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挣扎中前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小安,《三字经》我们已经读完,你也记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继续读这本,这本叫做《百家姓》,内容全部都是由姓氏组成的。你看这第一句‘赵钱孙李’,指的就是这四个姓氏。”
王小安听了觉得很有意思,立即问道:“爷爷,我们家姓王,那我们的王在哪里呀?”
王秋生回答:“你在看这第二句,‘周吴郑王’,我们家的王字就出来了,咱们王姓也是一个大姓,在百家姓里可是排在第八位的。”
“爷爷,那是不是所有的姓,加起来只有一百个?”王小安问道。
“怎么一百个你还嫌少吗?除了这一百个姓氏外,当然还有别的,但是我们常见的姓,都包含在这《百家姓》里了。你要是再把这本《百家姓》都记住,那就很了不起了。”王秋生欣喜地回答。
王小安急忙说:“爷爷,你也教我读这本,这本我也要背。”
“好,好,好啊,只要你肯背,爷爷自然是要教你的。”王秋生回答。
《三字经》与《百家姓》这种启蒙读物,老一辈人小时候很多都要读的,可是到了今天,似乎都被忽略掉了,就连那小学课本中,也只是粗略的提到而已。王小安因为在大湾村小学的遭遇,如今退学在家,所以才有了读这两本书的机会,但这个机会是在不幸的遭遇中产生的,好在一切都已经过去。
现在,王秋生正在教他的孙子读《百家姓》,读法完全是方言的发音,但这是不会影响认字的。他读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王小安跟着读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
就这样,此起彼伏的读书声持续了许久,那院子里阳光的阴影也移了位,外面传来了一声老黄牛悠长的叫声,王秋生知道放牲口的时候又到了,于是对小安说:“小安,今天这本《百家姓》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页,晚上回来我们继续读,你自己玩的时候也要想我们都读过哪些,这样才能记住。”
“知道了,爷爷。”小安说完,就打起了哈欠,嘴巴张的大大的。
王秋生中午简短的午休也没有了,他看了看钟表,已经下午两点了,下炕拿上自己那顶有些发黑的旧草帽,接着拿上立在门外的鞭子,从大门走出去来到拴牲口的树下,解开牲口的缰绳,就赶着牲口去放牧了。
这一段时间,王老汉的心情明显有所好转,心里的云雾也渐渐散去了。看到小安已经记住了一部分《三字经》和《百家姓》的内容,他对自己孙子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人都是如此,一旦有了某种希望,就会变得干劲十足,什么困难都会克服;可是人一旦失去某种希望,就会变得萎靡不振,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一个人精神上的支撑,往往来源于某种美好的希望,现在王秋生的希望,就是让孙子健康成长和有学上。
在小安退学后的这段日子,王秋生总觉得自己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老汉心里着实不是滋味。河沟村小学到底会不会要自己的孙子,老汉也说不准,现在正值农忙季节,他想着无论如何过几天得让家旺去河沟村小学走一趟,提前见一见老师,商量一下小安转学的事,提早准备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
王秋生一家人没有串门的习惯,饭后一般都是一家人在一起闲聊,或者进来一两个村里串门的人,来谈论一下庄稼的长势,或是顺便谈谈方圆几个村子最近发生的新鲜事,这不过是打发时间而已。天黑了以后,离睡觉还早,为了省油连煤油灯一般都不点的,就这样一家人在炕上坐着说话。
看着窗外天黑透了,小安忽的一下从炕上起来,然后一个箭步跳下了炕,嘴里说道:“我去点灯。”
王玉竹急忙说:“你慢一点,小心摔倒。”
“我摸到火柴了。”小安回答说。接着他拿出一根火柴,划着后点燃了桌子上的煤油灯,漆黑的屋子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这时王秋生说:“家旺,这几天你抽空去河沟村走一趟,问问河沟村小学的老师,看秋后开学时小安能不能在他们小学读书,我们也好有个准备。”
小安一听到让他上学,立马辩解道:“爷爷,我不上学,在家里不也可以认字吗?”
“不上学咋能行呢,你现在是上学的年纪,今年已经耽搁了一年,不能在这样耽搁下去了,不上学是没有出息的。”王秋生语重心长的回答。
王小雅听到上学,激动地问道:“爷爷,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和哥哥一起去上学了。”
“你还小,到你上学的时候会让你上学的,你急什么,上学了可不许逃学。”方秀丽说。
王小雅又问:“那什么时候才让我上学?”
“咱家小雅看来也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娃娃。”王玉竹笑着说道。
王家旺这时才说:“爸,我看明天我就去河沟村一趟吧,最近我也在想着这事。”
“那这样最好,反正地里的活儿一天也忙不完,小安上学的事提早办了好,人心里也会踏实一些。”王秋生回答。
事情就这样商量定了,一家人谈论了一会,也就到了休息的时候。
这时的夜,,也陷入了一种寂静!
