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三国大航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顿时两眼放光。谢家产业不少,他无须出仕也能过得很滋润,他最感兴趣的不是做官,而是舞弄墨,最大的愿望就是修一部史书,象司马迁班固那样青史留名。汉家一直很注重修史,灵帝时就在东观修过史,当时是蔡邕等人主持的,只是并不完备,谢承希望能有一天进入东观,修一部更庞大的史书。虽然官方的资料已经被几次战乱烧得差不多了,但仅是剩下的那些,也是普通人根本看不到的绝密档案,想修史的学者梦寐以求的资料。
一听到这个消息,谢承立刻把孙泰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在他看来,孙绍只要愿意推荐他,天子只怕不会推辞的,这事基本就定案了。
丞相虞翻带着百官见完了王驾之后,孙绍回到后殿,一年没有住,虽然宫每天都有人打扫,却多多少少缺了几分人气,原本气相便不威严的越王宫显得更加破败,孙绍背着手,缓缓的在宫行走,张昭张承父子一左一右的陪着。
仲嗣,你来得正好,老师年高,南海事繁,我不忍心让他再受累,你正当壮年,有没有兴趣去南海
张承犹豫了一下,转过头看了一眼张昭。张昭脸皮有些黑,但是情绪还好,他摸着胡子沉吟了片刻:大王,仲嗣初到越国就担此重任,恐怕不太合适吧依我看,还是让他再锻炼两年,按照越国的考功,一步步的升迁比较好。
孙绍扫了张昭一眼,嘴角一挑:老师,你不用担心别人说闲话。我让仲嗣去南海,也不是一下子就把担子压到他身上的。
张昭哦了一声,没有再吭声。他现在虽然是南海督,但是兵权全部在邓艾的手上,他心里也有数,邓艾是孙绍的爱将,这次只带了一千多人就平定了南海,不论是能力还是资历,都是年轻人的佼佼者,南海督迟早是他的,自己不过是开道的。再说了,他对天天和那些野人一样的土著打交道也烦,这次趁着回钱唐参加大阅兵的机会,向孙绍提出请辞,要回家养老。孙绍大概有些不好意思,要让张承去南海。不过,张承到南海就不是南海督了,他根本不够资格,如果不出意外,邓艾将顺理成章的成为南海督。
士载来信说,没有老师坐镇南海,他一个人很吃力,我想着,让仲嗣去帮他,老师你看行吗
仲嗣能帮什么张昭更不高兴了,老子给邓艾铺路,怎么还要张承给邓艾压阵我们家两父子都为邓艾做垫脚石
做长史。孙绍从容的笑了一声:老师觉得如何
张昭皱着眉头,还有犹豫,张承却叹了一口气,看来父亲被孙绍尊敬得过头了,这么好的事情还在挑三捡四。自己刚从吴国过来,一跃而成为南海督的长史,这是多好的机会啊。长史通常就是副手兼监军,这是孙绍对他的信任,他还犹豫什么。
张承对张昭使了个眼色,笑道:大王的信任,臣感激不尽,只怕初来乍到,担不起这样的重任,我还是先到南海做一个小吏,熟悉一下情况再说吧。
孙绍笑了,转过脸看着张承:仲嗣,你的能力我还能不知道好好去做吧,我相信你以后能和老师一样,成为一方重臣的。
张昭这才露出了笑容,孙绍这等于是向他许诺,只要张承干得好,前途不用担心。他相信张承的能力,肯定不会辜负他的期望。
老师,你呢真的打算养老了孙绍笑嘻嘻的看着张昭,神色多了一份调侃:要说年龄,老师六十有九,想要退隐也是情理之,可是老师身体康健,依我看再做几年也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就退休未免有些可惜。要不你还是再辛苦几年吧,父子仨同为两千石,这样的盛事可不多见啊。
张昭得意的抚了抚胡子,眉眼灵动起来。
这次征服扶南,天子要升我做大将军,被魏王曹操劝阻了。我虽然对什么大将军的不感兴趣,可是他这么搞,我还是很不高兴。孙绍重新在前面慢慢的走着,语气也是淡淡的,但是其透出来的不快却非常明显:年初贾太尉病故了,丞相杨公也已经八十有三,很难说什么时候就会弃世。杨公在,我们都影响不了朝庭,杨公如果去了,那我们除了进贡之物,是不是只能任人宰割了
心情大好的张昭一听这话,立刻眉毛一竖:大王有什么打算只要老臣能够效劳的,老臣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孙绍忍不住笑了,摇摇手道:也没那么严重啦。洛阳虽然事多,却也没有那么凶险。老师德高望重,如果能以洛阳任职,必然和杨公一样成为国家柱石。我这次请天子出巡,到东海来大阅兵,就是想趁机和魏蜀吴商量一下洛阳的政局。
