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大秦帝国风云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273章那片蛮荒之地
史无前例的大迁徙,虽然有借势之巧,但运作难度之大,远非纸上谈兵那么容易,稍有不慎,无数生灵将死于大江南北。
然而,中原现在没有选择,无论此策运作的难度有多大,也总比丢掉中原好,否则武烈侯完了,大家都完了。其实不管是咸阳君臣还是中原官僚,都不在意河北灾民的死活,除了武烈侯决心要救人外,其他人对河北即将爆发的大饥荒反而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但是,有些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赵国要转嫁灾难,齐国要趁乱打劫中原,于是,形势把中原推到了绝境。此刻,武烈侯能拿出这么一个挽救危局的策略,已经难能可贵了。
大家不再否定此策,而是群策群力,探讨此策的可行性。
此策若要实施,首要条件是把灾民安全送到大江附近。
从大河到大江,最近的路程就是从三川郡的孟津到洛阳,由洛阳南下到南阳,再至南郡的江陵,全程大约在一千里左右。
这一路上,三川郡、南阳、南郡都在大秦的统治下度过了几十年,三郡官民适应了大秦法治,井然有序,只要三郡的地方官府和军队能够确保灾民得到食物,并把他们安全送到大江,那么三郡就不会遭到灾民的冲击而导致混乱。
更重要的是,这条迁徙路线可以得到粮食保障。三川郡可以得到关中的支援,而南阳和南郡可以得到巴蜀的支援。关中和三川郡只有一关之隔,巴蜀的粮食顺着大江就能运到江陵,由此可以最大程度节省粮食运输的人力和途中的消耗。
大迁徙途中的粮食消耗还是非常庞大,大秦还是要利用墨家在庶民中的影响力进行募捐。这些募捐所得可以有效缓解粮食的短缺,同时,墨家还可以缓解灾民的恐惧情绪,帮助官府迅速安抚灾民,将灾民以最快速度转移到大江。
“走这条路线的优点非常明显。”魏起说道“灾民南下的路程短,可以节约途中的粮食消耗。灾民吃饱了,他们就不会闹事,南下途中的地方郡县就不会混乱。如此一来,我们新近占领的中原三个郡就直接避免了灾民的冲击,三郡因此而稳定,军队严阵以待,齐国就无法攻打我中原。”
“如果灾民仅仅在我大秦过境南下,那粮食也就不再成为危机。”唐仰也高兴地说道。
“但灾民是否会经河内而至孟津,渡河南下?”赵高担心地说道“他们直接从白马、平原津一线渡河,可以迅速进入中原,有必要辗转赶赴孟津,绕几百里弯路?”
众皆沉默,都觉得赵高的担心非常有道理。灾民本来就饥肠辘辘,哪里还有力气多绕几百里弯路?
“这事我来解决。”宝鼎当即说道“我会与李牧谈判,也会与郭氏进行谋划,总而言之,我会设法诱骗他们相信,把灾民赶到河内,赶到洛阳一带,更有利于他们混乱中原局势。另外,我会请卓氏、张氏、白氏和孔氏等巨贾帮忙,请他们派人到河北四处传言,让河北灾民知道我大秦正在洛阳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这个谣言可以把河北各地的灾民诱到洛阳。我还会命令黑冰台暗中帮忙,造谣愚民不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目前大梁和新郑一线完全有能力把十几万灾民送入南阳,所以,东郡、砀郡和颍川三郡必须做好完全准备,以免出现意外。只要灾民没有全部涌到大梁一带,就不会让中原陷入混乱。”
“那么,我们以什么理由诱骗灾民南下大江?”赵高又说道“河北灾民南下逃荒,本来就十分恐惧和绝望,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一旦我们处理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这事容易解决。”魏起说道“就说大江附近有大片大片的土地,我大秦不但无偿授田,还给他们提供耕种的所有便利,还会免除一定期限内的赋税和徭役。总而言之,竭尽所能欺骗他们,诱惑他们,让他们迫不及待地南下大江。”
“之后呢?”赵高追问道“灾民到了大江,却什么都没有,你如何解决?难道把他们统统赶进大江?”
“让他们渡江。”宝鼎说道“我们在江南有黔中郡,先把灾民运到江南。”
“然后呢?”赵高追问道“黔中郡地处蛮荒,人口也少,哪来的粮食赈济灾民?虽然灾民可以在黔中垦荒,但未来一年他们如何生存?吃草根,猎野兽吗?”
