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殿下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庐阳城的夜幕低垂,笼罩着成千上万家惶惶不安的灯火……
南燕仅靠三千勇士突发奇袭,便破了祁阳宫直取庐阳城,赶走了西楚孝钦帝,半宿就让西楚立国近百年的历史翻了页。
城里的百姓皆不知往后南燕朝廷会对他们这些“西楚遗民”作何安置……“忐忑”是庐阳百姓们今夜的心情。
今夜是南燕入主西楚故都庐阳的第二个夜晚。
庐阳皇宫里头灯火通明,巡防不息,灯火最为明亮的宣和殿里,一张御用的笺纸之上,慕容煜的安民檄文刚刚写了个草稿开头:“孤尝闻……”
老太监高公公在一旁为慕容煜研墨,轻声说道:“陛下,这些日子鞍马劳顿,今晚已经夜深,还是请早些歇息吧。”
慕容煜答道:“诶,此刻怎可贪图安眠。想我南燕三代,太祖于千难万险中艰苦立国,内有文人不归心,北有强秦、南有蛮夷对我国土虎视眈眈,太祖可有一日安眠?”
“高祖和孤历经两代收复民心、统一南方诸国,高祖为了南燕江山也是殚精竭虑、死而后已。”
“如今,社稷交到孤手里,孤曾与西楚先帝共御强秦,终于除去盘踞我南燕头顶的猛虎、坐卧西楚塌下的豺狼。攘秦后,我南燕与西楚两国交好,共修边境商道,通商互市,实现国富民强。岂知,西楚先皇永晏帝英年早逝,昏聩孝钦帝继位,为了享乐,横征暴敛对百姓敲骨吸髓,导致流民纷纷涌入我南燕境内,近年又塞我商路断我国资,孤不得已挥师北上,解放西楚。”
“可是,即便孤师出有名,西楚遗民们难免还是会认定,我南燕侵占西楚国土,心中视我南燕为敌……我南燕百姓则会误以为,孤穷兵黩武、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老高,此时正是民心不稳之际啊。若没有合适的安民政策,则新拓疆土不安、旧国故土难稳。老高,你说,孤此刻怎能高枕无忧啊?”
高公公低眉俯首:“陛下说得是!老奴受教了。社稷为重,但也请陛下保重龙体。”
……
“启禀陛下,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于殿外求见。”门外侍卫通传道。
慕容煜道:“来得正好。宣!”
“拜见父皇!”慕容氏三位皇子齐齐行礼。
慕容煜笑呵呵地看着三个仪表堂堂的儿子,心里瞬间松快了不少,暗自思忖着,“老大慕容岳忠君孝父、老二慕容峤文韬武略、老三慕容峋骁勇善战,每一个都是孤的好孩子,南燕的好儿郎!内外之事若有不决,除了文武百官,孤还有这三个儿子可以与之共同商讨。”
慕容煜连声道:“平身平身,不必多礼。此时不是朝堂之上,为父与你们乃是父子,并非君臣,无需行此大礼。”
“恭喜父皇兵不血刃攻占庐阳都城后,今日又得四郡二十七州!”大皇子慕容岳率先朗声说道。
紧接着,三皇子慕容峋亦启奏道:“禀告父皇,蒋超老将军英勇盖世、治军有道,与其麾下三将兵分四路,所过之处,西楚守将无不闻风丧胆大多归降。我军闯关夺隘如同探囊取物,攻城拔寨势如破竹。且,我军将士们皆严守军令,各地驻军均于野外扎营,不打扰城中百姓半分。”
慕容煜抚着胡须,笑道:“甚好!甚好!待班师回朝,孤必大赏三军!”
随即,忽又蹙眉重复了慕容峋方才言语中的一句话,问道:“‘南燕守将无不闻风丧胆,大多归降’,那也就是说,仍有不降之人?不知恒峰和巍屹两位皇儿打算如何处置不愿归降的西楚旧臣呢?”
