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汉朝其实很疯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意一起去。如意年纪小,十分贪睡,赖在床上不肯起,刘盈只好把他留在寝宫,独自走了。谁知,这一别竟是永别。刘盈在外打猎,吕后就派人在未央宫内把刘如意当猎物打了。
未央宫内,早就布满了吕后的眼线,机会一出现,吕后立马派武士潜入刘盈寝宫,用一条布勒死了年仅十多岁刘如意。
关于此桩血案,史记吕太后本纪中的记载是“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用布条勒死,是野史西京杂记的说法。按常理推断,西京杂记中的说法更为可信。因为刘如意当时才十几岁,武士怎么可能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喝酒呢?
刘盈打猎回来,得知如意已死,号啕大哭,他对母后的恐惧又加深了一层。他断定这是母后一手操纵的血案。但他没料到,更为残酷的血案还在后面,他将亲眼目睹真正惨绝人寰的一幕。
赵王如意一死,戚姬的死期也就不远了。此时的戚姬,万念俱灰,她宛如吕后手里的一只昆虫,吕后只需轻轻一捏,她瞬间便会香消玉殒。然而,吕后并不想让她痛快地死去,她要让她品尝世间最不堪忍受的四个字——生不如死!尽管她们都是女人。
吕后开始玩儿命地折磨戚姬。每一次折磨,都是一种恨的宣泄。
戚姬的头发早被剃光了,她的眼睛依然美丽,嗓子依然动听。这些,都曾让刘邦迷恋而不能自拔,自然也是吕后心中烈火一般的恨。
吕后派人给戚姬灌下一杯酒,不是毒酒,而是哑酒。戚姬喝下,拼命抓挠自己的喉咙,她竭尽全力也再喊不出一点声音。
接下来,就是眼睛。戚姬那双顾盼流波的眸子,无数次勾走了刘邦的魂魄。吕后派去的人,用两只月牙形的钳子夹在戚姬的双眼上,一使劲,整个眼球被夹了出来,眼球连着丝丝滑腻的肉筋,血淋淋的落在精致闪亮的银盘里。
不知道吕后看到了这双眼球后,背脊会不会升腾起一股寒意。
也许不会,戚姬那双光亮的眸子,脱离身体后会很快地黯淡,干瘪了,犹如蜡烛熄灭。
此时的戚姬,又瞎又哑。但她还能听到声音。就连这一点,吕后也不允许,她下令,用香烛将戚姬熏聋。史书上没有记载,戚姬是什么时候听到儿子刘如意的死讯的,如果是熏聋之前的一刻听到,那么,她在人世间听到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儿子身亡的噩耗。
吕后当时有没有这样做呢?无从所知。
总之,此时的戚姬,饱受精神和肉体双重折磨,宠爱她的刘邦死了,儿子刘如意也死了,她在这个世间,再无牵挂再无希望,一眼望不到头的苦痛人生不堪重负,若是饮一杯毒酒,脖颈上挨一刀倒是一种解脱。然而,此时的她,连死也是一种奢望。吕后的宣泄还没有结束,她还痛恨戚姬的四肢,它们曾在刘邦面前舞蹈,一招一式都是那么轻佻妖艳,诱惑无穷。吕后自然不会放过,她再次下令,砍掉戚姬的双腿、双腿。
此时的戚姬,很难再被称之为“人”她既瞎又哑又聋,没有四肢,没有头发,只有一截短小扭曲身子,看上去异常古怪。这样一个东西,该关在哪里呢?扔到厕所里去!吕后无比厌恶地说。
当时的厕所,是和猪圈连在一起的。戚姬被关进厕所,等于是和猪关在一起。当时的猪,称为“彘”于是,吕后给了一个戚姬一个新的身份——“人彘”
过了几天,吕后发出了她狠斗“小三”的最后一道命令,派人去请刘盈前来观赏“人彘”刘盈到了现场,看了一眼地上迟缓爬动的怪物,吓得当场大哭,几次昏厥过去。回到未央宫,一病不起,卧床一年,不能理朝政。身体恢复以后,刘盈也不理朝政,终日沉湎于酒色。他认为,吕后的残酷行为,不是人能干出来的,他做为吕后的儿子,实在没有颜面治理天下。
四、无为而治
刘邦死后,吕雉权欲熏天,刘盈仁慈懦弱,汉王朝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在这段日子里,最操劳最辛苦的人便是相国萧何了。
萧何为汉朝开国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他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般谨慎。
可是,现在的萧何,已经太老了。公元前193年七月初五,心力交瘁的萧何,终于一病不起。
萧何卧病不起的时候,惠帝刘盈曾到相国府探望。
病榻前,惠帝问奄奄一息,生命垂危的萧何:“相国,您不在了,谁能接替您呢?”
