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吴淡如散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人总期待着发生一些不寻常的事,像猫眼,永远在等待捕抓猎物的那一刻;我们的心中,不知从哪儿学来一种惯性,仿佛,一定得把平静的空气搞得沸沸扬扬才有意思。
有时我觉得,我的心好像古代大宅院里住着的一些怕闲着没事干的妯娌,由于天下太平无事,深宅大院阴森森的空气闲得人发霉,于首想尽了办法要生风波,东打探西挑拨,让自己感到活着还有事做。
忙得直喘气的时候,才会想起,生命中有一些平静的琐碎时光,像浊水上的浮萍,点点青绿,使停滞的水泽多了点呼吸。
琐碎时光,像字字句句中的逗号。
从小我习于一种定律:无所事事是不道德的。使我们无法体会无所事事,或者做点琐碎小事的美感;不做正经事使我有罪恶感。
我想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验,不想做什么事,却无法坦坦然然面对宁静,于是扭开电视,让声光影画无意识的占据。你不想看,也不想关。
“有声音总比没声音好。”一些保持替单身、独居生活的朋友这么解释回家后随手开电视的行为。
怕没声音,又害怕太会牵扯自己真实情绪的声音;老公吆喝老婆吵,孩子哭闹,对他们而言是会杀死美好人生的高分贝噪音。
怕七情六欲的横流,却又不能制服七情六欲。
滔滔说着国家大事、人生大计、工作鸿图,却不知道,在某个没有应酬太早回家的夜里k如何面对一室清幽;在某个太阳狠毒的周日西后,独自一人如何规划。
这也是我曾经面临的难题。心远志大,却为琐碎生活而愁容满面。
我曾经是一个工作狂。诊断工作狂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是否害怕周末周日,是否在面对下班时,有“不知所之”的榜徨。
不只是单身一族有这般苦恼,许多成了家的人,也染上“恐惧周末症候群”和“下班忧郁症”
很久以来我并未察觉自己得了这种“病”我认真工作,从不以加班为苦;即使回到家中,我也一样兢兢业业坐在电脑桌前,想要完成些什么;我会用忙碌的工作表来度过难以消化的情绪打击,用“我很忙”来推却某些“鸿门宴”式的饭局,以“没有时间啊对不起,改天吧”来推延某些结果预订会使我不悦的应酬。为什么我不敢说不?用“忙”才有扎实的理由说不!
我曾用忙碌作障蔽物遮掩各种真正的症结。可是,这就好像一个怀疑自己得了糖尿病的人,在走进医疗检验室的时候,还企图用自来水冲进检验杯,希望不要验出真实的结果——我会举这个例子,是一位医生告诉我的真人实事。
忙忙忙,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不让别人失望?有首歌这么唱进很多城市人的心里,我大概可以为它多加一个问句:忙忙忙,忙是为了遮掩痛苦的真相还是不让自己发慌?忙,明知贪多嚼不烂。
从小我学过很多种技能,企图变得多才多艺,但并没有学过如何在独处时面对自己。
我们这一代几乎每个人不是在“食指浩繁”的家中长大,就是从小哭了有人哄,做错事了有人骂,很少人学到独处时不做什么该怎么办。有些人活了几十年尚未“真正独处”过五分钟——独自看电视、录像带、打电脑玩、看杂志或书打发时间不算。做以上请事时,我们的心多半匆匆忙忙,不过是想做些事打发时间、填补空虚而已,没办法享受琐碎时光中的美丽。
关于如何与自己相处,我还在学习。如果把它当一门课,我大概是资质最驾钝的学生。
我太急、太怕浪费时光、怕一事无成,于是好一大段时间,我用“忙”来浪费时光。
我开始学习享受宁静的时光、琐碎的小事。因为奥修说的一段话:
