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三国大航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好象孙权很快就要北上了,难道孙绍有办法让孙权北上不可能啊,孙权要除孙绍的心思只怕比刘备要除关羽的心还重。说实在的,诸葛亮也知道,刘备虽然从理智上知道关羽是个隐患,但是从感情上来说,刘备不愿意坐视关羽被曹操困死,他一直在理智和感情的矛盾中煎熬,这些天无数次的动摇过,有几次甚至准备起兵了,要不是他力劝,只怕刘备已经到了襄阳。
当然了。诸葛亮很严肃的点点头:主公怎么可能坐视君侯不管呢只要孙权出兵北上,主公肯定会一起跟着去的。
那好,我这就将军师的决定回复父亲。关平二话不说,转身就走。刘备和诸葛亮被他的态度一时搞得有些莫名其妙。关平是个比较低调的人,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嚣张他难道能肯定孙权会出兵,还是关羽根本不相信他会出兵,早就知道他们会拿这个做借口
他们当然不知道,关羽听了孙绍的话之后,把心底那些对刘备不确定的怀疑全部转到了诸葛亮的身上,而且变本加利,他认为诸葛亮一定是担心他以后会和他争权,所以现在要借这次机会把他除掉,以前的一切,都是诸葛亮的虚伪做作,如果到了节骨眼上,诸葛亮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要借曹操的死致他于死地。
他虽然没对关平说,但是他不善于掩藏自己的心思,关平跟了他多年,又岂能体会不出这点味道他一路上就在猜测这种可能性,现在刘备面露难色,一言不发,说话的就是诸葛亮,关平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想,诸葛亮已经从疑犯正式升级为罪犯。
只是诸葛亮自己并不知道,因为孙绍一句只说了一半的话,他以前在关羽心目中的好印象已经轰然倒塌,等待他的将是关羽雷霆一般的怒火。
孙权会退吗刘备哑着嗓子问诸葛亮,不等诸葛亮回答,他又说道:如果孙权会退,或者北上,我也想立刻起兵,再拖延下去,只怕云长会支撑不下去的。
诸葛亮只得把刚冒上心头的一丝不安先放在一边,转过来劝愧疚的刘备:主公,我相信孙绍现在一定也派出了求救的使者,只是他不到末路穷途,只怕孙权不会去替他解围。主公,孙权此人反复无常,他和曹操很可能有了默契,此时我们北上的话,益州可就危险啦。
刘备仰起头,欲言又止。他不想这么做,可是又不能不这么做,关羽和他的情义是很深,可是在儿子和关羽之间,他还是会选择儿子。刚刚关平的举动让他愧疚的同时,也让他感觉到了关氏父子的嚣张连一直比较温和的关平现在都变成这样了。
都怪孙绍刘备不愿意责怪关羽,把责任推到了孙绍的头上要不是孙绍那个嚣张跋扈的竖子和关羽在一起,关羽怎么可能变成他的隐患他可一直是他最信任的人啊。
派人去和孙权谈谈。刘备十分纠结,心烦意乱的一把袖子:他实在不想去救人的话,请他向后撤一点,我去救。
诸葛亮还想劝,可是刘备大步走远了。诸葛亮站在原地想了半天,叹了口气,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法正。如果法正还在,刘备肯定不会是这种态度,自己和法正相比还是差了一截,虽然法正已经死了,自己还是不能完全顶替他的位置。一想到法正,诸葛亮就有些愤懑,法正怎么了他会打仗,我也颇通兵法啊,不过他的机会更多而已。将来有一天我有掌兵的机会,也让你们看看我的用兵才能。
柴桑,孙权看着一脸是土的孙桓,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他接过孙桓双手送上来的急报,挥挥手:你先下去洗洗,然后再吃点东西,好好睡一觉,我和诸君商量一下再给你答复。
孙桓目光复杂的看了他一眼,随即低下头,快步走了出去。孙权被他那一眼看得不安,心脏猛的跳了一下,恍惚之间,好象站在他面前的不是孙桓,而是孙绍,是孙绍那双似乎能一直看到他内心的那双眼睛,只是那么一瞟,就看透了他所有的险恶用心,将他心底最阴暗的东西无遮无挡的抖了出来。
至尊孙邵见他发呆,连忙拉了他一下。孙权一惊,这才回过神来,孙桓已经出去了,眼前是空荡荡的门。