大王有什么计划吗张昭追问道。
计划倒是有一点,只是怎么实施,能不能办成,现在我还没有底。孙绍轻声说道:朝庭有三公,有大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贵职,要想能影响到朝庭,至少要控制这几个职位。曹操之所以不愿意我就任大将军,恐怕就是不想居于人下,他上表说,大将军不能居外,要做大将军,就要去洛阳,这当年是句空话,我怎么可能去洛阳任职,等我到了老师这个年龄那还差不多。
曹孟德是想自己做大将军吧他女儿可是皇后呢。张昭冷笑一声。
有可能。孙绍点点头,又摇摇头:又不太可能。这次他接受我的邀请,东海来参加阅兵,自己没有来,来的是他的儿子曹彰,以我看,也许他是想把曹彰派到洛阳去任大将军。
曹彰张承吃了一惊:曹彰是曹操几个儿子当最能打仗的,他不把他留在身边,怎么反而推到洛阳做寓公了
问题就在这里。孙绍转过身,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
张承眼珠一转:他想以天子的名义,利用越吴蜀三国的力量西征,为魏国谋利
他可想得真自在啊。张昭冷笑一声:就是拿下了西凉甚至西域,别人也占不到好处,天子更不可能派人去管,只怕到最后还是由魏国代管。他把别人都当傻子么
不,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非常愿意乐见其成。孙绍停住了脚步,看着偏西的落日,沉默了片刻,忽然说道:老师,仲嗣,你们了解大秦吗
张昭父子互相看了看,茫然的摇了摇头。张承从过一些有关大秦的记录,但是他知道,孙绍说的绝不那几句。
大秦是一个和我们大汉一样伟大的国家,甚至比我们大汉还要辉煌,他以弹丸之地,经数百年奋斗,建立了庞大国家,其历史比我们大汉还要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战国之时,于今大概已经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孙绍转过身来,目光炯炯的看着张昭父子:他们和我大汉一样,现在也处于分崩离析的时候,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要看看那个雄据西方的帝国是怎么兴起的,又是怎么衰落的,也许,这能对我们有所启,有所借鉴。
要研究什么大秦啊,研究秦国就可以。张昭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
孙绍笑着,看着张昭不说话,然后又把目光转向了张承。张昭读了一辈子的圣人书,说得难听一点,他的脑子已经僵了,要想说动他,那可比登天还难。而张承则不然,他虽然也是从小就浸染在儒家经典里,但是他毕竟正当壮年,年轻的时候又身处礼崩乐坏的动乱时代,对儒家经典的坚定xg肯定要比张昭有所逊色,也许能够思考他提出的问题。孙绍知道,自己到了这一步,原先的优越已经基本用完了,而且现在越国的国土面积庞大,人口也过百万,要靠他一个人治理那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不把更多的人才用起来,他要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个新兴的越国出现混乱,从而以更快的度败落,要么就是自己累得象条狗,最后依然难逃那种兴衰的循环。
如果真是那样,他觉得就太不值了。
罗马的历史和大汉正好相反,他是由民主走向,但即使是走向了,他的和汉化的也不是一回事,他从来没有变成一家一姓的私产,仍然保留着古典民主制的基因,现在还是野人,后来却称霸世界,称自己为明人的白人就是因为继承了这种基因,最终才由野人变成了明人,过了东方的明。
自己在这里费心费力的引入民主的思想,又怎么能放着那么好的一个研究对象不管当然了,他也不想全盘照般罗马的民主,毕竟罗马帝国虽然存在了千年之久,最后还是分崩离析,沦落为一个二流小国,只留下罗马城的废墟让人凭吊。
孙绍不想那么做,如果说他有梦想,那么他的梦想就是综合东西方的明,建立一个更强大的王朝,不再让炎黄子孙在兴亡的怪圈里挣扎。