萧何道:“知臣者,莫过于陛下也,我心中的人选,陛下应该很清楚了。”
惠帝想了想,又问:“以相国之见,曹参如何?”
萧何流泪道:“陛下如此贤德,臣死而无憾矣。”
萧何为何力挺曹参?不单因为他与曹参是多年的挚友,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非常了解曹参。
曹参虽为一介武夫,但却不是以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他有政治头脑和见识。当年,刘邦当上皇帝后,封长子刘肥为齐王,曹参则任齐相国。他的执政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就眼下的形式看,吕雉权欲膨胀,外戚蠢动,正需要曹参这等有资历、有能力,又有政治见识的人物来平衡朝廷中各派的政治力量。
萧何挺曹参,是他为汉朝做的最后一件政事。做完这件事之后,他撒手人寰。
再说曹参,在听到萧何去世的消息后,他便当即吩咐自己的舍人道:“赶紧为我打点行装,我即将入京了。”
舍人摸不着头脑,问曹参进京做什么。
“做相国”曹参的回答干脆而有力。
舍人将信将疑,老老实实地收拾行装。
果然,几日之后,惠帝传来了诏书,任命曹参为相国,令其即日附长安就职。
走之前,曹参向自己推荐的接班人交代齐国的政事,说你的任务很简单,只要管理好齐国的监狱和市场就是头功一件。
继任者不解,监狱和市场难道比治国更重要吗?
曹参道:“你以为管理好监狱和市场是小事么?须知这两个地方,便是善人与恶人并存,鱼与龙混杂之地。这两处一乱,一国的秩序便乱了,因而我将此事作为头等大事托付于你。”
继任者这才明白了曹参的意图,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做好监狱和市场的细节工作,齐国便会安定许多。
交代了齐国的事,曹参到长安走马上任。
朝廷中,上上下下,所有官员都把眼睛瞪圆瞪亮,倒要看看这位新上任的相国,萧何的继任者有什么过人的本事。
官场中有句俗话,叫新官上任三把火。大伙儿怀着无限期待的心情,看曹参有何动作。
可是没料到,曹参没有任何打动作,连小动作都没做出一个。一切事情,他都按照萧何过去定下规章制度办。譬如任用干部,他不选那些能言善辩,喜好舞文弄墨之辈。他认为这类人都是沽名钓誉而缺乏真才实学的。因此,他专门选用那些不善言辞,行事谨慎,性情敦厚的人。
而且,曹参的工作效率也很低,很多公文积压着不及时处理,而且他上班喝酒,下班回到府中还喝。
朝廷上那些公卿大夫立马看不顺眼了,他们早也盼晚也盼,盼着这位新继任的曹相国做出治国的新举措,哪知道这厮升了官却不作为。得好好规劝一番。
于是,一帮人跑去规劝曹参。孰料,他们揣了满肚子的至理名言未及倾吐,曹参就拿出美酒,邀众人一同畅饮。其中有人刚想看口,曹参就向其敬酒,将对方的一腔肺腑之言堵在嘴里。
末了,一帮人喝得烂醉,趔趔趄趄地离席而去。
头一回劝解失败,这帮人还来,可每一次的结局都相同。日子一长,大家对曹参的不作为倒习以为常了。
作为相国,曹参终日纵酒放歌,底下的官吏自然上行下效。在相府的后花园里,常常聚集着一帮酒徒在喝在笑在作乐。有人看不惯这种景象,又不好直接告之曹参,就假意请曹参到后花园游玩,让他亲眼看看。
曹参到了后花园,只见一群官吏大呼小叫,一边喝酒一边唱歌。报告之人以为曹参会当即怒斥这帮烂醉的官吏,没想到曹参看到这幅景象,立刻受到了强烈地感染,吩咐人拿来美酒,与官吏们一同豪饮。官吏们便喝得更痛快,唱得更放肆了。
曹参昏天黑地的醉酒,又不理政事。惠帝心里直犯嘀咕,又不好直接质问曹参,就把曹参的儿子找来问话。
惠帝吩咐曹参的儿子曹窋说:“你去问问你家老爷子,他新任相国,为何成天买醉不理政事,长此下去,天下不知会乱成什么样。”
最后,惠帝还嘱咐曹窋,你千万别说这话是我让你问的。
曹窋点头应允,可转脸就把惠帝卖了,把惠帝所言原原本本讲给曹参听。曹参听罢,勃然大怒,命人打了儿子两百大板。
打完,曹参给儿子下令,滚回宫里伺候皇上,国家大事你小子少插手!
