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朕的大明朕做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回陛下。”
听到皇帝的问题,徐光启拱手道。
“孙传庭与熊廷弼两人此番的连环计,虽妙却险,稍有差池,恐怕豹韬卫一众士卒,都将化为齑粉埃”
看着堂中的众人,徐光启分析道。
“连环计的第一环,趁察哈尔收兵之际,出兵与之抗衡,同时拉拢内喀尔喀与蒙古,抗衡察哈尔。”
“此事之上,天时、地利、人和,我大明只有天时占优。”
“天时之优,从七月开始,关外水草茂盛,正是牛羊成长之时,正值蒙古部落放牧的时节,其部民四散在草原之上,易于寻牧民问询其汗帐所处之处。”
“地利之险,险在他为了拉拢科尔沁与内喀尔喀诸多蒙古部落,率军横渡科尔沁草原。我大明军队,已经多年未曾深入草原,人生地不熟,稍有不测,就会在草原上迷路,大军就会损失惨重。”
“人和之险,险在孙传庭觉得内喀尔喀、科尔沁两部与察哈尔不合,不会与察哈尔合击我大明军队,否则恐怕会重演昔年李如松全军覆没之役。”
“三者只占一者,孙传庭可成功与科尔沁、内喀尔喀定下封贡之约,联合我大明军队抗衡察哈尔,又不参与到对建奴的攻伐之中,孙传庭之智,可比古之良将。”
“连环计的第二环,让建奴知道我大明在拉拢科尔沁。”
说到这里,徐光启有些感慨的道。
“天佑我大明,石柱土司兵在辽东俘获了因为察哈尔而向建奴求援的科尔沁使者,熊廷弼又稳抓时机,善待使者,又令人传出消息,令建奴上下紧张,紧张就必然带来变动。”
“这个变动,就是建奴也派出了人前往拉拢科尔沁。”
说到兴起,徐光启手在空中一挥。
“就在此时,孙传庭突然转变目标,掉头东进开原,同时熊廷弼也派遣大军北伐,两军在开原会师。”
“而得之这个消息的建奴,为了没有掣肘之忧,也为了守住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叶赫,也必然挥师而来。”
“恰逢此时,阿敏慑我大明之威,阵前投降,扰乱军阵,让孙传庭一日破光山,兵围叶赫,同时还有足够时间修筑营寨。”
“河谷之战,孙传庭置之死地而后生,用选锋军拖住建奴大军,等候熊廷弼援军到来,围歼拉建奴派去拉拢蒙古人的部队,逼迫努尔哈赤与我大明军队正面对决。”
“此一战,我大明赢的堂堂正正。”
说着,徐光启对皇帝拱手到。
“臣为大明胜建奴而贺,为陛下得一良将贺。”
“说的不错,平身吧。”
听完徐光启的话,朱由校点了点头。
“启奏陛下,臣还有一事要言。”
徐光启并没有第一时间站起身来,而是又拱手到。
“此番,臣从叶赫之役中,又有一忧,请陛下闻之。”
“说。”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心里却是腹诽,这老徐头今天的话有点儿多。
“辽东士卒纪律不整,良莠不齐,萨尔浒之战,杜松仰攻山寨时,他军中属于辽东刘遇节的白甲兵率先逃跑,致使西兵生变,立脚不稳,大军刹那间尽溃。”
“臣请豹韬卫在沈阳留驻一段时间,对辽东主军进行训练。”
看着皇帝,徐光启当即开口道。
“前番,辽东危急,人心向背,熊廷弼方才言辽人不可用。如今,辽东局势已缓,臣以为当训练辽东主军戍守本土,否则辽东再有贼至,又需调遣客军。”
“徐爱卿有心了,此事朕会让杨镐去做。”
“杨镐。。。”
听到皇帝选择的人,徐光启就皱起了眉头。
老大,你选谁不好,选那个打了萨尔浒大败的?
