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文化 (1/2)
59文学 www.59wx.cc,苏菲的世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避免在真空中飘浮的唯一方式
亲爱的苏菲:
我们相见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我想你大概会回到少校的小木屋,所以我才把席德的父亲寄来的明信片留在那儿,这是把那些明信片转给她的唯一方式。你毋需担心她如何才能拿到它们,在六月十五日以前有许多事可能会发生呢!
我们已经谈过希腊文化时期的哲学家如何重新利用早期哲学家的学说,其中有人还把这些哲学家当成宗教先知。普罗汀就只差没有把柏拉图说成人类的救星。
说到救星,我们知道,在这个时期,另外一位救星诞生了。这件事情发生在希腊罗马地区以外的地方,我们所说的这位救星就是拿撒勒的耶稣。在这一章中我们会谈到基督教如何逐渐渗透希腊罗马地区,就像席德的世界逐渐渗透我们的世界一样。
耶稣是犹太人,而犹大人属于闪族文化。
希腊人与罗马人则属于印欧文化。我们可以断言欧洲文明曾同时受到这两种文化的孕育。不过,在我们详细讨论基督教如何影响希腊罗马地区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下这两种文化。
印欧民族
所谓印欧民族指的是所有使用印欧语言的民族与文化,包括所有的欧洲国家,除了那些讲菲诺攸格里克(finno一ugrian)语族语言(包括斯堪地那维亚半岛最北端的拉普兰语、芬兰语、爱沙尼亚语和匈牙利语)或巴斯克语的民族之外。除此之外,印度和伊朗地区的大多数语言也属于印欧语系。
大约四千年前,原始的印欧民族住在邻近黑海与里海的地区。
后来他们陆续向四方迁徙。他们往东南进入伊朗与印度,往西南到达希腊、意大利与西班牙,往西经过中欧,到达法国与英国,往西北进入斯堪地那维亚半岛,往北进入东欧与俄罗斯。无论到什么地方,这些印欧民族都努力吸收当地文化,不过在语言和宗教方面还是以印欧语和印欧宗教较占优势。
无论是古印度的吠陀经、希腊的哲学或史特卢森(snorristurluson)的神话都是以相近的印欧语言撰写的。但相近的不只是语言而已,因为相近的语言往往导致相近的思想,这是我们为何经常谈到印欧“文化”的缘故。
印欧民族相信宇宙间有许多天神(此即所谓的“多神论”),这对他们的文化有很深远的影响。这些天神的名字和许多宗教词汇曾出现在印欧文化所及的各个地区。下面我将举一些例子:
古印度人尊奉的天神是戴欧斯(dyaus),希腊文称他为宙斯(zeus),拉丁文称他为朱彼得(jupitter)(事实上是iov—pater,或“法父”之意),古斯堪地那维亚文则称之为泰尔(tyr)。这些名字事实上指的是同一个字,只是各地称呼不同罢了。你可能读过古代维京人相信他们所谓的aser(诸神)的事,aser这个字也出现在各印欧文化地区。在印度古代的传统语言“梵语”中,诸神被称为asura,在波斯文中则被称为ahura。梵语中另外一个表示“神”的字为deva,在波斯文中为daeve,在拉丁文中为deus,在古斯堪地那维亚文中则为tivurr。
古代的北欧人也相信有一群掌管万物生育、生长的神(如尼欧德与芙瑞雅)。这些神有一个通称,叫做vaner,这个字与拉丁文中代表生育之神的字venus(维纳斯)相近。梵语中也有一个类似的宇叫vani为“欲望”之意。
有些印欧神话也很明显有相近之处。在有关古代北欧诸神的故事中,有些与两三千午前印度流传下来的神话非常相似。
尽管snorri的神话反映的是古代北欧的环境,印度神话则反映印度当地的环境,但其中许多神话都有若干痕迹显示他们具有共同的渊源。其中最明显的是那些关于长生不老仙丹与诸神对抗浑沌妖魔的神话故事。
此外,很明显的,各印欧文化也有相近的思想模式。最典型的例于是他们都将世界看成善与恶无休无止相互对抗的场所,因此舟欧民族才会经常试图“预测”世界未来的前途。
我们可以说,希腊哲学源自印欧文化并非偶然。印度、希腊与古代北欧的神话明显都有一种以哲学或“思索”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的倾向。
