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南北好。从此互不侵犯。”
多尔衮暗中一哂,看来这吴三桂并非只是当了婊子又立牌坊那么简单,这当复国元勋地念头可确实没有完全断绝啊!不过仔细想来:他原本刚出盛京时的所定目标是夺取河北数省,以自己的力量有限尚不敢有更大的希图。只是不曾料到会有吴三桂请兵之事。如今吴三桂亲自前来,愿与清兵合击李自成,这等于借助吴兵消灭清的劲敌,而三桂又借助自己之力雪君父之仇。两者在对付大顺军这个问题上利益完全一致。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如今吴三桂提出“裂土”酬谢,把黄河以北土地让给清朝,是完全符合多尔衮的既定目标的。有此意料不到地成果,多尔衮高兴的心情的确是不言而喻的。
于是他起身点头,表示相信吴三桂:“好吧,就按照将军所言。我随后必率大军前往关内相助的。”说到这里,他伸手握向腰间佩刀的刀柄,这是满人表示信诺的一种方式,多尔衮神色郑重道:“过不了多久,你我两军相合,看如何大破流寇,建立万世基业,就在今日!”
吴三桂看到多尔衮如此轻松就答应了他的条件,没有丝毫地讨价还价,不免有些大出意外。不过他心里仍然踏实了许多,多尔衮就算要出尔反尔,也决不会在此时,或者起码也不会太过于明目张胆。不管怎么说,眼下他自己地身家性命,功名利禄和手下将士们的出路算是定下来了。
于是吴三桂拱手谢道:“若如此,我必然全力以赴,取得燕京以献王爷!”
多尔衮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吴三桂身后,他微笑着对与吴三桂同来的几位将领们说道:“你们汉人愿意为你们故主报仇,这是大义所在,本王是很称赞你们这种气节忠义地。我这次领兵前来,就是要成全你们为故主复仇这件美事。先帝在的时候,那些两国兴兵作战的事,如今都不要再说了,也不好再说了。只是你们要明白,往日我同你们虽是敌国,今日可是一家人了。我兵进关之后,若是动百姓一根草,一颗粮食,定要用军法处治,这一点务请你们放心。你等要分头晓谕军民,不要惊慌。”
几位将领齐声回答道:“我等谨遵王谕!”
多尔衮又说道:“大清国这次进兵关内,非往日可比。这次一为剿除流寇,替大明臣民报君父之仇;二要平定中原,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统一河山,从此关内关外不再有什么分别。各处明朝官吏,只要投顺大清,照旧任职。若有反抗的一定剿杀,决不姑息。我这话已经出有晓谕,你们要张贴各处。”
众人又是一阵惟命是从的应答声。
“明朝凡不是姓朱的人都不能封王,只有朱洪武开国时候才有异姓王。我国不分满蒙汉,只要有大功的都可封为王,子孙长享富贵。如今我大清应运隆兴,明朝气数已尽,将军率众投顺,我很快就会正式下旨,封你为平西王的。”
听到多尔衮说到这里时,吴三桂不由得心生疑惑:听这个口气,这多尔连封一位亲王这么大的事情都不需要派人回盛京请旨,或者起码也要由清朝的内阁大臣们商议后才通过吧?难不成他现在权力已经大到了如此地步?或者说,连清朝小皇帝的玉玺都在多尔衮手里?如此看来他这不就是
吴三桂不敢太过分神,因为多尔衮的话并没有结束:“你手下的文武官员,一体升赏。还有随你来的宁远士民,流落在此,我心中也很是不忍。有愿回宁远本土的就叫他们回宁远本土去吧,各安生业,不要再背井离乡,丢掉了祖宗坟墓,回去后从此不再有颠沛流离之苦。你回去之后要将这话晓谕从宁远各处带来的士绅百姓。”
话音一落,所有吴三桂的部下将领们纷纷感激不已,连连叩首谢恩。唯有吴三桂暗暗嗤笑:惯于入关烧杀抢掠的满洲鞑酋们现在也懂得要爱护百姓,以民为子了,真是稀奇啊!
