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回到明朝当太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了就明白了;我问丘哥哥,他只是摇头叹气,不说话。”
他仰起头:“甘罗十二为丞相,我已经十五岁了,不是小孩子了。”
汪舜华笑出声来:“好孩子,说得好,有志不在年高。”
她看了一眼程信:“你起来吧,别吓倒孩子。”
她看着户部尚书张凤:“你跟他解释一下,为什么以民为本,重农抑商,百姓还要为温饱发愁?为什么男耕女织,百姓都填不满家里的几张嘴?”
张凤很为难,但还是尽量用浅显的话语解释:“那是因为如今百姓是靠天吃饭的,一旦有水旱蝗灾,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农民自然就没有吃的。为了活下去,他们就只能逃荒或者卖儿卖女。”
程敏政接着问:“朝廷不是有赈济、也免了赋税吗?”
张凤真的觉得这辈子没这么难堪过,他只能低着头解释:“朝廷免税一般都是半年或者一年以后,赈济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让所有人都吃饱肚子。”
程敏政又问:“那不能从别的地方调粮食吗?”
“调了,但是不够。现在北方连年旱灾、江南连年水灾,国家还要对北方用兵、对南方用兵,粮食根本不够;而且,还有很多商人把粮食囤积起来,高价售卖。”
“这些人不能抓起来吗?”
“抓,每年都抓,可是抓不完。如果顺天府不让卖高价,那他就去河间府,顺天府的百姓反而没粮食吃,价格更贵,甚至会饿死人。所以朝廷虽然禁止灾年粮食涨价,但是只要商人不卖的太贵,也不就拿问他们。”
程敏政还是皱着眉头:“那个快饿死的人说,每到荒年,他们要么逃离本地乞讨为生;要么向地主借钱借粮。可是每年的利息高达六七成,就算他们度过了灾年,第二年,要债的就上了门,可他们根本一贫如洗,只能把土地抵押出去,甚至卖身为奴。”
他问张凤:“为什么同样是荒年,有的人只能饿死,或者失去土地和家人,有的人却可以大量得到很多的土地?这是不是老子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这孩子真是天才啊,这不仅是哲学命题,而且是现实的问题,涉及到资源分配等根源了。
果然,张凤的脸变成一个大苦瓜,他只能说:“人心不足,常常搜刮穷人的财产,用以取悦尊贵者之心,以实现自己的目的。于是下层百姓被捶打流血,取之尽锱铢;上层则享用不尽,用之如泥沙。必然是富者愈来富,贫者愈贫。”
他摸着程敏政的头:“道在天下均而已,均而后适于用。此有余则彼不足,此不足而彼有余,皆不可用矣。抑其高者,损有余也;举其下者,补不足也。天之道如是,故其用不穷也。”
文绉绉的,程敏政听不明白,丘浚忍不住:“你说的那些是大户人家,家大业大,即便是一年遭了灾,家里有粮,也不会饿死;而且可以把手里的粮食和银子,借给无钱的农民,第二年再向他们催债。不过因为利息很高,所以很多时候农民还不起,就只有把土地抵给他们;以后再要种地,就要交佃租,如果交不起,就只有卖儿卖女;此外,因为士绅和宗室勋贵免税,所以很多小民贪图便宜,情愿投献土地,甘心做佃户。可是朝廷每年派给各地的田赋是定额的,所以他们应纳的田税和人头税就会摊在其他平民身上。这样,应纳税的土地越少,农民要缴纳的税赋就越高,就越要把土地投献出去。久而久之,朝廷的土地越来越少,农民的赋税越来越沉重。”
程敏政好像懂了:“可是,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丘浚挤出了一个笑:“然而现实就是这个样子。”
程敏政呆了,低着头,不说话。
汪舜华摸摸他的头:“好了,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别哭鼻子,真的有功夫,就想想有没有纾解的办法。我说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你必须锤炼的硬功夫;你能发现问题,这很好,但是还要想想,要怎么解决问题。”
程敏政木然的点头。
汪舜华吩咐赏赐,敏政有点怏怏的:“外头的人过得很苦,把这些东西留下来赈济灾民,和赏赐有功将士吧。”
了就明白了;我问丘哥哥,他只是摇头叹气,不说话。”
他仰起头:“甘罗十二为丞相,我已经十五岁了,不是小孩子了。”
汪舜华笑出声来:“好孩子,说得好,有志不在年高。”
她看了一眼程信:“你起来吧,别吓倒孩子。”
她看着户部尚书张凤:“你跟他解释一下,为什么以民为本,重农抑商,百姓还要为温饱发愁?为什么男耕女织,百姓都填不满家里的几张嘴?”