印欧人希望能够“洞察”世界的历史。我们甚至可以发现在各舟欧文化中都有一个特别的字来表示“洞见”或“知识”在梵语中,这个字是vidya,这个字的意思与希腊文中的idea这个字相当。而idea船此字在柏拉图的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在拉丁文中这个字是video,不过对罗马人来说,这个字只是“看见”的意思。在英文中,isee可能表示“我懂了”在卡通影片中,啄木鸟想到一个聪明的办法时,脑袋上方会有灯泡发亮。(到了现代,seeing这个字才变成“盯着电视看”的同义字。)英文中有wise和wisdom这两个字。
在德文中有wissen(知道)这个字,在挪威文中则有viten。这些字的来源与印度文中的vidya、希腊文中的idea与拉丁文中的video这些字相同。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断定对印欧人而言,视觉乃是最重要的感官。印度、希腊、波斯与条顿民族(teut。ns)的文学都以宏大的宇宙观(cosmicvision)为特色(在这里vision这个字源自拉丁文中的video这个动词)。此外,印欧文化的另一个特色是经常制作描绘诸神以及神话事件的图画和雕刻。
最后一点,印欧民族认为历史是循环的。他们相信历史就像四季一样会不断循环。因此历史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只不过在无尽的生生死死中有不同的文明兴亡消长罢了。
印度教与佛教这两大东方宗教都源自印欧文化,希腊哲学亦然。我们可以看到这两者间有明显相似的痕迹。到了今天,印度教与佛教仍然充满了哲学式的省思。
我们可以发现,印度教与佛教都强调万物皆有神性(此即“泛神论”),并主张人悟道后就可以成佛。(还记得普罗汀的说法吗?)为了要悟道,人必须深深自省或打坐冥想。因此,在东方,清净无为、退隐山林可以成为一种宗教理想。同样的,在古代的希腊,许多人也相信禁欲苦修或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可以使灵魂得救。中世纪僧侣的生活在许多方面就是受到希腊罗马观念的影响。
此外,许多印欧文化也有“灵魂转生”或“生命轮回”的观念。
两千五百多年来,每一个印度人的生命终极目的就是要挣脱轮回。柏拉图也相信灵魂可以转生。
闪族文化
现在让我们来谈一谈闪族文化。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他们的语言也和印欧语系完全不同。闪族人源自阿拉伯半岛,不过他们后来同样也迁徙到世界各地。两千多年来,这些犹大人一直过着离乡背井的生活。透过基督教与回教,闪族文化(历史与宗教)的影响遍及各地。
西方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编按:christianity,系包括所有信奉基督的教派,最重要的有四种:主要是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英国圣公会,其中基督教又称新教,是十六世纪宗教革命后才分出来的)与伊斯兰教——都源出闪族。伊斯兰教的圣经古兰经与基督教的旧约圣经都是以闪族语系的语言写成的。旧约中代表神”的一个字和伊斯兰文中的allah(“阿拉”就是“神”的意思)同样都源自闪语。
谈到基督教时,情况就变得比较复杂了。基督教虽然也是源自闪族文化,但新约则是以希腊文撰写,同时,基督教的教义神学成形时,曾受到希腊与拉丁文化的影响,因此当然也就受到希腊哲学的影响。
我们说过,印欧民族乃是多神论者,但闪族一开始就相信宇宙间只有一个上帝,这就是所谓的“一神论”犹大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是一神论的宗教。
闪族文化另外一个共同的特色是相信历史乃是呈直线式发展,捷句话说,他们认为历史是一条不断延伸的线。神在鸿濛大初时创造了世界,历史从此展开,但终于有一天它会结束,而这一天就是所谓的“最后审判日”届时神将会对所有生者与死者进行审判。
历史扮演的角色乃是这西方三大宗教中一个很重要的特色。
他们相信,上帝会干预历史发展的方向,他们甚至认为历史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上帝可以完成他在这世界的旨意。就像他曾经带领亚伯拉罕到“应许之地”一般,他将带领人类通过历史,迈向“最后审判日”当这一天来临时,世界上所有的邪恶都将被摧毁。
