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指南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费了这么大力气,只为制定一个让众人都不痛快,却都能接受的契约!”张弘范摇摇头,慨然长叹道:“宋瑞所谋过于深远,非我辈轻易能及也!”r0?/'gt
s-nzkzff\
此刻,他正坐在自己的军帐中,与儿子张珪一道品评最近发生的天下大事。南方的来的报纸,就摆在父子之间的桌案上。
自从奉旨北返后,张弘范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无端虚弱了起来不说,对外界的温度变化也出现了偏差。冷、热的感觉总是和天气相反着。天气温暖时,他忍不住打哆嗦,裹了皮得勒(蒙古皮袍)升起火炉也不顶用。天气寒冷时,他又感到非常燥热,甚至恨不得脱光了到寒风中裸奔。
随军医生们对这个怪病束手无策,只好胡乱开方子。忽必烈前来探望过几次后,却不知听了谁的谗言,以为他是在装病赌气,从此君臣二人之间也存了隔阂。
对此,张弘范感到很无奈,也很失落。特别是弟弟张弘正‘殉国’之后,对于家族的前途,他更加觉得迷茫。
大元朝的气数和活力都要被耗尽了,就像我的身体,有时候,张弘范不觉这样想。也许是因为对时局失望,也许是因为自觉时日无多,他把心思,越来越多地放在对后人的培养上。每天有了闲暇,就与儿子张珪一起,总结在南方的做战得失,预测此刻南北两方的战局发展,以及作为对立双方的最高决策者,忽必烈和文天祥每一步是否做得恰到好处,有没有给敌手可乘之机。
当然,有些话只能在父子之间交流,不能让外人知道。特别是,不能让忽必烈知道。国家兴衰,皇权更替,这些东西在张家祖训中都是过眼烟云。只有家族利益才是永恒的,值得每个人为之去牺牲。
从利益角度,张珪不看好文天祥。指着报纸中的一段描述,他笑着说道:“看这几句,把他说得像个圣人一样。还不是为了更好地架空宋室找个理由,明着干不得了,还非要藏着掖着的。伪君子,这世上,就是这种人最假,最招人烦!”
“文天祥不是圣人,但他也不是小商小贩。他眼中的利益,和你眼中的利益也许不尽相同!”张弘范笑着打断儿子的话。
作为家族权力的继承人,张珪无论从武艺和智谋方面来讲,都是一时之秀。如果大元朝能一统天下,凭借祖孙三代的功劳,张家的辉煌恐怕能和蒙古人的国运一样,代代传递下去。
但生在于文天祥同一时代,注定张珪要成为别人的陪衬。这与大元最后能否征服大宋无关,南方那颗刚刚崛起的星宿太耀眼了,几乎让整个天际为之黯淡。所以,生于这个时代,不知道是张珪的幸与不幸。
张弘范看着儿子眼中的迷茫,笑着提醒“记得你小时候玩的叼羊么,一帮男孩子争来抢去,为的是什么?”(叼羊,北方民族的马上争夺战利品游戏。有培养战马控制能力和团队协作的作用。)
“当然是为了抢彩头,分最大一块羊肉,当然,本身过程也很刺激!”张珪毫不犹豫地答道。在他十五岁之前,在同龄贵族子弟间玩叼羊,他总是胜出者。那分胜利者的荣耀,还有周围女人们灼热的目光,足以让一个未成年男子热血沸腾。
“是啊,记得当时,每年你赢回的彩头都不小。连皇孙铁木耳都被你赢哭了好几回!”张弘范笑道,目光里充满自豪与慈祥之色。“但要是让你组织叼羊呢,你最注重的是什么!”
“规矩,不让人耍赖,或者仗势欺人!”张珪大声回答。想起与皇孙铁木耳之间的纠葛,至今还觉得有趣。当时只要皇家的人出场,大伙纷纷避让。只有张柔不肯,每次把皇家的人赢得颜面扫地。结果,因此他反而与皇孙铁木耳成了莫逆之交。
“是啊,只要大伙都能玩下去,组织者就有红利分,源源不断。如果没了规矩,或有人总仗着身份压人,大伙就玩不下去了。”张弘范笑着说道“所以,这就是文天祥的利益所在。他现在是南方各路豪杰的头,最大利益不是自己抢那块肉,而是维护一个规矩,让大伙都能继续玩!”