看到徐光启的表情,朱由校就知道徐光启心里的想法,当即不高兴的道。
“萨尔浒之战前,杨镐就想要缓攻,以图练兵,却因朝廷催促甚急,方才仓促出兵,以致大败。”
“征讨建奴他做不好,若是再连练兵都做不好,他也就不用活着了。”
说着,朱由校看向兵部尚书黄克瓒道。
“对于辽东的建奴,朕本来打算用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慢慢的收拾,但那里想到,这孙传庭敢行此险计,与熊廷弼两相配合之下,居然能逼迫建奴主力决战,还逼降了建奴的二贝勒阿敏,阵斩了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四贝勒黄台极。”
“现在捷报已经传入了京师,想来具体的战报,也应该快到了,兵部要尽快派人去往辽东,核实斩获,把该给将士们的封赏都报上来。”
“昔年,太祖爷起兵,驱逐鞑靼,建立大明,我大明自建国之初,就是以武立国。”
“敢与敌寇厮杀者,方为好儿郎,朕不希望看到让好儿郎流血又流泪的事情发生。”
“兵部要保证,将赏银发放到士卒的手里。”
说着,朱由校又转头看向现在都察院最大的官儿,右俭都御史吴亮嗣。
“你回去告诉都察院和六科廊,要派人对兵部发放赏银和抚恤的官员严格监督,如果让朕知道有谁连将士们用血和泪换来的银子,朕活剐了他。”
“臣谨遵陛下圣训。”
听到皇帝的话,黄克瓒与吴亮嗣两人连忙拱手道。
“启奏陛下。”
应了一声后,黄克瓒才抬头看向皇帝道。
“兵部兵部右侍郎张经世如今正处辽东,臣以为,当传旨于他,令他主持赏银发放。”
“可以。”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而后又道。
“这样,八百里加急,传旨给熊廷弼,待到辽东局势暂稳后,令他率辽东立功之将,进京献俘。”
“这。。。”
听到皇帝的话,毕自严这个内阁首辅有点坐不住,当即站起来道。
“陛下,如今建奴酋长努尔哈赤尚在,建州又未犁庭扫穴,此时献俘,是否为时过早?”
老大,你想摆牌面我能理解,但现在只是打崩了建奴的主力,你就这样半场开香槟,是不是早了些。
“前些日子,朕让魏忠贤南下去替朕办点儿事情。”
闻言,朱由校笑眯眯的看向众人,突然说起了毫不相干的事情。
“结果他到了南京后,给朕传信说,南京镇守太监疯了。”
“!!1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直感觉背上寒毛炸起,纷纷瞪大了双眼。
南京镇守太监,皇帝在南直隶的眼线,疯了?
这什么能顶破天的消息?
“启,启奏陛下。”
颤颤巍巍的站起来,韩爌谨慎的出声道。
“据臣所知,南京镇守太监王诚,是神庙万历三十七年派去南京的,是不是他年岁已高,神志不清,被误以为是疯。”
虽然是个山西人,但韩爌知道,只要大明不亡国,他们和东林党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南方是东林的大本营,虽然还有个浙党,但从名字就能开出来,主体是浙江人。
而东林,则是在南直隶,多是江苏和两淮人。
在皇帝本就因为拖欠赋税而觉得南方不恭顺的情况下,... -->>
“回陛下。”
听到皇帝的问题,徐光启拱手道。
“孙传庭与熊廷弼两人此番的连环计,虽妙却险,稍有差池,恐怕豹韬卫一众士卒,都将化为齑粉埃”
看着堂中的众人,徐光启分析道。
“连环计的第一环,趁察哈尔收兵之际,出兵与之抗衡,同时拉拢内喀尔喀与蒙古,抗衡察哈尔。”
“此事之上,天时、地利、人和,我大明只有天时占优。”
“天时之优,从七月开始,关外水草茂盛,正是牛羊成长之时,正值蒙古部落放牧的时节,其部民四散在草原之上,易于寻牧民问询其汗帐所处之处。”
“地利之险,险在他为了拉拢科尔沁与内喀尔喀诸多蒙古部落,率军横渡科尔沁草原。我大明军队,已经多年未曾深入草原,人生地不熟,稍有不测,就会在草原上迷路,大军就会损失惨重。”
“人和之险,险在孙传庭觉得内喀尔喀、科尔沁两部与察哈尔不合,不会与察哈尔合击我大明军队,否则恐怕会重演昔年李如松全军覆没之役。”
“三者只占一者,孙传庭可成功与科尔沁、内喀尔喀定下封贡之约,联合我大明军队抗衡察哈尔,又不参与到对建奴的攻伐之中,孙传庭之智,可比古之良将。”
“连环计的第二环,让建奴知道我大明在拉拢科尔沁。”
说到这里,徐光启有些感慨的道。
“天佑我大明,石柱土司兵在辽东俘获了因为察哈尔而向建奴求援的科尔沁使者,熊廷弼又稳抓时机,善待使者,又令人传出消息,令建奴上下紧张,紧张就必然带来变动。”
“这个变动,就是建奴也派出了人前往拉拢科尔沁。”
说到兴起,徐光启手在空中一挥。
“就在此时,孙传庭突然转变目标,掉头东进开原,同时熊廷弼也派遣大军北伐,两军在开原会师。”