“把灾民引向楚国的长沙郡。”
“楚人会杀了他们。”赵高摇头叹道“退一步说,就算楚国接纳了灾民,长沙郡也算富裕,但也无法养活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灾民啊。”
“此策的关键就在于说服咸阳开辟西南战场。”宝鼎说道“如果咸阳同意我的西南策略,那么西南必将爆发连番大战。”
开辟西南战场?众人吃惊地望着宝鼎。这时侯开辟西南战场,姑且不说大秦有没有足够的钱粮,就说这仗一旦打起来,灾民怎么办?
“任由他们自生自灭?”赵高嗓音低沉,隐约带着一丝颤栗。他的身体里毕竟流淌着赵人的血液,看到成千上万的赵人就这样死去,他的心里异常痛苦。
“不,我将一直进攻。”宝鼎说道“虽然现在代北停战,中原也停战,但西南战场关系到中原存亡,必须即刻开战。我会亲自南下开辟西南战场,率军攻打长沙,攻打更远的西南蛮荒之地。这是开疆拓土之战,未来西南郡县将需要大量人口予以补充,而河北灾民就是第一批迁徙人口,这些人口将成为南征军的士卒和民夫,将成为西南之地的占领者,他们的功勋将保证他们的身份地位和财富,他们将成为我大秦镇戍西南边疆的主要力量。”
宝鼎把自己的西南策略详细解说。
大秦攻打西南是在秦王政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也就是大秦统一七年之后,距离现在十六年。当时秦国北方在打匈奴,南方在打岭南东越,兵力严重不足,国力更是消耗殆尽,不知什么原因,秦王政又迫不及待地发动了西南大战。这一仗由何人统率,历史上没有记载,只说秦国为了打西南,征发逋亡人(曾经逃亡的犯人)、赘婿(典押给富人做奴隶、主家又给娶了妻子的人)和商贾做士卒。这一仗打得很成功,势如破竹,先后建立了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大概伤亡严重,秦国随即又征发贬谪之人组成镇戍军去西南三郡镇戍边疆。
这一仗纯粹是好大喜功,除了开疆拓土,在秦王政的功劳簿上增加一笔功勋外,没有任何意义,相反,它加重了秦国国力的消耗,加快了秦国败亡的步伐。
秦王政为什么失去理智,同时开辟三个战场,在三条战线上同时作战?宝鼎至今没有答案,唯一的可能就是秦王政“疯”了,彻底“疯”了。如果说这是阴谋家的阴谋,那这个阴谋也未必太过愚蠢,不要说秦王政,即便是普通官僚也知道,大秦国力根本支撑不了三个战场。同时开辟三个战场在严重损耗国力的同时,也把天下庶民逼到了饥寒交迫的绝境。大秦事实上在秦王政没有死亡之前,就已经难以为继了。
宝鼎志在拯救帝国,改变历史,那么他就要阻止这种匪夷所思的事。不过现在中土都没有统一,他也不会去考虑统一之后的战争,然而,大河南北的旱灾和由此导致的大饥荒把中原逼到了绝境,宝鼎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段历史。这时候,他在绝望之中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一条路径,那就是迁徙。中原解决不了这么多灾民,那就把灾民赶离中原,迁徙到边疆苦寒之地,那时即便饥民暴*,也是在边疆暴*,不会导致中原丢失。
大秦目前的边疆就是西北和西南。西北目前不具备迁徙的条件,而且那里有匈奴人,有北虏诸种,饥民不会千里迢迢跑去送死,那就剩下西南。西南有百越、夜郎诸族,有楚人,急切间也找不到合适的迁徙地点。
今天黄依来了,黄依的投怀送抱让宝鼎想到了楚人的阴谋,由楚人的阴谋想到了将来灭秦的就是楚人,如何阻止楚人的重新崛起让宝鼎想到了历史上帝国的最后一段岁月,那段岁月里,楚人疯狂攻击中原,章邯和王离带着秦军浴血奋战,而任嚣、赵陀的五十万南征军却在闽中、南海一带不但不予救援,反而断绝关隘,见死不救,最终导致帝国崩溃。
假如任嚣和赵陀率军北上杀进江东,楚人腹背受敌,即便项羽和刘邦等人有万夫不当之勇,也无法灭亡帝国。
由这段历史来看待今日局势,一个清晰的念头便从宝鼎的心里涌出,那就是先进西南。拿到了西南,在战略上取得优势,那么统一后再打岭南的东越就可以实施两路夹击之策,再不会出现历史上的屠睢和南征军屡屡受挫于岭南的噩梦。正是因为南征军屡攻不克,年复一年的胶着战事,才严重消耗了大秦统一后的国力。
宝鼎指着地图,滔滔不绝,侃侃而谈。