:“小安,《三字经》我们已经读完,你也记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继续读这本,这本叫做《百家姓》,内容全部都是由姓氏组成的。你看这第一句‘赵钱孙李’,指的就是这四个姓氏。”
王小安听了觉得很有意思,立即问道:“爷爷,我们家姓王,那我们的王在哪里呀?”
王秋生回答:“你在看这第二句,‘周吴郑王’,我们家的王字就出来了,咱们王姓也是一个大姓,在百家姓里可是排在第八位的。”
“爷爷,那是不是所有的姓,加起来只有一百个?”王小安问道。
“怎么一百个你还嫌少吗?除了这一百个姓氏外,当然还有别的,但是我们常见的姓,都包含在这《百家姓》里了。你要是再把这本《百家姓》都记住,那就很了不起了。”王秋生欣喜地回答。
王小安急忙说:“爷爷,你也教我读这本,这本我也要背。”
“好,好,好啊,只要你肯背,爷爷自然是要教你的。”王秋生回答。
《三字经》与《百家姓》这种启蒙读物,老一辈人小时候很多都要读的,可是到了今天,似乎都被忽略掉了,就连那小学课本中,也只是粗略的提到而已。王小安因为在大湾村小学的遭遇,如今退学在家,所以才有了读这两本书的机会,但这个机会是在不幸的遭遇中产生的,好在一切都已经过去。
现在,王秋生正在教他的孙子读《百家姓》,读法完全是方言的发音,但这是不会影响认字的。他读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王小安跟着读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
就这样,此起彼伏的读书声持续了许久,那院子里阳光的阴影也移了位,外面传来了一声老黄牛悠长的叫声,王秋生知道放牲口的时候又到了,于是对小安说:“小安,今天这本《百家姓》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页,晚上回来我们继续读,你自己玩的时候也要想我们都读过哪些,这样才能记住。”
“知道了,爷爷。”小安说完,就打起了哈欠,嘴巴张的大大的。
王秋生中午简短的午休也没有了,他看了看钟表,已经下午两点了,下炕拿上自己那顶有些发黑的旧草帽,接着拿上立在门外的鞭子,从大门走出去来到拴牲口的树下,解开牲口的缰绳,就赶着牲口去放牧了。
这一段时间,王老汉的心情明显有所好转,心里的云雾也渐渐散去了。看到小安已经记住了一部分《三字经》和《百家姓》的内容,他对自己孙子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人都是如此,一旦有了某种希望,就会变得干劲十足,什么困难都会克服;可是人一旦失去某种希望,就会变得萎靡不振,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一个人精神上的支撑,往往来源于某种美好的希望,现在王秋生的希望,就是让孙子健康成长和有学上。
在小安退学后的这段日子,王秋生总觉得自己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老汉心里着实不是滋味。河沟村小学到底会不会要自己的孙子,老汉也说不准,现在正值农忙季节,他想着无论如何过几天得让家旺去河沟村小学走一趟,提前见一见老师,商量一下小安转学的事,提早准备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
王秋生一家人没有串门的习惯,饭后一般都是一家人在一起闲聊,或者进来一两个村里串门的人,来谈论一下庄稼的长势,或是顺便谈谈方圆几个村子最近发生的新鲜事,这不过是打发时间而已。天黑了以后,离睡觉还早,为了省油连煤油灯一般都不点的,就这样一家人在炕上坐着说话。
看着窗外天黑透了,小安忽的一下从炕上起来,然后一个箭步跳下了炕,嘴里说道:“我去点灯。”
王玉竹急忙说:“你慢一点,小心摔倒。”
“我摸到火柴了。”小安回答说。接着他拿出一根火柴,划着后点燃了桌子上的煤油灯,漆黑的屋子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这时王秋生说:“家旺,这几天你抽空去河沟村走一趟,问问河沟村小学的老师,看秋后开学时小安能不能在他们小学读书,我们也好有个准备。”
小安一听到让他上学,立马辩解道:“爷爷,我不上学,在家里不也可以认字吗?”
“不上学咋能行呢,你现在是上学的年纪,今年已经耽搁了一年,不能在这样耽搁下去了,不上学是没有出息的。”王秋生语重心长的回答。
王小雅听到上学,激动地问道:“爷爷,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和哥哥一起去上学了。”
“你还小,到你上学的时候会让你上学的,你急什么,上学了可不许逃学。”方秀丽说。
王小雅又问:“那什么时候才让我上学?”
“咱家小雅看来也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娃娃。”王玉竹笑着说道。
王家旺这时才说:“爸,我看明天我就去河沟村一趟吧,最近我也在想着这事。”
“那这样最好,反正地里的活儿一天也忙不完,小安上学的事提早办了好,人心里也会踏实一些。”王秋生回答。
事情就这样商量定了,一家人谈论了一会,也就到了休息的时候。
这时的夜,,也陷入了一种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