惠帝知道此事后,在上朝的时候就责问曹参:“为何要责打曹窋?”
曹参不慌不忙地取下头上冠,拿在手上,反问道:“陛下您与高祖皇帝相比,谁更英明神武呢?”
这话把惠帝问得一愣,片刻说:“这还用问,朕当然无法与先帝相比。”
曹参点了点,仿佛很满意这个答案。接着,他又问:“那么,陛下您觉得臣与萧何相比,谁更贤能呢?”
惠帝瞪眼看了看曹参,须臾,诚恳地说:“说实在的,你恐怕比不上萧相国。”
“这就对了!”曹参拍手道。
看着曹参一副兴高采烈地样子,惠帝更懵了。
曹参接着解释道:“先帝与萧相国平定天下,国家法度也已建立齐备,臣以为恪尽职守,严格遵循法度就是最明智的选择。”
惠帝登时醒悟,认为曹参言之有理。萧何制定的法令,严明周全,曹参接任相国,谨慎遵循,无为而治,天下庶民皆可安居乐业,这就是最大的贡献。
再想深一点,如今吕后权倾朝野,连自己这个皇帝都是个傀儡,何况曹参这个继任的相国。试想,倘若他大刀阔斧地推行新的政令,他的下场很有可能比韩信、英布、彭越等人害惨。
其实知道这个利害关系的不单曹参一人。张良和萧何也早就心中有数。张良装作逍遥似神仙以求自保,萧何则成天戴着假面具。他们自由一套,曹参学不来,他只能每日放纵饮酒,从而自保。
无为而治,有时候是一种政治手段,更是一种混官场的智慧。
五、政治情书
汉高祖刘邦故去,相国萧何也故去。大汉王朝这艘巨轮在曹参的无为而治中行驶的还算平稳。然而,平稳只是表面,在这艘巨轮之下布满了暗礁。
内部,吕雉掌权,群臣之心纷乱;外部,匈奴蠢蠢欲动。
就在这个局面严峻之时,匈奴的冒顿王向汉朝提出了和亲。
冒顿王亲自给太后吕雉写一封关于和亲的信。信的大意是:我,作为一个君王,生于沼泽,长于荒野,可谓孤苦伶仃。皇太后您也刚死了丈夫,寡居宫中,心情一定也相当郁闷。我愿以我的所有,给您带来快乐。
这哪是和亲的信,简直就是一封情书,赤裸裸地向大汉朝的太后吕雉求爱。
吕雉读完这封情书,气得七窍生烟。她心里陡生一种被人欺负的感觉。自己刚刚守寡,这匈奴冒顿便如此猖狂地送来这样一封书信,明摆着就是将大汉王朝占我己有。
过去,匈奴强盗屡次侵犯大汉边疆,已十分可恨;如今更为大胆和放肆了。这口气怎么也不能咽下去!
