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文化 (2/2)
59文学 www.59wx.cc,苏菲的世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我们称这类预言为“救赎预言”
总而言之,以色列的予民原来在大卫王的统治之下安居乐业,但后来当情形每下愈况时,他们的先知开始宣称有一天将会出现一位大卫家族的新国王。这位“弥赛亚”或“上帝之予”将“拯救”人民,使以色列重新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并建立“天国”
耶稣
苏菲,你还在看吗?我刚才说的关键字是“弥赛亚”、“上帝之子”与“天国”最初人们只是从政治角度来解释这些字眼。在耶稣的时代,有很多人想象将来会出现一位“救世主”(像大卫王一样有才干的政治、军事与宗教领袖)。这位“救世主”被视为国家救星,可以使犹大人脱离受罗马人统治之苦。
这固然是一件美事,但也有许多人把眼光放得较远。在那两百年间,不断有先知预言上帝应许派来的“救世主”将会拯救全世界。
他不仅将使以色列人挣脱异族的桎梏,并将拯救所有世人,使其免于罪草与上帝的责罚,得到永生。这种渴望救赎的想法在希腊文化影响所及的各地区也很普遍。
于是拿撒勒的耶稣出现了。他不是唯一以“救世主”姿态出现的人,但他同时也使用“上帝之子”、“天国”与“救赎”等字眼,因此保持了他与旧先知之间的联系。他骑马进入耶路撒冷,接受群众赞颂为人民救星,仿佛从前的国王在登基时例行的“加冕典礼”一般。
他并接受民众涂油。他说:
“时候到了,天国近了。”
这些都很重要,但请你注意:耶稣不同于其他“救世主”因为他声明他并非军事或政治叛徒。他的任务要比这伟大得多。他宣称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拯救与赦免,因此他可以置身沿途所见的人群中,对他们说:
“你们的罪已经得到赦免了。”
这种“赦免罪恶”的方式是当时人闻所未闻的。更糟的是他称上帝为“天父”对于当时的犹太人而言,这是从未有过的事。于是,不久后,律法学者便一致起而反对他。他们一步一步地准备将他处决。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
耶稣那个时代有许多人等待一位“救世主”在嘹亮的军号声中(换句话说,就是大举挥军)重建“天国”耶稣传道时的确也时常提到“天国”这个字眼,但意义要宽广得多。耶稣说“天国”就是爱你的邻居、同情病弱穷困者,并宽恕犯错之人。
于是“天国”这样一个原本具有战争意味的古老字眼,到了耶稣口中便在意义上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人们原本期待的是一位很快能够建立“天国”的军事领袖,但他们看到的却是穿着短袍、凉鞋,告诉他们“天国”——或“新约”——就是要“爱邻如己”的耶稣。除此之外,耶稣还说我们必须爱我们的敌人,当他们打我们时,我们不得报复,不但如此,我们还要“把另外一边脸转过来”让他们打,同时我们必须宽恕,不止宽恕七次,更要宽恕七十个七次。
耶稣用他一生的行动显示,他并不以和妓女,贪污、放高利贷的人与政治颠覆分子交谈为耻。但他所行之事还不止于此;他说一个把父亲的家财挥霍净尽的浪子或一个侵吞公款的卑微税吏只要肯悔改并祈求上帝宽恕,在上帝眼中就是一个义人,因为上帝的恩典浩瀚广大。
然而,耶稣还认为,像浪子与税吏这般的罪人在上帝眼中比那些到处炫耀自己德行的法利赛人要更正直,更值得宽恕。
耶稣指出,没有人能够获得上帝的怜悯,我们也不能(像许多希腊人相信的)拯救自己。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要求人们遵守的严格道德规范不仅显示上帝的旨意,也显示在上帝眼中,没有人是正直的。上帝的恩典无垠无涯,但我们必须向他祈祷,才能获得宽恕。
有关耶稣与他的教诲的细节,我还是留给你的宗教老师来讲授吧。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希望他能够让你们了解耶稣是一个多么伟大不凡的人。他很巧妙地用那个时代的语言,赋予一个古老的战争口号崭新而宽广的意义。无怪乎他会被钉上十字架,因为他那些有关救赎的崭新信息已经威胁到当时许多人的利益与在位者的权势,因此他们非铲除他不可。