活着,就是如此美妙的礼物,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你要对存在感谢,相反的,每一个人都不高兴,都在抱怨。
原来我被制约了。我总觉得现在的样子是不够了,有某些东西欠缺了,我应该到某个地方去,成为某种人
奥修说:我们自然的本能因此被转向,导入歧途。一朵金盏花急着想开出玫魂花,除了挫折外只有紧张,稍微做少了点,就有目卑感。
我感到“五雷轰顶”一般,这么多年来,我如此努力,却不知自己是谁。我匆忙生活,正如喝咖啡时只想把咖啡喝完,并未享受过它的滋味;我走路时只想达到目的地,但我并不觉知于:我在走路。
我慢慢学习独处的奥秘。
当我发现“一个人的我依然会微笑”时,我才开始领会,生活是如此美妙的礼物。
生活是如此美妙的礼物。在四季炎热的峇里岛。
一个仍虔诚信奉万神教的岛屿。
我常常想飞到那个岛上去,因峇里岛的空气中总是弥漫着平静而温情的空气。我没有看过哪一个地方的居民,比这里的人更懂得享受生活,非关物质的丰饶或贫瘠;乐天知命、毫不虚伪的笑容,总在他们脸上。
他们没有偶像,每天都在拜神,又不祈求什么具体物事;他们送死如迎生,兴高采烈地庆祝,除了礼服,似乎与办婚礼也没什么不同;他们懂得生活,杀价不成仍会对你微笑。大热天在竹棚子下睡觉,下雨天看荷叶上的露珠、海水退潮后就在沙滩上洗海水浴,他们把陌生人都当好人。观光发展了一百年,人心腐化者有限。
他们是快乐的。你看他们自家院落总是繁花似锦,他们是浑然天成的园艺家。
有一次,有人从峇里岛回来,把我说了一顿,推荐那种“落后”国家干么?他说峇里岛人家无浴室,男男女女在梯田农事过后便在同一条溪中洗澡,女人洗上游,男人洗下游“可怜”极了!
我这才领悟有些人跟我表面上活在同一个世界,但实际上是活在两个世界,不可与言,当他还认为追求文明是唯一正道时,不要对他谈“葛天氏之民”他们哪里可怜?我们才可怜!
他们一直在教我,生活本身就是美妙的礼物。
我在学习,虽然学习不易:写每一个字时都在享受。
喝一杯咖啡是享受,看一本书是享受,无事可做也是享受生活本身就是享受,生命中的琐碎时光都是享受。
关于逃亡者的背景音乐
有一个戏码,在我的人生中不断的上演。
逃走!
直到某一天在书中读到“私密空间不足症”这个心理“病”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天生有这样的难治之症。
我眷恋着安定闲适的生活,但也常常想逃走。我本来以为,我是“不得不”“被迫”逃走。
十四岁开始,我一脚踩进“逃亡”的路线,而我的路线,像风中飘来晃去的蛛丝,我也不知道,另一头会接到哪里?只是像一只笨蜘蛛一样,辛勤的吐着丝,希望不断延长的丝线,带我到命运中冥冥注定的某一个地方。
在回忆的档案中寻找吉光片羽时,我常常看见那个羞怯内向的十四岁少女,坐在宜兰往台北的平快车上,火车一发动,眼眶中开始掉下不争气的眼泪,望着飞逝的家乡景物,一路无声无息的哭,轰隆轰隆,哭过了蓝澄澄的大海,哭进了冗长阴暗的山洞,又哭出了刺目的洞口天光。我不甘毫无依恃的离开故乡,但我当然也不愿意火车调过头再驶回熟悉的小镇。
哀哀切切中其实有期盼的欣喜。如今的我已无法测度,当时少女的我为何坚决决定,就此离开。为什么?对于过往情事,扮演“事后诸葛亮”是很无聊的。当时何曾想过离乡背井的理由,只能说是一种召唤。
一个小小的召唤,会让你的人生完全不同;一个逃走的决定,也许随意,但会从此扭转一生。
人生,一念之差而已。
我只是一直很勇敢,即使懵懵懂懂,也愿意选择改变,不管巴黎、纽约、东京或蛮荒地区,处处都有令我心动的空气,改变环境使我恢复清醒。我相信,这世上有些跟我相同脾胃的人,太容易在太安定的氛围中感觉到不安的气味,常常告诉自己,该吸收新鲜... -->>