慕容岳道:“回禀父皇,四郡二十七州各地不肯归降的南燕旧臣,儿臣已经下令收押于各军营中牢帐。儿臣以为,文臣武将不降,不比一般百姓作乱,就怕他们仗着往日声望,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扰西楚万千遗民之心,故,儿臣认为万不可将他们随便收押于普通牢狱。”
“现今,西楚昏君仓皇出逃,原先关押于西楚诏狱中的旧日罪臣并未被带走,加上昨日新收押的庐阳城中不愿归降的臣工,目前,上林诏狱、若卢诏狱、司空诏狱以及廷尉诏狱皆已满。所以,儿臣特向父皇请示,是否可改庐阳城郊法通寺为昭法寺,收押各地押解来庐阳的不降州官守将。”
“嗯。”慕容煜沉吟片刻,问道:“成岭、巍屹两位皇儿,你们怎么看?”
慕容峋抢先答道:“启禀父皇,儿臣附议,大皇兄所言极是。‘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此事自古有之。对于不肯降服,不为我南燕所用的西楚旧臣,唯有建重牢之狱收押,严加看管,至死方休。”
慕容峤抱拳启奏:“启禀父皇,皇兄皇弟之言虽然不无道理,但,儿臣不以为然!”
“哦,你倒是说说?为何不以为然?”慕容煜问。
慕容峤继续分析道:“父皇容禀,想我南燕自太祖爷爷开国以来,素以仁政治理天下使万民归心。父皇更是奉行‘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兴礼乐’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我南燕三代帝王,六十余载,对内,从无秋荼密网、严刑峻制、繁刑重赋,以仁心仁德终得十五郡、八十二州、良民一百三十三万户。”
“现如今,赶走西楚昏庸孝钦帝,既纳庐阳等四郡二十七州为我南燕国土,则这四郡二十七州的百姓,包括这些不降之臣则都是我南燕国民,何不对所有民众一视同仁,推行仁政。对其不愿降服的旧臣以劝导为主,不杀戮、不拘禁。”
“如若他们冥顽不灵劝导无果呢?又该如何处之?”身边的大皇子慕容岳抢白道。
慕容峤:“赐以良田三亩,耕牛一头,资以路费,放归原籍。”
“二皇兄”,三皇子慕容峋侧首问道,“把不降之臣放归原籍,虽然遵循了‘仁政’,但,倘若其在民间鼓动叛乱,二哥今日之举岂不是放虎归山?”
慕容峤道:“三弟多虑了,自古百姓起义推翻朝廷的,无不是因... -->>
庐阳城的夜幕低垂,笼罩着成千上万家惶惶不安的灯火……
南燕仅靠三千勇士突发奇袭,便破了祁阳宫直取庐阳城,赶走了西楚孝钦帝,半宿就让西楚立国近百年的历史翻了页。
城里的百姓皆不知往后南燕朝廷会对他们这些“西楚遗民”作何安置……“忐忑”是庐阳百姓们今夜的心情。
今夜是南燕入主西楚故都庐阳的第二个夜晚。
庐阳皇宫里头灯火通明,巡防不息,灯火最为明亮的宣和殿里,一张御用的笺纸之上,慕容煜的安民檄文刚刚写了个草稿开头:“孤尝闻……”
老太监高公公在一旁为慕容煜研墨,轻声说道:“陛下,这些日子鞍马劳顿,今晚已经夜深,还是请早些歇息吧。”
慕容煜答道:“诶,此刻怎可贪图安眠。想我南燕三代,太祖于千难万险中艰苦立国,内有文人不归心,北有强秦、南有蛮夷对我国土虎视眈眈,太祖可有一日安眠?”
“高祖和孤历经两代收复民心、统一南方诸国,高祖为了南燕江山也是殚精竭虑、死而后已。”
“如今,社稷交到孤手里,孤曾与西楚先帝共御强秦,终于除去盘踞我南燕头顶的猛虎、坐卧西楚塌下的豺狼。攘秦后,我南燕与西楚两国交好,共修边境商道,通商互市,实现国富民强。岂知,西楚先皇永晏帝英年早逝,昏聩孝钦帝继位,为了享乐,横征暴敛对百姓敲骨吸髓,导致流民纷纷涌入我南燕境内,近年又塞我商路断我国资,孤不得已挥师北上,解放西楚。”
“可是,即便孤师出有名,西楚遗民们难免还是会认定,我南燕侵占西楚国土,心中视我南燕为敌……我南燕百姓则会误以为,孤穷兵黩武、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老高,此时正是民心不稳之际啊。若没有合适的安民政策,则新拓疆土不安、旧国故土难稳。老高,你说,孤此刻怎能高枕无忧啊?”