由于强调上帝在历史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闪族人数千年来一直非常注重历史的纪录。这些历史文献后来成为圣经的核心。
到了今天,耶路撒冷城仍是犹太人、基督徒与伊斯兰教徒共同的重要宗教中心。这显示三大宗教显然具有某种相同的背景。
我们曾经说过,对印欧人而言,最重要的感官乃是视觉。而有趣的是,闪族文化中最重要的感官则是听觉,因此犹大人的圣经一开始就是“听哪!以色列”在旧约圣经中我们也读到人们如何“听到”上帝的话语,而犹太先知通常也以“耶和华(上帝)说”这几个字开始他们的布道。同样的,基督教也强调信徒应“听从”上帝的话语。无论基督教、犹太教或伊斯兰教,同样都有大声朗诵经文的习惯。
此外,我曾提到印欧人经常以图画或雕刻来描绘诸神的形象。
在这一点上闪族人正好相反,他们从来不这样做,对闪族人而言,描绘或雕凿神像是不可以的。旧约曾训诫人们不要制作任何神像。
你也许会想:
“可是,基督教会的教堂却到处都是耶稣与上帝的画像呀!”没错,确是如此。不过,这是基督教受到希腊罗马文化影响的结果(希腊与俄罗斯等地的希腊正教至今仍不许信徒制作有关圣经故事的雕像)。
与东方各大宗教相反的是,西方三大宗教强调上帝与造物之间有一段距离。对他们而言,生命的目的不在脱离轮回,而在于从罪恶与谴责中得救。此外,西方的宗教生活较偏重祈祷、布道和研究圣经,而不在于自省与打坐。
以色列
苏菲,我无意与你的宗教课老师互别苗头,但现在我想简短地谈一下基督教与犹大文化的渊源。
一切都是从上帝创造世界时开始。你可以在圣经第一页看到这件事的始末。后来人类开始反抗上帝,为了惩罚他们,上帝不但将亚当与夏娃逐出伊甸园,并且从此让人类面对死亡。
人类对上帝的反抗乃是贯穿整部圣经的主题,旧约创世记中记载洪水与诺亚方舟的故事。然后我们读到上帝与亚伯拉罕以及他的子孙立约,要求亚伯拉罕与他的世代子孙都必须遵守上帝的戒律。为了奖赏他们,上帝答应保护亚伯拉罕的后裔。公元前1200年左右,上帝在西乃山上向摩西颁布十诫时,又再次与他立约。那时以色列人在埃及已经当了很久的奴隶,但借着上帝的帮助,他们在摩西的领导下终于回到了以色列的土地。
约公元前一千年时(在希腊哲学诞生很久很久之前)有三位伟大的以色列王。第一位是扫罗王,第二位是大卫王,第三位是所罗门王。当时,所有的以色列子孙已经在这个王国之下团结起来。尤其是大卫王统治时期,以色列在政治、军事与文化上都卓然有成。
依当时的习俗,国王被遴选出来时,要由人民行涂油礼,因此他们被赋予“弥赛亚”(意为“受膏者”)的称号。在宗教的意义上,国王被视为上帝与他的子民间的媒介,因此国王也称为“上帝之子”而他的王国则可称为“天国”
然而,不久之后,以色列的国力开始式微,国家也分裂成南北两国,南国为“犹太”北国则仍称“以色列”公元前722年时北国被亚述人征服,失去了政治与宗教的影响力。南国的命运也好不了多少。它在公元前五八六午时被巴比伦人征服,圣殿被毁,大多数人民也被运往巴比伦充当奴隶。这段“巴比伦奴隶时期”一直持续了四十余年,直到公元前五三九年时以色列人民才获准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然而,一直到基督降生,犹太人都生活在异族统治之下。
犹太人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是:
上帝既已答应保护以色列,为何大卫的王国会被摧毁?犹太人又为何一次次遭逢劫难?不过,话说回来,人们也曾答应要遵守上帝的诫律。因此,愈来愈多人相信,上帝是因为以色列不遵守诫律才加以惩罚。
公元前75o年左右,有多位先知开始宣称上帝已因以色列不遵守诫律而发怒。他们说,总有一天上帝会对以色列进行最后的审判。我们称这类预言为“末日预言”
后来,又另有一些先知预言上帝将拯救少数的子民,并且派遣一位“和平之子”或大卫家族的国王协助他们重建大卫的王国,使这些人民享受繁荣的生活。
先知以赛亚说:
... -->>
避免在真空中飘浮的唯一方式
亲爱的苏菲:
我们相见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我想你大概会回到少校的小木屋,所以我才把席德的父亲寄来的明信片留在那儿,这是把那些明信片转给她的唯一方式。你毋需担心她如何才能拿到它们,在六月十五日以前有许多事可能会发生呢!