人总期待着发生一些不寻常的事,像猫眼,永远在等待捕抓猎物的那一刻;我们的心中,不知从哪儿学来一种惯性,仿佛,一定得把平静的空气搞得沸沸扬扬才有意思。
有时我觉得,我的心好像古代大宅院里住着的一些怕闲着没事干的妯娌,由于天下太平无事,深宅大院阴森森的空气闲得人发霉,于首想尽了办法要生风波,东打探西挑拨,让自己感到活着还有事做。
忙得直喘气的时候,才会想起,生命中有一些平静的琐碎时光,像浊水上的浮萍,点点青绿,使停滞的水泽多了点呼吸。
琐碎时光,像字字句句中的逗号。
从小我习于一种定律:无所事事是不道德的。使我们无法体会无所事事,或者做点琐碎小事的美感;不做正经事使我有罪恶感。
我想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验,不想做什么事,却无法坦坦然然面对宁静,于是扭开电视,让声光影画无意识的占据。你不想看,也不想关。
“有声音总比没声音好。”一些保持替单身、独居生活的朋友这么解释回家后随手开电视的行为。
怕没声音,又害怕太会牵扯自己真实情绪的声音;老公吆喝老婆吵,孩子哭闹,对他们而言是会杀死美好人生的高分贝噪音。
怕七情六欲的横流,却又不能制服七情六欲。
滔滔说着国家大事、人生大计、工作鸿图,却不知道,在某个没有应酬太早回家的夜里k如何面对一室清幽;在某个太阳狠毒的周日西后,独自一人如何规划。
这也是我曾经面临的难题。心远志大,却为琐碎生活而愁容满面。
我曾经是一个工作狂。诊断工作狂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是否害怕周末周日,是否在面对下班时,有“不知所之”的榜徨。
不只是单身一族有这般苦恼,许多成了家的人,也染上“恐惧周末症候群”和“下班忧郁症”
很久以来我并未察觉自己得了这种“病”我认真工作,从不以加班为苦;即使回到家中,我也一样兢兢业业坐在电脑桌前,想要完成些什么;我会用忙碌的工作表来度过难以消化的情绪打击,用“我很忙”来推却某些“鸿门宴”式的饭局,以“没有时间啊对不起,改天吧”来推延某些结果预订会使我不悦的应酬。为什么我不敢说不?用“忙”才有扎实的理由说不!
我曾用忙碌作障蔽物遮掩各种真正的症结。可是,这就好像一个怀疑自己得了糖尿病的人,在走进医疗检验室的时候,还企图用自来水冲进检验杯,希望不要验出真实的结果——我会举这个例子,是一位医生告诉我的真人实事。
忙忙忙,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不让别人失望?有首歌这么唱进很多城市人的心里,我大概可以为它多加一个问句:忙忙忙,忙是为了遮掩痛苦的真相还是不让自己发慌?忙,明知贪多嚼不烂。
从小我学过很多种技能,企图变得多才多艺,但并没有学过如何在独处时面对自己。
我们这一代几乎每个人不是在“食指浩繁”的家中长大,就是从小哭了有人哄,做错事了有人骂,很少人学到独处时不做什么该怎么办。有些人活了几十年尚未“真正独处”过五分钟——独自看电视、录像带、打电脑玩、看杂志或书打发时间不算。做以上请事时,我们的心多半匆匆忙忙,不过是想做些事打发时间、填补空虚而已,没办法享受琐碎时光中的美丽。
关于如何与自己相处,我还在学习。如果把它当一门课,我大概是资质最驾钝的学生。
我太急、太怕浪费时光、怕一事无成,于是好一大段时间,我用“忙”来浪费时光。
我开始学习享受宁静的时光、琐碎的小事。因为奥修说的一段话:
活着,就是如此美妙的礼物,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你要对存在感谢,相反的,每一个人都不高兴,都在抱怨。
