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具有世界意义的一瞬间 (1/2)
59文学 www.59wx.cc,命运攸关的时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拿破仑
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
命运推崇的人。多少年来,它奴颜婢膝地屈从于个别人:恺撒,亚历山大,拿破仑等。因为它喜欢同它自己,即难以捉摸的大自然威力相似的伟人。
但命运有时——向来极少发生——在奇特的变幻中会拜倒在任何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的面前。有时——这是世界史上最惊人的时刻——命运之线在匆忙的刹那间会落入一个非常渺小的人物的手里。在这种情况下,这种人面对把他们推入英勇的世界游戏的责任狂飙总是感到害怕,而不是感到高兴。他们几乎总是胆战心惊地从手里放走这个降落下来的命运,极少有人会有力地抓住时机,和它紧密相联,因为伟大的事业只是刹那间才降落到小人物身上。谁错过这刹那间,它便绝对不会再次赋予那个人。
格鲁希
拿破仑——这头被囚禁的雄狮——挣脱了他在厄尔巴岛兽笼的消息,像枚呼啸的炮弹在维也纳的翩翩舞会、谈情说爱、议会的明争暗斗之间飞行。其他信使随即把消息赶送到各地;拿破仑已占领了里昂,赶走了国王,军队举着起义的旗帜纷纷倒戈归顺,他已到了巴黎,到了杜伊勒里宫,莱比锡大会战和二十年人们相互残杀的战争变得白费。正在喋喋争吵不休的大臣们,像被一只利爪抓住一样,惊跳了起来。一支英国、普鲁士、奥地利和的军队再次被匆匆忙忙集聚起来,以彻底篡权者;这个皇帝和国王的合法欧洲从来还没有比在这最初惊骇的时刻更为团结。威灵顿从北方向法国推进,布吕歇尔率领的普鲁士军队向威灵顿侧翼靠拢,施瓦尔岑贝格在莱茵河畔整装待发,作为后备力量的部队则缓慢而艰难地横越德国在进军。
拿破仑立即洞察到这一致命的危险。他知道,时不我待,不能坐等这伙人集聚起来,他必须把普鲁士人、英国人、奥地利人分割开来,必须在他们结成欧洲联军来灭亡他的帝国之前,把他们各个击破。他必须赶紧行动,否则自己国内的不满分子就要觉醒。在共和党人壮大起来,并和保皇党人联合之前,在富歇这个两面派和权变多诈的家伙同其对手和影子塔列朗结成联盟,并从背后搞垮他之前,他必须打赢这场战争。他必须利用军队高涨的士气,一鼓作气向敌人发起进攻;耽搁一天就是失利,耽搁一个小时就是危险。所以,他匆匆忙忙将叮当作响的骰子投入比利时——欧洲这一浴血的战场。六月十五日凌晨三点,拿破仑大军一一现在也是他仅有的军队——的尖刀部队已越过边界。十六日,他们在里尼村向普鲁士军队发起冲锋,并把他们击退。这是挣脱牢笼的雄狮的首次出击,一次可怕的、但不是致命的出击。普鲁士军队遭到了打击——并非毁灭性的——便向布鲁塞尔撤退。
现在拿破仑准备乘势第二次出击,即攻打威灵顿。他不喘息地、一鼓作气前进,因为敌手每天都在增援,而在他后面的国家,即流尽鲜血、不安的法国人民不得不用胜利捷报的烈性烧酒来自我陶醉。十七日,他率领全军到达奈特——布拉高地。威灵顿这位头脑冷静、意志刚强的敌手已在那里修筑好防御工事。拿破仑的作战部署从来没有比这天更为周密,他的军令从来没有比这天更为清楚:他不仅考虑进攻,而且也考虑到自己的危险,即遭到打击、但尚未被消灭的布吕歇尔的军队可能同威灵顿的军队会合。为了防备这一着,他分出自己部分兵力跟踪追击普鲁士军队,阻止他们同英国人会合。