在谈到苏格拉底时,我们发现,如果有人诉诸人们的理性,对某些人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威胁。同样的,在耶稣的身上,我们也发现要求人们无条件地爱别人、无条件地宽恕别人,也可能对于某些人造成极大的威胁。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人民开始要求和平与爱、要求让穷人免于饥饿、要求当权者赦免政敌时,强权也可能因此在一夕之间倾覆。
你也许还记得柏拉图对于苏格拉底这位雅典最正直的人居然被处死一事如何忿忿不平。根据基督教的教义,耶稣也是世上唯一正直的人。然而他最后还是被判了死刑。基督徒说他是为了人类而死,这就是一般所称的“基督受难记”耶稣是“受苦的仆人”(sulfenngservant),背负起人类所有的罪孽,以使我们能够得到“救赎”并免受上帝的责罚。
保罗
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后就下葬了。几天后有人传言他已经从坟墓中复活。因此证明他并非凡人,而真正是“上帝之子”
我们可以说复活节当天早上,人们传言耶稣复活之时就是基督教会创始之日。保罗已经断言:
“若基督没有复活,则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
如今全人类都可以盼望“肉体的复活”因为耶稣正是为了拯救我们才被钉上十字架。不过,苏菲,你不要忘了:
从犹太人的观点来看,世间并没有“不朽的灵魂”也没有任何形式的“转生”这些都是希腊人和整个印欧民族的想法。基督教认为人并没有什么东西(如灵魂)是生来就不朽的。虽然基督教会相信“人的肉体将复活并得到永生”但我们之所以能免于死亡与“天谴”乃是由于上帝所行的神迹之故,并非由于我们自身的努力或先天的能力。
秉持着这种信念,早期的基督徒开始传扬相信耶稣基督即可得救的“福音”他们宣称,在耶稣的努力之下“天国”即将实现。
他们想使全世界归于基督的名下。(christ“基督”这个字是希腊文救世主”的意思。在希伯来文中,此字为messlah,即“弥赛亚”)耶稣去世数年后,法利赛人保罗改信基督教。他在希腊罗马各地游历布道,使基督教义传遍世界各地。我们在圣经使徒行传中可以读到有关的记载。从他写给早期教会会众的多封使徒书信中,我们可以了解保罗传扬的教义。
后来,保罗来到了雅典。他直接前往这个哲学首府的市中心广场,据说当时他“看见满城都是偶像,就心里着急”他拜访了雅典城内的犹太教会堂,并与伊比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谈话。他们带他到最高法院所在的一座小丘上,问他:
“你所讲的这新道,我们也可以知道吗?因为你有些奇怪的事传到我们耳中,我们愿意知道这些事是什么意思。”
苏菲,你可以想象吗?一个犹太人突然出现在雅典的市集,并开始谈到一个被钉在十字架上而后从坟墓里复活的救星。从保罗这次造访雅典,我们便可察觉到希腊哲学与基督教救赎的教义间即将发生的冲突。不过保罗显然办到了一件事:他使得雅典人倾听他的言论。在最高法院小丘——卫城的宏伟神殿下——他发表了以下演讲:
众位雅典人哪,我看你们凡事很敬畏鬼神。我游行的时候,观看你们所敬拜的,遇见一座坛,上面写着未识之神。你们所不认识而敬拜的,我现在告诉你们。
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侍,好像缺少什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们作诗的,有人说,我们也是他所生的。我们既是神所生的,就不当以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艺、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神并不监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
因为他已经定了日子,要借着他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并且叫他从死里复活,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