吕雉立刻召集臣下商议对策。
她先把这事跟自己的妹夫樊哙讲了。自从刘邦死后,在群臣中,樊哙是吕雉最信任和器重的人。当然,这不仅仅因为他们是亲戚关系。
要知道,刘邦在临时之前,为了削弱吕雉的势力。曾派陈平去杀害樊哙。陈平在押解樊哙回长安的途中,忽然收到刘邦驾崩的消息。顿时,陈平惊出了一身冷汗,昼夜赶往长安,直奔长乐宫,跪在刘邦灵前,差点哭昏死过去。
哭完,他立刻跑到吕雉那里,报告了刘邦让自己杀害樊哙的事情。意思是说,我没有执行圣旨,冒着掉脑袋的危险,才保全了樊哙的性命。
吕雉心中有数,她琢磨,没准儿杀樊哙的主意正是陈平给刘邦献的计。现在,刘邦已故,陈平便跑来倾诉。
心里虽这么想,但面上吕雉毫无表情,只是淡淡地回复陈平:“知道了。”
吕雉确实厉害,她心里很恨陈平,但却没有杀他。一方面,她担心杀了陈平,会引起连锁反应。毕竟,陈平是在执行刘邦圣旨,何况他最终并没有将樊哙就地正法。
因此,她不但没有处置陈平,反而善待。这既显示自己宽宏大量,又给自己增添了一股政治力量。
当然,对陈平,吕雉始终不信任的,她最信任的干将非樊哙莫属。
再说樊哙看到冒顿给吕雉写的情书后,忍不住破口大骂,当即就向吕雉请命,愿领十万大军前去平定匈奴,击杀冒顿。
没想到,他这番铿锵有力地豪迈表白,当即遭到一个人喝叱。此人便是中郎将季布。他高声喝道:“樊哙口出狂言,当斩!”
这一言令所有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
季布却旁若无人地继续说:“想当年,匈奴将先帝围困于平城,那时,我汉军尚有三十余万。如今樊哙只用十万人马,如何解围?那不等于是让大汉的将士去送死么?这样一来,天下大乱,你们说,樊哙该不该斩?”
这番话说得众人,包括吕雉以及樊哙本人都哑口无言。
而在场的几位文臣也人云亦云,一起攻击樊哙。吕雉听了他们的话,心里虽然气愤,但回想起当年刘邦高登被围之事,也不寒而栗。她很清楚,凭现在大汉王朝的军事实力,要收拾匈奴是根本不可能的。
一些能征善战的老将已经故去,现存的将领,要么老弱,要么幼小,难以却抵御如狼似虎的匈奴军。
只有求和,可怎么个求和法呢?人家送来了情书,最起码你得回复一封信吧。头疼的是,这回信该怎么写?
吕雉召来了谒者张释,让他代写回信。张释斟字酌句替吕雉表达心思。信写得很客气,说单于您让我们受宠若惊,只是现在我年纪大了,气力也衰弱了,头发也掉了,牙齿也缺了,没法满足您的欲望。我们这敝陋之地也一直没有冒犯您,还希望您宽宏大量。
这是一封忍气吞声、言辞卑微的信。堂堂大汉王朝,自称为敝陋之地,只求能够自保。堂堂汉王朝的太后,自称年老色衰,配不上匈奴王,难以满足其欲望,这真是把脸丢到姥姥家了。
单是这封丢脸的信,似乎还不足以打动冒顿单于,吕雉又下令,遴选了一些宗室女子,嫁给冒顿单于,做为和亲,另外,还送上了车马。
冒顿单于收到了吕雉的信和礼物,如数笑纳。他认为吕后真诚的,既如此便不再挑衅。
两封情书的来往,使大汉王朝的北疆又保持一段时间的安宁与和平。
而就在这一年的曹参病逝,按照刘邦生前的安排,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
到了惠帝六年的时候,张良和樊哙也相继去世了。周勃被任命为太尉。不久,在最高军事长官的名单上又加上了在荥阳驻军的灌婴。
一帮老臣已去,汉朝进入了吕雉掌权的时代。
意一起去。如意年纪小,十分贪睡,赖在床上不肯起,刘盈只好把他留在寝宫,独自走了。谁知,这一别竟是永别。刘盈在外打猎,吕后就派人在未央宫内把刘如意当猎物打了。
未央宫内,早就布满了吕后的眼线,机会一出现,吕后立马派武士潜入刘盈寝宫,用一条布勒死了年仅十多岁刘如意。
关于此桩血案,史记吕太后本纪中的记载是“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用布条勒死,是野史西京杂记的说法。按常理推断,西京杂记中的说法更为可信。因为刘如意当时才十几岁,武士怎么可能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喝酒呢?
