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荒芜英雄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时有过重大的预感。
以后他的分量在减轻。花狗岩这个词组不再具备那种突厥式的深情和深意。
别了,古丽萨雷这个马名(花儿黄马),大概不一定会使牧民喜欢——当然不
是题目,小说很像在凑篇幅。终于,以时空倒错、环境保护、命运轮回等来了西方
富人的、时髦庸俗的思想结构的断头台;以及苏联作家领导人、还有国际名人
的高位,使他彻底离开了天山并结束。
用不着什么感叹或求证,我写的只是他给予我的印象而已。我已经写过我们并
不曾有任何机会接触他的心。他已经足够伟大和幸福,他的母族柯尔克孜(我同意
中央民族学院师生的观点,吉尔吉斯这一译名应改正)已经足够自豪。他已经是天
山之王,很难想象更好的天山作品。
我本人特别向他学习了句子和段落的一些知识。有过大约中学的受教育经历再
读了几本他的小说,就是我的基础。
海明威影响了80年代整整一批中国作家。当我发现美国人对他并没有像我们那
样推崇时,我确实觉得有些奇怪。有一次包泊漪安排我们几个北京作家和一个美国
作家见面,说到海明威时,他踌躇地说了句我记得很清楚的话:“有些作家是影响
读者的作家,有些作家是影响作家的作家。”这句话至今还常常使我回味。
当企求表达、机智地晓得了要经过形式,想“变”一家伙的时候,海明威和他
的句号排列的电报语言,特别是那股透着硬的劲头特别对人胃口。虽然也有眼光更
深、洞知阴柔克阳刚真理的作家(如贾平凹),但海明威的确是我们的小说转折向
现代派的一大桥梁。
他确实是个影响作家的作家——不过比硬汉主义更多的是他的亦我亦你、亦自
语亦叙述的形式。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由于作品中的情和事也渴望那种快速的、主
观的、亦我亦你的表现,于是海明威对80年代那批热情而年轻的作家的“影响”成
功了。更多的是摹仿者,就不多说了。不过,海明威对中国这些人的影响并没有持
续很久,老辣的中国文化显然不是区区海明威所能驾驭的,曾几何时,连海明威作
品中的正义和真情连同那硬汉子派头,都已经暴露在中国人阴损的嘲笑之下了。
比起艾依特玛托夫,也许海明威更没有获得“永恒性”艾依特玛托夫还会保
持着长远的被欣赏、被怀念的价值,而海明威则旧了,没有成为中国小说的新古典,
只是旧了。
的确,今天再翻开丧钟为谁而鸣,感动不那么容易涌现了。那语言还是新
鲜、简洁,一泻而下,但我清清楚楚地看着其中的做作,看着作者在凭能力而不是
凭另外一种打动人的东西长篇大论,心里开始不以为然了。包括老人与海,世
界名篇,也避不开“究竟是先出了名作品才好还是先因为作品好人才出了名”这种
怀疑了。这篇文章也许非常像凡高的一些画,当戏剧性地被捧到天上以后,最原
始的质疑就成立了。老人与海同样有着以形式取胜——而且取的是世间之胜的
本质。这样的小说怎样影响和感动人们,其过程应当很有趣。不能说它内容苍白。
但至少并非多么有力。我猜(这是任意瞎猜),在拉丁美洲寻找自己的别墅区,是
美国佬的一个风尚。住在古巴的美国文豪海明威与古巴渔民之间有没有一种微妙的
隔阂呢?应当说,带有殖民主义味道的作品会不知不觉地引人反感,海明威患的或
许就是这个病。后来,当看到他那部庸俗电影乞力马扎罗的雪,画面上架着帐
篷的一对白种男女,使唤着黑仆、眺望着雪山的镜头,真是让人恶心不已。
关于国内的小说,应该另纸。以上,信手拈来一“苏”一“美”两个小说家,
写上一些1993年前夕的随感,我注意到自己多少变了。的确,今天为他们写哪怕一
个字我都惜墨如金。列入不喜欢之类是由于我今天的认识,而在昨天却非常喜爱过
他们的小说。
艾依特玛托夫的天山小说,在我看来不能与梅里美的卡尔曼高龙巴媲
美。那是一种改变人性、指导人至死的伟大文学。海明威的形式文体也不能与杰克
伦敦并列。那是一种真正的力量,深沉如它所处的社会下层一样。
