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9文学 www.59wx.cc,鸠尤神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长白山又到了雪季的尾声。洛神峰顶莹雪苍茫,间或缀以墨绿的松冠。山腰处土色渐朗,奈何云雾缭绕,无论立于山顶俯瞰还是站在山脚仰视,多半时候只见得一片惨白。至山麓又有了绿意,红松、毛榛、水曲柳、桦树、春榆蔚然成风,绿梢枯枝纵横交错,远看去,不乏沧桑之感。

    通往重明观的青灰石径上落了脚印,站在洛神峰最高处可以清晰地看到那脚印一路匆忙,自冷杉中来,冲向山门。山门以内立着苍劲的侧柏,树间又密密生着百枝蔷薇,开花时节暗香乘风而上,把重明观前院熏出些凡间气象。非要跨上百尺来高的石阶,逼近重明阙,闻到远处毕方殿内终日焚烧的夜罗香,这重明观的仙家气韵才有了着落。

    黄玉笙永远不会忘却她初登洛神峰的情形。山门两侧的朱红砖、侧柏树间的鸟鸣、观门石檐下那万年金桃雕就的重明鸟,每一样都那样稀奇。进了观门,过前院那片金桃林,杵在石阶下仰望重明阙,稀奇之余,无非神往、崇敬了。那阙门是黑中透红,红中纳紫的,阙门两侧以小篆镌着门联,上联曰“和风醉柳,黛山承玄窍厚泽,生奇峰异壑”,下联曰“旭日扶桑,天池溢玉清宝气,蔚紫雾苍云”。阙顶以玄石雕出飞檐,张扬灵俏,尽是重明鸟翅羽的形容。烟云缭绕下,石斗拱、介石、阙身显得过于沉重,好像阙基直直贯穿山体,深扎于百丈之下,不可动摇。这在年方九岁的黄玉笙,已经是世上至尊至圣的存在了。

    接任掌门以来,这些往昔的记忆便不时翻跃而出,叫黄玉笙忧心忡忡。毕竟她入门时,重明观正值鼎盛,是仙界三派之首。这样的基业,黄玉笙牢牢守住还好,若在她手上败落,颜面不保事小,愧对祖师,那才算真真刺心的罪过。然而再多忧虑,该来的总要来,黄玉笙天资平平,重明观的处境,她是一清二楚的。这几十年来,昆仑白泽观的丁贤梓野心日盛,黄玉笙担心的,已不是重明观在仙界的地位,而是本门的存亡。她早下誓言,欲与重明观同生共死,只是放眼山门,定睛于毕方殿门额上写着“毕方”二字的金桃匾,再看殿内打坐、殿外修法的同门,又觉得哪怕自己殉道而亡,也还不清师父华清师太的百年恩情了。

    重明观由盛而衰,黄玉笙卸不去责任,只怪她一人,却有失偏颇。本来仙界三大派自古便以降妖伏魔为任,供奉三清天尊,是同气连枝的。长白山重明观供奉元始天尊,由赤焰老母开宗,至今已逾一千五百年。赤焰老母修行圆满后列玉清圣境,传位玉和仙姑,玉和仙姑飞升之际传位于华清师太魏辛,至朱雀仙子黄玉笙执掌已是第四代了。昆仑白泽观则供奉道德天尊,开宗的是太虚上人。开宗之初,白泽观是建在天山玉竹峰上的。后来太虚上人为叛徒所害,走投无路之下炼化八面冥灵咒,将自己和叛徒冰封在玉竹峰顶。此后灵池上人接掌白泽观,遵太虚上人之意,在昆仑山重修白泽观,传衣钵给苦玄真人,苦玄真人飞升后,再传位丁贤梓,这前前后后也足一千三百年了。三派中最后开宗的是玄鹤宫,位于丹霞山,立派宗师为紫云老祖。玄鹤宫供奉灵宝天尊,论修行法门,玄鹤宫不及重明、白泽二观,可丹霞山通幽谷是当年鸿钧老祖始生始灭之所,因而仙家法器但有些威力的,多半出于此地,也正因如此,玄鹤宫仙灵之气反胜过重明、白泽二观。