原来我被制约了。我总觉得现在的样子是不够了,有某些东西欠缺了,我应该到某个地方去,成为某种人
奥修说:我们自然的本能因此被转向,导入歧途。一朵金盏花急着想开出玫魂花,除了挫折外只有紧张,稍微做少了点,就有目卑感。
我感到“五雷轰顶”一般,这么多年来,我如此努力,却不知自己是谁。我匆忙生活,正如喝咖啡时只想把咖啡喝完,并未享受过它的滋味;我走路时只想达到目的地,但我并不觉知于:我在走路。
我慢慢学习独处的奥秘。
当我发现“一个人的我依然会微笑”时,我才开始领会,生活是如此美妙的礼物。
生活是如此美妙的礼物。在四季炎热的峇里岛。
一个仍虔诚信奉万神教的岛屿。
我常常想飞到那个岛上去,因峇里岛的空气中总是弥漫着平静而温情的空气。我没有看过哪一个地方的居民,比这里的人更懂得享受生活,非关物质的丰饶或贫瘠;乐天知命、毫不虚伪的笑容,总在他们脸上。
他们没有偶像,每天都在拜神,又不祈求什么具体物事;他们送死如迎生,兴高采烈地庆祝,除了礼服,似乎与办婚礼也没什么不同;他们懂得生活,杀价不成仍会对你微笑。大热天在竹棚子下睡觉,下雨天看荷叶上的露珠、海水退潮后就在沙滩上洗海水浴,他们把陌生人都当好人。观光发展了一百年,人心腐化者有限。
他们是快乐的。你看他们自家院落总是繁花似锦,他们是浑然天成的园艺家。
有一次,有人从峇里岛回来,把我说了一顿,推荐那种“落后”国家干么?他说峇里岛人家无浴室,男男女女在梯田农事过后便在同一条溪中洗澡,女人洗上游,男人洗下游“可怜”极了!
我这才领悟有些人跟我表面上活在同一个世界,但实际上是活在两个世界,不可与言,当他还认为追求文明是唯一正道时,不要对他谈“葛天氏之民”他们哪里可怜?我们才可怜!
他们一直在教我,生活本身就是美妙的礼物。
我在学习,虽然学习不易:写每一个字时都在享受。
喝一杯咖啡是享受,看一本书是享受,无事可做也是享受生活本身就是享受,生命中的琐碎时光都是享受。
关于逃亡者的背景音乐
有一个戏码,在我的人生中不断的上演。
逃走!
直到某一天在书中读到“私密空间不足症”这个心理“病”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天生有这样的难治之症。
我眷恋着安定闲适的生活,但也常常想逃走。我本来以为,我是“不得不”“被迫”逃走。
十四岁开始,我一脚踩进“逃亡”的路线,而我的路线,像风中飘来晃去的蛛丝,我也不知道,另一头会接到哪里?只是像一只笨蜘蛛一样,辛勤的吐着丝,希望不断延长的丝线,带我到命运中冥冥注定的某一个地方。
在回忆的档案中寻找吉光片羽时,我常常看见那个羞怯内向的十四岁少女,坐在宜兰往台北的平快车上,火车一发动,眼眶中开始掉下不争气的眼泪,望着飞逝的家乡景物,一路无声无息的哭,轰隆轰隆,哭过了蓝澄澄的大海,哭进了冗长阴暗的山洞,又哭出了刺目的洞口天光。我不甘毫无依恃的离开故乡,但我当然也不愿意火车调过头再驶回熟悉的小镇。
哀哀切切中其实有期盼的欣喜。如今的我已无法测度,当时少女的我为何坚决决定,就此离开。为什么?对于过往情事,扮演“事后诸葛亮”是很无聊的。当时何曾想过离乡背井的理由,只能说是一种召唤。
一个小小的召唤,会让你的人生完全不同;一个逃走的决定,也许随意,但会从此扭转一生。
人生,一念之差而已。
我只是一直很勇敢,即使懵懵懂懂,也愿意选择改变,不管巴黎、纽约、东京或蛮荒地区,处处都有令我心动的空气,改变环境使我恢复清醒。我相信,这世上有些跟我相同脾胃的人,太容易在太安定的氛围中感觉到不安的气味,常常告诉自己,该吸收新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