张凤很为难,但还是尽量用浅显的话语解释:“那是因为如今百姓是靠天吃饭的,一旦有水旱蝗灾,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农民自然就没有吃的。为了活下去,他们就只能逃荒或者卖儿卖女。”
程敏政接着问:“朝廷不是有赈济、也免了赋税吗?”
张凤真的觉得这辈子没这么难堪过,他只能低着头解释:“朝廷免税一般都是半年或者一年以后,赈济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让所有人都吃饱肚子。”
程敏政又问:“那不能从别的地方调粮食吗?”
“调了,但是不够。现在北方连年旱灾、江南连年水灾,国家还要对北方用兵、对南方用兵,粮食根本不够;而且,还有很多商人把粮食囤积起来,高价售卖。”
“这些人不能抓起来吗?”
“抓,每年都抓,可是抓不完。如果顺天府不让卖高价,那他就去河间府,顺天府的百姓反而没粮食吃,价格更贵,甚至会饿死人。所以朝廷虽然禁止灾年粮食涨价,但是只要商人不卖的太贵,也不就拿问他们。”
程敏政还是皱着眉头:“那个快饿死的人说,每到荒年,他们要么逃离本地乞讨为生;要么向地主借钱借粮。可是每年的利息高达六七成,就算他们度过了灾年,第二年,要债的就上了门,可他们根本一贫如洗,只能把土地抵押出去,甚至卖身为奴。”
他问张凤:“为什么同样是荒年,有的人只能饿死,或者失去土地和家人,有的人却可以大量得到很多的土地?这是不是老子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这孩子真是天才啊,这不仅是哲学命题,而且是现实的问题,涉及到资源分配等根源了。
果然,张凤的脸变成一个大苦瓜,他只能说:“人心不足,常常搜刮穷人的财产,用以取悦尊贵者之心,以实现自己的目的。于是下层百姓被捶打流血,取之尽锱铢;上层则享用不尽,用之如泥沙。必然是富者愈来富,贫者愈贫。”
他摸着程敏政的头:“道在天下均而已,均而后适于用。此有余则彼不足,此不足而彼有余,皆不可用矣。抑其高者,损有余也;举其下者,补不足也。天之道如是,故其用不穷也。”
文绉绉的,程敏政听不明白,丘浚忍不住:“你说的那些是大户人家,家大业大,即便是一年遭了灾,家里有粮,也不会饿死;而且可以把手里的粮食和银子,借给无钱的农民,第二年再向他们催债。不过因为利息很高,所以很多时候农民还不起,就只有把土地抵给他们;以后再要种地,就要交佃租,如果交不起,就只有卖儿卖女;此外,因为士绅和宗室勋贵免税,所以很多小民贪图便宜,情愿投献土地,甘心做佃户。可是朝廷每年派给各地的田赋是定额的,所以他们应纳的田税和人头税就会摊在其他平民身上。这样,应纳税的土地越少,农民要缴纳的税赋就越高,就越要把土地投献出去。久而久之,朝廷的土地越来越少,农民的赋税越来越沉重。”
程敏政好像懂了:“可是,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丘浚挤出了一个笑:“然而现实就是这个样子。”
程敏政呆了,低着头,不说话。
汪舜华摸摸他的头:“好了,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别哭鼻子,真的有功夫,就想想有没有纾解的办法。我说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你必须锤炼的硬功夫;你能发现问题,这很好,但是还要想想,要怎么解决问题。”
程敏政木然的点头。
汪舜华吩咐赏赐,敏政有点怏怏的:“外头的人过得很苦,把这些东西留下来赈济灾民,和赏赐有功将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