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帝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姑母方要行礼,魏帝一手扶住,另一只手牵过姑母的手道:“大晚上的,露重风寒,你怎么过来了?”
姑母宛然道:“下午那迎接楚国使者的仪仗,臣妾在椒房殿里听得真真切切。晚膳时候,偏偏长公主来了。说自己的女儿已到适婚之龄,又是皇亲贵戚,怕您舍不得雁凭,指了她的女儿去和亲,这才让臣妾过来问问。”
魏帝听罢,面上虽不露,但语气中已有一丝不快:“天下就舞阳侯最疼自己家的闺女了。”
姑母听出魏帝话中的含义,却也不急着反驳,只顺水推舟道:“陛下慧眼,舞阳侯他宁可战死沙场也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去和亲的。”姑母见魏帝心中已软,道,“大魏将才,首推舞阳侯秦轶,他早年也多次击溃楚军,如今若让他去送自己的女儿去楚国和亲,那当真是奇耻大辱。这于舞阳侯如此,于陛下亦是如此。
我大魏平定中原而称帝,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长乐公主贵为先皇后嫡女,又是储君的亲妹。以长乐公主许以楚王,无论将来继承大统的是谁,难道日后咱们大魏的皇帝要与楚王平起平坐么?太子所言虽然有失考虑,但也在理。”
魏帝听了姑母叙叙一番,神色舒缓了许多,却还是疾言厉色对元澈道:“孽障,杵在这里作甚,还不下去!”
元澈听了这番话,也只是中规中矩地谢了恩下去了,一如既往的无半分喜怒之色。
元澈走后,魏帝方道:“那依你之见,此事应如何处理?”
“按部就班就好。”姑母说的不紧不慢,“正所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大都督素来熟悉南陲军务,楚国并无武将可与之相抗,想来相安无事。平叛的事,大可交予舞阳侯来办,毕竟他是陛下亲姐姐的丈夫。至于楚王这封国书,不过是试探大魏的虚实罢了。若陛下理会了,只怕楚王反倒更加肆无忌惮起来,倒不如晾着他。等苏瀛的南军抵达边陲,他手下只有精兵却无强将,也只有乞和的份了。”
“皇后所言极是,其实,方才陆昭所说,亦甚得朕心。”
姑母望着我鼓励一笑,又对魏帝谦恭道:“她不过是读了那几本书,在陛下面前卖弄了。”
魏帝执了姑母的手,温然和蔼:“她是你和朕的侄女,就算是卖弄也无妨,更何况她的话也是极有理的。不过朕更多的是想起了年轻时候的你,今日皇后所言所行,依旧如太子妃时那般贤德能干。”
姑母含笑而答:“臣妾不敢,陛下心中必早有成算。”
宣室殿的风波最终在姑母的一席话中,悄无声息地掩了过去,祈安公主的事也再也未提。一切正如初春雨水那般绵绵划过,空气的冷与暖也在凤仙花的明艳下让人浑然无觉。
曾听公孙仪说姑母初入宫时,以才辩著称,深的魏帝之意。而此事一经,宫中那些说帝后貌合神离的流言蜚语也竟飞快的烟消云散,然而无论这些言语如何,在我眼中,姑母总是对魏帝淡淡的,那种众人眼中的帝后恩爱,就像是未央宫的宫婢每日涂得脂粉——那是精致之极表面功夫。她早已不是吴地娇俏的女儿家,而是一位深谙帝王之心的深宫妇人。不是为了眷宠,也无关感情。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淡然,她才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政事上。