吴三桂乘机抬起头来,从旁边的汉大臣中看见了洪承畴和张存仁,他们也都在望他。张存仁原是他的父执一辈,松山、锦州失守之后,也曾写信劝他投顺清朝。
多尔衮趁热打铁,又宣扬了一下投降清朝的优渥待遇,用来诱惑人心:“我大清国待汉人有恩有义,从前孔有德、耿仲明等人被明朝打败,从海道逃走,投降我国,我们都封他们做了王,得到重用。不管是先降顺后降顺,我朝只问他是不是忠心降顺。凡是忠心降顺的,一体恩养重用。你回去要晓谕将士,今后忠心为我大清国效力,我大清国不会亏待了你们。”
吴三桂磕头表示感谢。
“好啦,你不必谢恩了。只要你一门心思效忠我大清,就比叩一万个头要有用多了。”接着多尔望了望洪承畴和张存人,对吴三桂说道:“你们都是故交了,也有两年未见,只不过眼下军务急迫,你们只能改日再一聚叙旧啦。”
洪承畴见摄政王的眼光望向自己,赶忙站出来一步“如今吴将军受封平西王,归顺了大清,日后我等同殿为臣,必当团结一致,竭尽心智,为大清效力。”
吴三桂和张存人对望一眼,也跟着说道:“洪大人所言极是,我等现下岂敢因私废公!”
多尔衮这一次的态度明显改观,真正地伸手来扶吴三桂,吴三桂马上作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赶忙站起身来“不敢劳烦摄政王”
多尔衮这回笑得颇为和蔼可亲“呃,你不用客气。这次出兵干系重大,我还要和你一道歃血为盟,发誓永不相背呢!眼下军情紧急,咱们也就别再啰嗦了,我已经令人在威远台上布置完毕,你我二人这就过去吧!”
“如此甚好,能与王爷一道结盟,实在是三桂平生最大幸事,哪敢有半点耽搁?”吴三桂连忙应诺道。
这时候张存仁在边上不失时机地说道:“吴三桂等人既已归顺我国,就应该一律剃了头发,遵照国俗。”
多尔衮听后,不置可否,而是直接转脸向吴三桂,并没有说话。
吴三桂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多尔衮对于出兵相助的开门条件就是让他发,为此范文程也滞留山海关大半夜,来说服他接受这一条件,来表示彻底归顺大清的诚意。既然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不如干脆痛快点。
于是吴三桂慨然道:“说的是。我并非懦怯,假使我再得万名骑兵,何惧于贼!如今兵微将寡,故而向王爷乞师,虽盟誓、剃发亦无恨也!”
第六卷 日出雄关 第六十三节 不平等谈判 ----!
南北好。从此互不侵犯。”
多尔衮暗中一哂,看来这吴三桂并非只是当了婊子又立牌坊那么简单,这当复国元勋地念头可确实没有完全断绝啊!不过仔细想来:他原本刚出盛京时的所定目标是夺取河北数省,以自己的力量有限尚不敢有更大的希图。只是不曾料到会有吴三桂请兵之事。如今吴三桂亲自前来,愿与清兵合击李自成,这等于借助吴兵消灭清的劲敌,而三桂又借助自己之力雪君父之仇。两者在对付大顺军这个问题上利益完全一致。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如今吴三桂提出“裂土”酬谢,把黄河以北土地让给清朝,是完全符合多尔衮的既定目标的。有此意料不到地成果,多尔衮高兴的心情的确是不言而喻的。
于是他起身点头,表示相信吴三桂:“好吧,就按照将军所言。我随后必率大军前往关内相助的。”说到这里,他伸手握向腰间佩刀的刀柄,这是满人表示信诺的一种方式,多尔衮神色郑重道:“过不了多久,你我两军相合,看如何大破流寇,建立万世基业,就在今日!”
吴三桂看到多尔衮如此轻松就答应了他的条件,没有丝毫地讨价还价,不免有些大出意外。不过他心里仍然踏实了许多,多尔衮就算要出尔反尔,也决不会在此时,或者起码也不会太过于明目张胆。不管怎么说,眼下他自己地身家性命,功名利禄和手下将士们的出路算是定下来了。
于是吴三桂拱手谢道:“若如此,我必然全力以赴,取得燕京以献王爷!”
多尔衮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吴三桂身后,他微笑着对与吴三桂同来的几位将领们说道:“你们汉人愿意为你们故主报仇,这是大义所在,本王是很称赞你们这种气节忠义地。我这次领兵前来,就是要成全你们为故主复仇这件美事。先帝在的时候,那些两国兴兵作战的事,如今都不要再说了,也不好再说了。只是你们要明白,往日我同你们虽是敌国,今日可是一家人了。我兵进关之后,若是动百姓一根草,一颗粮食,定要用军法处治,这一点务请你们放心。你等要分头晓谕军民,不要惊慌。”
几位将领齐声回答道:“我等谨遵王谕!”