从保罗到雅典传教开始,基督教会就逐渐渗透希腊罗马地区。
它虽不同于希腊原有的伊比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或新柏拉图哲学,但保罗仍然在两者间找到了共同点。他强调世人皆试图寻找上帝。对希腊人而言这并非新的概念,但是保罗声称上帝已经向人类显现他自己,并且实际上已经把手伸给人类,因此他不再是一位人们可用理性来了解的“哲学的上帝”也不是“金、银、石雕刻的偶像”(这两者在希腊的卫城与市集中到处都是),而是一位“不住人手所造殿”的神,也是一位会干预历史发展方向,并为世人而死在十字架上的人形的神。
根据使徒行传的记载,保罗在最高法院小丘发表演讲,提到耶稣死而复活的事时,有人就讥笑他,但也有人说:
“我们再听你讲这个吧。”有些人后来追随保罗,开始信奉基督教,其中有一个女人名叫大马哩(damaris)。这件事之所以特别值得一提,是因为妇女是最热切信奉基督教的族群之一。
就这样,保罗继续他的传教活动。耶稣受难数十年后,雅典、罗马、亚力山卓、以弗所(ephesus)与哥林多(corinth)等重要的希腊罗马城市都成立了基督教会。在后来的三四百年之间,整个希腊文化地区都成为基督教的世界。
教义
保罗对基督教的贡献不仅是做一个传教士而已,他对基督教的教会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当时的教徒普遍需要灵性上的指引。
耶稣受难后的最初几年中,基督教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
非犹太人(外邦人)是否可以成为基督徒?还是一定要先归化为犹太人才可以?又,外邦人——如希腊人——应该遵守十诫吗?保罗认为,外邦人不一定要成为犹太人才可以信奉基督教,因为基督教不只是犹太人的宗教。它的目标在拯救全体世人。上帝与以色列订的“旧约”已经由耶稣代表上帝与人类订的“新约”所取代。
无论如何,基督教并非当时唯一的宗教。我们已经看到希腊文化如何受到各种宗教的影响,因此,为了显示与其他宗教有别,也为了防止教会内部分裂,基督教会认为有必要提出一套简明扼要的教义。因此他们写成了第一部使徒信经(creed),总结基督徒教义的中心“信条”或主要教义。
其中一条是:
耶稣是神,也是人。他不仅是凭借上帝之力的“上帝之子”他也是上帝本身。然而,他同时也是一个为人类分担灾祸并因此在十字架上受苦的“真人”
乍听之下,这话也许有自相矛盾之嫌,但教会的意思正是:
上帝已经变成了人,耶稣不是一位“半人半神”(当时希腊与地中海东岸的许多宗教都相信宇宙有此类“半人半神”的存在),教会宣称耶稣乃是“完全的神,完全的人”
后记:亲爱的苏菲,让我再描述一下当时的整个情况。当基督教进入希腊罗马地区后,两种文化于是浩浩荡荡地交会融合,形成了历史上的一大文化革命。
此时,距早期希腊哲学家的年代已经大约有一千年了。古代时期就要过去,历史将进入以基督教为重心的中世纪。这段期间同样维持了将近一千年之久。
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
“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可言。”我不希望你成为这些人当中之一。我将尽我所能,让你熟悉你在历史上的根。这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不仅是一只赤身露体的猿猴)的唯一方式,也是我们避免在虚空中飘浮的唯一方式。
“这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不仅仅是一只赤身露体的猿猴)的唯一方式”
苏菲坐了一会儿,从树篱的小洞中凝视着花园。她开始了解为何人必须要了解自己在历史上的根。对于以色列的子民来说,这当然是很重要的。
她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而已。不过,如果她了解自己在历史上的根,她就不至于如此平凡了。
同时,她生活在地球上的时间也不会只有几年而已。如果人类的历史就是她的历史,那么从某方面来说,她已经有好几千岁了。