哦,长绪,你看这件事应该怎么办孙权将手里的急报塞到孙邵的手里。孙邵觉得有些烫手,可是又不敢再塞回来,他虽然还没看,但是从孙桓那副样子就可以猜得到,宛城快到了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了。
至尊,我们如果北上,刘备会不会趁虚而入
我就是在担心这个啊。孙权应声答道:这个卖草履的老贼无耻之尤,那年趁着公瑾和曹仁在江陵血战,他偷偷取了江南四郡,这次如果我北上解围,他会不会再故伎重施
完全有可能啊。孙邵明知道这是借口,还是深表同意的附和道:我们支援了他那么多粮食,帮他击退了曹操,他不仅一点善意没意,反而做出这种姿态,实在让人齿冷。对这样的人,不能不防。
那奉先那里怎么办孙权反过来问道:我不能就这么坐视啊。
孙邵一愣,心道你这怎么能问我呢,分明是你想借曹操的刀杀他好不好可是这话不能说,他还必须给孙权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派人去和刘备谈一谈吧,我们一起北上。
孙权点了点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时间也差不多了,再不北上,孙绍和关羽固然要完蛋,但是曹操也会再次南下,重夺樊城襄阳,如果不在此之前到达襄阳,守住汉水防线,那么南郡就会失守,三方的战线会再次回到建安十三年的时候。
到了那个时候,曹操大概不会给他江淮之地了。
派别去比较好
张温。
孙权瞟了孙邵一眼,没有说什么。他知道孙邵和张温关系不好,张温是吴郡才子,现在是中郎将,孙邵是淮泗派的老臣,因为要抑制江东土著过快的实力增长,他对张温一直很压制,当然了,这不会由他自己来表现,一般都由孙邵这样的臣子出面阻拦,所以张温对孙邵的意见很大,私下里说孙邵没学问,是个无能之辈。这样的话传到孙邵的耳朵里,孙邵当然也不会饶了他。
孙权不反对手下互相争斗,这样对他只有好处,更何况派张温去和刘备谈判也确实比较合适,谈得成更好,谈不成,孙绍也不能怪他,张温可是孙绍的旧部。
张温很快来了,听了孙权的命令,他二话不说,领命出帐。他没有立刻起身,而是找到了刚吃完饭的孙桓。孙桓虽然把脸上的尘土全部洗干净了,可是憔悴的脸色却掩盖不住,看到张温,他没什么好脸色。在孙绍帐下的时候,孙绍很少提张温这个人,就是提也是夸他学问好,但是孙绍手下比如帅增之类的对张温印象就很差了,他们一直对张温当初的行为耿耿于怀,认为张温利用了孙绍,然后又背叛了孙绍。孙桓和摧锋营呆的时间久了,不知不觉的把自己当成了孙绍的人,任何和孙绍不对付的,都是敌人或潜在的敌人要不然他也不会用那种眼光看孙权了。
宛城的情况现在如何张温对孙桓冷漠的眼神视而不见,意态从容的问道。
不好。孙桓收起了自己的不快,勉强答道。他虽然不喜欢张温,但是孙绍说过张温很聪明,他也希望张温能够出点好主意,于是把宛城的情况对张温说了一遍。张温见孙桓面色沉重,显然对孙绍的处境十分担心,忍不住笑了:孙校尉,你是不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孙桓一听这话,立刻沉下了脸,怒视着张温。
张温嘴角一挑,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却不点破。他淡淡的笑道:我奉命去江陵和刘备谈判,且不论能不能谈成,这一来一回的也要不少时间,你是在这里等着,还是赶回宛城去
孙桓哼了一声,沉默了片刻道:张君有什么良策可以教我
张温点点头:如果你要回宛城,你就对孙将军说,不要指望这里了。张温抬起手,挡住了正要说话的孙桓:刘备在江陵,至尊在柴桑,他们谁也不信谁,要么一起北上,要么一起等着,不可能协调一致的。
孙桓不吭声了,他知道张温的意思,想了片刻,又问道:那如果我留在这里呢
如果你留在这里,那就不要闲着,立刻去拜访一下诸将,特别是那些老将和孙氏宗室,把宛城的情况告诉他们。他顿了顿,接着又说道:要快要不然你就没有机会了。
孙桓眼光一闪,忽然明白了。孙权如果不想去救孙绍,他一定不会让自己把宛城的情况告诉别人,别人不知道宛城的情况,当然也不会对孙权驻留不前的举动表示异议。孙绍的那封急报,最后也许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连忙整理了一下衣服,客客气气的向张温拜了一拜。