他将这项尾追敌军的命令交给了格鲁希元帅。格鲁希是一个平庸的人,他为人老实、正直、强悍、可靠,是个骑兵将帅,历经考验,但他仅仅是个骑兵将帅,别无其他了。他不是缪拉那样的英勇无畏的猛帅,不是圣西尔和贝尔蒂埃那样的战略家,不是内伊那样的英雄。没有威武的铠甲装饰他的胸膛,没有神话般的传说修饰他的形象,没有显著的特征使他在拿破仑传奇的英雄人物中赋有荣誉和地位;只是他的不幸,只是他的厄运才使他成了名。他转战了二十年,从西班牙到,从荷兰到意大利。他在等级阶梯上缓慢地爬到元帅的军阶,虽非不配,但没有特殊的业绩。奥地利人的子弹,埃及的太阳,阿拉伯人的匕首,的严寒为他清除掉了前任——德塞克斯死于马伦歌村,克莱贝尔死于开罗城,拉纳死于瓦格拉姆一一扫清了通向最高军阶的道路。他不是在征战中打开了这条道路,而是二十年的战争为他开通了这条道路。
拿破仑清楚地知道,格鲁希不是英雄,不是战略家,只是个可靠、忠诚、平庸的老实人。但是他的元帅一半已经长眠地下,另一些也已解甲归田,他们对于长期风餐露宿感到厌倦。出于无奈,他才将这一决定性的行动委任给一个平庸的人。
六月十七日上午十一点钟,在里尼获胜后的一天,在滑铁卢战役的前一天,拿破仑头一回授予格鲁希元帅以独立指挥权。一瞬间,一日间,这位平庸的格鲁希跳出了军阶制而载入世界史。只是一瞬间,但是怎样的一瞬间呀!拿破仑的命令是清楚的,在他自己向英国人出击时,格鲁希应该率领三分之一的军队去追击普鲁士军队。看起来这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是明确无误的,但也是可灵活的,就像利剑一般应是双刃的,因为格鲁希在追击的同时,又被要求经常同主力部队保持联系。
元帅迟疑不决地接受了这一命令,全不习惯于独立行动,只在皇帝的天才目光指派他行动时,他那缺乏主动性的审慎才觉得有了保证。此外,他还感到背地里自己将领们的不满,也许还感到那看不见的命运之神双翼在扑扇。只有靠近大本营才使他安定:好歹他的军队离开皇帝的军队只有三小时的急行军的路程。
格鲁希在倾盆大雨中告别。他的士兵在那软如海绵的泥泞土地上缓缓地追赶着普鲁士人,或者至少朝着他们估计的布吕歇尔及其人马所去方向移动。
卡卢之夜
北方的大雨哗哗下个不停。拿破仑的部队在夜色苍茫中像群落汤鸡似地缓慢前进,每个人鞋底上的烂泥约有两磅重。无处宿营,没有房屋,没有隐蔽处。海绵般的湿草使士兵无法在上面休息——只好总是十个或十二个士兵挤在一起,背靠背地坐在倾盆大雨中睡觉。皇帝自己也不得休息,他焦躁不安地去。由于能见度差,侦察失灵,侦察兵的报告极其混乱。他还不知道威灵顿是否应战,也没有从格鲁希那里得到关于普鲁士人的消息。于是他自己不顾风雨大作,在深夜一点钟,沿着前哨阵地向在雨雾中透出光线依稀而朦胧的英军营地走去,直至大炮射程之内。他在拟定进攻计划。直到曙光初露时,他才回到卡卢小茅屋,回到他那可怜的大本营;在屋里他发现了格鲁希发来的头几份急件,关于普鲁士人撤退的消息含糊不清,但毕竟有一些追踪普鲁士人的宽人心绪的诺言。雨渐渐地停了。皇帝在房间里焦躁地来回踱步,注视着微露晨曦的地平线,看看天日最终是否愿意显露出来,以便做出决定。
清晨五点——雨已停止一一做出决定的内心疑云已经消散。命令已经下达,全军要在九点钟做好进攻的准备,传令兵向各个方向飞驰而去。不久响起了集合的擂鼓声。直到这时,拿破仑才躺到自己的行军床上睡了两个小时。滑铁卢的早晨
