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白色国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尽管加洛林帝国的法律禁止将盔甲随意出口,古代的麦西亚人还是通过各种途径购买过不少法兰克甲胄,在这个时代,北方世界的武备制造仍然落后于大陆地区,便是丹麦人的刀剑也常常是法兰西或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生产。大名鼎鼎的乌尔夫伯特钢剑,据说便多是法兰克的工匠用波斯和印度的钢锭制作,埃德加曾经见过诺森布里亚伯爵收藏的如此一柄古剑,他当时便认出了这种在他前世被称作乌兹钢的材料。沃尔西奥夫收藏的这柄武器曾属于克努特大王的父亲“八字胡”斯汶,后来为哈德克努特国王转赐予他的父亲诺森布里亚伯爵休厄德。这件古代珍物比起埃德加加冕时所用的那柄奥法王之剑显然锋利得多,当然后者更多是作为英格兰王权圣物而存在。
埃德加前世虽从未去过波斯与印度,也曾在伦敦的水晶宫欣赏过不少珍贵的锡克匕首,在埃及的时候还一睹过神秘的“大马士革刀”真容。对于这种花纹绚烂、削铁如泥的刀剑他也曾歆羡万分过,不过用于制作这一切艺术品的中间材料乌兹钢锭他却无从获得,何况就前世所知,乌兹钢的制作成本与产量远谈不上低廉和充足,眼下就算埃德加有办法研究出这种坩埚炼钢的工艺,也只能生产出一些高级艺术品赏鉴,显然并不适合用于军队的盔甲武器制造上面。
在和诺森布里亚伯爵见面以后,埃德加国王召集了一批不同地区的工匠,又花费重金派人去法兰西和意大利等地区雇佣高级匠师,准备在格林尼治附近建立一座王室军械库。不过埃德加觉得只靠王室的力量还是不够,他打算在格林尼治兴建起一座匠师的自由城镇,发展武器和盔甲贸易,为此还令人借鉴了诺曼人的行会制度,准备帮助这座新城制定一套严格的行业规则系统。不同于乡村的那些普通铁匠铺,国王希望格林尼治的武器、盔甲、弓箭等不同工坊和商店都能够拥有至少一名高级匠师、两名职业工匠和一名学徒,所有工匠必须在产品受到质量检查以后才能够刻印上格林尼治的商品标识,埃德加不愿这座新城镇的工匠商人们受到劣质廉价品的竞争挤压而垮掉,从而使未来的市场上充斥着成色过差的装备,因此增加了质量控制的要求。
英格兰虽然有不少铁匠,可是大部分都是在乡村里补锅和打制日用杂物的水平,在埃德加引入了蹄铁以后,目前又有少数开始接触新兴的钉马掌生意,可是打造武器甲械的高级工匠还是需要大量自海外引入。通过佛兰德的罗伯特伯爵,埃德加国王得以将大陆各地雇佣来的匠师们运送到自己的王国,其中甚至有一些希腊人。这些重金聘用的工匠虽然不是古代传说里的名匠维兰德,在埃德加眼里,却无异于王国瑰宝。
在意大利人阿尔洛托的介绍下,埃德加了解了如今的生产工艺,在英格兰大部分地区,沼铁依然是主要的原料,工艺方面也相当初级,一般生产出的铁料掺杂着大量矿渣,初步清除了一些杂质后的中间产品看上去就像海绵一样多孔,需要通过加热并反复折叠锻打等手段清除矿渣,并使难以通过灼烧去除的杂质均匀分布。而在制作武器时,则需要加入各种材料加热,目的大约是渗碳,不过这个意大利人只是提到该过程可以提升硬度。锁子甲的铁环则是通过多孔拉丝机制作,但是常常并不像刀剑制作这样使用杂质较低的精炼材料,更不会进行淬火之类的后续硬化处理了。
埃德加建议对锁子甲进行类似刀剑的淬火工序,最后,意大利人设计一套方案,大致过程就是将一件普通的锁子甲放进埚中,在上面撒上一些竹木粉末之类,然后密封起来加热,直到足够温度时,用铁钳夹持起来,这时候拿锤子敲埚以后放进水里。为了防止铁环断裂,从水中取出后还需要放进醋中反复摇动震荡……
