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回到明朝当太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持:这个时代,最宝贵的就是人才,朝廷要聚天下英才而育之、而用之,但是人才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我们现在就是要尽可能的缩短他们成长成才的周期,帮助他们少走弯路、不走错路。
她甚至列出了各个部门可以上课程:吏部官员讲一下为官要求,户部讲一下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礼部讲官场的规矩,兵部去讲外部形势,刑部断狱之类的能说的更多,工部进行水利方面的专业技术培养;此外,督察院、翰林院、太常寺等部门也不能闲着。
明年是乡试之年,后年出了孝,就要准备会试,一大批新人要上岗,现在把人才、教材各方面准备好,到时候就很容易上手,有利于政令畅通。此外,军队的青年将领也可以到北京来学习,通过经验丰富的老将传帮带,迅速了解战场。
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于谦就认为这个提议很好,通过传帮带,让新人迅速适应角色;大家也表示支持,反正也不碍着自己,更何况,这明显是一个养老机构,老人们走了,新人就好冒头;老人也觉得,自己临了去这么个地方教授学生,那是大好事,没看到科举考试中座师和门生的关系吗?这样的集体教学,更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了;何况面子上也很好看。
既然都同意了,那就商量吧。
首先是名字,这难不住礼部和翰林院的才子们。
汉、隋、唐诸朝,有天禄阁、文德殿、文林馆、麟趾殿、观文殿等图书典藏机构,唐朝又改丽正殿为集贤书院,兼有修撰、侍读的功能;宋朝创立史馆、昭文馆、集贤书院,合称三馆,赐名崇文院。元代仍有集贤院,秩从二品,但已不再是宫廷文人的活动中心。只是明朝有了翰林院,也就没有设集贤院。
现在就仍用集贤院的名称,当然,衙门和官舍什么的只有新建,不过这种书院级别很高,规模不会太大,学生顶天了也就三百多号,真要是君臣一起学习,肯定是要进宫,到文华殿或者什么地方;因此,要不了多大的地方;只是要靠近各衙门,长安街上的台基厂能用。这地方原来是太宗营建北京时加工宫殿基座的地方,后来紫禁城建造完成,工厂没有了,用来堆积新柴芦苇;这是相当大的一片地方,绝对够用。
然后说职数和级别。唐朝是十八个,不过那时候级别不高;宋朝的名目很多,学士、直学士、判院等官员及下属,名目就有差不多20种,约100多人,以宰相任学士,称知院事,另设副知院事。
不过现在这里肯定不用,只是顾问和上课,不管藏书修书的事。
那么,本来准备按翰林院的例,设大学士一人,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各两人,不过这不是伺候皇帝太子读书的,侍讲侍读什么的都用不着。那就大学士两人,学士十人;武官能来上课的,基本上都已经跻身爵位,不必用特别的名称。
当然,编制不一定要占满。
这些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臣,负责上课可以,但是平时如果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肯定不能叨扰,那就设知院一人、同知院两人,负责课程安排、学员管理、教师延请之类的,下面设还有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之类的,人员并不多。
既然是德高望重的老臣,肯定级别不能低,建议定为正二品。
汪舜华想了想,能够到这里来挂职的,基本都是一品大员,没必要再降低一下;那就直接定为正一品,算是保留或者稍提一下待遇。
只是注意:集贤院十二位学士都必须是退居二线的,当然可以参与朝政大事,但是不再兼职,支持不包办,顾问不揽权,放手不旁观。
知院之类的就无所谓,知院五品,同知院正六品,博士等官正七品以下有差。
事情定了下来,大家都松了口气。
王直、胡濙等人的辞职申请还是没能批准,主要是刚说了这件事就批准,好像在这里等着人家似的;属官让吏部先考察着,择日推荐。
持:这个时代,最宝贵的就是人才,朝廷要聚天下英才而育之、而用之,但是人才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我们现在就是要尽可能的缩短他们成长成才的周期,帮助他们少走弯路、不走错路。
她甚至列出了各个部门可以上课程:吏部官员讲一下为官要求,户部讲一下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礼部讲官场的规矩,兵部去讲外部形势,刑部断狱之类的能说的更多,工部进行水利方面的专业技术培养;此外,督察院、翰林院、太常寺等部门也不能闲着。
明年是乡试之年,后年出了孝,就要准备会试,一大批新人要上岗,现在把人才、教材各方面准备好,到时候就很容易上手,有利于政令畅通。此外,军队的青年将领也可以到北京来学习,通过经验丰富的老将传帮带,迅速了解战场。
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于谦就认为这个提议很好,通过传帮带,让新人迅速适应角色;大家也表示支持,反正也不碍着自己,更何况,这明显是一个养老机构,老人们走了,新人就好冒头;老人也觉得,自己临了去这么个地方教授学生,那是大好事,没看到科举考试中座师和门生的关系吗?这样的集体教学,更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了;何况面子上也很好看。
既然都同意了,那就商量吧。
首先是名字,这难不住礼部和翰林院的才子们。
汉、隋、唐诸朝,有天禄阁、文德殿、文林馆、麟趾殿、观文殿等图书典藏机构,唐朝又改丽正殿为集贤书院,兼有修撰、侍读的功能;宋朝创立史馆、昭文馆、集贤书院,合称三馆,赐名崇文院。元代仍有集贤院,秩从二品,但已不再是宫廷文人的活动中心。只是明朝有了翰林院,也就没有设集贤院。
现在就仍用集贤院的名称,当然,衙门和官舍什么的只有新建,不过这种书院级别很高,规模不会太大,学生顶天了也就三百多号,真要是君臣一起学习,肯定是要进宫,到文华殿或者什么地方;因此,要不了多大的地方;只是要靠近各衙门,长安街上的台基厂能用。这地方原来是太宗营建北京时加工宫殿基座的地方,后来紫禁城建造完成,工厂没有了,用来堆积新柴芦苇;这是相当大的一片地方,绝对够用。
然后说职数和级别。唐朝是十八个,不过那时候级别不高;宋朝的名目很多,学士、直学士、判院等官员及下属,名目就有差不多20种,约100多人,以宰相任学士,称知院事,另设副知院事。
不过现在这里肯定不用,只是顾问和上课,不管藏书修书的事。
那么,本来准备按翰林院的例,设大学士一人,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各两人,不过这不是伺候皇帝太子读书的,侍讲侍读什么的都用不着。那就大学士两人,学士十人;武官能来上课的,基本上都已经跻身爵位,不必用特别的名称。
当然,编制不一定要占满。
这些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臣,负责上课可以,但是平时如果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肯定不能叨扰,那就设知院一人、同知院两人,负责课程安排、学员管理、教师延请之类的,下面设还有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之类的,人员并不多。
既然是德高望重的老臣,肯定级别不能低,建议定为正二品。
汪舜华想了想,能够到这里来挂职的,基本都是一品大员,没必要再降低一下;那就直接定为正一品,算是保留或者稍提一下待遇。
只是注意:集贤院十二位学士都必须是退居二线的,当然可以参与朝政大事,但是不再兼职,支持不包办,顾问不揽权,放手不旁观。
知院之类的就无所谓,知院五品,同知院正六品,博士等官正七品以下有差。
事情定了下来,大家都松了口气。
王直、胡濙等人的辞职申请还是没能批准,主要是刚说了这件事就批准,好像在这里等着人家似的;属官让吏部先考察着,择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