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天齐衡带给他们的震惊实在太多了。
别说是像刘伯温这样,一个刚刚来到义军的人。
就是朱元璋,李善长以及徐达也对如今安丰路境内所发生的一切感到太过不可思议。
这才短短的三年,整个安丰路境内竟然有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想三年前他们在离开时整个安丰路不敢说一贫如洗,但也绝好不到哪里去。
那个时候的安丰路,可是刚刚经历过脱脱15万大军攻伐的。
可如今呢,在齐衡的治理下,整个安丰路不仅摆脱了饥荒,还将整个境内的百姓人口从最初的40万左右发展到了如今的89万之多。
而境内的百姓也都摆脱了最初的穷苦,达到了温饱的程度。
甚至整个境内的经济体系也在不断的复苏而繁华,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他们很清楚,整个安丰路境内的百姓将不仅仅只是摆脱贫困那么简单。
沉默的刘伯温站在角落,回忆着自己在书卷上所看到的所谓的盛唐之况,与如今的安丰路相比,应该也不过如此吧。
此后的一整天时间内,齐衡便带着朱元璋等一行人,在整个安丰路的境内查看了一遍。
西北蒙城的棉花产区,西南寿春的玉米、红薯等杂粮产区,东南方向的养殖业…
每到一个规划产业的地方,在场的众人就忍不住的要惊叹一番。
尤其是当刘伯温,李善长等人得知了玉米红薯等产业区那恐怖的产量时。
他们在看待齐衡时的目光,一变再变。
当然除了这些可以改善安丰路境内所有百姓民生问题的产业区外,自然是少不了工业的发展。
在整个安丰路的中部地带,齐衡给沈万三画下了一个地域十分宽广的土地。
曾经坐落于黄岗城内部的军备司,也已经不断的壮大,并且伴随着矿山的不断发现,产量也在飞速的提升。
来往于整个安丰路境内的蒸汽动力船只,则全部出自于沈万山麾下的军备司。
如今仅仅隶属于军备司下的造船厂已然多达4个。
同时像研发基础科技的科研司,专攻火炮的火炮营造司,专攻火器步枪研发的火器营造司,甚至还有专门研发境内陆地蒸汽动力火车的蒸汽火车营造司…
像这样的分支机构,已经有了十几个。
总的来说,如今整个安丰路在齐衡大将军府的主政之下。
已经彻底的解决了境内百姓粮食的问题。
并且伴随着境内百姓粮食问题的解决,经济在不断的发展。
而经济不断的上升,则带动了官府衙门以及大将军府越来越有钱。
在很多时候,因为政策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国强,不一定民富。
民富,不一定国强。
可在齐衡所设计的经济体系下,已然形成了一个经济的闭环。
百姓就是官府的基点。
只要百姓有了钱,有了粮,他们的大将军府就会随之有钱有粮。
互相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齐衡之所以可以如此大手笔的一下子在军备私下开设十几个分支部门,同时研究不同的科研方向。
并且在境内大力的推行职业教育以及基础教育的建设。
这一切的源动力就是百姓变的有钱,他的大将军府也变的有钱。
当他们一行人在安丰路境内看了一圈,直到第二天夜晚来到寿春城,并且入住了寿春城最大的四层楼客栈后,每一个人都变的沉默了。
因为他们已经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自己心中的震撼。
如今的安丰路虽然地域不算太过辽阔,但俨然已经有了一个小型王国的雏形。
如今的安丰路就犹如一台不间断运行的发动机一般。
无时无刻不在给义军带来强大的后勤补给。
想想如今生活在安丰路境内的百姓,他们的生活可谓富足。
吃穿住行样样都有齐衡规划的产业在支撑。
感受着这寿春客栈沙发带来的柔软。
棉被带来的舒适。
他们似乎已经可以联想到,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东西都可以进入到每一个安丰路百姓的家中。
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曾几何时,不正是他们日夜期盼的吗?
他们从一个微末身份开始造反起义,为了不正是想要将来有一个富足舒适的生活环境吗?