不过根本的问题还是炼铁的工艺,埃德加描述了一番后世更常见的高炉炼制铸铁的方法,这个过程的好处是更高的含碳量可以降低矿石的熔点,和炼制熟铁的工艺不同,在现有的温度下足以使矿石达到液态,不过需要加入的配料还需要通过试验选择,以帮助造渣。最后产出的生铁则可以通过脱碳而得到钢,比较粗浅的方式当然是将生铁和熟铁锻打,使碳含量降低,但是这样的产品不够匀质,更进一步则可以采用一些送入空气的方法脱碳,一般规模的生产可以使用文艺复兴时代的瓦隆炉之类,至于达到他前世那种工业炼钢,则需要大量钢材和耐火砖制造的不同转炉。
似乎被国王所描述的这些知识吓到,意大利人一时有些哑口无言,最后他还是决定先试验锁子甲硬化,埃德加也觉得自己似乎说的有些过多了,立刻同意了阿尔洛托的建议。
这年夏天,英格兰人第一次在开采矿石以后进行了人工选矿,矿工们将铁矿石打碎后除掉了表面的一些杂质,然后堆放起来随木炭一道运走。在炼铁的地方,工匠用海上捕猎的海豹皮制作了许多风箱,又用木架、绳子等材料配合水车做成了鼓风机,用来加热熔炉中的炭和矿石。
他们艰辛地制造出海绵状的生铁后,首先尝试用来和熟铁一道锻制出低碳钢,然后又试验用加热的空气鼓入炉中,在高温下,这种浅式熔炉的口部笼罩在生铁水燃烧的火光里,铁水也显得越来越粘稠,现场的一个希腊人喊道:“注意,铁正在回归本原状态!”
根据他的意见,用炭层保护的铁水终于维持了质量,最后那些曾烧得红光闪耀的木炭在灰暗中被敲落时,完成了排渣的钢铁成品终于出现在英格兰人眼前。
麦西亚和威尔士边区的铁料被运到格林尼治,工匠们检验过质量,这才放下心来,他们终于不必为原料而发愁了。
主后一千零七十三年,圣洛之战的两年以后,英格兰商人第一次不再向海外出口铁矿石,代之以质量上乘的钢铁工具和兵甲,同时,十副半装马铠被送到了枫丹白露猎宫的腓力国王面前,精致的锁环和铁片微微闪耀着蓝光,铁面和脖颈之间的位置刻着一只双足飞龙与GW的如尼字母,这是格林尼治的标志。
尽管加洛林帝国的法律禁止将盔甲随意出口,古代的麦西亚人还是通过各种途径购买过不少法兰克甲胄,在这个时代,北方世界的武备制造仍然落后于大陆地区,便是丹麦人的刀剑也常常是法兰西或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生产。大名鼎鼎的乌尔夫伯特钢剑,据说便多是法兰克的工匠用波斯和印度的钢锭制作,埃德加曾经见过诺森布里亚伯爵收藏的如此一柄古剑,他当时便认出了这种在他前世被称作乌兹钢的材料。沃尔西奥夫收藏的这柄武器曾属于克努特大王的父亲“八字胡”斯汶,后来为哈德克努特国王转赐予他的父亲诺森布里亚伯爵休厄德。这件古代珍物比起埃德加加冕时所用的那柄奥法王之剑显然锋利得多,当然后者更多是作为英格兰王权圣物而存在。
埃德加前世虽从未去过波斯与印度,也曾在伦敦的水晶宫欣赏过不少珍贵的锡克匕首,在埃及的时候还一睹过神秘的“大马士革刀”真容。对于这种花纹绚烂、削铁如泥的刀剑他也曾歆羡万分过,不过用于制作这一切艺术品的中间材料乌兹钢锭他却无从获得,何况就前世所知,乌兹钢的制作成本与产量远谈不上低廉和充足,眼下就算埃德加有办法研究出这种坩埚炼钢的工艺,也只能生产出一些高级艺术品赏鉴,显然并不适合用于军队的盔甲武器制造上面。
在和诺森布里亚伯爵见面以后,埃德加国王召集了一批不同地区的工匠,又花费重金派人去法兰西和意大利等地区雇佣高级匠师,准备在格林尼治附近建立一座王室军械库。不过埃德加觉得只靠王室的力量还是不够,他打算在格林尼治兴建起一座匠师的自由城镇,发展武器和盔甲贸易,为此还令人借鉴了诺曼人的行会制度,准备帮助这座新城制定一套严格的行业规则系统。不同于乡村的那些普通铁匠铺,国王希望格林尼治的武器、盔甲、弓箭等不同工坊和商店都能够拥有至少一名高级匠师、两名职业工匠和一名学徒,所有工匠必须在产品受到质量检查以后才能够刻印上格林尼治的商品标识,埃德加不愿这座新城镇的工匠商人们受到劣质廉价品的竞争挤压而垮掉,从而使未来的市场上充斥着成色过差的装备,因此增加了质量控制的要求。