多谢张君提醒。
,好象孙权很快就要北上了,难道孙绍有办法让孙权北上不可能啊,孙权要除孙绍的心思只怕比刘备要除关羽的心还重。说实在的,诸葛亮也知道,刘备虽然从理智上知道关羽是个隐患,但是从感情上来说,刘备不愿意坐视关羽被曹操困死,他一直在理智和感情的矛盾中煎熬,这些天无数次的动摇过,有几次甚至准备起兵了,要不是他力劝,只怕刘备已经到了襄阳。
当然了。诸葛亮很严肃的点点头:主公怎么可能坐视君侯不管呢只要孙权出兵北上,主公肯定会一起跟着去的。
那好,我这就将军师的决定回复父亲。关平二话不说,转身就走。刘备和诸葛亮被他的态度一时搞得有些莫名其妙。关平是个比较低调的人,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嚣张他难道能肯定孙权会出兵,还是关羽根本不相信他会出兵,早就知道他们会拿这个做借口
他们当然不知道,关羽听了孙绍的话之后,把心底那些对刘备不确定的怀疑全部转到了诸葛亮的身上,而且变本加利,他认为诸葛亮一定是担心他以后会和他争权,所以现在要借这次机会把他除掉,以前的一切,都是诸葛亮的虚伪做作,如果到了节骨眼上,诸葛亮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要借曹操的死致他于死地。
他虽然没对关平说,但是他不善于掩藏自己的心思,关平跟了他多年,又岂能体会不出这点味道他一路上就在猜测这种可能性,现在刘备面露难色,一言不发,说话的就是诸葛亮,关平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想,诸葛亮已经从疑犯正式升级为罪犯。
只是诸葛亮自己并不知道,因为孙绍一句只说了一半的话,他以前在关羽心目中的好印象已经轰然倒塌,等待他的将是关羽雷霆一般的怒火。
孙权会退吗刘备哑着嗓子问诸葛亮,不等诸葛亮回答,他又说道:如果孙权会退,或者北上,我也想立刻起兵,再拖延下去,只怕云长会支撑不下去的。
诸葛亮只得把刚冒上心头的一丝不安先放在一边,转过来劝愧疚的刘备:主公,我相信孙绍现在一定也派出了求救的使者,只是他不到末路穷途,只怕孙权不会去替他解围。主公,孙权此人反复无常,他和曹操很可能有了默契,此时我们北上的话,益州可就危险啦。
刘备仰起头,欲言又止。他不想这么做,可是又不能不这么做,关羽和他的情义是很深,可是在儿子和关羽之间,他还是会选择儿子。刚刚关平的举动让他愧疚的同时,也让他感觉到了关氏父子的嚣张连一直比较温和的关平现在都变成这样了。
都怪孙绍刘备不愿意责怪关羽,把责任推到了孙绍的头上要不是孙绍那个嚣张跋扈的竖子和关羽在一起,关羽怎么可能变成他的隐患他可一直是他最信任的人啊。
派人去和孙权谈谈。刘备十分纠结,心烦意乱的一把袖子:他实在不想去救人的话,请他向后撤一点,我去救。
诸葛亮还想劝,可是刘备大步走远了。诸葛亮站在原地想了半天,叹了口气,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法正。如果法正还在,刘备肯定不会是这种态度,自己和法正相比还是差了一截,虽然法正已经死了,自己还是不能完全顶替他的位置。一想到法正,诸葛亮就有些愤懑,法正怎么了他会打仗,我也颇通兵法啊,不过他的机会更多而已。将来有一天我有掌兵的机会,也让你们看看我的用兵才能。
柴桑,孙权看着一脸是土的孙桓,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他接过孙桓双手送上来的急报,挥挥手:你先下去洗洗,然后再吃点东西,好好睡一觉,我和诸君商量一下再给你答复。
孙桓目光复杂的看了他一眼,随即低下头,快步走了出去。孙权被他那一眼看得不安,心脏猛的跳了一下,恍惚之间,好象站在他面前的不是孙桓,而是孙绍,是孙绍那双似乎能一直看到他内心的那双眼睛,只是那么一瞟,就看透了他所有的险恶用心,将他心底最阴暗的东西无遮无挡的抖了出来。
至尊孙邵见他发呆,连忙拉了他一下。孙权一惊,这才回过神来,孙桓已经出去了,眼前是空荡荡的门。
哦,长绪,你看这件事应该怎么办孙权将手里的急报塞到孙邵的手里。孙邵觉得有些烫手,可是又不敢再塞回来,他虽然还没看,但是从孙桓那副样子就可以猜得到,宛城快到了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了。