而如今这一切都已经在安丰路实现。
在他们的眼中,这安丰路境内百姓的生活便有如天堂一般。
想想那些还在啃着树皮瘦的皮包骨头的灾民们。
这安丰路简直就是如今元朝境内的一个世外桃源。
就在晚上所有人都聚集在餐厅准备吃饭时。
那徐达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关切的问道:“齐兄弟,这一圈看下来,怎么都是你们治政方面的事情,军队发展的怎么样了?让咱也跟你学学,日后好在咱麾下照着做。”
这一圈看下来,李善长,朱元璋刘伯温是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可对于他徐达这个武将而言,热闹是看了不少,可这真正能够用到军队当中的却少之又少。
所以别想着让齐衡带他到军队当中去转一转,也好让他长点见识,回去后在自己的部下中实施。
随着徐达这话说出口,朱元璋也立马被勾起了好奇心。
三年前在封齐衡为安丰路虎威大将军时,那可是说过让齐衡军政一体节制的。
没道理在理政方面有了如此恐怖的进展,而军队方面却没有丝毫的变动。
然而在面对徐达的这个问题时,齐衡却表现出了罕见的慎重态度。
“徐大哥,我也是人啊!你是想累死我吗?才三年的时候,我都光顾着忙百姓的事了,反正军队有大哥跟你们在,我担心那么多干嘛?”
齐衡脸上那夸张的表情,让众人不由一笑。
不过想想也是,这才短短的三年时间,齐衡能够将整个安丰路建设成如今这般模样,已经是惊为天人了,如若在军队方面还有很大的建树,那就实在太过恐怖了。
在听到齐衡的话后,朱元璋、李善长和徐达也都没有多想,笑笑过后也就算了。
而唯独那刘伯温在瞧着齐衡,脸上露出若有所失的神色。
之前他们从金陵城到安丰路而来时,在渡口时的遭遇,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能够成为朱元璋的护卫,那些随行的士兵们不敢说以一敌百,但最起码也是军中的精锐之士。
可就是这些军中的精锐之士,却在面对齐衡手下不过区区20多人的寻常守卫时,表现是那么的不堪。
当时他刘伯温也在现场,虽然对方手中握有连发弩,武器要比朱元璋那些护卫们先进一些,威力大一些。
可说到底,这些人的人数也不过只有区区二十多。
而自己这一方却有近百人。
之所以在渡口时双方的遭遇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除了朱元璋本人并不想自己人和自己人打外,对方的气势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以寡击众却丝毫没有半点恐惧之意,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肃杀之色。
并且训练有素,从哨子响起到出现在朱元璋他们身边仅仅不到二十几息的时间。
对方的每一位士兵都各司其职,硬生生用20多人吓住了他们近百人的护卫队。
如若这些士兵也如朱元璋的护卫队一样,都是从军中的精锐中挑选而出,那还说的过去,可这些人却不过是一些普通的渡口守卫而已。
以点窥面,可见如今安丰路境内的军队,绝非齐衡口中所说的没有任何作为。
回想刚刚齐衡的回答,他又为何要在朱元璋徐达的面前隐藏自己在军队当中的建树呢?
这一点可就非常值得推敲了。
本就不是普通人的刘伯温,只是稍稍一想便也就明白了齐衡这么做的原因。
如今的他年少成名,不过区区18岁的年纪也已经成为了整个安丰路义军的虎威大将军。
手下更是统领着安丰路军政一体。
仅以在安丰路内的影响力控制力而言,即便是如今的义军虎威大元帅朱元璋,也绝对无法跟齐衡相比拟。
更何况如今的安丰路在齐衡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其内百姓俨然已经过上了富足的日子,相比于往日的情景而言,可想而知境内的百姓对于齐衡是多么的爱戴。
这些,只需要回忆一下他们踏上安丰路境内的土地后,所见所听的那些事便也就清楚了。
整个安丰路境内的百姓。只要提起齐衡,无不赞叹有加,对其感激莫名。
身居高位,掌握着安丰路境内所有的军政大权,又得境内百姓的爱戴。
这样的人,对于朱元璋而言,到底是福气还是祸事,谁又知道呢?
自古以来,皇帝屠杀大臣能臣的事情还少吗?
