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霓裳铁衣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下子招募一百多舍人,四百多冠者!即便是内大臣殿下,这也未免太多了吧?”
“是呀!而且只考较弓术和马术,别的一概不问,从未听说过有哪位贵人这么招募的”
“是呀,虽说以武艺侍奉主上也是舍人的责任之一,但还有其他吧?”
“你听说了吗?内大臣殿下本是一位唐人!”
“这倒是没有什么关系,那扶余丰璋原本不也是百济人,娶了安培氏的女儿后也是贵人了,物部、苏我祖上也都是来自异国。更不要说内大臣出身高贵,又深得陛下的信重,是陛下的股肱之臣,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对,对!我听说当初陛下曾经说过,诸事都交于内大臣处置,这么看来,殿下的官位绝不会只限于内大臣!”
“你说还要升迁?可他不是皇族,最高也就是内大臣呀?”
“你说的那个只是惯例,并非朝廷颁布的律令!如果主人能平定逆贼,立下大功,那就肯定要予以恩赏的!”
“这倒是,不过你说主上他出身高贵,这是从何说起?”
“我也是听说的,主上姓王,听说是唐国传承千年的高门,便如吾国的苏我、物部一般,主上便是王氏的贵公子!”
“方才我曾经偷偷看了主上一眼,确实器宇不凡,让人见之心服!”
“你们说的虽然不错,但终归还是要打赢中大兄才行的。可中大兄刚刚烧了我方的船队,军队又比我们多——”
“你忘记了,内大臣可是唐人!方才那位站在他身旁的便是物部连熊,当初出兵百济他就去了,你们现在明白了吧?”
“你们几个躲在这里干嘛?外头开始发赏赐了,你们都不想要了?去晚了可就没有了!”
“对对,领恩赏要紧,走,走!”
“内府,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兵?”佛塔上,琦玉看着下面排成长队领赏的倭人弓手们,突然问道。
“这要看操练的情况!”王文佐道:“应该十日以内吧!”
“有胜算吗?”琦玉问道。
“陛下,您看看这个!”王文佐从袖中抽出一张折好的纸,递了过去。琦玉疑惑的接过纸,只见上面写着一个个名字,下面是暗红色的血指印。
“这是守君大石从飞鸟京送回来的,愿意站在我们这边人的誓书名单!”王文佐的声音不紧不慢,似乎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只要中大兄的军队离开飞鸟京,他们就会举兵!”
“当真!”琦玉闻言大喜:“这么多人都站在我们这边?难怪你这么镇定!”
“陛下也不必高兴的太早!他们给我们誓书,估计也给过葛城誓书,这玩意不到最后一刻都做不得数的!”王文佐笑道:“最多也就是分散牵制一下罢了,这些人首鼠两端,是不会替我们卖力的!”
“那是自然,这些人一贯如此了,能够这样就已经很好了!”琦玉兴奋的将那份名单看了两遍,狡黠的笑道:“对了,如果我把这份名单交给葛城,你说会不会很有趣?”
呵呵呵!
王文佐笑了起来:“是个不错的法子,不过我觉得中大兄会暂时把这件事情压下去,等到打败了我们再来和这些人算总账!”
“这倒也是,葛城他的确会这么做!”琦玉皱起了眉头:“哎,为啥葛城那家伙这么难缠呢?要是死的是他,活下来的是大海人就好了!”
“呵呵呵!”王文佐笑了笑:“是呀,我也是这么想的。像中大兄这样的家伙,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战场上见分明,我让守君大石去那边,也就是削弱他一点实力。”
“嗯!”琦玉点了点头,她眉头紧皱,似乎在考虑什么难以决定的事情,突然她问道:“三郎,你愿不愿意留下来呢?”
“留下来?什么意思?”王文佐问道。
“我曾经听说过,在大唐父亲是宰相,儿子未必能当宰相;可在我国父亲是内大臣,儿子就也能当内大臣,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这次你若能击败葛城,我打算将你升为太政大臣。”
“升我为太政大臣?”王文佐笑了起来:“据我所知,贵国的太政大臣只有皇族能够出任的!”
“对你可以破例!”琦玉道:“我可以特别赐姓于你,世世代代出任太政大臣,统摄群臣。毕竟经由这次内战之后,没有你的辅佐,我也很难坐稳大位!”
王文佐没有说话,他能听出琦玉话语中的诚意,古代日本的确有过不少女天皇,比如齐明女皇、推古天皇等,但是这些女天皇要么在位时间很短,要么更多的是以神权统治国家,担任的是首席大祭司而非行政首脑、最高统帅的角色。
而今时不同往日,随着大和国家向律令制国家的转变,天皇身上神秘主义的味道变淡了,更接近一个行政首脑而非祭祀;其次这次皇族内战的规模是空前的,无论最后的胜利者是谁,地方豪族的地位都会大大提高,因为双方军队的主体都是这些人构成的。
这对于中大兄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他自己就是军队的统帅,如果胜利有足够的威望控制军队;但琦玉身为女子,并无统帅军队的能力,整个内战从头到尾都是王文佐替她打赢的,如果离开了王文佐,她即便已经登基为王,也很难控制在战争中涌现的新兴军事贵族,坐稳王位。
“陛下,我们还没有打赢这场战争,现在讨论这些还太早!”王文佐向琦玉欠了欠身体:“不过无论如何,我都要深深的感谢您,您方才说的那些话是对我来说都是无上的荣耀!”
琦玉死死的盯着王文佐,似乎是想要确认对方话语的真假,最后她失望的叹了口气:“算了,你说得对,一切都得等打赢了之后再谈才有用。我知道你们唐人都很心高气傲,觉得大唐才是天下第一。可是唐人还有一句古话‘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大唐... -->>
“一下子招募一百多舍人,四百多冠者!即便是内大臣殿下,这也未免太多了吧?”