    仙界三派开宗之初并不分什么主次,互以兄弟姊妹相称,还算和睦。每百年,三派仙侠便同往南海则居山,论道比法,起初只为切磋,待三位开宗祖师或飞升或殉道,这百年之期就成了仙家正宗之争的赛会。千百年来,仙界正宗之争倒也有些波澜。玉和仙姑执掌重明观时,头一百余年重明观连续两次赢了正宗之位。然而灵池上人主持白泽观的四百余年,仙界改以道德天尊为正神,白泽观霸占了正宗之位。灵池上人飞升后,长白山重明观才重登三派之首,元始天尊又成了正神。此后百来年,白泽观虽略有式微,与重明观尚有一争高下的资格。直至华清师太执掌重明观,两百年间白泽观再未有挑战元始天尊正宗的企图。这主要因为重明观的神霄和合阵得以成型,得了仙界第一大阵的名号,所向披靡之势,恐怕连玉和仙姑这创阵之人也未曾预料。

    华清师太殉道之际,重明观风光虽在,内里却大不如前了。一则当年诸魔来犯,重明观死伤惨重,二则神霄和合阵失了一道重要的阵门,倘若外敌入侵又或者仙界比试,莫说白泽观了,便是玄鹤宫一众,黄玉笙也无十足获胜的把握。执掌重明观七十二年来,她广纳门徒,只盼神霄和合阵重振神威。这事说来容易,要达成却有千难万阻。

    单论阵法格局,神霄和合阵算不得复杂,不过生、死、晦、明四门。四门应了兑、震、艮、巽四卦,法力托在重明观的四件法器上,分别是白龙剑、幽冥鉴、青天印和逍遥旗。黄玉笙是幽冥鉴的主人,青天印和逍遥旗的主人分别是黄玉笙的师叔姚晓霜和师妹许燕飞。神霄和合阵缺失的道门在兑卦,这也正是此阵最关键的一门,托于白龙剑。这白龙剑炼化自丹霞山通幽谷,也算得重明观里足以当家的法宝。可是法器再有威力,没能遇上有缘之人,是难得发挥的。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仙人魔三界万物逃不出八卦之变,都在那八八六十四门卦象之中。人有仙根,物有灵须,天地造化自有各人各物的命数本分。譬如白龙剑灵须属兑卦,那么有缘人必仙根扎于兑卦,旁人再高的修为,拿起白龙剑,那剑也空有其形,与人间寻常宝剑并无二致。可黄玉笙要补齐仙阵道门,单单寻到有兑卦仙根的人还差得远。因为天底下的法器,凡化自仙山灵地的,都有它自个的禀性,恰似鹰犬,主人寻它,它也挑剔主人。若强行驱使,它便心猿意马,法威也好、灵气也罢,哪还做得指望?

    黄玉笙一干门徒中,唯有两人仙根属兑卦,一人仙缘薄浅,未能驾驭白龙剑,如今尚在册外,另一人名叫苏荣,是黄玉笙五弟子,修行至三十二年,总算做了白龙剑的半个主人。说她是半个主人,只因那白龙剑虽听她驱使,论法力,比之寻常法器并无所长。众弟子中,苏荣也算勤勉,加之仙根丰厚,修为不低,可是这许多年苦修并不能达成人剑合一的境界。

    打从苏荣收服白龙剑,黄玉笙每年中元节都会在长白山顶布设神霄和合阵,一年年过去,仙阵法力竟无半点长进。非但如此,由于兑门溃缺,余下三门真元错乱,苏荣修为越高,黄玉笙、姚晓霜、许燕飞越容易走火入魔。有好几次,若非黄玉笙及时下令撤阵,许燕飞便真元逆转,险些丧命了。眼看百年之期将至,神霄和合阵却指望不上,黄玉笙自己的修为又远不及丁贤梓,思来想去,要阻止丁贤梓吞并重明观,她只剩最后一招了。只是这最后一招事关重明观声誉,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愿使出来的。就算抛开本门声誉,黄玉笙对待这件事也必须谨小慎微,因为这件事关系到一个藏在鹜孤峰碧洗池下的秘密。而这秘密,又与黄玉笙的大弟子顾乘风的身世息息相关。

    顾乘风打小养在重明观,五岁正式入门修行,已有六十七年修为。他只知自己父母双亡,是黄玉笙在山下抱养的孤儿。既是孤儿,人间别无牵挂,他便潜心修炼,但求正果得成,位列仙班。寻常人修行,三十年修得法宝已属不易,顾乘风仙缘深厚,只修十二年便在长白山后山收服一件威力非凡的法器,名叫天罡猎月檠。这法器本是赤焰老母的双凤簪,赤焰老母飞升那日,才入二界玄明恭庆天,那铜簪自发髻脱落,下坠时化做一道青光,直落长白山西南的鹜孤峰顶,砸出一方天坑,后来天坑积雨成潭,玉和仙姑唤它碧洗池,那双凤簪便在池底化作天罡猎月檠。