苏菲拿着所有的信纸,爬出密洞,蹦蹦跳跳地穿过花园,回到楼上的房间。
“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我们称这类预言为“救赎预言”
总而言之,以色列的予民原来在大卫王的统治之下安居乐业,但后来当情形每下愈况时,他们的先知开始宣称有一天将会出现一位大卫家族的新国王。这位“弥赛亚”或“上帝之予”将“拯救”人民,使以色列重新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并建立“天国”
耶稣
苏菲,你还在看吗?我刚才说的关键字是“弥赛亚”、“上帝之子”与“天国”最初人们只是从政治角度来解释这些字眼。在耶稣的时代,有很多人想象将来会出现一位“救世主”(像大卫王一样有才干的政治、军事与宗教领袖)。这位“救世主”被视为国家救星,可以使犹大人脱离受罗马人统治之苦。
这固然是一件美事,但也有许多人把眼光放得较远。在那两百年间,不断有先知预言上帝应许派来的“救世主”将会拯救全世界。
他不仅将使以色列人挣脱异族的桎梏,并将拯救所有世人,使其免于罪草与上帝的责罚,得到永生。这种渴望救赎的想法在希腊文化影响所及的各地区也很普遍。
于是拿撒勒的耶稣出现了。他不是唯一以“救世主”姿态出现的人,但他同时也使用“上帝之子”、“天国”与“救赎”等字眼,因此保持了他与旧先知之间的联系。他骑马进入耶路撒冷,接受群众赞颂为人民救星,仿佛从前的国王在登基时例行的“加冕典礼”一般。
他并接受民众涂油。他说:
“时候到了,天国近了。”
这些都很重要,但请你注意:耶稣不同于其他“救世主”因为他声明他并非军事或政治叛徒。他的任务要比这伟大得多。他宣称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拯救与赦免,因此他可以置身沿途所见的人群中,对他们说:
“你们的罪已经得到赦免了。”
这种“赦免罪恶”的方式是当时人闻所未闻的。更糟的是他称上帝为“天父”对于当时的犹太人而言,这是从未有过的事。于是,不久后,律法学者便一致起而反对他。他们一步一步地准备将他处决。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
耶稣那个时代有许多人等待一位“救世主”在嘹亮的军号声中(换句话说,就是大举挥军)重建“天国”耶稣传道时的确也时常提到“天国”这个字眼,但意义要宽广得多。耶稣说“天国”就是爱你的邻居、同情病弱穷困者,并宽恕犯错之人。
于是“天国”这样一个原本具有战争意味的古老字眼,到了耶稣口中便在意义上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人们原本期待的是一位很快能够建立“天国”的军事领袖,但他们看到的却是穿着短袍、凉鞋,告诉他们“天国”——或“新约”——就是要“爱邻如己”的耶稣。除此之外,耶稣还说我们必须爱我们的敌人,当他们打我们时,我们不得报复,不但如此,我们还要“把另外一边脸转过来”让他们打,同时我们必须宽恕,不止宽恕七次,更要宽恕七十个七次。
耶稣用他一生的行动显示,他并不以和妓女,贪污、放高利贷的人与政治颠覆分子交谈为耻。但他所行之事还不止于此;他说一个把父亲的家财挥霍净尽的浪子或一个侵吞公款的卑微税吏只要肯悔改并祈求上帝宽恕,在上帝眼中就是一个义人,因为上帝的恩典浩瀚广大。
然而,耶稣还认为,像浪子与税吏这般的罪人在上帝眼中比那些到处炫耀自己德行的法利赛人要更正直,更值得宽恕。
耶稣指出,没有人能够获得上帝的怜悯,我们也不能(像许多希腊人相信的)拯救自己。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要求人们遵守的严格道德规范不仅显示上帝的旨意,也显示在上帝眼中,没有人是正直的。上帝的恩典无垠无涯,但我们必须向他祈祷,才能获得宽恕。
有关耶稣与他的教诲的细节,我还是留给你的宗教老师来讲授吧。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希望他能够让你们了解耶稣是一个多么伟大不凡的人。他很巧妙地用那个时代的语言,赋予一个古老的战争口号崭新而宽广的意义。无怪乎他会被钉上十字架,因为他那些有关救赎的崭新信息已经威胁到当时许多人的利益与在位者的权势,因此他们非铲除他不可。
