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蜀汉的复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万全之策?”
“陈奉宗病倒,陛下在朝堂之上……”
“大将军,尚书令病倒之后,我军的给养…….”
“我知道我知道。”姜维烦躁的来回踱步许久:“汉魏两国国力差距越来越大,我军人才逐渐凋零……再不在战斗中寻找生机,莫说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了,我大汉还能不能生存下去都是……哎,维也只有竭尽全力周旋一二。只是将来去了那边见了丞相,我……”
“大将军,虽然如此,可是我们还是要去做的,不是么?”
“是啊,即便是完全没有了希望,我们也要奋斗到底!”
可以说,姜维的处境比诸葛亮时代艰难多了。
刘备死后,诸葛亮是蜀汉不折不扣的权臣:皇帝什么的给我一边去!其他顾命大臣什么的也给我一边去。军事、民政、外交,统统都是我一个人说了算。要北伐,全国的人力物力都要给我转起来。
可是姜维就完全不同了,他不是权臣。民政他参不上手,外交基本跟他没关系——反正对曹魏的外交就是一个字:打!至于军事,说起来他是蜀汉的最高军事长官,大将军。可是他能调动的也只有直属于他的机动军团,顶天不超过五万人。这还是费祎那个和平主义者挂了以后的事情,以前他手里的军队从来没有超过两万!
所以诸葛亮时代,蜀汉北伐。曹魏得顷举国之力来防御。而姜维的北伐嘛,基本上一个雍凉军区司令官就可以应付了。
蜀汉的衰落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蜀汉建国时间长了,新的世家大族开始形成,开始侵吞国家的资源导致国家从农民身上拿到的越来越少,不得不进一步剥削可以掌控的自耕农,然后造成剩下的自耕农生活恶化,大面积破产——整个儿一恶性循环。姜维的北伐确实耗费了一定国力,但这种消耗和诸葛亮时代的消耗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姜维更多的是一个可悲的背锅侠。
“不管怎样,这是难得的机会,哪怕希望再小,还是要去努力抓住。休然,传令下去,整理甲仗,清点粮草。准备出兵。”
“诺!”
“对了,还是派人去伯恭、元俭那里,请他们十日之内率领本部兵马前来会合。”
“呃……诺!”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蜀汉的机动兵团总的来说是一群理想主义者扎堆的地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就算这个充斥着理想主义的团队,也一样有不河蟹的声音。
张翼,字伯恭,益州本地出身的将领。是益州派在军方的代表。这位和谯周一样,是坚定的反战人士。对姜维经年累月的北伐极为抵触和不满。但是谁让蜀汉能打的将领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老呢?相对而言,才五十多岁的张翼算是难得的年龄不大,领兵能力还不错的将领了。而且,出于政治因素考虑,大汉北伐,怎么能没有益州人的代表呢?所以,每次姜维出兵,都要尽可能的带上张翼。而张翼虽然满脸的不情愿,但也不得不跟着北伐。
至于廖化,这位老先生并不反对北伐。但是老先生对姜维的能力很不满意:以前有费祎制约你,你的兵少拿不到什么成绩就算了。现在你是大将军,全国最精锐的部队交给你,却还是不能取得决定性战果。充分说明你这个人不行——不如换我来算了。
虽然如此,但蜀汉的指挥官真的太缺乏了,所以姜维还得每次忍着廖化的白眼和嘲讽,把这个人瑞给带上。不管怎样,这位老先生是荆州派的元老级人物,姜维一方面需要廖化的军事才能,一方面也需要靠他来压制荆州派的年轻人。
因为,荆州派的二代们,如诸葛瞻、张绍等人,以及蜀汉建国时在荆州派内还属于小字辈现在则成长为大佬的樊建、董厥等人,其政治主张都已经开始逐渐的和益州派合流,不想北伐了。
身为凉州人士,曹魏降将的姜维,其实,是这个时代蜀汉最孤独的理想坚守者。
有万全之策?”