    天罡猎月檠原由白泽观玄隆子所得,玄隆子失踪后,法器归隐鹜孤峰,几百年来未曾现世。当年顾乘风得此法宝,是黄玉笙头一回见识这长白山头等威名的法器。当年她听华清师太说,长白山上共有一百二十余件法器,可独当一面的,除了神霄和合阵四门法器,还有拈花剑、九曜莲花戟、太阴锁魂锥和天罡猎月檠,分属离、坤、坎、乾四卦。这八样法器,独独天罡猎月檠炼自长白山,偏巧它又是重明观中禀性最乖张,最难现世的宝贝。当日顾乘风收服天罡猎月檠,黄玉笙只道他仙缘深厚,并未思及,这法器炼化自鹜孤峰上、碧洗池底。最近几日,当她考虑将碧洗池底的秘密告与顾乘风后,她才恍然大悟,这天罡猎月檠是顾乘风与他生母命定的联系。在这联系之中,黄玉笙悟不透孰因孰果,可正是这母子命定的联系,坚定了黄玉笙将秘密和盘托出的决心。

    顾乘风并未做好迎接秘密的准备。他是黄玉笙大弟子,对师父向来恭顺,所以黄玉笙的吩咐,他只管遵从,是不会去细细揣度的。就说这天,黄玉笙将他带来鹜孤峰,本来是不同寻常的。因为鹜孤峰是长白山禁地,重明观中人,除了掌门黄玉笙和她师妹许燕飞,其他人等是不得靠近的。

    一路上,黄玉笙不言语,顾乘风也不开口。师徒两飞抵鹜孤峰顶,黄玉笙回头瞧一眼顾乘风,顾乘风看出师父面色有异,虽有疑惑,并不多思一分,守着为人徒的本分。两人行了几丈小路,再朝一块高耸的巨石飞去,立在石边,可将碧洗池尽收眼底。日头刚起,映在碧洗池中,铜锣大小,火红一片。池面如镜,水色翠绿,浅处池壁上的石纹分毫毕现,美则美矣,却有几分怪诞。毕竟周遭绿树成荫,池边落叶成毯,这池中却不见一片叶子,且池中既无鱼虫,也无苔藓水藻,若非这碧洗池位于仙山,顾乘风真要疑心这池里有妖怪了。

    黄玉笙面朝碧洗池,问道:“你可知鹜孤峰为什么是本门禁地?”

    “徒弟不知。”

    “你想知道吗?”

    关于鹜孤峰的秘密,同门早有议论。师父既然问起,想必重明观里的流言,她已有耳闻。顾乘风本想答“不”,可这谎话显而易见,虽是个好答案,未必是师父愿意听到的。如此,他垂眼答了声:“想。”

    黄玉笙转身一笑,说:“想知道,你便随我来。”

    话音未落,她已飞身化作一道剑气,直冲碧洗池。顾乘风亦纵身跃起,入池的刹那,天罡猎月檠散出金光,把他肉身团团护住。那碧洗池水寒凉入骨,虽有金光护体,顾乘风还是冷得直打哆嗦。越往深处钻,天光越暗,再钻十来丈,前方却逐渐明朗。回头望去,竟漆黑一团,好像上下颠倒了。

    池底是一处空穴,正中有颗青白宝珠,闪闪发光,照得四壁通明。师徒两落达池底,顾乘风抬头环顾。只见池水悬于头顶,略有些波光,好似一面银镜,照出池底的一切。再看周遭石壁,青灰底色缀以白斑,时而闪一抹灼目的虹彩。脚下石板莹白而坚硬,乍看是冰块,踩上去非但不滑,倒有三分涩滞。

    黄玉笙站在那颗宝珠跟前,自印堂引出内丹,化在宝珠内。刹那间,青白宝珠转为朱红,光芒拂于石壁,烈焰融冰般开出一条隧道。黄玉笙收起内丹,朝隧道走去,顾乘风紧随其后。那隧道内寒气加重,尽头闪出幽幽蓝光,更有烟云缭绕,在那蓝光中显出狰狞面孔。到蓝光近处,顾乘风这才看清,那蓝光发自一块千年寒冰。寒冰一丈见方,依稀透出当中的人形。只是寒冰敷了白霜,那人的面孔是全然模糊的。再走近些,顾乘风便发现那寒冰顶上竖一柄长锥,锥体刻有符文,紫光频闪。这铜锥,顾乘风虽头一回见,单凭那紫红电光的凛冽之气,他也断定这法器非同一般。

    黄玉笙上下打量那块千年寒冰,对顾乘风说:“风儿,你跪下。”

    顾乘风扑通一声跪下来。黄玉笙问道:“你可曾想过,为什么本门上下,只有你一名男弟子?”