此刻刘伯温瞧着齐衡脸上的神情,便能猜出齐衡对此应该也有所察觉,甚至忌惮。
所以在大家已经得知了他如此多的功绩后,便适可而止的隐藏了一些东西。
尤其是军队方面。
治政,无论你有多大的才能,百姓对你有多爱戴,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治世大才,未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公宰相。
可一旦你在军队方面的建树也如治政方面这般恐怖。
那对于如今的义军虎威大元帅朱元璋而言,意义可就完全不同了。
因为你手中军队的实力一旦达到某种程度,就完全可以脱离朱元璋,自成一派。
甚至在拥有了安丰路如此多的后勤补给的情况下,他手中的军队完全可以反过来直接将朱元璋给消灭。
取而代之。
若他刘伯温坐在朱元璋的位置上,只怕此刻屁股下沙发给他带来的绝不是舒服,而是如火烧一般的滚烫,是如坐针毡!
更何况,一旦齐衡展现出一些军事方面的才能。
只怕齐衡的存在,要比元廷更加让他忌讳。
想着这些,刘伯温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思考。
对于齐衡与朱元璋之间的很多事情,也就看得明白了。
当初他还在青田时,在见到李善长的第一眼,瞧着他脸上那深深的伤疤,便有些不解。
当初的李善长可是金陵城中朱元璋身边唯一的谋士,称他为伪宰相也不为过。
可为何,身居如此高位,又得朱元璋如此信任的李善长,竟然被齐衡朝着脸上打了一鞭子。
哪怕齐衡再得朱元璋的信任,面对自己麾下最好的谋士被人以这种方式侮辱。
也绝不可能轻易罢休。
能够出现如今这种状况的原因,基本上是李善长根本不得朱元璋的重用。
如果是这样,那打的也就打了,并不是多大的事情。
可那时李善长在义军当中的官位却又显然不是这种情况。
所以那时的他还非常的疑惑。
可如今看到这些后,便一下子全部明白了。
相比于齐衡而言,李善长在朱元璋身边的分量显然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这不仅仅只是个人情感,而且还是两者之间的才能对比。
就以如今安丰路境内的盛况而言,别说是他一个李善长,就是十个李善长也绝做不到。
因为明眼人都能看的出,如今安丰路境内的状况,绝不仅仅只是理政可以达到的。
不客气的说,如今安丰路境内的状况,基本上是齐衡将原有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全部砸碎了,然后重新捏出来的。
就比如那水库,比如那江面上航行的蒸汽动力船只。相比于过去的历朝历代,安丰路的发展是具有颠覆性的,是划时代的。
这些都绝不是靠着一两个能臣贤才可以做到的。
这是需要一个社会经过无数的岁月的锤炼后,才能出现的。
如果不是如今这一切都已经实实在在的呈现在了他的面前,否则他刘伯温是绝不可能相信这些是一个人花了三年搞出来的。
既然齐衡比李善成强了这么多,朱元璋为什么还会重用这么一个被齐衡所看不上,甚至厌恶,有仇的人呢?
答案显而易见,李善长的被重用,完全是因为朱元璋想要给齐衡制造一些困难。
让他这两位手下相互制衡,维持平衡,这样一来他朱元璋的权力才可以得到稳固。
可以说,以如今齐衡在义军当中的能量而言,想要对付一个李善长,根本就是轻而易举。
之所以李善长并没有被齐衡收拾,靠的不仅仅只是他自身的才能,更是他身后的朱元璋。
明白这一切后,刘伯温的嘴角不自觉的露出一丝笑意,顿时感觉如今义军内部的情况还挺有趣。
同时还夹杂着一丝丝看破一切的得意之情。
尽管此刻表面上看起来其乐融融的众人,但其实除了徐达外,其余的三人对于这些都心知肚明。
尤其是齐衡,身居高位却还能时刻清楚地认知到自身的危险,这份心态,实在是恐怖。
要知道如今的齐衡,才不过区区十八岁。
以他的年纪,若朱元璋真的能够一统天下,主政两朝也不是不可能。
而如今的他已然是朱元璋麾下的第一人,虎威大将军,往后,其前途实在不可思量。
此时的他也更加明白,自己第一次在看到齐衡时,为什么会觉得他的面相气度贵不可言了。
刘伯温在心中思索着这些的同时,也在暗暗的思量着自己的将来。
表面上他刘伯温每天过的似乎闲庭信步,与世无争。
可他自己心里却明白,身为一个读书人还是曾经博取过功名的人,他又怎么可能真的超脱于世俗之外。
之所以读书科举,为的不正是日后能够入仕从政,主政一方,青史留名嘛?