我们已经谈过希腊文化时期的哲学家如何重新利用早期哲学家的学说,其中有人还把这些哲学家当成宗教先知。普罗汀就只差没有把柏拉图说成人类的救星。
说到救星,我们知道,在这个时期,另外一位救星诞生了。这件事情发生在希腊罗马地区以外的地方,我们所说的这位救星就是拿撒勒的耶稣。在这一章中我们会谈到基督教如何逐渐渗透希腊罗马地区,就像席德的世界逐渐渗透我们的世界一样。
耶稣是犹太人,而犹大人属于闪族文化。
希腊人与罗马人则属于印欧文化。我们可以断言欧洲文明曾同时受到这两种文化的孕育。不过,在我们详细讨论基督教如何影响希腊罗马地区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下这两种文化。
印欧民族
所谓印欧民族指的是所有使用印欧语言的民族与文化,包括所有的欧洲国家,除了那些讲菲诺攸格里克(finno一ugrian)语族语言(包括斯堪地那维亚半岛最北端的拉普兰语、芬兰语、爱沙尼亚语和匈牙利语)或巴斯克语的民族之外。除此之外,印度和伊朗地区的大多数语言也属于印欧语系。
大约四千年前,原始的印欧民族住在邻近黑海与里海的地区。
后来他们陆续向四方迁徙。他们往东南进入伊朗与印度,往西南到达希腊、意大利与西班牙,往西经过中欧,到达法国与英国,往西北进入斯堪地那维亚半岛,往北进入东欧与俄罗斯。无论到什么地方,这些印欧民族都努力吸收当地文化,不过在语言和宗教方面还是以印欧语和印欧宗教较占优势。
无论是古印度的吠陀经、希腊的哲学或史特卢森(snorristurluson)的神话都是以相近的印欧语言撰写的。但相近的不只是语言而已,因为相近的语言往往导致相近的思想,这是我们为何经常谈到印欧“文化”的缘故。
印欧民族相信宇宙间有许多天神(此即所谓的“多神论”),这对他们的文化有很深远的影响。这些天神的名字和许多宗教词汇曾出现在印欧文化所及的各个地区。下面我将举一些例子:
古印度人尊奉的天神是戴欧斯(dyaus),希腊文称他为宙斯(zeus),拉丁文称他为朱彼得(jupitter)(事实上是iov—pater,或“法父”之意),古斯堪地那维亚文则称之为泰尔(tyr)。这些名字事实上指的是同一个字,只是各地称呼不同罢了。你可能读过古代维京人相信他们所谓的aser(诸神)的事,aser这个字也出现在各印欧文化地区。在印度古代的传统语言“梵语”中,诸神被称为asura,在波斯文中则被称为ahura。梵语中另外一个表示“神”的字为deva,在波斯文中为daeve,在拉丁文中为deus,在古斯堪地那维亚文中则为tivurr。
古代的北欧人也相信有一群掌管万物生育、生长的神(如尼欧德与芙瑞雅)。这些神有一个通称,叫做vaner,这个字与拉丁文中代表生育之神的字venus(维纳斯)相近。梵语中也有一个类似的宇叫vani为“欲望”之意。
有些印欧神话也很明显有相近之处。在有关古代北欧诸神的故事中,有些与两三千午前印度流传下来的神话非常相似。
尽管snorri的神话反映的是古代北欧的环境,印度神话则反映印度当地的环境,但其中许多神话都有若干痕迹显示他们具有共同的渊源。其中最明显的是那些关于长生不老仙丹与诸神对抗浑沌妖魔的神话故事。
此外,很明显的,各印欧文化也有相近的思想模式。最典型的例于是他们都将世界看成善与恶无休无止相互对抗的场所,因此舟欧民族才会经常试图“预测”世界未来的前途。
我们可以说,希腊哲学源自印欧文化并非偶然。印度、希腊与古代北欧的神话明显都有一种以哲学或“思索”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的倾向。
印欧人希望能够“洞察”世界的历史。我们甚至可以发现在各舟欧文化中都有一个特别的字来表示“洞见”或“知识”在梵语中,这个字是vidya,这个字的意思与希腊文中的idea这个字相当。而idea船此字在柏拉图的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在拉丁文中这个字是video,不过对罗马人来说,这个字只是“看见”的意思。在英文中,isee可能表示“我懂了”在卡通影片中,啄木鸟想到一个聪明的办法时,脑袋上方会有灯泡发亮。(到了现代,seeing这个字才变成“盯着电视看”的同义字。)英文中有wise和wisdom这两个字。