刘盈打猎回来,得知如意已死,号啕大哭,他对母后的恐惧又加深了一层。他断定这是母后一手操纵的血案。但他没料到,更为残酷的血案还在后面,他将亲眼目睹真正惨绝人寰的一幕。
赵王如意一死,戚姬的死期也就不远了。此时的戚姬,万念俱灰,她宛如吕后手里的一只昆虫,吕后只需轻轻一捏,她瞬间便会香消玉殒。然而,吕后并不想让她痛快地死去,她要让她品尝世间最不堪忍受的四个字——生不如死!尽管她们都是女人。
吕后开始玩儿命地折磨戚姬。每一次折磨,都是一种恨的宣泄。
戚姬的头发早被剃光了,她的眼睛依然美丽,嗓子依然动听。这些,都曾让刘邦迷恋而不能自拔,自然也是吕后心中烈火一般的恨。
吕后派人给戚姬灌下一杯酒,不是毒酒,而是哑酒。戚姬喝下,拼命抓挠自己的喉咙,她竭尽全力也再喊不出一点声音。
接下来,就是眼睛。戚姬那双顾盼流波的眸子,无数次勾走了刘邦的魂魄。吕后派去的人,用两只月牙形的钳子夹在戚姬的双眼上,一使劲,整个眼球被夹了出来,眼球连着丝丝滑腻的肉筋,血淋淋的落在精致闪亮的银盘里。
不知道吕后看到了这双眼球后,背脊会不会升腾起一股寒意。
也许不会,戚姬那双光亮的眸子,脱离身体后会很快地黯淡,干瘪了,犹如蜡烛熄灭。
此时的戚姬,又瞎又哑。但她还能听到声音。就连这一点,吕后也不允许,她下令,用香烛将戚姬熏聋。史书上没有记载,戚姬是什么时候听到儿子刘如意的死讯的,如果是熏聋之前的一刻听到,那么,她在人世间听到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儿子身亡的噩耗。
吕后当时有没有这样做呢?无从所知。
总之,此时的戚姬,饱受精神和肉体双重折磨,宠爱她的刘邦死了,儿子刘如意也死了,她在这个世间,再无牵挂再无希望,一眼望不到头的苦痛人生不堪重负,若是饮一杯毒酒,脖颈上挨一刀倒是一种解脱。然而,此时的她,连死也是一种奢望。吕后的宣泄还没有结束,她还痛恨戚姬的四肢,它们曾在刘邦面前舞蹈,一招一式都是那么轻佻妖艳,诱惑无穷。吕后自然不会放过,她再次下令,砍掉戚姬的双腿、双腿。
此时的戚姬,很难再被称之为“人”她既瞎又哑又聋,没有四肢,没有头发,只有一截短小扭曲身子,看上去异常古怪。这样一个东西,该关在哪里呢?扔到厕所里去!吕后无比厌恶地说。
当时的厕所,是和猪圈连在一起的。戚姬被关进厕所,等于是和猪关在一起。当时的猪,称为“彘”于是,吕后给了一个戚姬一个新的身份——“人彘”
过了几天,吕后发出了她狠斗“小三”的最后一道命令,派人去请刘盈前来观赏“人彘”刘盈到了现场,看了一眼地上迟缓爬动的怪物,吓得当场大哭,几次昏厥过去。回到未央宫,一病不起,卧床一年,不能理朝政。身体恢复以后,刘盈也不理朝政,终日沉湎于酒色。他认为,吕后的残酷行为,不是人能干出来的,他做为吕后的儿子,实在没有颜面治理天下。
四、无为而治
刘邦死后,吕雉权欲熏天,刘盈仁慈懦弱,汉王朝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在这段日子里,最操劳最辛苦的人便是相国萧何了。
萧何为汉朝开国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他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般谨慎。
可是,现在的萧何,已经太老了。公元前193年七月初五,心力交瘁的萧何,终于一病不起。
萧何卧病不起的时候,惠帝刘盈曾到相国府探望。
病榻前,惠帝问奄奄一息,生命垂危的萧何:“相国,您不在了,谁能接替您呢?”