并且如今他既然已经被朱元璋给硬生生的绑来了,想来朱元璋也不可能轻易的放过自己,这些他心中是明白的。
之前他之所以不愿意投靠朱元璋,除了对义军的不认可外,并非没有待价而沽的意思。
名臣择主,凤凰择木而栖,本就是历来常有的事。
可如今,当他亲眼看到了安丰路境内的一切后,他的内心已经深深的明白,当今这个天下,能够跟朱元璋一整长短的人,恐怕已经没有多少了。
要知道,仅安丰路境内的粮食产量便足以满足一百八十万人口的消耗。
这还仅仅只是每年的产量,不包括这三年来的粮食储备。
其他的暂且不说,就光是这些粮食储备就足以让他们招纳多少的士兵为其作战。
如今这个天下,只要你每天能给他一碗饭吃,愿意为你效命战场拼杀的人多的是。
安丰路境内粮食产量所多出来的那一半粮食,完全可以全部用作招募士兵之用。
这,便是七八十万的士兵啊。
加上原本境内的军队士兵,短时间内朱元璋麾下的兵力,便可以达到百万之巨。
当初朱元璋命李善长给他写的那封招募书信内的内容,也并非只是夸张之词了。
而是实实在在的百万军队。
这样的兵力,在整个元朝的东南甚至放眼整个元朝的天下,又有何人可以与他比拟。
即便是元朝本身,如今只怕也难以再汇聚一支兵力达到百万的军队了吧。
尽管如今朱元璋麾下的地域地盘还不是很大,甚至连一行省之地都没有。
但只要拥有这些军队,攻打城池只是时间问题。
看他愿意什么时候攻打。
并且朱元璋连这些军队的后勤补给都不需要再担心,因为安丰路境内的粮食产量便足以满足... -->>
今天齐衡带给他们的震惊实在太多了。
别说是像刘伯温这样,一个刚刚来到义军的人。
就是朱元璋,李善长以及徐达也对如今安丰路境内所发生的一切感到太过不可思议。
这才短短的三年,整个安丰路境内竟然有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想三年前他们在离开时整个安丰路不敢说一贫如洗,但也绝好不到哪里去。
那个时候的安丰路,可是刚刚经历过脱脱15万大军攻伐的。
可如今呢,在齐衡的治理下,整个安丰路不仅摆脱了饥荒,还将整个境内的百姓人口从最初的40万左右发展到了如今的89万之多。
而境内的百姓也都摆脱了最初的穷苦,达到了温饱的程度。
甚至整个境内的经济体系也在不断的复苏而繁华,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他们很清楚,整个安丰路境内的百姓将不仅仅只是摆脱贫困那么简单。
沉默的刘伯温站在角落,回忆着自己在书卷上所看到的所谓的盛唐之况,与如今的安丰路相比,应该也不过如此吧。
此后的一整天时间内,齐衡便带着朱元璋等一行人,在整个安丰路的境内查看了一遍。
西北蒙城的棉花产区,西南寿春的玉米、红薯等杂粮产区,东南方向的养殖业…
每到一个规划产业的地方,在场的众人就忍不住的要惊叹一番。
尤其是当刘伯温,李善长等人得知了玉米红薯等产业区那恐怖的产量时。
他们在看待齐衡时的目光,一变再变。
当然除了这些可以改善安丰路境内所有百姓民生问题的产业区外,自然是少不了工业的发展。
在整个安丰路的中部地带,齐衡给沈万三画下了一个地域十分宽广的土地。
曾经坐落于黄岗城内部的军备司,也已经不断的壮大,并且伴随着矿山的不断发现,产量也在飞速的提升。
来往于整个安丰路境内的蒸汽动力船只,则全部出自于沈万山麾下的军备司。
如今仅仅隶属于军备司下的造船厂已然多达4个。
同时像研发基础科技的科研司,专攻火炮的火炮营造司,专攻火器步枪研发的火器营造司,甚至还有专门研发境内陆地蒸汽动力火车的蒸汽火车营造司…
像这样的分支机构,已经有了十几个。
总的来说,如今整个安丰路在齐衡大将军府的主政之下。
已经彻底的解决了境内百姓粮食的问题。
并且伴随着境内百姓粮食问题的解决,经济在不断的发展。
而经济不断的上升,则带动了官府衙门以及大将军府越来越有钱。
在很多时候,因为政策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国强,不一定民富。
民富,不一定国强。
可在齐衡所设计的经济体系下,已然形成了一个经济的闭环。
百姓就是官府的基点。
只要百姓有了钱,有了粮,他们的大将军府就会随之有钱有粮。
互相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齐衡之所以可以如此大手笔的一下子在军备私下开设十几个分支部门,同时研究不同的科研方向。
并且在境内大力的推行职业教育以及基础教育的建设。