无错打,
顿时两眼放光。谢家产业不少,他无须出仕也能过得很滋润,他最感兴趣的不是做官,而是舞弄墨,最大的愿望就是修一部史书,象司马迁班固那样青史留名。汉家一直很注重修史,灵帝时就在东观修过史,当时是蔡邕等人主持的,只是并不完备,谢承希望能有一天进入东观,修一部更庞大的史书。虽然官方的资料已经被几次战乱烧得差不多了,但仅是剩下的那些,也是普通人根本看不到的绝密档案,想修史的学者梦寐以求的资料。
一听到这个消息,谢承立刻把孙泰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在他看来,孙绍只要愿意推荐他,天子只怕不会推辞的,这事基本就定案了。
丞相虞翻带着百官见完了王驾之后,孙绍回到后殿,一年没有住,虽然宫每天都有人打扫,却多多少少缺了几分人气,原本气相便不威严的越王宫显得更加破败,孙绍背着手,缓缓的在宫行走,张昭张承父子一左一右的陪着。
仲嗣,你来得正好,老师年高,南海事繁,我不忍心让他再受累,你正当壮年,有没有兴趣去南海
张承犹豫了一下,转过头看了一眼张昭。张昭脸皮有些黑,但是情绪还好,他摸着胡子沉吟了片刻:大王,仲嗣初到越国就担此重任,恐怕不太合适吧依我看,还是让他再锻炼两年,按照越国的考功,一步步的升迁比较好。
孙绍扫了张昭一眼,嘴角一挑:老师,你不用担心别人说闲话。我让仲嗣去南海,也不是一下子就把担子压到他身上的。
张昭哦了一声,没有再吭声。他现在虽然是南海督,但是兵权全部在邓艾的手上,他心里也有数,邓艾是孙绍的爱将,这次只带了一千多人就平定了南海,不论是能力还是资历,都是年轻人的佼佼者,南海督迟早是他的,自己不过是开道的。再说了,他对天天和那些野人一样的土著打交道也烦,这次趁着回钱唐参加大阅兵的机会,向孙绍提出请辞,要回家养老。孙绍大概有些不好意思,要让张承去南海。不过,张承到南海就不是南海督了,他根本不够资格,如果不出意外,邓艾将顺理成章的成为南海督。
士载来信说,没有老师坐镇南海,他一个人很吃力,我想着,让仲嗣去帮他,老师你看行吗
仲嗣能帮什么张昭更不高兴了,老子给邓艾铺路,怎么还要张承给邓艾压阵我们家两父子都为邓艾做垫脚石
做长史。孙绍从容的笑了一声:老师觉得如何
张昭皱着眉头,还有犹豫,张承却叹了一口气,看来父亲被孙绍尊敬得过头了,这么好的事情还在挑三捡四。自己刚从吴国过来,一跃而成为南海督的长史,这是多好的机会啊。长史通常就是副手兼监军,这是孙绍对他的信任,他还犹豫什么。
张承对张昭使了个眼色,笑道:大王的信任,臣感激不尽,只怕初来乍到,担不起这样的重任,我还是先到南海做一个小吏,熟悉一下情况再说吧。
孙绍笑了,转过脸看着张承:仲嗣,你的能力我还能不知道好好去做吧,我相信你以后能和老师一样,成为一方重臣的。
张昭这才露出了笑容,孙绍这等于是向他许诺,只要张承干得好,前途不用担心。他相信张承的能力,肯定不会辜负他的期望。
老师,你呢真的打算养老了孙绍笑嘻嘻的看着张昭,神色多了一份调侃:要说年龄,老师六十有九,想要退隐也是情理之,可是老师身体康健,依我看再做几年也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就退休未免有些可惜。要不你还是再辛苦几年吧,父子仨同为两千石,这样的盛事可不多见啊。
张昭得意的抚了抚胡子,眉眼灵动起来。
这次征服扶南,天子要升我做大将军,被魏王曹操劝阻了。我虽然对什么大将军的不感兴趣,可是他这么搞,我还是很不高兴。孙绍重新在前面慢慢的走着,语气也是淡淡的,但是其透出来的不快却非常明显:年初贾太尉病故了,丞相杨公也已经八十有三,很难说什么时候就会弃世。杨公在,我们都影响不了朝庭,杨公如果去了,那我们除了进贡之物,是不是只能任人宰割了
心情大好的张昭一听这话,立刻眉毛一竖:大王有什么打算只要老臣能够效劳的,老臣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孙绍忍不住笑了,摇摇手道:也没那么严重啦。洛阳虽然事多,却也没有那么凶险。老师德高望重,如果能以洛阳任职,必然和杨公一样成为国家柱石。我这次请天子出巡,到东海来大阅兵,就是想趁机和魏蜀吴商量一下洛阳的政局。
大王有什么计划吗张昭追问道。