高公公低眉俯首:“陛下说得是!老奴受教了。社稷为重,但也请陛下保重龙体。”
……
“启禀陛下,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于殿外求见。”门外侍卫通传道。
慕容煜道:“来得正好。宣!”
“拜见父皇!”慕容氏三位皇子齐齐行礼。
慕容煜笑呵呵地看着三个仪表堂堂的儿子,心里瞬间松快了不少,暗自思忖着,“老大慕容岳忠君孝父、老二慕容峤文韬武略、老三慕容峋骁勇善战,每一个都是孤的好孩子,南燕的好儿郎!内外之事若有不决,除了文武百官,孤还有这三个儿子可以与之共同商讨。”
慕容煜连声道:“平身平身,不必多礼。此时不是朝堂之上,为父与你们乃是父子,并非君臣,无需行此大礼。”
“恭喜父皇兵不血刃攻占庐阳都城后,今日又得四郡二十七州!”大皇子慕容岳率先朗声说道。
紧接着,三皇子慕容峋亦启奏道:“禀告父皇,蒋超老将军英勇盖世、治军有道,与其麾下三将兵分四路,所过之处,西楚守将无不闻风丧胆大多归降。我军闯关夺隘如同探囊取物,攻城拔寨势如破竹。且,我军将士们皆严守军令,各地驻军均于野外扎营,不打扰城中百姓半分。”
慕容煜抚着胡须,笑道:“甚好!甚好!待班师回朝,孤必大赏三军!”
随即,忽又蹙眉重复了慕容峋方才言语中的一句话,问道:“‘南燕守将无不闻风丧胆,大多归降’,那也就是说,仍有不降之人?不知恒峰和巍屹两位皇儿打算如何处置不愿归降的西楚旧臣呢?”
慕容岳道:“回禀父皇,四郡二十七州各地不肯归降的南燕旧臣,儿臣已经下令收押于各军营中牢帐。儿臣以为,文臣武将不降,不比一般百姓作乱,就怕他们仗着往日声望,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扰西楚万千遗民之心,故,儿臣认为万不可将他们随便收押于普通牢狱。”
“现今,西楚昏君仓皇出逃,原先关押于西楚诏狱中的旧日罪臣并未被带走,加上昨日新收押的庐阳城中不愿归降的臣工,目前,上林诏狱、若卢诏狱、司空诏狱以及廷尉诏狱皆已满。所以,儿臣特向父皇请示,是否可改庐阳城郊法通寺为昭法寺,收押各地押解来庐阳的不降州官守将。”
“嗯。”慕容煜沉吟片刻,问道:“成岭、巍屹两位皇儿,你们怎么看?”
慕容峋抢先答道:“启禀父皇,儿臣附议,大皇兄所言极是。‘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此事自古有之。对于不肯降服,不为我南燕所用的西楚旧臣,唯有建重牢之狱收押,严加看管,至死方休。”
慕容峤抱拳启奏:“启禀父皇,皇兄皇弟之言虽然不无道理,但,儿臣不以为然!”
“哦,你倒是说说?为何不以为然?”慕容煜问。
慕容峤继续分析道:“父皇容禀,想我南燕自太祖爷爷开国以来,素以仁政治理天下使万民归心。父皇更是奉行‘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兴礼乐’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我南燕三代帝王,六十余载,对内,从无秋荼密网、严刑峻制、繁刑重赋,以仁心仁德终得十五郡、八十二州、良民一百三十三万户。”
“现如今,赶走西楚昏庸孝钦帝,既纳庐阳等四郡二十七州为我南燕国土,则这四郡二十七州的百姓,包括这些不降之臣则都是我南燕国民,何不对所有民众一视同仁,推行仁政。对其不愿降服的旧臣以劝导为主,不杀戮、不拘禁。”
“如若他们冥顽不灵劝导无果呢?又该如何处之?”身边的大皇子慕容岳抢白道。
慕容峤:“赐以良田三亩,耕牛一头,资以路费,放归原籍。”
“二皇兄”,三皇子慕容峋侧首问道,“把不降之臣放归原籍,虽然遵循了‘仁政’,但,倘若其在民间鼓动叛乱,二哥今日之举岂不是放虎归山?”
慕容峤道:“三弟多虑了,自古百姓起义推翻朝廷的,无不是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