这一切的源动力就是百姓变的有钱,他的大将军府也变的有钱。
当他们一行人在安丰路境内看了一圈,直到第二天夜晚来到寿春城,并且入住了寿春城最大的四层楼客栈后,每一个人都变的沉默了。
因为他们已经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自己心中的震撼。
如今的安丰路虽然地域不算太过辽阔,但俨然已经有了一个小型王国的雏形。
如今的安丰路就犹如一台不间断运行的发动机一般。
无时无刻不在给义军带来强大的后勤补给。
想想如今生活在安丰路境内的百姓,他们的生活可谓富足。
吃穿住行样样都有齐衡规划的产业在支撑。
感受着这寿春客栈沙发带来的柔软。
棉被带来的舒适。
他们似乎已经可以联想到,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东西都可以进入到每一个安丰路百姓的家中。
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曾几何时,不正是他们日夜期盼的吗?
他们从一个微末身份开始造反起义,为了不正是想要将来有一个富足舒适的生活环境吗?
而如今这一切都已经在安丰路实现。
在他们的眼中,这安丰路境内百姓的生活便有如天堂一般。
想想那些还在啃着树皮瘦的皮包骨头的灾民们。
这安丰路简直就是如今元朝境内的一个世外桃源。
就在晚上所有人都聚集在餐厅准备吃饭时。
那徐达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关切的问道:“齐兄弟,这一圈看下来,怎么都是你们治政方面的事情,军队发展的怎么样了?让咱也跟你学学,日后好在咱麾下照着做。”
这一圈看下来,李善长,朱元璋刘伯温是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可对于他徐达这个武将而言,热闹是看了不少,可这真正能够用到军队当中的却少之又少。
所以别想着让齐衡带他到军队当中去转一转,也好让他长点见识,回去后在自己的部下中实施。
随着徐达这话说出口,朱元璋也立马被勾起了好奇心。
三年前在封齐衡为安丰路虎威大将军时,那可是说过让齐衡军政一体节制的。
没道理在理政方面有了如此恐怖的进展,而军队方面却没有丝毫的变动。
然而在面对徐达的这个问题时,齐衡却表现出了罕见的慎重态度。
“徐大哥,我也是人啊!你是想累死我吗?才三年的时候,我都光顾着忙百姓的事了,反正军队有大哥跟你们在,我担心那么多干嘛?”
齐衡脸上那夸张的表情,让众人不由一笑。
不过想想也是,这才短短的三年时间,齐衡能够将整个安丰路建设成如今这般模样,已经是惊为天人了,如若在军队方面还有很大的建树,那就实在太过恐怖了。
在听到齐衡的话后,朱元璋、李善长和徐达也都没有多想,笑笑过后也就算了。
而唯独那刘伯温在瞧着齐衡,脸上露出若有所失的神色。
之前他们从金陵城到安丰路而来时,在渡口时的遭遇,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能够成为朱元璋的护卫,那些随行的士兵们不敢说以一敌百,但最起码也是军中的精锐之士。
可就是这些军中的精锐之士,却在面对齐衡手下不过区区20多人的寻常守卫时,表现是那么的不堪。
当时他刘伯温也在现场,虽然对方手中握有连发弩,武器要比朱元璋那些护卫们先进一些,威力大一些。
可说到底,这些人的人数也不过只有区区二十多。
而自己这一方却有近百人。
之所以在渡口时双方的遭遇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除了朱元璋本人并不想自己人和自己人打外,对方的气势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以寡击众却丝毫没有半点恐惧之意,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肃杀之色。
并且训练有素,从哨子响起到出现在朱元璋他们身边仅仅不到二十几息的时间。
对方的每一位士兵都各司其职,硬生生用20多人吓住了他们近百人的护卫队。
如若这些士兵也如朱元璋的护卫队一样,都是从军中的精锐中挑选而出,那还说的过去,可这些人却不过是一些普通的渡口守卫而已。
以点窥面,可见如今安丰路境内的军队,绝非齐衡口中所说的没有任何作为。
回想刚刚齐衡的回答,他又为何要在朱元璋徐达的面前隐藏自己在军队当中的建树呢?