在德文中有wissen(知道)这个字,在挪威文中则有viten。这些字的来源与印度文中的vidya、希腊文中的idea与拉丁文中的video这些字相同。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断定对印欧人而言,视觉乃是最重要的感官。印度、希腊、波斯与条顿民族(teut。ns)的文学都以宏大的宇宙观(cosmicvision)为特色(在这里vision这个字源自拉丁文中的video这个动词)。此外,印欧文化的另一个特色是经常制作描绘诸神以及神话事件的图画和雕刻。
最后一点,印欧民族认为历史是循环的。他们相信历史就像四季一样会不断循环。因此历史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只不过在无尽的生生死死中有不同的文明兴亡消长罢了。
印度教与佛教这两大东方宗教都源自印欧文化,希腊哲学亦然。我们可以看到这两者间有明显相似的痕迹。到了今天,印度教与佛教仍然充满了哲学式的省思。
我们可以发现,印度教与佛教都强调万物皆有神性(此即“泛神论”),并主张人悟道后就可以成佛。(还记得普罗汀的说法吗?)为了要悟道,人必须深深自省或打坐冥想。因此,在东方,清净无为、退隐山林可以成为一种宗教理想。同样的,在古代的希腊,许多人也相信禁欲苦修或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可以使灵魂得救。中世纪僧侣的生活在许多方面就是受到希腊罗马观念的影响。
此外,许多印欧文化也有“灵魂转生”或“生命轮回”的观念。
两千五百多年来,每一个印度人的生命终极目的就是要挣脱轮回。柏拉图也相信灵魂可以转生。
闪族文化
现在让我们来谈一谈闪族文化。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他们的语言也和印欧语系完全不同。闪族人源自阿拉伯半岛,不过他们后来同样也迁徙到世界各地。两千多年来,这些犹大人一直过着离乡背井的生活。透过基督教与回教,闪族文化(历史与宗教)的影响遍及各地。
西方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编按:christianity,系包括所有信奉基督的教派,最重要的有四种:主要是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英国圣公会,其中基督教又称新教,是十六世纪宗教革命后才分出来的)与伊斯兰教——都源出闪族。伊斯兰教的圣经古兰经与基督教的旧约圣经都是以闪族语系的语言写成的。旧约中代表神”的一个字和伊斯兰文中的allah(“阿拉”就是“神”的意思)同样都源自闪语。
谈到基督教时,情况就变得比较复杂了。基督教虽然也是源自闪族文化,但新约则是以希腊文撰写,同时,基督教的教义神学成形时,曾受到希腊与拉丁文化的影响,因此当然也就受到希腊哲学的影响。
我们说过,印欧民族乃是多神论者,但闪族一开始就相信宇宙间只有一个上帝,这就是所谓的“一神论”犹大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是一神论的宗教。
闪族文化另外一个共同的特色是相信历史乃是呈直线式发展,捷句话说,他们认为历史是一条不断延伸的线。神在鸿濛大初时创造了世界,历史从此展开,但终于有一天它会结束,而这一天就是所谓的“最后审判日”届时神将会对所有生者与死者进行审判。
历史扮演的角色乃是这西方三大宗教中一个很重要的特色。
他们相信,上帝会干预历史发展的方向,他们甚至认为历史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上帝可以完成他在这世界的旨意。就像他曾经带领亚伯拉罕到“应许之地”一般,他将带领人类通过历史,迈向“最后审判日”当这一天来临时,世界上所有的邪恶都将被摧毁。