多尔衮又说道:“大清国这次进兵关内,非往日可比。这次一为剿除流寇,替大明臣民报君父之仇;二要平定中原,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统一河山,从此关内关外不再有什么分别。各处明朝官吏,只要投顺大清,照旧任职。若有反抗的一定剿杀,决不姑息。我这话已经出有晓谕,你们要张贴各处。”
众人又是一阵惟命是从的应答声。
“明朝凡不是姓朱的人都不能封王,只有朱洪武开国时候才有异姓王。我国不分满蒙汉,只要有大功的都可封为王,子孙长享富贵。如今我大清应运隆兴,明朝气数已尽,将军率众投顺,我很快就会正式下旨,封你为平西王的。”
听到多尔衮说到这里时,吴三桂不由得心生疑惑:听这个口气,这多尔连封一位亲王这么大的事情都不需要派人回盛京请旨,或者起码也要由清朝的内阁大臣们商议后才通过吧?难不成他现在权力已经大到了如此地步?或者说,连清朝小皇帝的玉玺都在多尔衮手里?如此看来他这不就是
吴三桂不敢太过分神,因为多尔衮的话并没有结束:“你手下的文武官员,一体升赏。还有随你来的宁远士民,流落在此,我心中也很是不忍。有愿回宁远本土的就叫他们回宁远本土去吧,各安生业,不要再背井离乡,丢掉了祖宗坟墓,回去后从此不再有颠沛流离之苦。你回去之后要将这话晓谕从宁远各处带来的士绅百姓。”
话音一落,所有吴三桂的部下将领们纷纷感激不已,连连叩首谢恩。唯有吴三桂暗暗嗤笑:惯于入关烧杀抢掠的满洲鞑酋们现在也懂得要爱护百姓,以民为子了,真是稀奇啊!
吴三桂乘机抬起头来,从旁边的汉大臣中看见了洪承畴和张存仁,他们也都在望他。张存仁原是他的父执一辈,松山、锦州失守之后,也曾写信劝他投顺清朝。
多尔衮趁热打铁,又宣扬了一下投降清朝的优渥待遇,用来诱惑人心:“我大清国待汉人有恩有义,从前孔有德、耿仲明等人被明朝打败,从海道逃走,投降我国,我们都封他们做了王,得到重用。不管是先降顺后降顺,我朝只问他是不是忠心降顺。凡是忠心降顺的,一体恩养重用。你回去要晓谕将士,今后忠心为我大清国效力,我大清国不会亏待了你们。”
吴三桂磕头表示感谢。
“好啦,你不必谢恩了。只要你一门心思效忠我大清,就比叩一万个头要有用多了。”接着多尔望了望洪承畴和张存人,对吴三桂说道:“你们都是故交了,也有两年未见,只不过眼下军务急迫,你们只能改日再一聚叙旧啦。”
洪承畴见摄政王的眼光望向自己,赶忙站出来一步“如今吴将军受封平西王,归顺了大清,日后我等同殿为臣,必当团结一致,竭尽心智,为大清效力。”
吴三桂和张存人对望一眼,也跟着说道:“洪大人所言极是,我等现下岂敢因私废公!”
多尔衮这一次的态度明显改观,真正地伸手来扶吴三桂,吴三桂马上作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赶忙站起身来“不敢劳烦摄政王”
多尔衮这回笑得颇为和蔼可亲“呃,你不用客气。这次出兵干系重大,我还要和你一道歃血为盟,发誓永不相背呢!眼下军情紧急,咱们也就别再啰嗦了,我已经令人在威远台上布置完毕,你我二人这就过去吧!”
“如此甚好,能与王爷一道结盟,实在是三桂平生最大幸事,哪敢有半点耽搁?”吴三桂连忙应诺道。
这时候张存仁在边上不失时机地说道:“吴三桂等人既已归顺我国,就应该一律剃了头发,遵照国俗。”
多尔衮听后,不置可否,而是直接转脸向吴三桂,并没有说话。
吴三桂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多尔衮对于出兵相助的开门条件就是让他发,为此范文程也滞留山海关大半夜,来说服他接受这一条件,来表示彻底归顺大清的诚意。既然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不如干脆痛快点。
于是吴三桂慨然道:“说的是。我并非懦怯,假使我再得万名骑兵,何惧于贼!如今兵微将寡,故而向王爷乞师,虽盟誓、剃发亦无恨也!”
第六卷 日出雄关 第六十三节 不平等谈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