萧何道:“知臣者,莫过于陛下也,我心中的人选,陛下应该很清楚了。”
惠帝想了想,又问:“以相国之见,曹参如何?”
萧何流泪道:“陛下如此贤德,臣死而无憾矣。”
萧何为何力挺曹参?不单因为他与曹参是多年的挚友,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非常了解曹参。
曹参虽为一介武夫,但却不是以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他有政治头脑和见识。当年,刘邦当上皇帝后,封长子刘肥为齐王,曹参则任齐相国。他的执政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就眼下的形式看,吕雉权欲膨胀,外戚蠢动,正需要曹参这等有资历、有能力,又有政治见识的人物来平衡朝廷中各派的政治力量。
萧何挺曹参,是他为汉朝做的最后一件政事。做完这件事之后,他撒手人寰。
再说曹参,在听到萧何去世的消息后,他便当即吩咐自己的舍人道:“赶紧为我打点行装,我即将入京了。”
舍人摸不着头脑,问曹参进京做什么。
“做相国”曹参的回答干脆而有力。
舍人将信将疑,老老实实地收拾行装。
果然,几日之后,惠帝传来了诏书,任命曹参为相国,令其即日附长安就职。
走之前,曹参向自己推荐的接班人交代齐国的政事,说你的任务很简单,只要管理好齐国的监狱和市场就是头功一件。
继任者不解,监狱和市场难道比治国更重要吗?
曹参道:“你以为管理好监狱和市场是小事么?须知这两个地方,便是善人与恶人并存,鱼与龙混杂之地。这两处一乱,一国的秩序便乱了,因而我将此事作为头等大事托付于你。”
继任者这才明白了曹参的意图,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做好监狱和市场的细节工作,齐国便会安定许多。
交代了齐国的事,曹参到长安走马上任。
朝廷中,上上下下,所有官员都把眼睛瞪圆瞪亮,倒要看看这位新上任的相国,萧何的继任者有什么过人的本事。
官场中有句俗话,叫新官上任三把火。大伙儿怀着无限期待的心情,看曹参有何动作。
可是没料到,曹参没有任何打动作,连小动作都没做出一个。一切事情,他都按照萧何过去定下规章制度办。譬如任用干部,他不选那些能言善辩,喜好舞文弄墨之辈。他认为这类人都是沽名钓誉而缺乏真才实学的。因此,他专门选用那些不善言辞,行事谨慎,性情敦厚的人。
而且,曹参的工作效率也很低,很多公文积压着不及时处理,而且他上班喝酒,下班回到府中还喝。
朝廷上那些公卿大夫立马看不顺眼了,他们早也盼晚也盼,盼着这位新继任的曹相国做出治国的新举措,哪知道这厮升了官却不作为。得好好规劝一番。
于是,一帮人跑去规劝曹参。孰料,他们揣了满肚子的至理名言未及倾吐,曹参就拿出美酒,邀众人一同畅饮。其中有人刚想看口,曹参就向其敬酒,将对方的一腔肺腑之言堵在嘴里。
末了,一帮人喝得烂醉,趔趔趄趄地离席而去。
头一回劝解失败,这帮人还来,可每一次的结局都相同。日子一长,大家对曹参的不作为倒习以为常了。
作为相国,曹参终日纵酒放歌,底下的官吏自然上行下效。在相府的后花园里,常常聚集着一帮酒徒在喝在笑在作乐。有人看不惯这种景象,又不好直接告之曹参,就假意请曹参到后花园游玩,让他亲眼看看。
曹参到了后花园,只见一群官吏大呼小叫,一边喝酒一边唱歌。报告之人以为曹参会当即怒斥这帮烂醉的官吏,没想到曹参看到这幅景象,立刻受到了强烈地感染,吩咐人拿来美酒,与官吏们一同豪饮。官吏们便喝得更痛快,唱得更放肆了。
曹参昏天黑地的醉酒,又不理政事。惠帝心里直犯嘀咕,又不好直接质问曹参,就把曹参的儿子找来问话。
惠帝吩咐曹参的儿子曹窋说:“你去问问你家老爷子,他新任相国,为何成天买醉不理政事,长此下去,天下不知会乱成什么样。”
最后,惠帝还嘱咐曹窋,你千万别说这话是我让你问的。
曹窋点头应允,可转脸就把惠帝卖了,把惠帝所言原原本本讲给曹参听。曹参听罢,勃然大怒,命人打了儿子两百大板。
打完,曹参给儿子下令,滚回宫里伺候皇上,国家大事你小子少插手!
