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即使我们全体战死 (1/2)
59文学 www.59wx.cc,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菩提树下”大街两侧就是着名的洪堡大学,洪堡大学人才辈出,为灿烂的德意志文明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曾在洪堡大学学习或工作过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达到32人。爱因斯坦、普朗克、基尔霍夫、弗朗克、赫茨、维恩、薛定谔、拜尔、黑格尔、叔本华、费尔巴哈、海涅、马克思、恩格斯等,都曾在那里学习或工作。德意志挣得“欧洲思想家”的称号,洪堡大学功不可没。
1933年5月10rì,纳粹党徒曾经焚烧了从书店、洪堡大学图书馆等处收缴来的2万多册图书。**的作者包括马克思、海涅、弗洛伊德等等,他们或是犹太人,或者在意识形态上与希特勒纳粹zhèng fǔ格格不入。
1995年,柏林市zhèng fǔ在当年焚书的地点,洪堡大学前面的bebel广场地表下修建了一间具有象征意义的“地下图书馆”,人们透过与地面平行覆盖的玻璃可以看到:幽暗的地下室里排列着一些空的书架。柏林人此举,用心良苦。
距洪堡大学广场不远,有两个较大的教堂,一称“德国教堂”,一称“法国教堂”。“法国教堂”的存在,显示了普鲁士也曾是一个宽容、理xìng和明智的zhèng fǔ。
1685年10月15rì,法国路易十四宣布废除1598年由亨利四世颁布的《南特敕令》,颁布《枫丹白露敕令》,这是一部天主教主政的法国zhèng fǔ迫害胡格诺教徒的法令,
胡格诺教徒们被迫逃亡。
普鲁士主要为了自身的发展,借机颁布了《波茨坦敕令》,鼓励法国的胡格诺教徒移居普鲁士。后来,约有3万胡格诺派教徒来到了普鲁士,其中约4000余人定居在柏林。现今的“法国教堂”,就是由当年柏林的胡格诺教徒们建造,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在二战中,“法国教堂”丝毫没有遭到轰炸,而相邻的“德国教堂”则遭轰炸。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这里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在“菩提树下”大街东端的“马克思—恩格斯广场”上,设有两人的雕像。此地原为普鲁士王宫旧址。普鲁士王宫奠基于1443年,经过了历代普鲁士zhèng fǔ的增扩建,堪称建筑瑰宝。1945年2月3rì,盟军轰炸柏林时,普鲁士王宫受到了一些损坏,但结构和雕塑还比较完整。1950年,普鲁士王宫被东柏林zhèng fǔ炸毁拆除,不少德国人对此持有异议。
而修建于1893至1905年的柏林大教堂,在轰炸中虽曾同样遭到较大破坏,经修复后现在重新对外开放。如今站在教堂的楼顶,可以一览柏林繁华景象,和近处缓缓流淌的施普雷河。
事实上,柏林大教堂以前还曾经三度兴废,教堂存在的三个时期分别为:1536-1747年,1750-1817年,1822-1893年。
选帝侯大街是原“西柏林”的一条主要商业街,成形于16世纪,在19世纪已经逐渐被扩建成现有规模,是“西柏林”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在选帝侯大街一侧,耸立着二战中顶部被炸毁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它已成为二战时德国被毁的象征,也是柏林主要的明信片画面之一。
这座城市已经不再只是一座简单的供人居住的城市,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奋斗不休的血泪史,谁有本事能够连续两次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谁又能知耻而后勇屡战屡败、屡败屡... -->>
“菩提树下”大街两侧就是着名的洪堡大学,洪堡大学人才辈出,为灿烂的德意志文明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曾在洪堡大学学习或工作过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达到32人。爱因斯坦、普朗克、基尔霍夫、弗朗克、赫茨、维恩、薛定谔、拜尔、黑格尔、叔本华、费尔巴哈、海涅、马克思、恩格斯等,都曾在那里学习或工作。德意志挣得“欧洲思想家”的称号,洪堡大学功不可没。
1933年5月10rì,纳粹党徒曾经焚烧了从书店、洪堡大学图书馆等处收缴来的2万多册图书。**的作者包括马克思、海涅、弗洛伊德等等,他们或是犹太人,或者在意识形态上与希特勒纳粹zhèng fǔ格格不入。
1995年,柏林市zhèng fǔ在当年焚书的地点,洪堡大学前面的bebel广场地表下修建了一间具有象征意义的“地下图书馆”,人们透过与地面平行覆盖的玻璃可以看到:幽暗的地下室里排列着一些空的书架。柏林人此举,用心良苦。
距洪堡大学广场不远,有两个较大的教堂,一称“德国教堂”,一称“法国教堂”。“法国教堂”的存在,显示了普鲁士也曾是一个宽容、理xìng和明智的zhèng fǔ。
1685年10月15rì,法国路易十四宣布废除1598年由亨利四世颁布的《南特敕令》,颁布《枫丹白露敕令》,这是一部天主教主政的法国zhèng fǔ迫害胡格诺教徒的法令,
胡格诺教徒们被迫逃亡。
普鲁士主要为了自身的发展,借机颁布了《波茨坦敕令》,鼓励法国的胡格诺教徒移居普鲁士。后来,约有3万胡格诺派教徒来到了普鲁士,其中约4000余人定居在柏林。现今的“法国教堂”,就是由当年柏林的胡格诺教徒们建造,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在二战中,“法国教堂”丝毫没有遭到轰炸,而相邻的“德国教堂”则遭轰炸。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这里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在“菩提树下”大街东端的“马克思—恩格斯广场”上,设有两人的雕像。此地原为普鲁士王宫旧址。普鲁士王宫奠基于1443年,经过了历代普鲁士zhèng fǔ的增扩建,堪称建筑瑰宝。1945年2月3rì,盟军轰炸柏林时,普鲁士王宫受到了一些损坏,但结构和雕塑还比较完整。1950年,普鲁士王宫被东柏林zhèng fǔ炸毁拆除,不少德国人对此持有异议。
而修建于1893至1905年的柏林大教堂,在轰炸中虽曾同样遭到较大破坏,经修复后现在重新对外开放。如今站在教堂的楼顶,可以一览柏林繁华景象,和近处缓缓流淌的施普雷河。
事实上,柏林大教堂以前还曾经三度兴废,教堂存在的三个时期分别为:1536-1747年,1750-1817年,1822-1893年。
选帝侯大街是原“西柏林”的一条主要商业街,成形于16世纪,在19世纪已经逐渐被扩建成现有规模,是“西柏林”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在选帝侯大街一侧,耸立着二战中顶部被炸毁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它已成为二战时德国被毁的象征,也是柏林主要的明信片画面之一。
这座城市已经不再只是一座简单的供人居住的城市,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奋斗不休的血泪史,谁有本事能够连续两次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谁又能知耻而后勇屡战屡败、屡败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