“噢!”张珪似懂非懂。他年纪不满二十,虽然做过一段时间领军大将,却从来没当过主帅,也没管理过地方政务,还缺乏从全局和发展角度上考虑事情的眼光。
张弘范知道儿子还没成熟到自己预期的地步,心里有点遗憾。身上的感觉也随即发冷,仿佛整个塞外的风都从帐篷缝隙钻了进来。
“要想战胜你的对手,首先就要了解你的对手。而了解他的最佳方式,不是嘲笑他的错误,而是让自己站到他的角度上,看一看同样条件下,你会怎样做。然后,比较一下他所作所为,和你的设想,哪个缺陷更多!”张弘范强忍住心头的寒意,教诲道。
“噢,孩儿想想!”张珪取出火折子,点燃父亲面前的薄铁火炉。这种薄铁皮做的火炉是张弘范的旧部为了给他治病,特地从南方走私来的奢侈品。比铜火盆干净,效果好,点起来也方便,并且有专门的烟囱向帐篷外排烟。
对于福建等地其他方面了解不多,但对其精美的生活用具和犀利的火器,与身边的大多数蒙古贵族一样,张珪一直情有独衷。
“如果我是文天祥,首先,要把所有权力抓在自己之手。不能由着行朝那些官员在我背后瞎搀和,以免在前方打仗,后背上捱刀子!”望着炉子内渐渐发红的白炭,张珪低声说道。
“理由呢?办法呢?你是大宋丞相,有什么权力不受皇帝之命。”张弘范笑着问。张珪能在第一步,想到南宋行朝的最大弱点,说明他对朝政并非一无所知。
“办法?理由?”张珪呆呆地重复父亲的问话,心思完全飞到了遥远的南方。
张珪知道,大宋并非完全是因为军力太弱,才亡于北元。实际上,无止无休的内耗,才是导致大宋灭亡的根本原因。那些被国家高俸养起来的文官,最大的本事不是治国,而是互相拆台。有时为了打击政治对手,甚至不惜牺牲国家利益。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对外战争,根本集中不起举国之力。
并且,面对强敌,南宋朝廷中也拿不出一个持之以恒的策略。主战也好,主和也罢,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权力斗争,而不是真的为了拒敌于国门之外。主战派得胜了,那些主和的代表人物无论才什么关键位置上,有什么政绩,都要撤职、流放。而主和派一旦在政争中获胜,那些主战的也免不了身败名裂的命运。哪怕他正在前线指挥数... -->>
“费了这么大力气,只为制定一个让众人都不痛快,却都能接受的契约!”张弘范摇摇头,慨然长叹道:“宋瑞所谋过于深远,非我辈轻易能及也!”r0?/'gt
s-nzkzff\
此刻,他正坐在自己的军帐中,与儿子张珪一道品评最近发生的天下大事。南方的来的报纸,就摆在父子之间的桌案上。
自从奉旨北返后,张弘范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无端虚弱了起来不说,对外界的温度变化也出现了偏差。冷、热的感觉总是和天气相反着。天气温暖时,他忍不住打哆嗦,裹了皮得勒(蒙古皮袍)升起火炉也不顶用。天气寒冷时,他又感到非常燥热,甚至恨不得脱光了到寒风中裸奔。
随军医生们对这个怪病束手无策,只好胡乱开方子。忽必烈前来探望过几次后,却不知听了谁的谗言,以为他是在装病赌气,从此君臣二人之间也存了隔阂。
对此,张弘范感到很无奈,也很失落。特别是弟弟张弘正‘殉国’之后,对于家族的前途,他更加觉得迷茫。
大元朝的气数和活力都要被耗尽了,就像我的身体,有时候,张弘范不觉这样想。也许是因为对时局失望,也许是因为自觉时日无多,他把心思,越来越多地放在对后人的培养上。每天有了闲暇,就与儿子张珪一起,总结在南方的做战得失,预测此刻南北两方的战局发展,以及作为对立双方的最高决策者,忽必烈和文天祥每一步是否做得恰到好处,有没有给敌手可乘之机。
当然,有些话只能在父子之间交流,不能让外人知道。特别是,不能让忽必烈知道。国家兴衰,皇权更替,这些东西在张家祖训中都是过眼烟云。只有家族利益才是永恒的,值得每个人为之去牺牲。
从利益角度,张珪不看好文天祥。指着报纸中的一段描述,他笑着说道:“看这几句,把他说得像个圣人一样。还不是为了更好地架空宋室找个理由,明着干不得了,还非要藏着掖着的。伪君子,这世上,就是这种人最假,最招人烦!”