早晨九点,部队还没有完全集合起来。三天大雨浸透的泥泞土地增加了每次运动的困难,妨碍了炮兵的转移。太阳渐渐露头,在刺骨的寒风下发出亮光,但这不是光芒四射、预示幸福的奥斯德立兹的阳光,这种北方的光线只是阴沉沉地显得一片昏黄。部队终于准备就绪,在战役开始之前的现场,拿破仑再次骑上他的白马巡视整个战线。旗帜上的雄鹰像在狂风中作低空飞翔,骑兵勇敢地挥舞着自己的军刀,步兵将自己的熊皮帽挑在刺刀尖上致敬。所有战鼓擂得震天价响,号手向统帅吹起响亮的欢快乐曲,可是所有这些嘹亮的声音都被声震全军、由七万士兵异口同声发出的低沉洪亮的欢呼声“皇帝万岁!”所淹没。
拿破仑二十年来的任何一次检阅都没有他这最后一次的检阅壮观和热烈。欢呼声好容易才逐渐地停了下来,十一点整——比预定的迟了两小时,迟了致命的两小时!——他才向炮手发布了向山冈上穿红色军服的人开炮的命令。随后“勇敢者中最勇敢的人”内伊率领步兵部队向前推进,拿破仑的决定性时刻开始了。这次战役曾得到无数次的描述,可是人们仍不厌其烦地去阅读瓦尔特司各特对激动人心的战役变化的壮观场面的描述和司汤达对其细节的描述。战役是伟大的,而且无论从远处和近处来看,就像从统帅的山冈和从胸甲骑兵的马鞍上来看一样,都是多种多样的。它是一部紧张和戏剧性的艺术品,它充满了恐惧和希望不断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最危急的灾难性时刻戛然而止,战役成了一种真正悲剧的样板,因为这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了欧洲的命运,拿破仑生存的幻想焰火像枚火箭一样,再次壮丽地升上天空,后来又颤抖着掉了下来,永远熄灭。
法队从十一点至一点向高地发起了冲锋,占领了一些村庄和阵地,一被击退,就又发起进攻,成千上万具尸体布满了这座空旷泥泞的山冈,这边和那边都筋疲力尽而毫无进展。双方军队都已疲惫不堪,两个统帅都深感不安。两人都知道,胜利将属于首先得到增援的人,是威灵顿从布吕歇尔那里得到增援,还是拿破仑从格鲁希那里得到增援。拿破仑一再神经质地拿起望远镜,向那边频频派出新的传令兵;如果他的元帅及时赶到,那么奥斯德立兹的太阳将再次普照着法国大地。i格鲁希失误
与此同时,无意识地掌握了拿破仑命运的格鲁希已按照命令于六月十七日晚出发,正在按照规定的方向追击普鲁士人。雨已停止。昨天第一次尝到火药味的年轻的连队士兵在那里像在法国一样无忧无虑地前进,他们还没有看见敌人,始终没有发现遭受打击的普鲁士军队的踪影。
正当元帅在一户农家匆匆吃早餐时,他们脚下的土地突然轻轻抖动了起来。大家都在注意倾听。一再传来低沉的隆隆响声,声音传到这里即消逝:这是炮声,是从远处(并不太远,至多三个小时的路程)传来的炮声。几名军官接照印第安人的方法伏在地上,倾听声音的方向。这种来自远方的隆隆炮声持久而低沉。这是来自圣让的炮声,是滑铁卢战幕揭开了。格鲁希召集了会议。他的副司令热拉尔激烈地要求:“必须迎着炮火方向前进!”另一名军官表示同意:到那边去,快些到那边去!他们所有的人都认为皇帝遭遇上了英国人,一场艰苦的战役已经开始。格鲁希拿不定主意,他已习惯于服从,胆怯地坚持一纸手令,即皇帝规定的跟踪追击普鲁士人的命令。热拉尔看到他犹豫不决,便更加激动。“迎着炮火前进!”这位副司令的要求在二十位军官和文职人员面前听起来像道命令而不像是请求,这激怒了格鲁希。他更加强硬和严厉地说,只要没有接到皇帝变更的命令,就决不允许背弃自己的职责。军官们非常失望,只有隆隆炮声划破这片可怕的寂静。