女人之间的争斗永远是那么的琐碎、繁冗,但男子在朝堂之上的尔虞我诈更是残酷无比。陆家需要的是像姑母这样的女子,而我的阅历则与现在的姑母相去甚远。
二月初二,魏帝下旨,擢舞阳侯为骠骑将军,太子元澈为车骑将军,同率领北军精锐分两线攻打凉国。同时,封兄长为长水校尉作为元澈的副将。而为保南面平安,魏帝不仅暗中派人贿赂楚国朝臣,言兴修水利之事,还派回苏瀛统帅南军,以防守为要。
众人皆知魏帝与保太后不喜这位太子殿下,然而元澈骤然被封为车骑将军,朝野上下、宫廷内外莫不重新审度局势了。每月十五、三十保太后准许我歇息在家,这也是宫中的规矩。十五月圆,我与云岫在房中围棋,她也开始碎碎的念叨起元澈的琐事来。不为别的,兄长毕竟在一个不受宠的太子手下做事。万一改朝换代,或是储君异位,陆家难保不虞。要知道自古至今,历代废太子的下场都是十分凄惨的。
我听她言罢,却不深以为意。虽然不能完全肯定,但我觉得魏帝是不会轻易废掉太子的。如今魏帝膝下子嗣不多,若废掉元澈,那么最中意的人选恐怕就是那个素以干练著称的元湛了。按照祖宗规矩,魏帝会杀掉姜昭仪,但立子杀母是为了太子不会为母家氏族控制,姜氏在朝中颇有地位,岂是杀一个姜昭仪就能遏制得了的?况且如今元湛已经长大,杀掉姜昭仪,也只能让他更加依赖姜氏一族,并没有什么好处。
然而元澈却不同,他幼年丧母,崇德夫人冯氏家族并不显赫,因此元澈不会被任何一个势力所利用。况且如今元澈的境况并不好,总是受魏帝的冷落,又有哪个势力愿意攀附他呢?
忽的,我脑中闪过一个念想——难道魏帝对元澈的冷落是刻意之举?
我细细回想起魏帝对元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在外人看来,那些重话和苛责无异于砍向父子纽带的利刃,然而这样的利刃又何尝不是饱含了期望、重托和那一丝呵护知心?思以至此,我又想起那日在宣室殿,魏帝要拿铁戒尺教训元澈的事。正因为魏帝对元澈那般在意,所以元澈的语气越是恭敬,魏帝就越生气。
一个不被任何朝中势力左右的储君,才是最好的储君。一个严厉苛刻的父亲,就是储君最好的父亲。(未完待续)
姑母方要行礼,魏帝一手扶住,另一只手牵过姑母的手道:“大晚上的,露重风寒,你怎么过来了?”
姑母宛然道:“下午那迎接楚国使者的仪仗,臣妾在椒房殿里听得真真切切。晚膳时候,偏偏长公主来了。说自己的女儿已到适婚之龄,又是皇亲贵戚,怕您舍不得雁凭,指了她的女儿去和亲,这才让臣妾过来问问。”
魏帝听罢,面上虽不露,但语气中已有一丝不快:“天下就舞阳侯最疼自己家的闺女了。”
姑母听出魏帝话中的含义,却也不急着反驳,只顺水推舟道:“陛下慧眼,舞阳侯他宁可战死沙场也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去和亲的。”姑母见魏帝心中已软,道,“大魏将才,首推舞阳侯秦轶,他早年也多次击溃楚军,如今若让他去送自己的女儿去楚国和亲,那当真是奇耻大辱。这于舞阳侯如此,于陛下亦是如此。
我大魏平定中原而称帝,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长乐公主贵为先皇后嫡女,又是储君的亲妹。以长乐公主许以楚王,无论将来继承大统的是谁,难道日后咱们大魏的皇帝要与楚王平起平坐么?太子所言虽然有失考虑,但也在理。”
魏帝听了姑母叙叙一番,神色舒缓了许多,却还是疾言厉色对元澈道:“孽障,杵在这里作甚,还不下去!”
元澈听了这番话,也只是中规中矩地谢了恩下去了,一如既往的无半分喜怒之色。
元澈走后,魏帝方道:“那依你之见,此事应如何处理?”
