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指南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如今,我最需要的就是时间。破虏军辎重营营正、丞相府科技司箫资站在试验用的冶炼炉前,盯着跳跃的火焰,默默地想。
外边越来越多的侍卫,让他明显感觉到了压力。北元已经将触角伸向了科技司,而他这里,很多工作才刚刚开始。
通过邵武保卫战,整个丞相府对新式武器的认识提高到一定高度,几乎所有的政策,都在向军械制造上倾斜,目前,辎重营的人员编制比一个标还大,资金和物资,在军中各部门里都是最充足的。
科技司目前的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制造武器。那些流程和标准摸索出来后,自然有辎重营及其相关的工厂来完成。
经过一段时间摸索,破虏军的基本装备、钢弩、火炮和手雷,已经可以大规模生产,邵武溪充沛的水源,为沿河两边的工厂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每天,各地招募来的工匠在林老汉的指导下,按照固定流程,将一个个配件打制好。最后,由一批骨干老工匠在山中的秘密据点将配件组装为成品,用小船沿河运走,分配到破虏军各标中。
科技司目前的主要工作是研制和改进武器,用文天祥的话来说,保密工作只会拖延北元获得火炮和钢弩的时间,而研制和改进,才会让破虏军的装备,永远和北元在质量上拉开距离。所以,箫资身边安排的人,都是百工之中的精熟者,和从前来投军的读书人中,千挑万选出来的有识之士。当年,文天祥用“天书”在箫资面前推开了一扇大门,现在,箫资的工作,是将更多的人,拉进这道门里。
“其实这些东西,在本朝或本朝之前早已出现,只是没有人将其归纳,总结,并改进、推广,所以大多数工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加上我辈读书人可以忽视,导致一段时间过后,技术不进反退!”箫资顺手从脚边抄起一个刚刚打制成型的手雷壳,指着上边的可以制造出来的龟甲型纹路说道:“像现在的克敌利器手雷,在景德元年已经使用,只是没人把它做得这么小,这么精良!”
围在箫资身边的士子们的眼睛亮闪闪的,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破虏军在蜈蚣岭上,以火炮和轰天雷打得三倍于己的元军丢盔卸甲。处于对强者的崇拜,这些年青的士子心中,已经放弃了对奇技婬巧的成见。特别是想到自己也可以象箫资这样,以一介书生,为国出力,很多人心里都充满了激情与幻想。
北元朝廷是一群衣冠禽兽,通过报纸上的新闻,和受害百姓的讲述,大多数读书人都接受了这个观念。特别是在北元朝廷规定,科举不包括南人之后,大伙更增强了同仇敌忾之心。
“技术的出现,不等于将其应用到实际。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推广有着天壤之别。比如这里这个灌炉,在南齐时已经出现,但直到最近,经过丞相指点,大伙才把他应用到兵器制造上!”箫资将手雷外壳随手交给一个学子,来到一台试验用灌炉前,一边示范如果灌铁成钢,一边传道、授业。
炉中的火焰跳跃着,照亮一群年青人的脸。一个多月来,他们跟着箫资学了太多的东西,完全退火、等温退火、油淬火、高温回火、盐水淬火,不同工艺过程产品的差异和联系。这些,都是他们从来没接触,也不屑去接触的杂学。而现在,这些杂学,却被提高到关系到国家兴亡的高度上。
丞相说了,邵武城今后就是大宋人才的培养基地,今后,军械制造、军事指挥和国家治理的人才都要从这里走出,作为先达者,必须承担起引导和教授的重担。尽管很多东西,箫资这些先达者也似懂非懂。但是,他有热情,也有信心,将“天书”上的内容传播开去。
“我们今后的工作,就是了解这些东西,精研其奥妙,并将其效能发挥到最大。文丞相承诺过,今后,凡可在改进军械上献策者,他都会将其名姓上报朝廷,让朝廷表彰他的功绩。有大功者,即加其显爵,让其世代享受这份荣耀!”箫资看着大伙将手雷壳传来传去的热切样子,笑着将文天祥的丞相令宣布下去。现在的手雷,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由原来简单的铁壳点火型,发展到急淬裂纹型,壳壁刻意造得很不均匀,炸开后裂片基本上都在四片以上,并且点火装置从蜡封白磷这种不安全的方式,发展到了硫磺葯头擦燃型。
“而大伙手中的书,则是格物课程的入门。把它读透了,很多问题将不再神秘!”箫资放下一块灌好的钢,指着众人手里的物理入门说道。那是文天祥与几个老工匠一起编写的书,尽量用大伙能明白的语言,讲解了一些自然界基本知识,和基本定理。
尽管用后世的文忠眼睛来看,这些知识不值一提,但在当时的世人眼中,这些已经是天书,不可外传之秘。
“万物皆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之性,直到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若无外力,它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此谓之惯性!”