“是呀!而且只考较弓术和马术,别的一概不问,从未听说过有哪位贵人这么招募的”
“是呀,虽说以武艺侍奉主上也是舍人的责任之一,但还有其他吧?”
“你听说了吗?内大臣殿下本是一位唐人!”
“这倒是没有什么关系,那扶余丰璋原本不也是百济人,娶了安培氏的女儿后也是贵人了,物部、苏我祖上也都是来自异国。更不要说内大臣出身高贵,又深得陛下的信重,是陛下的股肱之臣,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对,对!我听说当初陛下曾经说过,诸事都交于内大臣处置,这么看来,殿下的官位绝不会只限于内大臣!”
“你说还要升迁?可他不是皇族,最高也就是内大臣呀?”
“你说的那个只是惯例,并非朝廷颁布的律令!如果主人能平定逆贼,立下大功,那就肯定要予以恩赏的!”
“这倒是,不过你说主上他出身高贵,这是从何说起?”
“我也是听说的,主上姓王,听说是唐国传承千年的高门,便如吾国的苏我、物部一般,主上便是王氏的贵公子!”
“方才我曾经偷偷看了主上一眼,确实器宇不凡,让人见之心服!”
“你们说的虽然不错,但终归还是要打赢中大兄才行的。可中大兄刚刚烧了我方的船队,军队又比我们多——”
“你忘记了,内大臣可是唐人!方才那位站在他身旁的便是物部连熊,当初出兵百济他就去了,你们现在明白了吧?”
“你们几个躲在这里干嘛?外头开始发赏赐了,你们都不想要了?去晚了可就没有了!”
“对对,领恩赏要紧,走,走!”
“内府,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兵?”佛塔上,琦玉看着下面排成长队领赏的倭人弓手们,突然问道。
“这要看操练的情况!”王文佐道:“应该十日以内吧!”
“有胜算吗?”琦玉问道。
“陛下,您看看这个!”王文佐从袖中抽出一张折好的纸,递了过去。琦玉疑惑的接过纸,只见上面写着一个个名字,下面是暗红色的血指印。
“这是守君大石从飞鸟京送回来的,愿意站在我们这边人的誓书名单!”王文佐的声音不紧不慢,似乎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只要中大兄的军队离开飞鸟京,他们就会举兵!”
“当真!”琦玉闻言大喜:“这么多人都站在我们这边?难怪你这么镇定!”
“陛下也不必高兴的太早!他们给我们誓书,估计也给过葛城誓书,这玩意不到最后一刻都做不得数的!”王文佐笑道:“最多也就是分散牵制一下罢了,这些人首鼠两端,是不会替我们卖力的!”
“那是自然,这些人一贯如此了,能够这样就已经很好了!”琦玉兴奋的将那份名单看了两遍,狡黠的笑道:“对了,如果我把这份名单交给葛城,你说会不会很有趣?”
呵呵呵!
王文佐笑了起来:“是个不错的法子,不过我觉得中大兄会暂时把这件事情压下去,等到打败了我们再来和这些人算总账!”
“这倒也是,葛城他的确会这么做!”琦玉皱起了眉头:“哎,为啥葛城那家伙这么难缠呢?要是死的是他,活下来的是大海人就好了!”
“呵呵呵!”王文佐笑了笑:“是呀,我也是这么想的。像中大兄这样的家伙,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战场上见分明,我让守君大石去那边,也就是削弱他一点实力。”
“嗯!”琦玉点了点头,她眉头紧皱,似乎在考虑什么难以决定的事情,突然她问道:“三郎,你愿不愿意留下来呢?”
“留下来?什么意思?”王文佐问道。
“我曾经听说过,在大唐父亲是宰相,儿子未必能当宰相;可在我国父亲是内大臣,儿子就也能当内大臣,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这次你若能击败葛城,我打算将你升为太政大臣。”
“升我为太政大臣?”王文佐笑了起来:“据我所知,贵国的太政大臣只有皇族能够出任的!”
“对你可以破例!”琦玉道:“我可以特别赐姓于你,世世代代出任太政大臣,统摄群臣。毕竟经由这次内战之后,没有你的辅佐,我也很难坐稳大位!”
王文佐没有说话,他能听出琦玉话语中的诚意,古代日本的确有过不少女天皇,比如齐明女皇、推古天皇等,但是这些女天皇要么在位时间很短,要么更多的是以神权统治国家,担任的是首席大祭司而非行政首脑、最高统帅的角色。
而今时不同往日,随着大和国家向律令制国家的转变,天皇身上神秘主义的味道变淡了,更接近一个行政首脑而非祭祀;其次这次皇族内战的规模是空前的,无论最后的胜利者是谁,地方豪族的地位都会大大提高,因为双方军队的主体都是这些人构成的。
这对于中大兄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他自己就是军队的统帅,如果胜利有足够的威望控制军队;但琦玉身为女子,并无统帅军队的能力,整个内战从头到尾都是王文佐替她打赢的,如果离开了王文佐,她即便已经登基为王,也很难控制在战争中涌现的新兴军事贵族,坐稳王位。
“陛下,我们还没有打赢这场战争,现在讨论这些还太早!”王文佐向琦玉欠了欠身体:“不过无论如何,我都要深深的感谢您,您方才说的那些话是对我来说都是无上的荣耀!”
琦玉死死的盯着王文佐,似乎是想要确认对方话语的真假,最后她失望的叹了口气:“算了,你说得对,一切都得等打赢了之后再谈才有用。我知道你们唐人都很心高气傲,觉得大唐才是天下第一。可是唐人还有一句古话‘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大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