“按部就班就好。”姑母说的不紧不慢,“正所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大都督素来熟悉南陲军务,楚国并无武将可与之相抗,想来相安无事。平叛的事,大可交予舞阳侯来办,毕竟他是陛下亲姐姐的丈夫。至于楚王这封国书,不过是试探大魏的虚实罢了。若陛下理会了,只怕楚王反倒更加肆无忌惮起来,倒不如晾着他。等苏瀛的南军抵达边陲,他手下只有精兵却无强将,也只有乞和的份了。”
“皇后所言极是,其实,方才陆昭所说,亦甚得朕心。”
姑母望着我鼓励一笑,又对魏帝谦恭道:“她不过是读了那几本书,在陛下面前卖弄了。”
魏帝执了姑母的手,温然和蔼:“她是你和朕的侄女,就算是卖弄也无妨,更何况她的话也是极有理的。不过朕更多的是想起了年轻时候的你,今日皇后所言所行,依旧如太子妃时那般贤德能干。”
姑母含笑而答:“臣妾不敢,陛下心中必早有成算。”
宣室殿的风波最终在姑母的一席话中,悄无声息地掩了过去,祈安公主的事也再也未提。一切正如初春雨水那般绵绵划过,空气的冷与暖也在凤仙花的明艳下让人浑然无觉。
曾听公孙仪说姑母初入宫时,以才辩著称,深的魏帝之意。而此事一经,宫中那些说帝后貌合神离的流言蜚语也竟飞快的烟消云散,然而无论这些言语如何,在我眼中,姑母总是对魏帝淡淡的,那种众人眼中的帝后恩爱,就像是未央宫的宫婢每日涂得脂粉——那是精致之极表面功夫。她早已不是吴地娇俏的女儿家,而是一位深谙帝王之心的深宫妇人。不是为了眷宠,也无关感情。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淡然,她才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政事上。
女人之间的争斗永远是那么的琐碎、繁冗,但男子在朝堂之上的尔虞我诈更是残酷无比。陆家需要的是像姑母这样的女子,而我的阅历则与现在的姑母相去甚远。
二月初二,魏帝下旨,擢舞阳侯为骠骑将军,太子元澈为车骑将军,同率领北军精锐分两线攻打凉国。同时,封兄长为长水校尉作为元澈的副将。而为保南面平安,魏帝不仅暗中派人贿赂楚国朝臣,言兴修水利之事,还派回苏瀛统帅南军,以防守为要。
众人皆知魏帝与保太后不喜这位太子殿下,然而元澈骤然被封为车骑将军,朝野上下、宫廷内外莫不重新审度局势了。每月十五、三十保太后准许我歇息在家,这也是宫中的规矩。十五月圆,我与云岫在房中围棋,她也开始碎碎的念叨起元澈的琐事来。不为别的,兄长毕竟在一个不受宠的太子手下做事。万一改朝换代,或是储君异位,陆家难保不虞。要知道自古至今,历代废太子的下场都是十分凄惨的。
我听她言罢,却不深以为意。虽然不能完全肯定,但我觉得魏帝是不会轻易废掉太子的。如今魏帝膝下子嗣不多,若废掉元澈,那么最中意的人选恐怕就是那个素以干练著称的元湛了。按照祖宗规矩,魏帝会杀掉姜昭仪,但立子杀母是为了太子不会为母家氏族控制,姜氏在朝中颇有地位,岂是杀一个姜昭仪就能遏制得了的?况且如今元湛已经长大,杀掉姜昭仪,也只能让他更加依赖姜氏一族,并没有什么好处。
然而元澈却不同,他幼年丧母,崇德夫人冯氏家族并不显赫,因此元澈不会被任何一个势力所利用。况且如今元澈的境况并不好,总是受魏帝的冷落,又有哪个势力愿意攀附他呢?
忽的,我脑中闪过一个念想——难道魏帝对元澈的冷落是刻意之举?
我细细回想起魏帝对元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在外人看来,那些重话和苛责无异于砍向父子纽带的利刃,然而这样的利刃又何尝不是饱含了期望、重托和那一丝呵护知心?思以至此,我又想起那日在宣室殿,魏帝要拿铁戒尺教训元澈的事。正因为魏帝对元澈那般在意,所以元澈的语气越是恭敬,魏帝就越生气。
一个不被任何朝中势力左右的储君,才是最好的储君。一个严厉苛刻的父亲,就是储君最好的父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