“文天祥不是圣人,但他也不是小商小贩。他眼中的利益,和你眼中的利益也许不尽相同!”张弘范笑着打断儿子的话。
作为家族权力的继承人,张珪无论从武艺和智谋方面来讲,都是一时之秀。如果大元朝能一统天下,凭借祖孙三代的功劳,张家的辉煌恐怕能和蒙古人的国运一样,代代传递下去。
但生在于文天祥同一时代,注定张珪要成为别人的陪衬。这与大元最后能否征服大宋无关,南方那颗刚刚崛起的星宿太耀眼了,几乎让整个天际为之黯淡。所以,生于这个时代,不知道是张珪的幸与不幸。
张弘范看着儿子眼中的迷茫,笑着提醒“记得你小时候玩的叼羊么,一帮男孩子争来抢去,为的是什么?”(叼羊,北方民族的马上争夺战利品游戏。有培养战马控制能力和团队协作的作用。)
“当然是为了抢彩头,分最大一块羊肉,当然,本身过程也很刺激!”张珪毫不犹豫地答道。在他十五岁之前,在同龄贵族子弟间玩叼羊,他总是胜出者。那分胜利者的荣耀,还有周围女人们灼热的目光,足以让一个未成年男子热血沸腾。
“是啊,记得当时,每年你赢回的彩头都不小。连皇孙铁木耳都被你赢哭了好几回!”张弘范笑道,目光里充满自豪与慈祥之色。“但要是让你组织叼羊呢,你最注重的是什么!”
“规矩,不让人耍赖,或者仗势欺人!”张珪大声回答。想起与皇孙铁木耳之间的纠葛,至今还觉得有趣。当时只要皇家的人出场,大伙纷纷避让。只有张柔不肯,每次把皇家的人赢得颜面扫地。结果,因此他反而与皇孙铁木耳成了莫逆之交。
“是啊,只要大伙都能玩下去,组织者就有红利分,源源不断。如果没了规矩,或有人总仗着身份压人,大伙就玩不下去了。”张弘范笑着说道“所以,这就是文天祥的利益所在。他现在是南方各路豪杰的头,最大利益不是自己抢那块肉,而是维护一个规矩,让大伙都能继续玩!”
“噢!”张珪似懂非懂。他年纪不满二十,虽然做过一段时间领军大将,却从来没当过主帅,也没管理过地方政务,还缺乏从全局和发展角度上考虑事情的眼光。
张弘范知道儿子还没成熟到自己预期的地步,心里有点遗憾。身上的感觉也随即发冷,仿佛整个塞外的风都从帐篷缝隙钻了进来。
“要想战胜你的对手,首先就要了解你的对手。而了解他的最佳方式,不是嘲笑他的错误,而是让自己站到他的角度上,看一看同样条件下,你会怎样做。然后,比较一下他所作所为,和你的设想,哪个缺陷更多!”张弘范强忍住心头的寒意,教诲道。
“噢,孩儿想想!”张珪取出火折子,点燃父亲面前的薄铁火炉。这种薄铁皮做的火炉是张弘范的旧部为了给他治病,特地从南方走私来的奢侈品。比铜火盆干净,效果好,点起来也方便,并且有专门的烟囱向帐篷外排烟。
对于福建等地其他方面了解不多,但对其精美的生活用具和犀利的火器,与身边的大多数蒙古贵族一样,张珪一直情有独衷。
“如果我是文天祥,首先,要把所有权力抓在自己之手。不能由着行朝那些官员在我背后瞎搀和,以免在前方打仗,后背上捱刀子!”望着炉子内渐渐发红的白炭,张珪低声说道。
“理由呢?办法呢?你是大宋丞相,有什么权力不受皇帝之命。”张弘范笑着问。张珪能在第一步,想到南宋行朝的最大弱点,说明他对朝政并非一无所知。
“办法?理由?”张珪呆呆地重复父亲的问话,心思完全飞到了遥远的南方。
张珪知道,大宋并非完全是因为军力太弱,才亡于北元。实际上,无止无休的内耗,才是导致大宋灭亡的根本原因。那些被国家高俸养起来的文官,最大的本事不是治国,而是互相拆台。有时为了打击政治对手,甚至不惜牺牲国家利益。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对外战争,根本集中不起举国之力。
并且,面对强敌,南宋朝廷中也拿不出一个持之以恒的策略。主战也好,主和也罢,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权力斗争,而不是真的为了拒敌于国门之外。主战派得胜了,那些主和的代表人物无论才什么关键位置上,有什么政绩,都要撤职、流放。而主和派一旦在政争中获胜,那些主战的也免不了身败名裂的命运。哪怕他正在前线指挥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