然而不管谁的什么小说,于我都是一种彼岸的故事,现在我已经不愿意读了。
当时有过重大的预感。
以后他的分量在减轻。花狗岩这个词组不再具备那种突厥式的深情和深意。
别了,古丽萨雷这个马名(花儿黄马),大概不一定会使牧民喜欢——当然不
是题目,小说很像在凑篇幅。终于,以时空倒错、环境保护、命运轮回等来了西方
富人的、时髦庸俗的思想结构的断头台;以及苏联作家领导人、还有国际名人
的高位,使他彻底离开了天山并结束。
用不着什么感叹或求证,我写的只是他给予我的印象而已。我已经写过我们并
不曾有任何机会接触他的心。他已经足够伟大和幸福,他的母族柯尔克孜(我同意
中央民族学院师生的观点,吉尔吉斯这一译名应改正)已经足够自豪。他已经是天
山之王,很难想象更好的天山作品。
我本人特别向他学习了句子和段落的一些知识。有过大约中学的受教育经历再
读了几本他的小说,就是我的基础。
海明威影响了80年代整整一批中国作家。当我发现美国人对他并没有像我们那
样推崇时,我确实觉得有些奇怪。有一次包泊漪安排我们几个北京作家和一个美国
作家见面,说到海明威时,他踌躇地说了句我记得很清楚的话:“有些作家是影响
读者的作家,有些作家是影响作家的作家。”这句话至今还常常使我回味。
当企求表达、机智地晓得了要经过形式,想“变”一家伙的时候,海明威和他
的句号排列的电报语言,特别是那股透着硬的劲头特别对人胃口。虽然也有眼光更
深、洞知阴柔克阳刚真理的作家(如贾平凹),但海明威的确是我们的小说转折向
现代派的一大桥梁。
他确实是个影响作家的作家——不过比硬汉主义更多的是他的亦我亦你、亦自
语亦叙述的形式。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由于作品中的情和事也渴望那种快速的、主
观的、亦我亦你的表现,于是海明威对80年代那批热情而年轻的作家的“影响”成
功了。更多的是摹仿者,就不多说了。不过,海明威对中国这些人的影响并没有持
续很久,老辣的中国文化显然不是区区海明威所能驾驭的,曾几何时,连海明威作
品中的正义和真情连同那硬汉子派头,都已经暴露在中国人阴损的嘲笑之下了。
比起艾依特玛托夫,也许海明威更没有获得“永恒性”艾依特玛托夫还会保
持着长远的被欣赏、被怀念的价值,而海明威则旧了,没有成为中国小说的新古典,
只是旧了。
的确,今天再翻开丧钟为谁而鸣,感动不那么容易涌现了。那语言还是新
鲜、简洁,一泻而下,但我清清楚楚地看着其中的做作,看着作者在凭能力而不是
凭另外一种打动人的东西长篇大论,心里开始不以为然了。包括老人与海,世
界名篇,也避不开“究竟是先出了名作品才好还是先因为作品好人才出了名”这种
怀疑了。这篇文章也许非常像凡高的一些画,当戏剧性地被捧到天上以后,最原
始的质疑就成立了。老人与海同样有着以形式取胜——而且取的是世间之胜的
本质。这样的小说怎样影响和感动人们,其过程应当很有趣。不能说它内容苍白。
但至少并非多么有力。我猜(这是任意瞎猜),在拉丁美洲寻找自己的别墅区,是
美国佬的一个风尚。住在古巴的美国文豪海明威与古巴渔民之间有没有一种微妙的
隔阂呢?应当说,带有殖民主义味道的作品会不知不觉地引人反感,海明威患的或
许就是这个病。后来,当看到他那部庸俗电影乞力马扎罗的雪,画面上架着帐
篷的一对白种男女,使唤着黑仆、眺望着雪山的镜头,真是让人恶心不已。
关于国内的小说,应该另纸。以上,信手拈来一“苏”一“美”两个小说家,
写上一些1993年前夕的随感,我注意到自己多少变了。的确,今天为他们写哪怕一
个字我都惜墨如金。列入不喜欢之类是由于我今天的认识,而在昨天却非常喜爱过
他们的小说。
艾依特玛托夫的天山小说,在我看来不能与梅里美的卡尔曼高龙巴媲
美。那是一种改变人性、指导人至死的伟大文学。海明威的形式文体也不能与杰克
伦敦并列。那是一种真正的力量,深沉如它所处的社会下层一样。
然而不管谁的什么小说,于我都是一种彼岸的故事,现在我已经不愿意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