英格兰虽然有不少铁匠,可是大部分都是在乡村里补锅和打制日用杂物的水平,在埃德加引入了蹄铁以后,目前又有少数开始接触新兴的钉马掌生意,可是打造武器甲械的高级工匠还是需要大量自海外引入。通过佛兰德的罗伯特伯爵,埃德加国王得以将大陆各地雇佣来的匠师们运送到自己的王国,其中甚至有一些希腊人。这些重金聘用的工匠虽然不是古代传说里的名匠维兰德,在埃德加眼里,却无异于王国瑰宝。
在意大利人阿尔洛托的介绍下,埃德加了解了如今的生产工艺,在英格兰大部分地区,沼铁依然是主要的原料,工艺方面也相当初级,一般生产出的铁料掺杂着大量矿渣,初步清除了一些杂质后的中间产品看上去就像海绵一样多孔,需要通过加热并反复折叠锻打等手段清除矿渣,并使难以通过灼烧去除的杂质均匀分布。而在制作武器时,则需要加入各种材料加热,目的大约是渗碳,不过这个意大利人只是提到该过程可以提升硬度。锁子甲的铁环则是通过多孔拉丝机制作,但是常常并不像刀剑制作这样使用杂质较低的精炼材料,更不会进行淬火之类的后续硬化处理了。
埃德加建议对锁子甲进行类似刀剑的淬火工序,最后,意大利人设计一套方案,大致过程就是将一件普通的锁子甲放进埚中,在上面撒上一些竹木粉末之类,然后密封起来加热,直到足够温度时,用铁钳夹持起来,这时候拿锤子敲埚以后放进水里。为了防止铁环断裂,从水中取出后还需要放进醋中反复摇动震荡……
不过根本的问题还是炼铁的工艺,埃德加描述了一番后世更常见的高炉炼制铸铁的方法,这个过程的好处是更高的含碳量可以降低矿石的熔点,和炼制熟铁的工艺不同,在现有的温度下足以使矿石达到液态,不过需要加入的配料还需要通过试验选择,以帮助造渣。最后产出的生铁则可以通过脱碳而得到钢,比较粗浅的方式当然是将生铁和熟铁锻打,使碳含量降低,但是这样的产品不够匀质,更进一步则可以采用一些送入空气的方法脱碳,一般规模的生产可以使用文艺复兴时代的瓦隆炉之类,至于达到他前世那种工业炼钢,则需要大量钢材和耐火砖制造的不同转炉。
似乎被国王所描述的这些知识吓到,意大利人一时有些哑口无言,最后他还是决定先试验锁子甲硬化,埃德加也觉得自己似乎说的有些过多了,立刻同意了阿尔洛托的建议。
这年夏天,英格兰人第一次在开采矿石以后进行了人工选矿,矿工们将铁矿石打碎后除掉了表面的一些杂质,然后堆放起来随木炭一道运走。在炼铁的地方,工匠用海上捕猎的海豹皮制作了许多风箱,又用木架、绳子等材料配合水车做成了鼓风机,用来加热熔炉中的炭和矿石。
他们艰辛地制造出海绵状的生铁后,首先尝试用来和熟铁一道锻制出低碳钢,然后又试验用加热的空气鼓入炉中,在高温下,这种浅式熔炉的口部笼罩在生铁水燃烧的火光里,铁水也显得越来越粘稠,现场的一个希腊人喊道:“注意,铁正在回归本原状态!”
根据他的意见,用炭层保护的铁水终于维持了质量,最后那些曾烧得红光闪耀的木炭在灰暗中被敲落时,完成了排渣的钢铁成品终于出现在英格兰人眼前。
麦西亚和威尔士边区的铁料被运到格林尼治,工匠们检验过质量,这才放下心来,他们终于不必为原料而发愁了。
主后一千零七十三年,圣洛之战的两年以后,英格兰商人第一次不再向海外出口铁矿石,代之以质量上乘的钢铁工具和兵甲,同时,十副半装马铠被送到了枫丹白露猎宫的腓力国王面前,精致的锁环和铁片微微闪耀着蓝光,铁面和脖颈之间的位置刻着一只双足飞龙与GW的如尼字母,这是格林尼治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