    顾乘风答道:“弟子也想过这个问题。我问过师叔,她讳莫如深,我便不好追问。这些年下来,我倒不去琢磨个中缘由了。”

    “我们重明观,自祖师赤焰老母立派以来,便有一条不收男弟子的规矩。为师收你入门,实在是形势所迫,不得不收。”黄玉笙叹道,“你现在跪拜的人,是我师姐,人称北落仙姑,冷惊鸿。她便是你母亲。当年师姐珠胎暗结,我师父为了保全本门清誉,将她关在此地。你出生后,师姐冲撞师父,师父为了惩戒她,才拿这太阴锁魂锥将师姐禁制在千年寒冰内。”

    顾乘风愣怔着,心头坠下去。万千思绪烧成灰烬,留下来的不是震惊、错愕,不是愤怒、沮丧,好像莫名卧床半生,临死前弄清病因,哪怕时日不多,总算释然了。黄玉笙见他不言语,拉他起身,道:“这件事,为师本不该瞒你。但是这个秘密,关系到重明观和师姐的声誉,我的苦衷,你可明白?”

    顾乘风木然点头。黄玉笙继续说:“当年,师姐修为远在我之上,本来这重明观掌门的位子是非她莫属的。若不是那日,境、阴两魔助天、人、阳三魔破阵,人魔再将你母亲掳走,她也不会落得此等境地了。”

    黄玉笙所言“天、人、阳”三魔,是魔界的三个护法明王。天魔飞天试道,为护法明王之首,托身赤耳狐狸,化作人形是一副书生模样,玉面朱唇,手执一把玳瑁扇;人魔乱人意志,诱人痴迷,托身虎斑蟒,化作人形是个细腰妇人,长眉杏眼,额发垂鬓;阳魔操弄凡夫眷属,精于阻道克圣,托身四目犬,化作人形是个粉面杏目、身姿娥罗的女子。助他三魔的境魔最是诡谲,擅以迷境幻术作茧,缚人元神,托身万年延香木,化作人形是个发长千尺的青衣美女。阴魔则操纵梦魇,托身白喙鸦,化作人形是个黄毛巨人,前后两副面孔,一悲一喜,常以笑声索人性命。

    天、阳、人、境、阴五魔之外,还有地、神、鬼、病、妖五个魔界护法明王。地魔专司火灾水祸,托身金鼻鹿,化作人形是个白发老者,披一身黑斗篷,背一只金葫芦。神魔食人贪欲,托身火貔貅,化作人形是个鼓眼凸嘴的光头大汉,双手执锤,吼声如雷。鬼魔统领冤魂恶鬼,托身长尾蝠,化作人形是个佝偻老妪,撑一把青玉杖,善以魔诀驱使鬼魅。病魔驱驭毒邪,以业病害人,托身犀角兔,化作人形则左男右女,舌如烈焰,声若洪钟。妖魔擅驭人形未成的山魁河怪,托身三头狼,化作人形是个彪形大汉,声音时尖时哑,变化多端。

    十大护法明王炼自魔界尊主兕虎神君的十根手指头,成形至今,已足两万八千年了。盘古开天地之前,混沌之中便有一股浊邪之炁。鸿蒙初辟,这浊邪之炁游荡百万年,终于沉入人间,借山川河流炼化九千年,修得元神,再藏身不周山贪狼洞内修炼九千年,得肉身,自封兕虎神君,成为魔界尊主。当年共工怒撞不周山,折了天柱,毁了贪狼洞。女娲断鳌足立四极,又平了洪水,灭了祸害人间的九条黑龙巨兽,便协九天玄女剿杀兕虎神君。兕虎神君被九天玄女斩去十指,危难之际巧逢天狗食日,这才侥幸逃脱,匿到太和山妙一谷中的灵璧峰下。

    人间至阴至邪的所在,除却不周山贪狼洞,单余太和山妙一谷、丹霞山凤鸣谷、长白山子虚谷、天山玉梅岭。兕虎神君所以匿身太和山,一是因为太和山为盘古之心所化,若论天地华光、日月精气,丹霞山也不及太和;二是太和山阴阳逆位,虽为盘古之心所化,却以浊邪之炁为盛,居妙一谷修炼魔功最是事半功倍。只是妙一谷浊邪之炁过盛,长居此地,纵然道行深如兕虎神君,也免不了身染寒毒,因此兕虎神君一面苦修,一面也在伺机出关,以谋宝山灵洞,享受人间富贵。