由于强调上帝在历史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闪族人数千年来一直非常注重历史的纪录。这些历史文献后来成为圣经的核心。
到了今天,耶路撒冷城仍是犹太人、基督徒与伊斯兰教徒共同的重要宗教中心。这显示三大宗教显然具有某种相同的背景。
我们曾经说过,对印欧人而言,最重要的感官乃是视觉。而有趣的是,闪族文化中最重要的感官则是听觉,因此犹大人的圣经一开始就是“听哪!以色列”在旧约圣经中我们也读到人们如何“听到”上帝的话语,而犹太先知通常也以“耶和华(上帝)说”这几个字开始他们的布道。同样的,基督教也强调信徒应“听从”上帝的话语。无论基督教、犹太教或伊斯兰教,同样都有大声朗诵经文的习惯。
此外,我曾提到印欧人经常以图画或雕刻来描绘诸神的形象。
在这一点上闪族人正好相反,他们从来不这样做,对闪族人而言,描绘或雕凿神像是不可以的。旧约曾训诫人们不要制作任何神像。
你也许会想:
“可是,基督教会的教堂却到处都是耶稣与上帝的画像呀!”没错,确是如此。不过,这是基督教受到希腊罗马文化影响的结果(希腊与俄罗斯等地的希腊正教至今仍不许信徒制作有关圣经故事的雕像)。
与东方各大宗教相反的是,西方三大宗教强调上帝与造物之间有一段距离。对他们而言,生命的目的不在脱离轮回,而在于从罪恶与谴责中得救。此外,西方的宗教生活较偏重祈祷、布道和研究圣经,而不在于自省与打坐。
以色列
苏菲,我无意与你的宗教课老师互别苗头,但现在我想简短地谈一下基督教与犹大文化的渊源。
一切都是从上帝创造世界时开始。你可以在圣经第一页看到这件事的始末。后来人类开始反抗上帝,为了惩罚他们,上帝不但将亚当与夏娃逐出伊甸园,并且从此让人类面对死亡。
人类对上帝的反抗乃是贯穿整部圣经的主题,旧约创世记中记载洪水与诺亚方舟的故事。然后我们读到上帝与亚伯拉罕以及他的子孙立约,要求亚伯拉罕与他的世代子孙都必须遵守上帝的戒律。为了奖赏他们,上帝答应保护亚伯拉罕的后裔。公元前1200年左右,上帝在西乃山上向摩西颁布十诫时,又再次与他立约。那时以色列人在埃及已经当了很久的奴隶,但借着上帝的帮助,他们在摩西的领导下终于回到了以色列的土地。
约公元前一千年时(在希腊哲学诞生很久很久之前)有三位伟大的以色列王。第一位是扫罗王,第二位是大卫王,第三位是所罗门王。当时,所有的以色列子孙已经在这个王国之下团结起来。尤其是大卫王统治时期,以色列在政治、军事与文化上都卓然有成。
依当时的习俗,国王被遴选出来时,要由人民行涂油礼,因此他们被赋予“弥赛亚”(意为“受膏者”)的称号。在宗教的意义上,国王被视为上帝与他的子民间的媒介,因此国王也称为“上帝之子”而他的王国则可称为“天国”
然而,不久之后,以色列的国力开始式微,国家也分裂成南北两国,南国为“犹太”北国则仍称“以色列”公元前722年时北国被亚述人征服,失去了政治与宗教的影响力。南国的命运也好不了多少。它在公元前五八六午时被巴比伦人征服,圣殿被毁,大多数人民也被运往巴比伦充当奴隶。这段“巴比伦奴隶时期”一直持续了四十余年,直到公元前五三九年时以色列人民才获准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然而,一直到基督降生,犹太人都生活在异族统治之下。
犹太人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是:
上帝既已答应保护以色列,为何大卫的王国会被摧毁?犹太人又为何一次次遭逢劫难?不过,话说回来,人们也曾答应要遵守上帝的诫律。因此,愈来愈多人相信,上帝是因为以色列不遵守诫律才加以惩罚。
公元前75o年左右,有多位先知开始宣称上帝已因以色列不遵守诫律而发怒。他们说,总有一天上帝会对以色列进行最后的审判。我们称这类预言为“末日预言”
后来,又另有一些先知预言上帝将拯救少数的子民,并且派遣一位“和平之子”或大卫家族的国王协助他们重建大卫的王国,使这些人民享受繁荣的生活。
先知以赛亚说: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