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9文学 www.59wx.cc,人生若只如初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没见过安意如。半年前的一天,我在博客上偶然看到她的一篇桃夭,初看时文字质朴,以为是个男的,再细看另一篇妙玉爱玲,也就是后来录入看张那本书中的一篇,才发现她是个女孩子。起初以为她是张爱玲的崇拜者,因为我已经知道了她的年龄,对她对张爱玲的深刻理解很惊讶。以为不用全力是不能达到的,而用了全力,张的幽暗绝望对她应当是没有好处的。于是好为人师地教导她不要沉溺于张的小资世界“所以,当时代很热闹之时,如果能敞开心灵迎接世界当是最好的。”但她随后回复,那只是为了写作,不沉溺、不膜拜,只是要费些心思罢了。很快她完成了看张的工作,并笔耕不辍,更让我确信了她的笔力。

    那一段时间她每天录一两首国风,从周南到召南,从所选的篇目上,我看出了她的眼光和对诗的具有穿透性的理解力。一般说来,诗经名头之高妇孺皆知,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但从汉代以来,就没有几个真正能完全懂得的了。读诗经如果没有注释,将是寸步难行。大多数说自己喜欢诗经的,只能够喜欢蒹葭、关雎等少数篇章中的少数句子罢了。真拿了“诗三百”让他读,可能只是如叶公老龙般束之高阁了。她边读边解,文字如那四言诗一样,让人摇旌以梦,于是,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就是中国诗可抒不平之怨,可达社会之用,可寄山水之情的思想源头。因为有了诗教,我们可以不求诸宗教的迷狂而自有生命的皈依与安逸。读诗、诵诗、解诗是我们优秀的传统。诗歌塑造了我们的诗心。但诗史三千年,多数诗歌都因年代久远而与我们的生活隔膜起来,除了极少数外,我们读诗都需要借助参考书。通过参考书我们了解字义、词义、背景等等。但参考书纷繁多样,注释也常歧义多出。除开这些不讲,光是训诂考据也要消耗太多精力,必然破坏读诗的整体美感,等到弄懂诗中的字义词义,再去欣赏,已经没有更多的心力了。

    安意如这本也是读诗的参考书,但不是注释书。“沉吟”不是朗读,不是歌唱,而是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应。感应诗歌、感应诗人、感应诗心。安意如还是位二十来岁的女孩子,不是学问家,但她懂诗。因为她懂人,更懂得诗人。诗人都是真性情的自在人,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诗人都是怪人,他们不通人情事故,癫痫痴狂,常常与人格格不入。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安意如就是其中的“知我者”是可以和古今诗人心灵相通的人。因为她自己同样拥有一颗诗心。同时她也是伶俐的人,她能抓住她感应的一切,用她清丽的文字表达出来。她读诗,但又不拘泥于诗,她首先着眼于弄懂诗人。她先看诗人的时代背景,再看他们的俯仰沉浮,还看他们的生活交游。她透过诗文体味诗的境界,掌握诗人的典故,了解诗人的生活,然后再从小处入手,以小说家的想象力和诗人的敏锐,写出了这些既有严谨的史实,也有精辟的论述,还有的圆通故事的美丽诗话,让时代久远的汉字再现还原了诗情、诗景、诗事、诗史,历历在目,玲珑精致。

    她解曹操的短歌行中写道:“青青子衿”二句直用子衿的原句,一字不变,意喻却变得深远。连境界也由最初的男女之爱变得广袤高远。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他用一种委婉含蓄的方法来提醒那些“贤才”:“我纵然求才若渴,然而事实上天下之大,我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你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经她这样对比提醒,曹操就不单是简单的深沉、含蓄,同时他那海纳百川的帝王气概也栩栩如生了。她写秦观道:我心底透出的意象里,少游这个人,应是青衫磊落,茕然独立于花廊下,抬头看着楼上的爱人,脸上有阳光阴影的文弱男子,有着暗雅如兰的忧伤。那春草清辉般的邂逅,应是他的。有时候,我甚至怀疑他眉间的愁绪,是他爱的某个女子也抹不平的。他骨子里是凄婉的,连思人也是“倚危亭,恨如芳草。过尽飞鸿字字愁”比易安的“满地黄花堆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还要幽邃深长的思意,稀贵而真诚,所以隔了千年看去仍是动人。有了这样一个秦观,我们再去看“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又是怎样的哀婉悲切呢?她解柳永:晚年的柳永落魄潦倒,身无分文,但他的死却是轰轰烈烈、荡气回肠。相传柳永死时“葬资竟无所出”妓女们集资安葬了他。此后,每逢清明,都有歌妓舞妓载酒于柳永墓前,祭奠他,时人谓之“吊柳会”也叫“上风流冢”没有入“吊柳会”、上“风流冢”者,不敢到乐游原上踏青。并形成一种风俗,一直持续到宋室南渡。后人有诗题柳永墓云: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他写出的流传千古的名句,深情宛然可绘。草色烟光残照里,我遇上柳七,也会备下清酒佳肴,共他浅斟低吟,不会让他一人把栏杆拍遍,感叹无言谁会凭栏意。这样被我们常常定格为溺于酒色的柳三变是不是会让更加意味深长呢?

    我想,安意如的方法定然会让一些学问家不以为然,但我以为这的确是读懂诗词、理解诗人的捷径,因为诗本身应当是生活中的最真,功夫自然应当是在诗外的,而不仅仅中文字之中。

    是为序。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