热拉尔作了最后的尝... -->>
拿破仑
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
命运推崇的人。多少年来,它奴颜婢膝地屈从于个别人:恺撒,亚历山大,拿破仑等。因为它喜欢同它自己,即难以捉摸的大自然威力相似的伟人。
但命运有时——向来极少发生——在奇特的变幻中会拜倒在任何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的面前。有时——这是世界史上最惊人的时刻——命运之线在匆忙的刹那间会落入一个非常渺小的人物的手里。在这种情况下,这种人面对把他们推入英勇的世界游戏的责任狂飙总是感到害怕,而不是感到高兴。他们几乎总是胆战心惊地从手里放走这个降落下来的命运,极少有人会有力地抓住时机,和它紧密相联,因为伟大的事业只是刹那间才降落到小人物身上。谁错过这刹那间,它便绝对不会再次赋予那个人。
格鲁希
拿破仑——这头被囚禁的雄狮——挣脱了他在厄尔巴岛兽笼的消息,像枚呼啸的炮弹在维也纳的翩翩舞会、谈情说爱、议会的明争暗斗之间飞行。其他信使随即把消息赶送到各地;拿破仑已占领了里昂,赶走了国王,军队举着起义的旗帜纷纷倒戈归顺,他已到了巴黎,到了杜伊勒里宫,莱比锡大会战和二十年人们相互残杀的战争变得白费。正在喋喋争吵不休的大臣们,像被一只利爪抓住一样,惊跳了起来。一支英国、普鲁士、奥地利和的军队再次被匆匆忙忙集聚起来,以彻底篡权者;这个皇帝和国王的合法欧洲从来还没有比在这最初惊骇的时刻更为团结。威灵顿从北方向法国推进,布吕歇尔率领的普鲁士军队向威灵顿侧翼靠拢,施瓦尔岑贝格在莱茵河畔整装待发,作为后备力量的部队则缓慢而艰难地横越德国在进军。
拿破仑立即洞察到这一致命的危险。他知道,时不我待,不能坐等这伙人集聚起来,他必须把普鲁士人、英国人、奥地利人分割开来,必须在他们结成欧洲联军来灭亡他的帝国之前,把他们各个击破。他必须赶紧行动,否则自己国内的不满分子就要觉醒。在共和党人壮大起来,并和保皇党人联合之前,在富歇这个两面派和权变多诈的家伙同其对手和影子塔列朗结成联盟,并从背后搞垮他之前,他必须打赢这场战争。他必须利用军队高涨的士气,一鼓作气向敌人发起进攻;耽搁一天就是失利,耽搁一个小时就是危险。所以,他匆匆忙忙将叮当作响的骰子投入比利时——欧洲这一浴血的战场。六月十五日凌晨三点,拿破仑大军一一现在也是他仅有的军队——的尖刀部队已越过边界。十六日,他们在里尼村向普鲁士军队发起冲锋,并把他们击退。这是挣脱牢笼的雄狮的首次出击,一次可怕的、但不是致命的出击。普鲁士军队遭到了打击——并非毁灭性的——便向布鲁塞尔撤退。
现在拿破仑准备乘势第二次出击,即攻打威灵顿。他不喘息地、一鼓作气前进,因为敌手每天都在增援,而在他后面的国家,即流尽鲜血、不安的法国人民不得不用胜利捷报的烈性烧酒来自我陶醉。十七日,他率领全军到达奈特——布拉高地。威灵顿这位头脑冷静、意志刚强的敌手已在那里修筑好防御工事。拿破仑的作战部署从来没有比这天更为周密,他的军令从来没有比这天更为清楚:他不仅考虑进攻,而且也考虑到自己的危险,即遭到打击、但尚未被消灭的布吕歇尔的军队可能同威灵顿的军队会合。为了防备这一着,他分出自己部分兵力跟踪追击普鲁士军队,阻止他们同英国人会合。
