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初婚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七十年代出生的我,年幼时一直和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为伴,从小就被灌输正直善良的做人理念。初中时开始遍读中外名著,高中时则开始接触纯文学刊物。《小说月报》,《青春》,《十月》,《当代》等等,简直把重点高中的阅览室的杂志读了个遍。这时的纯文学刊物给我印象深刻的总是行走在世间那些绝世独立的男女,他们脱俗高洁,行为低调,精神上却又恃才傲物。正像中国的书生们一直幻想有个温柔贤淑痴情的富家千金不顾一切非要嫁给自己一样,我也总是幻想着自己像书里经常描述的那样,一个豆芽菜般胸脯平平的黄毛丫头,却受到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男士的百般爱恋。这种惯常性的文学描述对我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都说文学取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只是从前的纯文学作品将人物提炼得过高,给我了很多错觉。让我无形中和现实生活脱离了一大截。我对爱情对友情的追求都过于理想化,过于完美,所以等待我的只能是现实生活给予我的一记重锤。这一锤直打得我爬在地上几乎直不起来腰。而等到我好容易爬起来的时候一切似乎都变了。不知不觉中,我还是那个我,随着时间的流逝,似乎摆脱了伤悲,而我的内心和所有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在无形中发生了质的转变。这种转变外人是看不出来的,只有我自己能感觉到,它足以颠覆了一个人的全部。我有时候静静地坐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闪过的路面,楼房以及匆匆而过的行人,我会忽然感到困惑。我很想知道文学究竟是什么。街道就是街道,路人就是路人,每天的太阳升起又落下,一切原本是机械的,惯性的,而在文学语言的描述里一切似乎都变了模样。所有的寻常的物品和事物都被赋予诗意和富丽。我很想知道文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一个人在该爱的时候,刚巧有一个人闯入了她的心扉,不早也不晚,文学和爱情的双重力量赋予这个人全身上下里里外外无与伦比的理想的光环,于是就爱了。爱的刻骨铭心,死去活来。当然,如果换做另外一个人也是在这个时候闯入,估计我也会飞蛾扑火,孤注一掷,倾尽自己全部的爱恋。那么文学的助力作用看来也是不容小觑的。为此我向好友表达了我的困惑,好友却笑言,我就是中文学的毒太深,没有被害死已经算不错了。我当然知道这是玩笑话。可是仔细想想,从小到大的那种浸入骨髓的长期熏陶,必然给我的生活和择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不得不接受种种冷酷无情的转换。
我和苏晓在没彻底分开之前,曾并肩躺在床上说及分手的话题。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故事说的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因为太爱她的男友,希望他们能早日结婚,有个自己的窝,把自己的初夜给了另外一个男人,藉此换取一套房子,男友知道后无法接受,选择了分手。分手后男友立刻娶了同一单位一个领导家的女儿,而女大学生自此后一蹶不振,有人看到她竟然出人高级应召女郎的行列中。说完这个故事,我对苏晓说,你看,真正看不开,放不下的还是女人。没想到一语成谶,我和苏晓彻底分手后他也很快娶了前任副校长的女儿,而我当然不会像故事中的女大学生那样自暴自弃,毕竟那么做既不值得,对自己也不负责任。可是也并没有再有过深层次的感情。我很清楚,刻骨铭心的爱过的人,怎么会轻易再去言爱。我一直认为,爱是在特定的年龄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刻骨铭心的爱一生中只有一次。苏晓不同,他一生只爱他自己,没有深爱过任何人,包括女人,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过他对任何人都不会有真心。所以他可以和任何女人都能结为夫妻,而我经历了离婚的重创,终于看清爱情的真面目,当然我是说我自己的这一番感情,别人的我则无权作... -->>
七十年代出生的我,年幼时一直和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为伴,从小就被灌输正直善良的做人理念。初中时开始遍读中外名著,高中时则开始接触纯文学刊物。《小说月报》,《青春》,《十月》,《当代》等等,简直把重点高中的阅览室的杂志读了个遍。这时的纯文学刊物给我印象深刻的总是行走在世间那些绝世独立的男女,他们脱俗高洁,行为低调,精神上却又恃才傲物。正像中国的书生们一直幻想有个温柔贤淑痴情的富家千金不顾一切非要嫁给自己一样,我也总是幻想着自己像书里经常描述的那样,一个豆芽菜般胸脯平平的黄毛丫头,却受到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男士的百般爱恋。这种惯常性的文学描述对我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都说文学取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只是从前的纯文学作品将人物提炼得过高,给我了很多错觉。让我无形中和现实生活脱离了一大截。我对爱情对友情的追求都过于理想化,过于完美,所以等待我的只能是现实生活给予我的一记重锤。这一锤直打得我爬在地上几乎直不起来腰。而等到我好容易爬起来的时候一切似乎都变了。不知不觉中,我还是那个我,随着时间的流逝,似乎摆脱了伤悲,而我的内心和所有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在无形中发生了质的转变。这种转变外人是看不出来的,只有我自己能感觉到,它足以颠覆了一个人的全部。我有时候静静地坐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闪过的路面,楼房以及匆匆而过的行人,我会忽然感到困惑。我很想知道文学究竟是什么。街道就是街道,路人就是路人,每天的太阳升起又落下,一切原本是机械的,惯性的,而在文学语言的描述里一切似乎都变了模样。所有的寻常的物品和事物都被赋予诗意和富丽。我很想知道文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一个人在该爱的时候,刚巧有一个人闯入了她的心扉,不早也不晚,文学和爱情的双重力量赋予这个人全身上下里里外外无与伦比的理想的光环,于是就爱了。爱的刻骨铭心,死去活来。当然,如果换做另外一个人也是在这个时候闯入,估计我也会飞蛾扑火,孤注一掷,倾尽自己全部的爱恋。那么文学的助力作用看来也是不容小觑的。为此我向好友表达了我的困惑,好友却笑言,我就是中文学的毒太深,没有被害死已经算不错了。我当然知道这是玩笑话。可是仔细想想,从小到大的那种浸入骨髓的长期熏陶,必然给我的生活和择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不得不接受种种冷酷无情的转换。
我和苏晓在没彻底分开之前,曾并肩躺在床上说及分手的话题。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故事说的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因为太爱她的男友,希望他们能早日结婚,有个自己的窝,把自己的初夜给了另外一个男人,藉此换取一套房子,男友知道后无法接受,选择了分手。分手后男友立刻娶了同一单位一个领导家的女儿,而女大学生自此后一蹶不振,有人看到她竟然出人高级应召女郎的行列中。说完这个故事,我对苏晓说,你看,真正看不开,放不下的还是女人。没想到一语成谶,我和苏晓彻底分手后他也很快娶了前任副校长的女儿,而我当然不会像故事中的女大学生那样自暴自弃,毕竟那么做既不值得,对自己也不负责任。可是也并没有再有过深层次的感情。我很清楚,刻骨铭心的爱过的人,怎么会轻易再去言爱。我一直认为,爱是在特定的年龄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刻骨铭心的爱一生中只有一次。苏晓不同,他一生只爱他自己,没有深爱过任何人,包括女人,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过他对任何人都不会有真心。所以他可以和任何女人都能结为夫妻,而我经历了离婚的重创,终于看清爱情的真面目,当然我是说我自己的这一番感情,别人的我则无权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