。”,然后我又转过头来,数落我的朋友的女儿:“你的话有语病,你向美国学习学习,本身就有一种攀比的内容。”
当然,两人都对我怒目而视。我这个基督徒当得实在不好,连一委婉的话方式都不会。大家见笑了。
表面看来,“攀比”有一种嫌贫爱富、虚荣嫉妒的潜在心理,并喜欢不顾情面的直接对比,使得胜者趾高气扬,失败者信心全失。学习比较,则抱有一种“对事不对人,对理不对人”的心态,学习别人的长处,警戒别人的短处,相对来,是比较积极的。
攀比和学习比较,都含有直接比较的内容。直接比较,本身就存在着很多缺陷。心理狭隘,会:“人比人,气死人。”,心胸开阔,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基督徒会:“常存感恩的心,同情、帮助和爱穷困的人。”
金庸先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可是深入骨髓了。《鹿鼎记》中,有这么一段章节。韦宝被发配到钓鱼岛上去钓鱼捉乌龟多年后,被康熙召回。君臣相见,真情流露一番。康熙笑道:“他妈的,你这子倒也长高了。”童心忽起,走下御座,道:“咱们比比,到底是你高还是我高。”走过去和他贴背而立。韦宝眼见跟他身高相若,但皇上要比高矮,岂能高过了皇上,当即微微弯膝。康熙伸手在两人头上一比,自己高了约莫一寸,笑道:“咱们一般的高矮。”
我不想推这个故事中的中国文化底蕴。我只是在想,为什么当时清朝的官场提起身高,却没有尺子的概念呢?这个世界上,事物都有差异,有比较之心是很正常的。但比较又何需如此短视,一定要和身边的人站一个背对背呢?这个世界上,更好的比较形式,就是用一个公正的标准来衡量。
当然,我绝不是想打击任何人。中国正处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地,很多事情要确立一个公正的比较标准是很困难的。比方在美国,有网络上的资料可以查询一个工程师的平均工资。所以个人在公司是否受到公正待遇,上网查一下就大致清楚了,不必斤斤计较。但在中国,1990年代时,在个体户的“独资企业”待遇最差,港台企业次之,其次是国营企业,较好的是日资企业,最好的是欧美企业。同样是工程师,直接收入差距可以达到十倍以上。其他的“灰色收入”的情况更是五花八门,很难谈到“公正”二字。
喜欢相互攀比也绝不是我们的专利。在一门美国的MBA课上,就讲了一个美国经理在东南亚开厂的奇遇,第一天工资刚发下去,第二天全厂的人就都相互知情了,各种抱怨纷纷上门。
即使在美国,世俗中所谓的各种公正的标准,一方面在不断地建立,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被人的罪性扭曲。人若想找借口,总可以不断地,需要等待环境改观。但若真的愿意去寻找答案,你会讶然发现,上帝早就给我们准备好了那根测量的准绳,那就是神的律法、仁义、公正和爱。
神创造世人,早就给人赋予了生命的目的和意义――最终回归天国,与神同在。有了这一个人生目标,又有了神为我们在世界上生活立定的准绳,并在困难的时候,向神祷告呼求;在受到挫折的时候,怀着不灭的希望和忍耐的心;在跌倒的时候,向神忏悔,并靠行仁义、公平和爱,挽回自己的错失。现代社会中,基督的爱早已在这个世界的大多数地方生根。神早就给了我们修直人生道路的一切的必需内容,只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