至尊,我们如果北上,刘备会不会趁虚而入
我就是在担心这个啊。孙权应声答道:这个卖草履的老贼无耻之尤,那年趁着公瑾和曹仁在江陵血战,他偷偷取了江南四郡,这次如果我北上解围,他会不会再故伎重施
完全有可能啊。孙邵明知道这是借口,还是深表同意的附和道:我们支援了他那么多粮食,帮他击退了曹操,他不仅一点善意没意,反而做出这种姿态,实在让人齿冷。对这样的人,不能不防。
那奉先那里怎么办孙权反过来问道:我不能就这么坐视啊。
孙邵一愣,心道你这怎么能问我呢,分明是你想借曹操的刀杀他好不好可是这话不能说,他还必须给孙权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派人去和刘备谈一谈吧,我们一起北上。
孙权点了点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时间也差不多了,再不北上,孙绍和关羽固然要完蛋,但是曹操也会再次南下,重夺樊城襄阳,如果不在此之前到达襄阳,守住汉水防线,那么南郡就会失守,三方的战线会再次回到建安十三年的时候。
到了那个时候,曹操大概不会给他江淮之地了。
派别去比较好
张温。
孙权瞟了孙邵一眼,没有说什么。他知道孙邵和张温关系不好,张温是吴郡才子,现在是中郎将,孙邵是淮泗派的老臣,因为要抑制江东土著过快的实力增长,他对张温一直很压制,当然了,这不会由他自己来表现,一般都由孙邵这样的臣子出面阻拦,所以张温对孙邵的意见很大,私下里说孙邵没学问,是个无能之辈。这样的话传到孙邵的耳朵里,孙邵当然也不会饶了他。
孙权不反对手下互相争斗,这样对他只有好处,更何况派张温去和刘备谈判也确实比较合适,谈得成更好,谈不成,孙绍也不能怪他,张温可是孙绍的旧部。
张温很快来了,听了孙权的命令,他二话不说,领命出帐。他没有立刻起身,而是找到了刚吃完饭的孙桓。孙桓虽然把脸上的尘土全部洗干净了,可是憔悴的脸色却掩盖不住,看到张温,他没什么好脸色。在孙绍帐下的时候,孙绍很少提张温这个人,就是提也是夸他学问好,但是孙绍手下比如帅增之类的对张温印象就很差了,他们一直对张温当初的行为耿耿于怀,认为张温利用了孙绍,然后又背叛了孙绍。孙桓和摧锋营呆的时间久了,不知不觉的把自己当成了孙绍的人,任何和孙绍不对付的,都是敌人或潜在的敌人要不然他也不会用那种眼光看孙权了。
宛城的情况现在如何张温对孙桓冷漠的眼神视而不见,意态从容的问道。
不好。孙桓收起了自己的不快,勉强答道。他虽然不喜欢张温,但是孙绍说过张温很聪明,他也希望张温能够出点好主意,于是把宛城的情况对张温说了一遍。张温见孙桓面色沉重,显然对孙绍的处境十分担心,忍不住笑了:孙校尉,你是不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孙桓一听这话,立刻沉下了脸,怒视着张温。
张温嘴角一挑,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却不点破。他淡淡的笑道:我奉命去江陵和刘备谈判,且不论能不能谈成,这一来一回的也要不少时间,你是在这里等着,还是赶回宛城去
孙桓哼了一声,沉默了片刻道:张君有什么良策可以教我
张温点点头:如果你要回宛城,你就对孙将军说,不要指望这里了。张温抬起手,挡住了正要说话的孙桓:刘备在江陵,至尊在柴桑,他们谁也不信谁,要么一起北上,要么一起等着,不可能协调一致的。
孙桓不吭声了,他知道张温的意思,想了片刻,又问道:那如果我留在这里呢
如果你留在这里,那就不要闲着,立刻去拜访一下诸将,特别是那些老将和孙氏宗室,把宛城的情况告诉他们。他顿了顿,接着又说道:要快要不然你就没有机会了。
孙桓眼光一闪,忽然明白了。孙权如果不想去救孙绍,他一定不会让自己把宛城的情况告诉别人,别人不知道宛城的情况,当然也不会对孙权驻留不前的举动表示异议。孙绍的那封急报,最后也许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连忙整理了一下衣服,客客气气的向张温拜了一拜。
多谢张君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