    总之在灵璧峰下,兕虎神君精进了万年道行。他那十根断指没于尘埃,待上古神明返九霄、化星辰,方吸取人间戾气,托身幻变,九百年后各成一方魔主。亏得这十魔一盘散沙,未能在人间掀起滔天巨浪。至武王伐纣,天庭诸神归位,兕虎神君魔功大成,这便出关携魔众危害苍生,妄图一统人间。仙界三派后山各立一块玄武石碑,记载了三派始创以来,数次仙魔之战的前因后果。据碑文所记,赤焰老母、太虚上人各据长白山和天山,立派纳徒,维护一方正气,就是在那道消魔长的紧要关头。两百年后,紫云老祖又在丹霞山建玄鹤宫,天下正道便呈三足鼎立之势。此后百来年,魔界气焰虽受了压制,兕虎神君到底有万年道行,人间邪气不除,仙家三派终有存亡之虞。于是三派祖师合力,创九天九地归元阵,将兕虎神君同他七个护法明王禁制于太和山灵璧峰下。

    九天九地归元阵分天地两关,两关各占九宫。中宫镇兕虎神君,其余八宫,乾、坤两宫分别镇守天、阳和地、阴共四魔,另六宫各镇一魔。除中宫外,八宫共占十六阵门。每道阵门由一件法器镇守,那十六件法器均出自丹霞山通幽谷。发动九天九地归元阵,需要正道派出九名弟子,每人守一宫。仙阵发动,三派祖师便发功将阵中这九名弟子的元神逼出躯壳,与阵法合一。寻常邪魔单是靠近这九天九地归元阵,就会形神俱灭,化作飞灰。兕虎神君道行极高,便是九天玄女下凡,与彼时的兕虎神君单打独斗,胜算也不足六成,三派祖师皆知,九天九地归元阵威力再大,不施谋略,是没法收服兕虎神君的。

    当然,兕虎神君诞于宇宙混沌,便逃不出宇宙混沌之道。所谓福祸相依,利弊相生,魔界护法明王们炼自兕虎神君的十指,这才得了永生不灭的元神,成为兕虎神君的得力爪牙。正因如此,每个明王连兕虎神君一系心脉,而兕虎神君练就的魔功,偏以心脉为根,血魄为枝。断其心脉,兕虎神君自然血魄不支,再合三位祖师之力,便能将他降服。如此,仙家三派当年一口气收了七个护法明王,单叫阴魔、病魔、境魔逃脱在外。

    这三个护法明王最擅匿藏,其中病魔修为和法力虽在十个魔头中排行末流,仅略胜于鬼、地二魔,却从未被仙家收服。好在断去七系心脉,兕虎神君已如强弩之末。趁他法力溃泄,真元大乱,三派祖师合同门之力拿出看家本领,便将他逼入九天九地归元阵了。然而兕虎神君贵为魔界尊主,九天九地归元阵虽勉强禁制了他的修为和道行,一旦天象有异,冲破阵门于他仍易如反掌。要将他永封在灵璧峰下,非破他肉身不可。据碑文记载,那九名守阵弟子乃卫道牺牲,以元神合九宫伏魔咒,灭兕虎神君肉身,从此仙道昌盛,世人免于魔界荼毒。

    斗转星移,天象无定,阴阳之炁起伏跌宕,一千多年来,仙魔屡次交锋,终究是邪不胜正的。兕虎神君肉身不全,唯有十大护法悉数脱阵,他心脉十全,才能吸天地邪浊之气,继而重生。可要大破九天九地归元阵,谈何容易?这一千年间,正道小劫历经无数,大劫仅两遭。一遭发生在五百年前,有惊无险,另一遭发生在七十三年前,也是这次浩劫给正道带了些许惨痛教训。

    那时候正值六月,重明观前庭的金桃刚入果期,昆仑白泽观外冰雪始融,丹霞山玄鹤宫则到了幽兰吐蕊的时节。仙界诸人夜观天象,都察出异兆,算出七日后荧惑大冲。本来大冲算不得稀奇,可不日还有一场月食,若荧惑大冲撞上血月凌空,太和山阳炁亏损,九天九地归元阵便有阵门失守之险。翌日清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