在谈到苏格拉底时,我们发现,如果有人诉诸人们的理性,对某些人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威胁。同样的,在耶稣的身上,我们也发现要求人们无条件地爱别人、无条件地宽恕别人,也可能对于某些人造成极大的威胁。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人民开始要求和平与爱、要求让穷人免于饥饿、要求当权者赦免政敌时,强权也可能因此在一夕之间倾覆。
你也许还记得柏拉图对于苏格拉底这位雅典最正直的人居然被处死一事如何忿忿不平。根据基督教的教义,耶稣也是世上唯一正直的人。然而他最后还是被判了死刑。基督徒说他是为了人类而死,这就是一般所称的“基督受难记”耶稣是“受苦的仆人”(sulfenngservant),背负起人类所有的罪孽,以使我们能够得到“救赎”并免受上帝的责罚。
保罗
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后就下葬了。几天后有人传言他已经从坟墓中复活。因此证明他并非凡人,而真正是“上帝之子”
我们可以说复活节当天早上,人们传言耶稣复活之时就是基督教会创始之日。保罗已经断言:
“若基督没有复活,则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
如今全人类都可以盼望“肉体的复活”因为耶稣正是为了拯救我们才被钉上十字架。不过,苏菲,你不要忘了:
从犹太人的观点来看,世间并没有“不朽的灵魂”也没有任何形式的“转生”这些都是希腊人和整个印欧民族的想法。基督教认为人并没有什么东西(如灵魂)是生来就不朽的。虽然基督教会相信“人的肉体将复活并得到永生”但我们之所以能免于死亡与“天谴”乃是由于上帝所行的神迹之故,并非由于我们自身的努力或先天的能力。
秉持着这种信念,早期的基督徒开始传扬相信耶稣基督即可得救的“福音”他们宣称,在耶稣的努力之下“天国”即将实现。
他们想使全世界归于基督的名下。(christ“基督”这个字是希腊文救世主”的意思。在希伯来文中,此字为messlah,即“弥赛亚”)耶稣去世数年后,法利赛人保罗改信基督教。他在希腊罗马各地游历布道,使基督教义传遍世界各地。我们在圣经使徒行传中可以读到有关的记载。从他写给早期教会会众的多封使徒书信中,我们可以了解保罗传扬的教义。
后来,保罗来到了雅典。他直接前往这个哲学首府的市中心广场,据说当时他“看见满城都是偶像,就心里着急”他拜访了雅典城内的犹太教会堂,并与伊比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谈话。他们带他到最高法院所在的一座小丘上,问他:
“你所讲的这新道,我们也可以知道吗?因为你有些奇怪的事传到我们耳中,我们愿意知道这些事是什么意思。”
苏菲,你可以想象吗?一个犹太人突然出现在雅典的市集,并开始谈到一个被钉在十字架上而后从坟墓里复活的救星。从保罗这次造访雅典,我们便可察觉到希腊哲学与基督教救赎的教义间即将发生的冲突。不过保罗显然办到了一件事:他使得雅典人倾听他的言论。在最高法院小丘——卫城的宏伟神殿下——他发表了以下演讲:
众位雅典人哪,我看你们凡事很敬畏鬼神。我游行的时候,观看你们所敬拜的,遇见一座坛,上面写着未识之神。你们所不认识而敬拜的,我现在告诉你们。
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侍,好像缺少什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们作诗的,有人说,我们也是他所生的。我们既是神所生的,就不当以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艺、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神并不监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
因为他已经定了日子,要借着他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并且叫他从死里复活,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
从保罗到雅典传教开始,基督教会就逐渐渗透希腊罗马地区。