他将这项尾追敌军的命令交给了格鲁希元帅。格鲁希是一个平庸的人,他为人老实、正直、强悍、可靠,是个骑兵将帅,历经考验,但他仅仅是个骑兵将帅,别无其他了。他不是缪拉那样的英勇无畏的猛帅,不是圣西尔和贝尔蒂埃那样的战略家,不是内伊那样的英雄。没有威武的铠甲装饰他的胸膛,没有神话般的传说修饰他的形象,没有显著的特征使他在拿破仑传奇的英雄人物中赋有荣誉和地位;只是他的不幸,只是他的厄运才使他成了名。他转战了二十年,从西班牙到,从荷兰到意大利。他在等级阶梯上缓慢地爬到元帅的军阶,虽非不配,但没有特殊的业绩。奥地利人的子弹,埃及的太阳,阿拉伯人的匕首,的严寒为他清除掉了前任——德塞克斯死于马伦歌村,克莱贝尔死于开罗城,拉纳死于瓦格拉姆一一扫清了通向最高军阶的道路。他不是在征战中打开了这条道路,而是二十年的战争为他开通了这条道路。
拿破仑清楚地知道,格鲁希不是英雄,不是战略家,只是个可靠、忠诚、平庸的老实人。但是他的元帅一半已经长眠地下,另一些也已解甲归田,他们对于长期风餐露宿感到厌倦。出于无奈,他才将这一决定性的行动委任给一个平庸的人。
六月十七日上午十一点钟,在里尼获胜后的一天,在滑铁卢战役的前一天,拿破仑头一回授予格鲁希元帅以独立指挥权。一瞬间,一日间,这位平庸的格鲁希跳出了军阶制而载入世界史。只是一瞬间,但是怎样的一瞬间呀!拿破仑的命令是清楚的,在他自己向英国人出击时,格鲁希应该率领三分之一的军队去追击普鲁士军队。看起来这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是明确无误的,但也是可灵活的,就像利剑一般应是双刃的,因为格鲁希在追击的同时,又被要求经常同主力部队保持联系。
元帅迟疑不决地接受了这一命令,全不习惯于独立行动,只在皇帝的天才目光指派他行动时,他那缺乏主动性的审慎才觉得有了保证。此外,他还感到背地里自己将领们的不满,也许还感到那看不见的命运之神双翼在扑扇。只有靠近大本营才使他安定:好歹他的军队离开皇帝的军队只有三小时的急行军的路程。
格鲁希在倾盆大雨中告别。他的士兵在那软如海绵的泥泞土地上缓缓地追赶着普鲁士人,或者至少朝着他们估计的布吕歇尔及其人马所去方向移动。
卡卢之夜
北方的大雨哗哗下个不停。拿破仑的部队在夜色苍茫中像群落汤鸡似地缓慢前进,每个人鞋底上的烂泥约有两磅重。无处宿营,没有房屋,没有隐蔽处。海绵般的湿草使士兵无法在上面休息——只好总是十个或十二个士兵挤在一起,背靠背地坐在倾盆大雨中睡觉。皇帝自己也不得休息,他焦躁不安地去。由于能见度差,侦察失灵,侦察兵的报告极其混乱。他还不知道威灵顿是否应战,也没有从格鲁希那里得到关于普鲁士人的消息。于是他自己不顾风雨大作,在深夜一点钟,沿着前哨阵地向在雨雾中透出光线依稀而朦胧的英军营地走去,直至大炮射程之内。他在拟定进攻计划。直到曙光初露时,他才回到卡卢小茅屋,回到他那可怜的大本营;在屋里他发现了格鲁希发来的头几份急件,关于普鲁士人撤退的消息含糊不清,但毕竟有一些追踪普鲁士人的宽人心绪的诺言。雨渐渐地停了。皇帝在房间里焦躁地来回踱步,注视着微露晨曦的地平线,看看天日最终是否愿意显露出来,以便做出决定。
清晨五点——雨已停止一一做出决定的内心疑云已经消散。命令已经下达,全军要在九点钟做好进攻的准备,传令兵向各个方向飞驰而去。不久响起了集合的擂鼓声。直到这时,拿破仑才躺到自己的行军床上睡了两个小时。滑铁卢的早晨