在他描绘的大帝国里,... -->>
第273章那片蛮荒之地
史无前例的大迁徙,虽然有借势之巧,但运作难度之大,远非纸上谈兵那么容易,稍有不慎,无数生灵将死于大江南北。
然而,中原现在没有选择,无论此策运作的难度有多大,也总比丢掉中原好,否则武烈侯完了,大家都完了。其实不管是咸阳君臣还是中原官僚,都不在意河北灾民的死活,除了武烈侯决心要救人外,其他人对河北即将爆发的大饥荒反而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但是,有些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赵国要转嫁灾难,齐国要趁乱打劫中原,于是,形势把中原推到了绝境。此刻,武烈侯能拿出这么一个挽救危局的策略,已经难能可贵了。
大家不再否定此策,而是群策群力,探讨此策的可行性。
此策若要实施,首要条件是把灾民安全送到大江附近。
从大河到大江,最近的路程就是从三川郡的孟津到洛阳,由洛阳南下到南阳,再至南郡的江陵,全程大约在一千里左右。
这一路上,三川郡、南阳、南郡都在大秦的统治下度过了几十年,三郡官民适应了大秦法治,井然有序,只要三郡的地方官府和军队能够确保灾民得到食物,并把他们安全送到大江,那么三郡就不会遭到灾民的冲击而导致混乱。
更重要的是,这条迁徙路线可以得到粮食保障。三川郡可以得到关中的支援,而南阳和南郡可以得到巴蜀的支援。关中和三川郡只有一关之隔,巴蜀的粮食顺着大江就能运到江陵,由此可以最大程度节省粮食运输的人力和途中的消耗。
大迁徙途中的粮食消耗还是非常庞大,大秦还是要利用墨家在庶民中的影响力进行募捐。这些募捐所得可以有效缓解粮食的短缺,同时,墨家还可以缓解灾民的恐惧情绪,帮助官府迅速安抚灾民,将灾民以最快速度转移到大江。
“走这条路线的优点非常明显。”魏起说道“灾民南下的路程短,可以节约途中的粮食消耗。灾民吃饱了,他们就不会闹事,南下途中的地方郡县就不会混乱。如此一来,我们新近占领的中原三个郡就直接避免了灾民的冲击,三郡因此而稳定,军队严阵以待,齐国就无法攻打我中原。”
“如果灾民仅仅在我大秦过境南下,那粮食也就不再成为危机。”唐仰也高兴地说道。
“但灾民是否会经河内而至孟津,渡河南下?”赵高担心地说道“他们直接从白马、平原津一线渡河,可以迅速进入中原,有必要辗转赶赴孟津,绕几百里弯路?”
众皆沉默,都觉得赵高的担心非常有道理。灾民本来就饥肠辘辘,哪里还有力气多绕几百里弯路?
“这事我来解决。”宝鼎当即说道“我会与李牧谈判,也会与郭氏进行谋划,总而言之,我会设法诱骗他们相信,把灾民赶到河内,赶到洛阳一带,更有利于他们混乱中原局势。另外,我会请卓氏、张氏、白氏和孔氏等巨贾帮忙,请他们派人到河北四处传言,让河北灾民知道我大秦正在洛阳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这个谣言可以把河北各地的灾民诱到洛阳。我还会命令黑冰台暗中帮忙,造谣愚民不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目前大梁和新郑一线完全有能力把十几万灾民送入南阳,所以,东郡、砀郡和颍川三郡必须做好完全准备,以免出现意外。只要灾民没有全部涌到大梁一带,就不会让中原陷入混乱。”
“那么,我们以什么理由诱骗灾民南下大江?”赵高又说道“河北灾民南下逃荒,本来就十分恐惧和绝望,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一旦我们处理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这事容易解决。”魏起说道“就说大江附近有大片大片的土地,我大秦不但无偿授田,还给他们提供耕种的所有便利,还会免除一定期限内的赋税和徭役。总而言之,竭尽所能欺骗他们,诱惑他们,让他们迫不及待地南下大江。”
“之后呢?”赵高追问道“灾民到了大江,却什么都没有,你如何解决?难道把他们统统赶进大江?”
“让他们渡江。”宝鼎说道“我们在江南有黔中郡,先把灾民运到江南。”
“然后呢?”赵高追问道“黔中郡地处蛮荒,人口也少,哪来的粮食赈济灾民?虽然灾民可以在黔中垦荒,但未来一年他们如何生存?吃草根,猎野兽吗?”