计划倒是有一点,只是怎么实施,能不能办成,现在我还没有底。孙绍轻声说道:朝庭有三公,有大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贵职,要想能影响到朝庭,至少要控制这几个职位。曹操之所以不愿意我就任大将军,恐怕就是不想居于人下,他上表说,大将军不能居外,要做大将军,就要去洛阳,这当年是句空话,我怎么可能去洛阳任职,等我到了老师这个年龄那还差不多。
曹孟德是想自己做大将军吧他女儿可是皇后呢。张昭冷笑一声。
有可能。孙绍点点头,又摇摇头:又不太可能。这次他接受我的邀请,东海来参加阅兵,自己没有来,来的是他的儿子曹彰,以我看,也许他是想把曹彰派到洛阳去任大将军。
曹彰张承吃了一惊:曹彰是曹操几个儿子当最能打仗的,他不把他留在身边,怎么反而推到洛阳做寓公了
问题就在这里。孙绍转过身,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
张承眼珠一转:他想以天子的名义,利用越吴蜀三国的力量西征,为魏国谋利
他可想得真自在啊。张昭冷笑一声:就是拿下了西凉甚至西域,别人也占不到好处,天子更不可能派人去管,只怕到最后还是由魏国代管。他把别人都当傻子么
不,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非常愿意乐见其成。孙绍停住了脚步,看着偏西的落日,沉默了片刻,忽然说道:老师,仲嗣,你们了解大秦吗
张昭父子互相看了看,茫然的摇了摇头。张承从过一些有关大秦的记录,但是他知道,孙绍说的绝不那几句。
大秦是一个和我们大汉一样伟大的国家,甚至比我们大汉还要辉煌,他以弹丸之地,经数百年奋斗,建立了庞大国家,其历史比我们大汉还要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战国之时,于今大概已经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孙绍转过身来,目光炯炯的看着张昭父子:他们和我大汉一样,现在也处于分崩离析的时候,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要看看那个雄据西方的帝国是怎么兴起的,又是怎么衰落的,也许,这能对我们有所启,有所借鉴。
要研究什么大秦啊,研究秦国就可以。张昭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
孙绍笑着,看着张昭不说话,然后又把目光转向了张承。张昭读了一辈子的圣人书,说得难听一点,他的脑子已经僵了,要想说动他,那可比登天还难。而张承则不然,他虽然也是从小就浸染在儒家经典里,但是他毕竟正当壮年,年轻的时候又身处礼崩乐坏的动乱时代,对儒家经典的坚定xg肯定要比张昭有所逊色,也许能够思考他提出的问题。孙绍知道,自己到了这一步,原先的优越已经基本用完了,而且现在越国的国土面积庞大,人口也过百万,要靠他一个人治理那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不把更多的人才用起来,他要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个新兴的越国出现混乱,从而以更快的度败落,要么就是自己累得象条狗,最后依然难逃那种兴衰的循环。
如果真是那样,他觉得就太不值了。
罗马的历史和大汉正好相反,他是由民主走向,但即使是走向了,他的和汉化的也不是一回事,他从来没有变成一家一姓的私产,仍然保留着古典民主制的基因,现在还是野人,后来却称霸世界,称自己为明人的白人就是因为继承了这种基因,最终才由野人变成了明人,过了东方的明。
自己在这里费心费力的引入民主的思想,又怎么能放着那么好的一个研究对象不管当然了,他也不想全盘照般罗马的民主,毕竟罗马帝国虽然存在了千年之久,最后还是分崩离析,沦落为一个二流小国,只留下罗马城的废墟让人凭吊。
孙绍不想那么做,如果说他有梦想,那么他的梦想就是综合东西方的明,建立一个更强大的王朝,不再让炎黄子孙在兴亡的怪圈里挣扎。
无错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