早晨九点,部队还没有完全集合起来。三天大雨浸透的泥泞土地增加了每次运动的困难,妨碍了炮兵的转移。太阳渐渐露头,在刺骨的寒风下发出亮光,但这不是光芒四射、预示幸福的奥斯德立兹的阳光,这种北方的光线只是阴沉沉地显得一片昏黄。部队终于准备就绪,在战役开始之前的现场,拿破仑再次骑上他的白马巡视整个战线。旗帜上的雄鹰像在狂风中作低空飞翔,骑兵勇敢地挥舞着自己的军刀,步兵将自己的熊皮帽挑在刺刀尖上致敬。所有战鼓擂得震天价响,号手向统帅吹起响亮的欢快乐曲,可是所有这些嘹亮的声音都被声震全军、由七万士兵异口同声发出的低沉洪亮的欢呼声“皇帝万岁!”所淹没。
拿破仑二十年来的任何一次检阅都没有他这最后一次的检阅壮观和热烈。欢呼声好容易才逐渐地停了下来,十一点整——比预定的迟了两小时,迟了致命的两小时!——他才向炮手发布了向山冈上穿红色军服的人开炮的命令。随后“勇敢者中最勇敢的人”内伊率领步兵部队向前推进,拿破仑的决定性时刻开始了。这次战役曾得到无数次的描述,可是人们仍不厌其烦地去阅读瓦尔特司各特对激动人心的战役变化的壮观场面的描述和司汤达对其细节的描述。战役是伟大的,而且无论从远处和近处来看,就像从统帅的山冈和从胸甲骑兵的马鞍上来看一样,都是多种多样的。它是一部紧张和戏剧性的艺术品,它充满了恐惧和希望不断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最危急的灾难性时刻戛然而止,战役成了一种真正悲剧的样板,因为这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了欧洲的命运,拿破仑生存的幻想焰火像枚火箭一样,再次壮丽地升上天空,后来又颤抖着掉了下来,永远熄灭。
法队从十一点至一点向高地发起了冲锋,占领了一些村庄和阵地,一被击退,就又发起进攻,成千上万具尸体布满了这座空旷泥泞的山冈,这边和那边都筋疲力尽而毫无进展。双方军队都已疲惫不堪,两个统帅都深感不安。两人都知道,胜利将属于首先得到增援的人,是威灵顿从布吕歇尔那里得到增援,还是拿破仑从格鲁希那里得到增援。拿破仑一再神经质地拿起望远镜,向那边频频派出新的传令兵;如果他的元帅及时赶到,那么奥斯德立兹的太阳将再次普照着法国大地。i格鲁希失误
与此同时,无意识地掌握了拿破仑命运的格鲁希已按照命令于六月十七日晚出发,正在按照规定的方向追击普鲁士人。雨已停止。昨天第一次尝到火药味的年轻的连队士兵在那里像在法国一样无忧无虑地前进,他们还没有看见敌人,始终没有发现遭受打击的普鲁士军队的踪影。
正当元帅在一户农家匆匆吃早餐时,他们脚下的土地突然轻轻抖动了起来。大家都在注意倾听。一再传来低沉的隆隆响声,声音传到这里即消逝:这是炮声,是从远处(并不太远,至多三个小时的路程)传来的炮声。几名军官接照印第安人的方法伏在地上,倾听声音的方向。这种来自远方的隆隆炮声持久而低沉。这是来自圣让的炮声,是滑铁卢战幕揭开了。格鲁希召集了会议。他的副司令热拉尔激烈地要求:“必须迎着炮火方向前进!”另一名军官表示同意:到那边去,快些到那边去!他们所有的人都认为皇帝遭遇上了英国人,一场艰苦的战役已经开始。格鲁希拿不定主意,他已习惯于服从,胆怯地坚持一纸手令,即皇帝规定的跟踪追击普鲁士人的命令。热拉尔看到他犹豫不决,便更加激动。“迎着炮火前进!”这位副司令的要求在二十位军官和文职人员面前听起来像道命令而不像是请求,这激怒了格鲁希。他更加强硬和严厉地说,只要没有接到皇帝变更的命令,就决不允许背弃自己的职责。军官们非常失望,只有隆隆炮声划破这片可怕的寂静。
热拉尔作了最后的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