这一点可就非常值得推敲了。
本就不是普通人的刘伯温,只是稍稍一想便也就明白了齐衡这么做的原因。
如今的他年少成名,不过区区18岁的年纪也已经成为了整个安丰路义军的虎威大将军。
手下更是统领着安丰路军政一体。
仅以在安丰路内的影响力控制力而言,即便是如今的义军虎威大元帅朱元璋,也绝对无法跟齐衡相比拟。
更何况如今的安丰路在齐衡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其内百姓俨然已经过上了富足的日子,相比于往日的情景而言,可想而知境内的百姓对于齐衡是多么的爱戴。
这些,只需要回忆一下他们踏上安丰路境内的土地后,所见所听的那些事便也就清楚了。
整个安丰路境内的百姓。只要提起齐衡,无不赞叹有加,对其感激莫名。
身居高位,掌握着安丰路境内所有的军政大权,又得境内百姓的爱戴。
这样的人,对于朱元璋而言,到底是福气还是祸事,谁又知道呢?
自古以来,皇帝屠杀大臣能臣的事情还少吗?
此刻刘伯温瞧着齐衡脸上的神情,便能猜出齐衡对此应该也有所察觉,甚至忌惮。
所以在大家已经得知了他如此多的功绩后,便适可而止的隐藏了一些东西。
尤其是军队方面。
治政,无论你有多大的才能,百姓对你有多爱戴,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治世大才,未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公宰相。
可一旦你在军队方面的建树也如治政方面这般恐怖。
那对于如今的义军虎威大元帅朱元璋而言,意义可就完全不同了。
因为你手中军队的实力一旦达到某种程度,就完全可以脱离朱元璋,自成一派。
甚至在拥有了安丰路如此多的后勤补给的情况下,他手中的军队完全可以反过来直接将朱元璋给消灭。
取而代之。
若他刘伯温坐在朱元璋的位置上,只怕此刻屁股下沙发给他带来的绝不是舒服,而是如火烧一般的滚烫,是如坐针毡!
更何况,一旦齐衡展现出一些军事方面的才能。
只怕齐衡的存在,要比元廷更加让他忌讳。
想着这些,刘伯温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思考。
对于齐衡与朱元璋之间的很多事情,也就看得明白了。
当初他还在青田时,在见到李善长的第一眼,瞧着他脸上那深深的伤疤,便有些不解。
当初的李善长可是金陵城中朱元璋身边唯一的谋士,称他为伪宰相也不为过。
可为何,身居如此高位,又得朱元璋如此信任的李善长,竟然被齐衡朝着脸上打了一鞭子。
哪怕齐衡再得朱元璋的信任,面对自己麾下最好的谋士被人以这种方式侮辱。
也绝不可能轻易罢休。
能够出现如今这种状况的原因,基本上是李善长根本不得朱元璋的重用。
如果是这样,那打的也就打了,并不是多大的事情。
可那时李善长在义军当中的官位却又显然不是这种情况。
所以那时的他还非常的疑惑。
可如今看到这些后,便一下子全部明白了。
相比于齐衡而言,李善长在朱元璋身边的分量显然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这不仅仅只是个人情感,而且还是两者之间的才能对比。
就以如今安丰路境内的盛况而言,别说是他一个李善长,就是十个李善长也绝做不到。
因为明眼人都能看的出,如今安丰路境内的状况,绝不仅仅只是理政可以达到的。
不客气的说,如今安丰路境内的状况,基本上是齐衡将原有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全部砸碎了,然后重新捏出来的。
就比如那水库,比如那江面上航行的蒸汽动力船只。相比于过去的历朝历代,安丰路的发展是具有颠覆性的,是划时代的。
这些都绝不是靠着一两个能臣贤才可以做到的。
这是需要一个社会经过无数的岁月的锤炼后,才能出现的。
如果不是如今这一切都已经实实在在的呈现在了他的面前,否则他刘伯温是绝不可能相信这些是一个人花了三年搞出来的。
既然齐衡比李善成强了这么多,朱元璋为什么还会重用这么一个被齐衡所看不上,甚至厌恶,有仇的人呢?