它虽不同于希腊原有的伊比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或新柏拉图哲学,但保罗仍然在两者间找到了共同点。他强调世人皆试图寻找上帝。对希腊人而言这并非新的概念,但是保罗声称上帝已经向人类显现他自己,并且实际上已经把手伸给人类,因此他不再是一位人们可用理性来了解的“哲学的上帝”也不是“金、银、石雕刻的偶像”(这两者在希腊的卫城与市集中到处都是),而是一位“不住人手所造殿”的神,也是一位会干预历史发展方向,并为世人而死在十字架上的人形的神。
根据使徒行传的记载,保罗在最高法院小丘发表演讲,提到耶稣死而复活的事时,有人就讥笑他,但也有人说:
“我们再听你讲这个吧。”有些人后来追随保罗,开始信奉基督教,其中有一个女人名叫大马哩(damaris)。这件事之所以特别值得一提,是因为妇女是最热切信奉基督教的族群之一。
就这样,保罗继续他的传教活动。耶稣受难数十年后,雅典、罗马、亚力山卓、以弗所(ephesus)与哥林多(corinth)等重要的希腊罗马城市都成立了基督教会。在后来的三四百年之间,整个希腊文化地区都成为基督教的世界。
教义
保罗对基督教的贡献不仅是做一个传教士而已,他对基督教的教会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当时的教徒普遍需要灵性上的指引。
耶稣受难后的最初几年中,基督教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
非犹太人(外邦人)是否可以成为基督徒?还是一定要先归化为犹太人才可以?又,外邦人——如希腊人——应该遵守十诫吗?保罗认为,外邦人不一定要成为犹太人才可以信奉基督教,因为基督教不只是犹太人的宗教。它的目标在拯救全体世人。上帝与以色列订的“旧约”已经由耶稣代表上帝与人类订的“新约”所取代。
无论如何,基督教并非当时唯一的宗教。我们已经看到希腊文化如何受到各种宗教的影响,因此,为了显示与其他宗教有别,也为了防止教会内部分裂,基督教会认为有必要提出一套简明扼要的教义。因此他们写成了第一部使徒信经(creed),总结基督徒教义的中心“信条”或主要教义。
其中一条是:
耶稣是神,也是人。他不仅是凭借上帝之力的“上帝之子”他也是上帝本身。然而,他同时也是一个为人类分担灾祸并因此在十字架上受苦的“真人”
乍听之下,这话也许有自相矛盾之嫌,但教会的意思正是:
上帝已经变成了人,耶稣不是一位“半人半神”(当时希腊与地中海东岸的许多宗教都相信宇宙有此类“半人半神”的存在),教会宣称耶稣乃是“完全的神,完全的人”
后记:亲爱的苏菲,让我再描述一下当时的整个情况。当基督教进入希腊罗马地区后,两种文化于是浩浩荡荡地交会融合,形成了历史上的一大文化革命。
此时,距早期希腊哲学家的年代已经大约有一千年了。古代时期就要过去,历史将进入以基督教为重心的中世纪。这段期间同样维持了将近一千年之久。
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
“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可言。”我不希望你成为这些人当中之一。我将尽我所能,让你熟悉你在历史上的根。这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不仅是一只赤身露体的猿猴)的唯一方式,也是我们避免在虚空中飘浮的唯一方式。
“这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不仅仅是一只赤身露体的猿猴)的唯一方式”
苏菲坐了一会儿,从树篱的小洞中凝视着花园。她开始了解为何人必须要了解自己在历史上的根。对于以色列的子民来说,这当然是很重要的。
她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而已。不过,如果她了解自己在历史上的根,她就不至于如此平凡了。
同时,她生活在地球上的时间也不会只有几年而已。如果人类的历史就是她的历史,那么从某方面来说,她已经有好几千岁了。
苏菲拿着所有的信纸,爬出密洞,蹦蹦跳跳地穿过花园,回到楼上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