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大宋燕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次议事全程都在讨论谁该对天柱山里的损失负责的问题,至于如何嘉奖只字未提。
杨丛义之前随遇而安,对这些事情不在意,但天柱山一行,情况已经大有不同,当然想利用好这次嘉奖的机会。
等怀宁官员们议完天柱山之行的诸多善后之事,全都散去,议事厅里只剩陈知军与杨丛义。
陈知军笑道:“杨捕头,这次你做的很好,在那么多困难下仍然想办法抓回了大部分逃犯,将这次天柱山危局化解,整个安庆局势也逐渐平息,你的功劳甚大。你自己说,想要什么嘉奖?”
杨丛义其实早就想好了,陈大人一问,便直接说道:“大人,我不需要特别的嘉奖,听闻大人进士及第,只想得到大人一番点拨,能顺利参加科举。”
陈知军听到这话,却是微微一愣,一个捕头要参加科举,这是脑子有问题。
“杨捕头想参加科举,这个自然没有问题,我当年二十五岁考中一甲第二名,有诸多经验可以传授于你。只是参加科举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五岁读书,二十余年从未间断,拜访过多位明家大儒,方才一试中举。而我一位兄长,苦读四十余年,考了不知道多少次,就是不中,直到年方五十才考中。科举一途颇为艰难,没有大毅力,一时兴起,终会耽误年华。”
杨丛义道:“不瞒大人,我自小也读过一些书,自问还有些读书的潜质。”
陈知军早在太湖县就看过杨丛义的字,那不过是初识文字,跟参加科举那还差了十万八千里。但也不好太过打击他,便问道:“你为何要参加科举?”
杨丛义答道:“自然是想有朝一日,能像大人一样,金榜题名,入仕为官,荣耀故里。”
陈知军笑笑,口里说道:“杨捕头有志气,这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行。由科举入仕虽是捷径,但科举一途目前看来也不好走了,南渡之后每开一科,录取人数都在三四百人,但真正能走上仕途的,也只有一少部分,绝大多少人还是在家待选,等待机会。南渡之后,大宋管辖区域变小,北方士子官员却都来到南方,不论是科举,还是中举之后等待授官,都变的更难。不如考虑考虑其他出路。”
杨丛义道:“大人说的这些我也懂得,但不去试试怎么知道?其他出路暂时不考虑吧。”
陈知军道:“既然你决心参加科举,要走仕途,那我给你建议,走武科一途。之前得到一些消息,目前对你正好有用。今年三月初,朝廷下令重开武学,广招生员,经地方举荐,考试通过便可入学,一旦入了武学,学有所成,便能授官,步入仕途,想参加武举也容易。虽然武学生员只能从官宦子弟中挑选,但这次天柱山之行,你功劳不小,我可以给你一封联名举荐信,让你到临安应试武学生员。”
这番话说的突然,杨丛义可从来没想过要做武官,宋朝的武官地位低下,像岳飞都官居枢密院副使了,还是不是说杀就杀。而文官就不一样,犯了再大的罪,顶多落个编管的下场,朝廷过两年想起来,又能官复原职。武官运气好虽然能平步青云,像岳飞,十年时间从一个小兵卒升到太尉,达到武官的最顶点,但又能如何?还不是要处处小心谨慎,而他想做的事,以武官的身份出身可很难做到。
于是杨丛义便回道,“谢大人一片好意,入武学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跟大人一样,考文科进士,将来能主政一方。”
陈知军见杨丛义一口拒绝,也不生气,只是又劝道,“先不要忙着拒绝,先听我说。人生一世,殊为不易,而韶华易老,时光易逝,你若不趁大好年华挣下一份基业,如何荫及子孙造福后代?当今天下科举已然无路可走,达官显贵独占仕途,当权者临退时少则荫及数十人,多则成百上千,更有甚者一人退下荫补门人子弟四千余人,他们不需要通过科举考试便能补缺官职,倒是那些寒门子弟苦读数十载,即便一朝有幸,科举高中,无官职可任,终究还是赋闲在家,耗尽一世才华,太湖县城西王员外便是例证。不怕告诉你,我虽是金殿对策,皇上钦点,榜眼及第,但若不是本家是江南士族豪门,朝中还有些人脉,恐怕我连一个小小的知县也做不得。如今的大宋,有为官资历者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职位有限,县丞主簿之位都有无数人找门路争抢。二十年内,寒窗苦读都没有出路。”
杨丛义静心听着,他之前只想到文官地位崇高,却未曾想到北方金人统治,局势混乱,无数的读书人,还有各地官员,蜂拥南下,南宋土地这么小,北方读书人又那么多,如此一来,想做官还真难了。陈大人高中一甲榜眼,为官十多年,不久前还是一个小小的知县,黄县丞气势逼人,威风八面,也是进士出身,三十多岁还是县丞,等到机会才能去做知县,运气不好,县丞也就到头了。
如此一想,这科举之路还不一定就能当官走上仕途,苦读几年,考中进士应该不难,但要中一甲头三名,直接授官,那根本不要想,杨丛义还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陈知军稍作停顿,见杨丛义听得认真,心中甚蔚,继续说道,“自太祖以来,朝廷重文轻武,以致先有辽国强占燕云十六州,后有金国南下黄河逼近长江,前几年宋金一纸和议,淮河以北尽归金国。然而,两国和议不到五年,今年正月底,金国又割地拉拢西夏,免却后顾之忧,妄图举兵南下灭亡大宋,狼子野心路人皆知,朝中自然有人看得清楚,多人建议朝廷重建中断几十年的武学,储备军事人才,早做准备,以防金国不守... -->>
这次议事全程都在讨论谁该对天柱山里的损失负责的问题,至于如何嘉奖只字未提。
杨丛义之前随遇而安,对这些事情不在意,但天柱山一行,情况已经大有不同,当然想利用好这次嘉奖的机会。
等怀宁官员们议完天柱山之行的诸多善后之事,全都散去,议事厅里只剩陈知军与杨丛义。
陈知军笑道:“杨捕头,这次你做的很好,在那么多困难下仍然想办法抓回了大部分逃犯,将这次天柱山危局化解,整个安庆局势也逐渐平息,你的功劳甚大。你自己说,想要什么嘉奖?”