惠帝知道此事后,在上朝的时候就责问曹参:“为何要责打曹窋?”
曹参不慌不忙地取下头上冠,拿在手上,反问道:“陛下您与高祖皇帝相比,谁更英明神武呢?”
这话把惠帝问得一愣,片刻说:“这还用问,朕当然无法与先帝相比。”
曹参点了点,仿佛很满意这个答案。接着,他又问:“那么,陛下您觉得臣与萧何相比,谁更贤能呢?”
惠帝瞪眼看了看曹参,须臾,诚恳地说:“说实在的,你恐怕比不上萧相国。”
“这就对了!”曹参拍手道。
看着曹参一副兴高采烈地样子,惠帝更懵了。
曹参接着解释道:“先帝与萧相国平定天下,国家法度也已建立齐备,臣以为恪尽职守,严格遵循法度就是最明智的选择。”
惠帝登时醒悟,认为曹参言之有理。萧何制定的法令,严明周全,曹参接任相国,谨慎遵循,无为而治,天下庶民皆可安居乐业,这就是最大的贡献。
再想深一点,如今吕后权倾朝野,连自己这个皇帝都是个傀儡,何况曹参这个继任的相国。试想,倘若他大刀阔斧地推行新的政令,他的下场很有可能比韩信、英布、彭越等人害惨。
其实知道这个利害关系的不单曹参一人。张良和萧何也早就心中有数。张良装作逍遥似神仙以求自保,萧何则成天戴着假面具。他们自由一套,曹参学不来,他只能每日放纵饮酒,从而自保。
无为而治,有时候是一种政治手段,更是一种混官场的智慧。
五、政治情书
汉高祖刘邦故去,相国萧何也故去。大汉王朝这艘巨轮在曹参的无为而治中行驶的还算平稳。然而,平稳只是表面,在这艘巨轮之下布满了暗礁。
内部,吕雉掌权,群臣之心纷乱;外部,匈奴蠢蠢欲动。
就在这个局面严峻之时,匈奴的冒顿王向汉朝提出了和亲。
冒顿王亲自给太后吕雉写一封关于和亲的信。信的大意是:我,作为一个君王,生于沼泽,长于荒野,可谓孤苦伶仃。皇太后您也刚死了丈夫,寡居宫中,心情一定也相当郁闷。我愿以我的所有,给您带来快乐。
这哪是和亲的信,简直就是一封情书,赤裸裸地向大汉朝的太后吕雉求爱。
吕雉读完这封情书,气得七窍生烟。她心里陡生一种被人欺负的感觉。自己刚刚守寡,这匈奴冒顿便如此猖狂地送来这样一封书信,明摆着就是将大汉王朝占我己有。
过去,匈奴强盗屡次侵犯大汉边疆,已十分可恨;如今更为大胆和放肆了。这口气怎么也不能咽下去!