“而得之这个消息的建奴,为了没有掣肘之忧,也为了守住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叶赫,也必然挥师而来。”
“恰逢此时,阿敏慑我大明之威,阵前投降,扰乱军阵,让孙传庭一日破光山,兵围叶赫,同时还有足够时间修筑营寨。”
“河谷之战,孙传庭置之死地而后生,用选锋军拖住建奴大军,等候熊廷弼援军到来,围歼拉建奴派去拉拢蒙古人的部队,逼迫努尔哈赤与我大明军队正面对决。”
“此一战,我大明赢的堂堂正正。”
说着,徐光启对皇帝拱手到。
“臣为大明胜建奴而贺,为陛下得一良将贺。”
“说的不错,平身吧。”
听完徐光启的话,朱由校点了点头。
“启奏陛下,臣还有一事要言。”
徐光启并没有第一时间站起身来,而是又拱手到。
“此番,臣从叶赫之役中,又有一忧,请陛下闻之。”
“说。”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心里却是腹诽,这老徐头今天的话有点儿多。
“辽东士卒纪律不整,良莠不齐,萨尔浒之战,杜松仰攻山寨时,他军中属于辽东刘遇节的白甲兵率先逃跑,致使西兵生变,立脚不稳,大军刹那间尽溃。”
“臣请豹韬卫在沈阳留驻一段时间,对辽东主军进行训练。”
看着皇帝,徐光启当即开口道。
“前番,辽东危急,人心向背,熊廷弼方才言辽人不可用。如今,辽东局势已缓,臣以为当训练辽东主军戍守本土,否则辽东再有贼至,又需调遣客军。”
“徐爱卿有心了,此事朕会让杨镐去做。”
“杨镐。。。”
听到皇帝选择的人,徐光启就皱起了眉头。
老大,你选谁不好,选那个打了萨尔浒大败的?
看到徐光启的表情,朱由校就知道徐光启心里的想法,当即不高兴的道。
“萨尔浒之战前,杨镐就想要缓攻,以图练兵,却因朝廷催促甚急,方才仓促出兵,以致大败。”
“征讨建奴他做不好,若是再连练兵都做不好,他也就不用活着了。”
说着,朱由校看向兵部尚书黄克瓒道。
“对于辽东的建奴,朕本来打算用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慢慢的收拾,但那里想到,这孙传庭敢行此险计,与熊廷弼两相配合之下,居然能逼迫建奴主力决战,还逼降了建奴的二贝勒阿敏,阵斩了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四贝勒黄台极。”
“现在捷报已经传入了京师,想来具体的战报,也应该快到了,兵部要尽快派人去往辽东,核实斩获,把该给将士们的封赏都报上来。”
“昔年,太祖爷起兵,驱逐鞑靼,建立大明,我大明自建国之初,就是以武立国。”
“敢与敌寇厮杀者,方为好儿郎,朕不希望看到让好儿郎流血又流泪的事情发生。”
“兵部要保证,将赏银发放到士卒的手里。”
说着,朱由校又转头看向现在都察院最大的官儿,右俭都御史吴亮嗣。
“你回去告诉都察院和六科廊,要派人对兵部发放赏银和抚恤的官员严格监督,如果让朕知道有谁连将士们用血和泪换来的银子,朕活剐了他。”
“臣谨遵陛下圣训。”
听到皇帝的话,黄克瓒与吴亮嗣两人连忙拱手道。
“启奏陛下。”
应了一声后,黄克瓒才抬头看向皇帝道。
“兵部兵部右侍郎张经世如今正处辽东,臣以为,当传旨于他,令他主持赏银发放。”
“可以。”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而后又道。
“这样,八百里加急,传旨给熊廷弼,待到辽东局势暂稳后,令他率辽东立功之将,进京献俘。”
“这。。。”
听到皇帝的话,毕自严这个内阁首辅有点坐不住,当即站起来道。
“陛下,如今建奴酋长努尔哈赤尚在,建州又未犁庭扫穴,此时献俘,是否为时过早?”
老大,你想摆牌面我能理解,但现在只是打崩了建奴的主力,你就这样半场开香槟,是不是早了些。
“前些日子,朕让魏忠贤南下去替朕办点儿事情。”
闻言,朱由校笑眯眯的看向众人,突然说起了毫不相干的事情。
“结果他到了南京后,给朕传信说,南京镇守太监疯了。”
“!!1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直感觉背上寒毛炸起,纷纷瞪大了双眼。
南京镇守太监,皇帝在南直隶的眼线,疯了?
这什么能顶破天的消息?
“启,启奏陛下。”
颤颤巍巍的站起来,韩爌谨慎的出声道。
“据臣所知,南京镇守太监王诚,是神庙万历三十七年派去南京的,是不是他年岁已高,神志不清,被误以为是疯。”
虽然是个山西人,但韩爌知道,只要大明不亡国,他们和东林党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南方是东林的大本营,虽然还有个浙党,但从名字就能开出来,主体是浙江人。
而东林,则是在南直隶,多是江苏和两淮人。
在皇帝本就因为拖欠赋税而觉得南方不恭顺的情况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