杨丛义其实早就想好了,陈大人一问,便直接说道:“大人,我不需要特别的嘉奖,听闻大人进士及第,只想得到大人一番点拨,能顺利参加科举。”
陈知军听到这话,却是微微一愣,一个捕头要参加科举,这是脑子有问题。
“杨捕头想参加科举,这个自然没有问题,我当年二十五岁考中一甲第二名,有诸多经验可以传授于你。只是参加科举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五岁读书,二十余年从未间断,拜访过多位明家大儒,方才一试中举。而我一位兄长,苦读四十余年,考了不知道多少次,就是不中,直到年方五十才考中。科举一途颇为艰难,没有大毅力,一时兴起,终会耽误年华。”
杨丛义道:“不瞒大人,我自小也读过一些书,自问还有些读书的潜质。”
陈知军早在太湖县就看过杨丛义的字,那不过是初识文字,跟参加科举那还差了十万八千里。但也不好太过打击他,便问道:“你为何要参加科举?”
杨丛义答道:“自然是想有朝一日,能像大人一样,金榜题名,入仕为官,荣耀故里。”
陈知军笑笑,口里说道:“杨捕头有志气,这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行。由科举入仕虽是捷径,但科举一途目前看来也不好走了,南渡之后每开一科,录取人数都在三四百人,但真正能走上仕途的,也只有一少部分,绝大多少人还是在家待选,等待机会。南渡之后,大宋管辖区域变小,北方士子官员却都来到南方,不论是科举,还是中举之后等待授官,都变的更难。不如考虑考虑其他出路。”
杨丛义道:“大人说的这些我也懂得,但不去试试怎么知道?其他出路暂时不考虑吧。”
陈知军道:“既然你决心参加科举,要走仕途,那我给你建议,走武科一途。之前得到一些消息,目前对你正好有用。今年三月初,朝廷下令重开武学,广招生员,经地方举荐,考试通过便可入学,一旦入了武学,学有所成,便能授官,步入仕途,想参加武举也容易。虽然武学生员只能从官宦子弟中挑选,但这次天柱山之行,你功劳不小,我可以给你一封联名举荐信,让你到临安应试武学生员。”
这番话说的突然,杨丛义可从来没想过要做武官,宋朝的武官地位低下,像岳飞都官居枢密院副使了,还是不是说杀就杀。而文官就不一样,犯了再大的罪,顶多落个编管的下场,朝廷过两年想起来,又能官复原职。武官运气好虽然能平步青云,像岳飞,十年时间从一个小兵卒升到太尉,达到武官的最顶点,但又能如何?还不是要处处小心谨慎,而他想做的事,以武官的身份出身可很难做到。
于是杨丛义便回道,“谢大人一片好意,入武学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跟大人一样,考文科进士,将来能主政一方。”
陈知军见杨丛义一口拒绝,也不生气,只是又劝道,“先不要忙着拒绝,先听我说。人生一世,殊为不易,而韶华易老,时光易逝,你若不趁大好年华挣下一份基业,如何荫及子孙造福后代?当今天下科举已然无路可走,达官显贵独占仕途,当权者临退时少则荫及数十人,多则成百上千,更有甚者一人退下荫补门人子弟四千余人,他们不需要通过科举考试便能补缺官职,倒是那些寒门子弟苦读数十载,即便一朝有幸,科举高中,无官职可任,终究还是赋闲在家,耗尽一世才华,太湖县城西王员外便是例证。不怕告诉你,我虽是金殿对策,皇上钦点,榜眼及第,但若不是本家是江南士族豪门,朝中还有些人脉,恐怕我连一个小小的知县也做不得。如今的大宋,有为官资历者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职位有限,县丞主簿之位都有无数人找门路争抢。二十年内,寒窗苦读都没有出路。”
杨丛义静心听着,他之前只想到文官地位崇高,却未曾想到北方金人统治,局势混乱,无数的读书人,还有各地官员,蜂拥南下,南宋土地这么小,北方读书人又那么多,如此一来,想做官还真难了。陈大人高中一甲榜眼,为官十多年,不久前还是一个小小的知县,黄县丞气势逼人,威风八面,也是进士出身,三十多岁还是县丞,等到机会才能去做知县,运气不好,县丞也就到头了。
如此一想,这科举之路还不一定就能当官走上仕途,苦读几年,考中进士应该不难,但要中一甲头三名,直接授官,那根本不要想,杨丛义还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陈知军稍作停顿,见杨丛义听得认真,心中甚蔚,继续说道,“自太祖以来,朝廷重文轻武,以致先有辽国强占燕云十六州,后有金国南下黄河逼近长江,前几年宋金一纸和议,淮河以北尽归金国。然而,两国和议不到五年,今年正月底,金国又割地拉拢西夏,免却后顾之忧,妄图举兵南下灭亡大宋,狼子野心路人皆知,朝中自然有人看得清楚,多人建议朝廷重建中断几十年的武学,储备军事人才,早做准备,以防金国不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