吕雉立刻召集臣下商议对策。
她先把这事跟自己的妹夫樊哙讲了。自从刘邦死后,在群臣中,樊哙是吕雉最信任和器重的人。当然,这不仅仅因为他们是亲戚关系。
要知道,刘邦在临时之前,为了削弱吕雉的势力。曾派陈平去杀害樊哙。陈平在押解樊哙回长安的途中,忽然收到刘邦驾崩的消息。顿时,陈平惊出了一身冷汗,昼夜赶往长安,直奔长乐宫,跪在刘邦灵前,差点哭昏死过去。
哭完,他立刻跑到吕雉那里,报告了刘邦让自己杀害樊哙的事情。意思是说,我没有执行圣旨,冒着掉脑袋的危险,才保全了樊哙的性命。
吕雉心中有数,她琢磨,没准儿杀樊哙的主意正是陈平给刘邦献的计。现在,刘邦已故,陈平便跑来倾诉。
心里虽这么想,但面上吕雉毫无表情,只是淡淡地回复陈平:“知道了。”
吕雉确实厉害,她心里很恨陈平,但却没有杀他。一方面,她担心杀了陈平,会引起连锁反应。毕竟,陈平是在执行刘邦圣旨,何况他最终并没有将樊哙就地正法。
因此,她不但没有处置陈平,反而善待。这既显示自己宽宏大量,又给自己增添了一股政治力量。
当然,对陈平,吕雉始终不信任的,她最信任的干将非樊哙莫属。
再说樊哙看到冒顿给吕雉写的情书后,忍不住破口大骂,当即就向吕雉请命,愿领十万大军前去平定匈奴,击杀冒顿。
没想到,他这番铿锵有力地豪迈表白,当即遭到一个人喝叱。此人便是中郎将季布。他高声喝道:“樊哙口出狂言,当斩!”
这一言令所有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
季布却旁若无人地继续说:“想当年,匈奴将先帝围困于平城,那时,我汉军尚有三十余万。如今樊哙只用十万人马,如何解围?那不等于是让大汉的将士去送死么?这样一来,天下大乱,你们说,樊哙该不该斩?”
这番话说得众人,包括吕雉以及樊哙本人都哑口无言。
而在场的几位文臣也人云亦云,一起攻击樊哙。吕雉听了他们的话,心里虽然气愤,但回想起当年刘邦高登被围之事,也不寒而栗。她很清楚,凭现在大汉王朝的军事实力,要收拾匈奴是根本不可能的。
一些能征善战的老将已经故去,现存的将领,要么老弱,要么幼小,难以却抵御如狼似虎的匈奴军。
只有求和,可怎么个求和法呢?人家送来了情书,最起码你得回复一封信吧。头疼的是,这回信该怎么写?
吕雉召来了谒者张释,让他代写回信。张释斟字酌句替吕雉表达心思。信写得很客气,说单于您让我们受宠若惊,只是现在我年纪大了,气力也衰弱了,头发也掉了,牙齿也缺了,没法满足您的欲望。我们这敝陋之地也一直没有冒犯您,还希望您宽宏大量。
这是一封忍气吞声、言辞卑微的信。堂堂大汉王朝,自称为敝陋之地,只求能够自保。堂堂汉王朝的太后,自称年老色衰,配不上匈奴王,难以满足其欲望,这真是把脸丢到姥姥家了。
单是这封丢脸的信,似乎还不足以打动冒顿单于,吕雉又下令,遴选了一些宗室女子,嫁给冒顿单于,做为和亲,另外,还送上了车马。
冒顿单于收到了吕雉的信和礼物,如数笑纳。他认为吕后真诚的,既如此便不再挑衅。
两封情书的来往,使大汉王朝的北疆又保持一段时间的安宁与和平。
而就在这一年的曹参病逝,按照刘邦生前的安排,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
到了惠帝六年的时候,张良和樊哙也相继去世了。周勃被任命为太尉。不久,在最高军事长官的名单上又加上了在荥阳驻军的灌婴。
一帮老臣已去,汉朝进入了吕雉掌权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