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季汉当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章武三年,昭烈皇帝于白帝城永安宫崩殂,此时大汉外有魏吴两国虎视眈眈,内有南中三郡举兵叛乱,一时间可谓人心惶惶、风雨飘摇。
这等危势传到中原,魏国上下都以为蜀汉自刘备丧后很有可能传檄而定,因此自同年刘禅即位改元建兴后,曹魏重臣如司空华歆、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等都先后有书信给诸葛亮,皆陈天命人事,想要诸葛亮举国称藩。
这日又有曹魏司空王朗书信传来,信中皆是一类话语,诸葛亮前面收到这么多曹魏重臣的劝降书信都没有回应,此时觉得新帝大位已定,当作一回信以正天下视听。先前杨清进来时,他就在斟酌言语准备给曹魏司徒王朗回信,这时他见杨清在此就想顺势考考这位年轻人。
杨清接过竹简一读就见王朗书信上写道:“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王朗此信之意和先前陈群他们的并无二致,都是说曹魏国力强盛乃天命所归,要诸葛亮看清形势快快投降称藩为好。
这类言语虽说有一定道理,但是以此时的忠义观很好反驳,更何况这些寄书劝降之人皆是汉室老臣,凭他们这般身份,就算劝降之言再有理都会显得诡言巧辩、毫无说服力,因此要辩驳起来并不算难。
杨清看完后笑道:“丞相,曹丕他们倒是打的好主意,想凭此三言两语就让我大汉举国称藩,简直是痴人说梦。莫说没有什么好条件,就算允诺我国成为藩属,我煌煌大汉、天下正统又岂会答应呢。”
诸葛亮很是满意杨清这个表态,实际上他将杨清征辟为主簿并非简单地出于其人有大才的缘故。自先帝定蜀后,早先跟随先帝创业的荆州人就在蜀汉朝堂上占据了优势,荆楚人贵一时成为蜀人的共识,因此自他主导朝政后就很注意提拔益州的有识之士进入朝堂,一时间蜀中士人皆服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不过这些还不够,正好杨清其人显露出来,任命他为丞相主簿正好能堵天下人之口。杨清作为益州本地人,将他征辟为丞相主簿自是表达了大汉朝堂不拘地域任用人才的决心,而且杨清并非益州豪强出身与蜀中士人牵连甚少,故而重用他既表现了朝廷重视蜀中人才之意,又不会让蜀中豪强以此形成掣肘力量。更何况杨清不仅才能出众,而且还拥有坚定的恢复之志,诸葛亮当然愿意重用这样的人才,此时他将如何应对曹魏诱降作为对杨清的考验,既是进一步试探他对汉室的忠心,又是进一步了解他的才能之举。
杨清倒没有想这么多,他此刻倒是有些明白老罗为何要安排诸葛亮和王朗在阵前骂战了,看来此事就是以王朗他们写信劝降诸葛亮为原型的。至于书写劝降信的还有陈群他们却为何要将阵前被骂死的戏份单单安排给王朗呢,这还不是因为我们的王司徒恰好在曹魏太和二年也就是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去世的缘故,不得不说老罗这人还是比一般人熟知三国正史的,剧情安排的很是巧妙嘛。
“那依你之见,我大汉该如何回信应对呢?”诸葛亮微微一笑道。
“无他,唯有据正道而讨有罪也。”
诸葛亮闻言大笑起来,将案桌上的一卷竹简递给了杨清,说道:“这是我适才拟写的回信,取名正议,你看看如何?”
许昌皇宫中,曹丕升阶于御座之上,他抚摸着宝座的扶手,不仅想到数年前汉帝... -->>
章武三年,昭烈皇帝于白帝城永安宫崩殂,此时大汉外有魏吴两国虎视眈眈,内有南中三郡举兵叛乱,一时间可谓人心惶惶、风雨飘摇。
这等危势传到中原,魏国上下都以为蜀汉自刘备丧后很有可能传檄而定,因此自同年刘禅即位改元建兴后,曹魏重臣如司空华歆、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等都先后有书信给诸葛亮,皆陈天命人事,想要诸葛亮举国称藩。
这日又有曹魏司空王朗书信传来,信中皆是一类话语,诸葛亮前面收到这么多曹魏重臣的劝降书信都没有回应,此时觉得新帝大位已定,当作一回信以正天下视听。先前杨清进来时,他就在斟酌言语准备给曹魏司徒王朗回信,这时他见杨清在此就想顺势考考这位年轻人。
杨清接过竹简一读就见王朗书信上写道:“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王朗此信之意和先前陈群他们的并无二致,都是说曹魏国力强盛乃天命所归,要诸葛亮看清形势快快投降称藩为好。
这类言语虽说有一定道理,但是以此时的忠义观很好反驳,更何况这些寄书劝降之人皆是汉室老臣,凭他们这般身份,就算劝降之言再有理都会显得诡言巧辩、毫无说服力,因此要辩驳起来并不算难。
杨清看完后笑道:“丞相,曹丕他们倒是打的好主意,想凭此三言两语就让我大汉举国称藩,简直是痴人说梦。莫说没有什么好条件,就算允诺我国成为藩属,我煌煌大汉、天下正统又岂会答应呢。”
诸葛亮很是满意杨清这个表态,实际上他将杨清征辟为主簿并非简单地出于其人有大才的缘故。自先帝定蜀后,早先跟随先帝创业的荆州人就在蜀汉朝堂上占据了优势,荆楚人贵一时成为蜀人的共识,因此自他主导朝政后就很注意提拔益州的有识之士进入朝堂,一时间蜀中士人皆服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不过这些还不够,正好杨清其人显露出来,任命他为丞相主簿正好能堵天下人之口。杨清作为益州本地人,将他征辟为丞相主簿自是表达了大汉朝堂不拘地域任用人才的决心,而且杨清并非益州豪强出身与蜀中士人牵连甚少,故而重用他既表现了朝廷重视蜀中人才之意,又不会让蜀中豪强以此形成掣肘力量。更何况杨清不仅才能出众,而且还拥有坚定的恢复之志,诸葛亮当然愿意重用这样的人才,此时他将如何应对曹魏诱降作为对杨清的考验,既是进一步试探他对汉室的忠心,又是进一步了解他的才能之举。
杨清倒没有想这么多,他此刻倒是有些明白老罗为何要安排诸葛亮和王朗在阵前骂战了,看来此事就是以王朗他们写信劝降诸葛亮为原型的。至于书写劝降信的还有陈群他们却为何要将阵前被骂死的戏份单单安排给王朗呢,这还不是因为我们的王司徒恰好在曹魏太和二年也就是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去世的缘故,不得不说老罗这人还是比一般人熟知三国正史的,剧情安排的很是巧妙嘛。
“那依你之见,我大汉该如何回信应对呢?”诸葛亮微微一笑道。
“无他,唯有据正道而讨有罪也。”
诸葛亮闻言大笑起来,将案桌上的一卷竹简递给了杨清,说道:“这是我适才拟写的回信,取名正议,你看看如何?”
许昌皇宫中,曹丕升阶于御座之上,他抚摸着宝座的扶手,不仅想到数年前汉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