一个身材矮小的书生合着书,摇头晃脑地低声念道。这本书,发到手中已经有月余,在场所有人都可以像背诵论语一样倒背,但其中真意,非常难以理解。虽然箫资已经用试验的方法演示过,但对习惯背诵也不习惯推理的头脑来说,效果并不大。
“物体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正比于合外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
面对面前嘤嘤嗡嗡的背书声,箫资哑然。显然,他没想到,大伙是这样来“接受”格物入门中的知识。
好在,他还有事先准备的杀手锏。况且去年在百丈岭上,他和几个年青幕僚被文天祥传授这些基本定理时,表现并不比现在的学子出色多少。当时,好像文天祥自己也不很懂,但通过试验验证和数学推导,大伙很快发现,这些定理的正确性。
想到这,箫资挥挥手,打断了大伙的背诵。“好了,明天开始,大伙去工厂亲手制做兵器,晚上回来,我替丞相教大伙基本数术。有悟性者,可以入藏经阁研读丞相所写的天书!”
这个奖励,比刚才那个请功封爵还有诱惑力。学子们兴奋地大叫一声,将格物入门扔到了一边。外界都传闻,文天祥梦中得神仙所授天书,以此平定天下。箫资是文天祥的开山大弟子。
读此书,则代表着自己入了文丞相门墙。在一睹天书这个目标的诱惑下,很多学子从此踏入了科学的大门。
很多年后,荣任大宋第一任科技司尚书的箫资,与大宋科学院的几位老院士坐在一起吃酒,谈起邵武城中亲自打造兵器的日子,都感慨万分。
“上当了,上当了。当年一心想着看天书,然后,追随丞相大人治国平天下。谁知道,天书就是一个圈套,一头扎进去,就再钻不出来!”大宋科学院老院士,发明了火炮自动回位装置的袁易之叹息着说。
“是啊,读圣贤书,不过背那么三五本。而丞相的天书,只言片语,剩下的全得咱们自己去寻找答案。结果,越找,发现的问题越多,越多,越找。整个一辈子都搭了进去!”提出了大地浑圆理论,并亲手绘制了有经纬线的大宋寰宇图的张浩然红着脸附和。
他们中间很多人,都以文天祥的弟子自居,但大伙到了后来都明白,文大人所著的天书,不是神秘文字,而是一本包含了很多知识的入门。那些图纸上的东西,已经被还原到现实,并且现实中发明的一些东西,已经超过了图纸所授。
显然,著述那本天书的,是个饱学之士,而不是神仙。
所有人心里都怀着一个疑问,文天祥最初的那本天书,到底是何人所授?那已经是个永远的迷。
p; 如今,我最需要的就是时间。破虏军辎重营营正、丞相府科技司箫资站在试验用的冶炼炉前,盯着跳跃的火焰,默默地想。
外边越来越多的侍卫,让他明显感觉到了压力。北元已经将触角伸向了科技司,而他这里,很多工作才刚刚开始。
通过邵武保卫战,整个丞相府对新式武器的认识提高到一定高度,几乎所有的政策,都在向军械制造上倾斜,目前,辎重营的人员编制比一个标还大,资金和物资,在军中各部门里都是最充足的。
科技司目前的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制造武器。那些流程和标准摸索出来后,自然有辎重营及其相关的工厂来完成。
经过一段时间摸索,破虏军的基本装备、钢弩、火炮和手雷,已经可以大规模生产,邵武溪充沛的水源,为沿河两边的工厂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每天,各地招募来的工匠在林老汉的指导下,按照固定流程,将一个个配件打制好。最后,由一批骨干老工匠在山中的秘密据点将配件组装为成品,用小船沿河运走,分配到破虏军各标中。
科技司目前的主要工作是研制和改进武器,用文天祥的话来说,保密工作只会拖延北元获得火炮和钢弩的时间,而研制和改进,才会让破虏军的装备,永远和北元在质量上拉开距离。所以,箫资身边安排的人,都是百工之中的精熟者,和从前来投军的读书人中,千挑万选出来的有识之士。当年,文天祥用“天书”在箫资面前推开了一扇大门,现在,箫资的工作,是将更多的人,拉进这道门里。
“其实这些东西,在本朝或本朝之前早已出现,只是没有人将其归纳,总结,并改进、推广,所以大多数工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加上我辈读书人可以忽视,导致一段时间过后,技术不进反退!”箫资顺手从脚边抄起一个刚刚打制成型的手雷壳,指着上边的可以制造出来的龟甲型纹路说道:“像现在的克敌利器手雷,在景德元年已经使用,只是没人把它做得这么小,这么精良!”