答案显而易见,李善长的被重用,完全是因为朱元璋想要给齐衡制造一些困难。
让他这两位手下相互制衡,维持平衡,这样一来他朱元璋的权力才可以得到稳固。
可以说,以如今齐衡在义军当中的能量而言,想要对付一个李善长,根本就是轻而易举。
之所以李善长并没有被齐衡收拾,靠的不仅仅只是他自身的才能,更是他身后的朱元璋。
明白这一切后,刘伯温的嘴角不自觉的露出一丝笑意,顿时感觉如今义军内部的情况还挺有趣。
同时还夹杂着一丝丝看破一切的得意之情。
尽管此刻表面上看起来其乐融融的众人,但其实除了徐达外,其余的三人对于这些都心知肚明。
尤其是齐衡,身居高位却还能时刻清楚地认知到自身的危险,这份心态,实在是恐怖。
要知道如今的齐衡,才不过区区十八岁。
以他的年纪,若朱元璋真的能够一统天下,主政两朝也不是不可能。
而如今的他已然是朱元璋麾下的第一人,虎威大将军,往后,其前途实在不可思量。
此时的他也更加明白,自己第一次在看到齐衡时,为什么会觉得他的面相气度贵不可言了。
刘伯温在心中思索着这些的同时,也在暗暗的思量着自己的将来。
表面上他刘伯温每天过的似乎闲庭信步,与世无争。
可他自己心里却明白,身为一个读书人还是曾经博取过功名的人,他又怎么可能真的超脱于世俗之外。
之所以读书科举,为的不正是日后能够入仕从政,主政一方,青史留名嘛?
并且如今他既然已经被朱元璋给硬生生的绑来了,想来朱元璋也不可能轻易的放过自己,这些他心中是明白的。
之前他之所以不愿意投靠朱元璋,除了对义军的不认可外,并非没有待价而沽的意思。
名臣择主,凤凰择木而栖,本就是历来常有的事。
可如今,当他亲眼看到了安丰路境内的一切后,他的内心已经深深的明白,当今这个天下,能够跟朱元璋一整长短的人,恐怕已经没有多少了。
要知道,仅安丰路境内的粮食产量便足以满足一百八十万人口的消耗。
这还仅仅只是每年的产量,不包括这三年来的粮食储备。
其他的暂且不说,就光是这些粮食储备就足以让他们招纳多少的士兵为其作战。
如今这个天下,只要你每天能给他一碗饭吃,愿意为你效命战场拼杀的人多的是。
安丰路境内粮食产量所多出来的那一半粮食,完全可以全部用作招募士兵之用。
这,便是七八十万的士兵啊。
加上原本境内的军队士兵,短时间内朱元璋麾下的兵力,便可以达到百万之巨。
当初朱元璋命李善长给他写的那封招募书信内的内容,也并非只是夸张之词了。
而是实实在在的百万军队。
这样的兵力,在整个元朝的东南甚至放眼整个元朝的天下,又有何人可以与他比拟。
即便是元朝本身,如今只怕也难以再汇聚一支兵力达到百万的军队了吧。
尽管如今朱元璋麾下的地域地盘还不是很大,甚至连一行省之地都没有。
但只要拥有这些军队,攻打城池只是时间问题。
看他愿意什么时候攻打。
并且朱元璋连这些军队的后勤补给都不需要再担心,因为安丰路境内的粮食产量便足以满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