“把灾民引向楚国的长沙郡。”
“楚人会杀了他们。”赵高摇头叹道“退一步说,就算楚国接纳了灾民,长沙郡也算富裕,但也无法养活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灾民啊。”
“此策的关键就在于说服咸阳开辟西南战场。”宝鼎说道“如果咸阳同意我的西南策略,那么西南必将爆发连番大战。”
开辟西南战场?众人吃惊地望着宝鼎。这时侯开辟西南战场,姑且不说大秦有没有足够的钱粮,就说这仗一旦打起来,灾民怎么办?
“任由他们自生自灭?”赵高嗓音低沉,隐约带着一丝颤栗。他的身体里毕竟流淌着赵人的血液,看到成千上万的赵人就这样死去,他的心里异常痛苦。
“不,我将一直进攻。”宝鼎说道“虽然现在代北停战,中原也停战,但西南战场关系到中原存亡,必须即刻开战。我会亲自南下开辟西南战场,率军攻打长沙,攻打更远的西南蛮荒之地。这是开疆拓土之战,未来西南郡县将需要大量人口予以补充,而河北灾民就是第一批迁徙人口,这些人口将成为南征军的士卒和民夫,将成为西南之地的占领者,他们的功勋将保证他们的身份地位和财富,他们将成为我大秦镇戍西南边疆的主要力量。”
宝鼎把自己的西南策略详细解说。
大秦攻打西南是在秦王政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也就是大秦统一七年之后,距离现在十六年。当时秦国北方在打匈奴,南方在打岭南东越,兵力严重不足,国力更是消耗殆尽,不知什么原因,秦王政又迫不及待地发动了西南大战。这一仗由何人统率,历史上没有记载,只说秦国为了打西南,征发逋亡人(曾经逃亡的犯人)、赘婿(典押给富人做奴隶、主家又给娶了妻子的人)和商贾做士卒。这一仗打得很成功,势如破竹,先后建立了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大概伤亡严重,秦国随即又征发贬谪之人组成镇戍军去西南三郡镇戍边疆。
这一仗纯粹是好大喜功,除了开疆拓土,在秦王政的功劳簿上增加一笔功勋外,没有任何意义,相反,它加重了秦国国力的消耗,加快了秦国败亡的步伐。
秦王政为什么失去理智,同时开辟三个战场,在三条战线上同时作战?宝鼎至今没有答案,唯一的可能就是秦王政“疯”了,彻底“疯”了。如果说这是阴谋家的阴谋,那这个阴谋也未必太过愚蠢,不要说秦王政,即便是普通官僚也知道,大秦国力根本支撑不了三个战场。同时开辟三个战场在严重损耗国力的同时,也把天下庶民逼到了饥寒交迫的绝境。大秦事实上在秦王政没有死亡之前,就已经难以为继了。
宝鼎志在拯救帝国,改变历史,那么他就要阻止这种匪夷所思的事。不过现在中土都没有统一,他也不会去考虑统一之后的战争,然而,大河南北的旱灾和由此导致的大饥荒把中原逼到了绝境,宝鼎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段历史。这时候,他在绝望之中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一条路径,那就是迁徙。中原解决不了这么多灾民,那就把灾民赶离中原,迁徙到边疆苦寒之地,那时即便饥民暴*,也是在边疆暴*,不会导致中原丢失。
大秦目前的边疆就是西北和西南。西北目前不具备迁徙的条件,而且那里有匈奴人,有北虏诸种,饥民不会千里迢迢跑去送死,那就剩下西南。西南有百越、夜郎诸族,有楚人,急切间也找不到合适的迁徙地点。
今天黄依来了,黄依的投怀送抱让宝鼎想到了楚人的阴谋,由楚人的阴谋想到了将来灭秦的就是楚人,如何阻止楚人的重新崛起让宝鼎想到了历史上帝国的最后一段岁月,那段岁月里,楚人疯狂攻击中原,章邯和王离带着秦军浴血奋战,而任嚣、赵陀的五十万南征军却在闽中、南海一带不但不予救援,反而断绝关隘,见死不救,最终导致帝国崩溃。
假如任嚣和赵陀率军北上杀进江东,楚人腹背受敌,即便项羽和刘邦等人有万夫不当之勇,也无法灭亡帝国。
由这段历史来看待今日局势,一个清晰的念头便从宝鼎的心里涌出,那就是先进西南。拿到了西南,在战略上取得优势,那么统一后再打岭南的东越就可以实施两路夹击之策,再不会出现历史上的屠睢和南征军屡屡受挫于岭南的噩梦。正是因为南征军屡攻不克,年复一年的胶着战事,才严重消耗了大秦统一后的国力。
宝鼎指着地图,滔滔不绝,侃侃而谈。
在他描绘的大帝国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