围在箫资身边的士子们的眼睛亮闪闪的,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破虏军在蜈蚣岭上,以火炮和轰天雷打得三倍于己的元军丢盔卸甲。处于对强者的崇拜,这些年青的士子心中,已经放弃了对奇技婬巧的成见。特别是想到自己也可以象箫资这样,以一介书生,为国出力,很多人心里都充满了激情与幻想。
北元朝廷是一群衣冠禽兽,通过报纸上的新闻,和受害百姓的讲述,大多数读书人都接受了这个观念。特别是在北元朝廷规定,科举不包括南人之后,大伙更增强了同仇敌忾之心。
“技术的出现,不等于将其应用到实际。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推广有着天壤之别。比如这里这个灌炉,在南齐时已经出现,但直到最近,经过丞相指点,大伙才把他应用到兵器制造上!”箫资将手雷外壳随手交给一个学子,来到一台试验用灌炉前,一边示范如果灌铁成钢,一边传道、授业。
炉中的火焰跳跃着,照亮一群年青人的脸。一个多月来,他们跟着箫资学了太多的东西,完全退火、等温退火、油淬火、高温回火、盐水淬火,不同工艺过程产品的差异和联系。这些,都是他们从来没接触,也不屑去接触的杂学。而现在,这些杂学,却被提高到关系到国家兴亡的高度上。
丞相说了,邵武城今后就是大宋人才的培养基地,今后,军械制造、军事指挥和国家治理的人才都要从这里走出,作为先达者,必须承担起引导和教授的重担。尽管很多东西,箫资这些先达者也似懂非懂。但是,他有热情,也有信心,将“天书”上的内容传播开去。
“我们今后的工作,就是了解这些东西,精研其奥妙,并将其效能发挥到最大。文丞相承诺过,今后,凡可在改进军械上献策者,他都会将其名姓上报朝廷,让朝廷表彰他的功绩。有大功者,即加其显爵,让其世代享受这份荣耀!”箫资看着大伙将手雷壳传来传去的热切样子,笑着将文天祥的丞相令宣布下去。现在的手雷,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由原来简单的铁壳点火型,发展到急淬裂纹型,壳壁刻意造得很不均匀,炸开后裂片基本上都在四片以上,并且点火装置从蜡封白磷这种不安全的方式,发展到了硫磺葯头擦燃型。
“而大伙手中的书,则是格物课程的入门。把它读透了,很多问题将不再神秘!”箫资放下一块灌好的钢,指着众人手里的物理入门说道。那是文天祥与几个老工匠一起编写的书,尽量用大伙能明白的语言,讲解了一些自然界基本知识,和基本定理。
尽管用后世的文忠眼睛来看,这些知识不值一提,但在当时的世人眼中,这些已经是天书,不可外传之秘。
“万物皆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之性,直到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若无外力,它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此谓之惯性!”
一个身材矮小的书生合着书,摇头晃脑地低声念道。这本书,发到手中已经有月余,在场所有人都可以像背诵论语一样倒背,但其中真意,非常难以理解。虽然箫资已经用试验的方法演示过,但对习惯背诵也不习惯推理的头脑来说,效果并不大。
“物体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正比于合外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
面对面前嘤嘤嗡嗡的背书声,箫资哑然。显然,他没想到,大伙是这样来“接受”格物入门中的知识。
好在,他还有事先准备的杀手锏。况且去年在百丈岭上,他和几个年青幕僚被文天祥传授这些基本定理时,表现并不比现在的学子出色多少。当时,好像文天祥自己也不很懂,但通过试验验证和数学推导,大伙很快发现,这些定理的正确性。
想到这,箫资挥挥手,打断了大伙的背诵。“好了,明天开始,大伙去工厂亲手制做兵器,晚上回来,我替丞相教大伙基本数术。有悟性者,可以入藏经阁研读丞相所写的天书!”
这个奖励,比刚才那个请功封爵还有诱惑力。学子们兴奋地大叫一声,将格物入门扔到了一边。外界都传闻,文天祥梦中得神仙所授天书,以此平定天下。箫资是文天祥的开山大弟子。
读此书,则代表着自己入了文丞相门墙。在一睹天书这个目标的诱惑下,很多学子从此踏入了科学的大门。
很多年后,荣任大宋第一任科技司尚书的箫资,与大宋科学院的几位老院士坐在一起吃酒,谈起邵武城中亲自打造兵器的日子,都感慨万分。
“上当了,上当了。当年一心想着看天书,然后,追随丞相大人治国平天下。谁知道,天书就是一个圈套,一头扎进去,就再钻不出来!”大宋科学院老院士,发明了火炮自动回位装置的袁易之叹息着说。
“是啊,读圣贤书,不过背那么三五本。而丞相的天书,只言片语,剩下的全得咱们自己去寻找答案。结果,越找,发现的问题越多,越多,越找。整个一辈子都搭了进去!”提出了大地浑圆理论,并亲手绘制了有经纬线的大宋寰宇图的张浩然红着脸附和。
他们中间很多人,都以文天祥的弟子自居,但大伙到了后来都明白,文大人所著的天书,不是神秘文字,而是一本包含了很多知识的入门。那些图纸上的东西,已经被还原到现实,并且现实中发明的一些东西,已经超过了图纸所授。
显然,著述那本天书的,是个饱学之士,而不是神仙。
所有人心里都怀着一个疑问,文天祥最初的那本天书,到底是何人所授?那已经是个永远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