“陈奉宗病倒,陛下在朝堂之上……”
“大将军,尚书令病倒之后,我军的给养…….”
“我知道我知道。”姜维烦躁的来回踱步许久:“汉魏两国国力差距越来越大,我军人才逐渐凋零……再不在战斗中寻找生机,莫说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了,我大汉还能不能生存下去都是……哎,维也只有竭尽全力周旋一二。只是将来去了那边见了丞相,我……”
“大将军,虽然如此,可是我们还是要去做的,不是么?”
“是啊,即便是完全没有了希望,我们也要奋斗到底!”
可以说,姜维的处境比诸葛亮时代艰难多了。
刘备死后,诸葛亮是蜀汉不折不扣的权臣:皇帝什么的给我一边去!其他顾命大臣什么的也给我一边去。军事、民政、外交,统统都是我一个人说了算。要北伐,全国的人力物力都要给我转起来。
可是姜维就完全不同了,他不是权臣。民政他参不上手,外交基本跟他没关系——反正对曹魏的外交就是一个字:打!至于军事,说起来他是蜀汉的最高军事长官,大将军。可是他能调动的也只有直属于他的机动军团,顶天不超过五万人。这还是费祎那个和平主义者挂了以后的事情,以前他手里的军队从来没有超过两万!
所以诸葛亮时代,蜀汉北伐。曹魏得顷举国之力来防御。而姜维的北伐嘛,基本上一个雍凉军区司令官就可以应付了。
蜀汉的衰落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蜀汉建国时间长了,新的世家大族开始形成,开始侵吞国家的资源导致国家从农民身上拿到的越来越少,不得不进一步剥削可以掌控的自耕农,然后造成剩下的自耕农生活恶化,大面积破产——整个儿一恶性循环。姜维的北伐确实耗费了一定国力,但这种消耗和诸葛亮时代的消耗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姜维更多的是一个可悲的背锅侠。
“不管怎样,这是难得的机会,哪怕希望再小,还是要去努力抓住。休然,传令下去,整理甲仗,清点粮草。准备出兵。”
“诺!”
“对了,还是派人去伯恭、元俭那里,请他们十日之内率领本部兵马前来会合。”
“呃……诺!”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蜀汉的机动兵团总的来说是一群理想主义者扎堆的地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就算这个充斥着理想主义的团队,也一样有不河蟹的声音。
张翼,字伯恭,益州本地出身的将领。是益州派在军方的代表。这位和谯周一样,是坚定的反战人士。对姜维经年累月的北伐极为抵触和不满。但是谁让蜀汉能打的将领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老呢?相对而言,才五十多岁的张翼算是难得的年龄不大,领兵能力还不错的将领了。而且,出于政治因素考虑,大汉北伐,怎么能没有益州人的代表呢?所以,每次姜维出兵,都要尽可能的带上张翼。而张翼虽然满脸的不情愿,但也不得不跟着北伐。
至于廖化,这位老先生并不反对北伐。但是老先生对姜维的能力很不满意:以前有费祎制约你,你的兵少拿不到什么成绩就算了。现在你是大将军,全国最精锐的部队交给你,却还是不能取得决定性战果。充分说明你这个人不行——不如换我来算了。
虽然如此,但蜀汉的指挥官真的太缺乏了,所以姜维还得每次忍着廖化的白眼和嘲讽,把这个人瑞给带上。不管怎样,这位老先生是荆州派的元老级人物,姜维一方面需要廖化的军事才能,一方面也需要靠他来压制荆州派的年轻人。
因为,荆州派的二代们,如诸葛瞻、张绍等人,以及蜀汉建国时在荆州派内还属于小字辈现在则成长为大佬的樊建、董厥等人,其政治主张都已经开始逐渐的和益州派合流,不想北伐了。
身为凉州人士,曹魏降将的姜维,其实,是这个时代蜀汉最孤独的理想坚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