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魔仙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二人醒来之时,黑色棺木依旧,只是那面镜子却是消失了。四目相对,两人心念互通,均颇感新奇,所经历之事,从未见过。亦幻亦真,亦梦亦醒。回想祖师爷所说修大道成仙缘的说法,两人更是难以置信。不过细思量,祖师爷以剑光断当时世间三大高手之事,足可见他所用并非凡尘之招数,估计与这归元心法有关。
然而寻思片刻,两人俱是冷汗淋淋。
进,则身受天劫,形神俱灭;
退,则身受天谴,生死交替;
如果修习,自可有机会荣登天域,位列仙班。但是不知何等原因,世上已有几千年未有人渡劫成功,或许天意如此,也未为可知。若是中途心志不坚,却会因此招致地劫,以修真之身,受地劫日日煎熬,生不如死。这可如何是好?
再三思量,终究为那仙灵之法所诱惑,闭关清福洞,修习归元心法。
八十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二人已是百岁之人,虽则修习仙法,却不能如青元上人般容颜永驻,但是也容貌不过五十余岁。当时二人已然仙术小成,决定下山寻找杀师灭门的仇人。在人海中寻找三年,方知仇家乃修真之人,于是遍访名山大川,寻觅此人踪迹。
在这段寻仇历程之中,二人才明白在凡尘世俗界外,尚有修真一界。但是直至今日,未曾听闻有人得道飞升,于是对开山师祖所言“逆天之法”深信不疑,自知天命难为,终日弹琴奏萧,纵意山水。虽仙法不成,琴萧绝技却大成,二人琴萧之奏若集于高山,便作巍巍乎雄浑之韵;若集于名川,则为滔滔乎清扬之曲;取自秋雨,则作潇潇乎绵绵之音;取自烈日,便为杲杲乎明艳之相。自然天成,浑然一体,听者奏者均陶醉不已。
岂知这正合顺其自然的修行之法,于是两人进步神速。再三甲子,两人依旧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却已近三百岁高龄。两人视乐如命,终日寻求天地自然之声,化作琴弦萧孔之上的天籁之音,如此沉迷,早已堪破生死,望透红尘。此时归元心法已小成,即将进入有名期。道法云:有名,万物之母。进入有名期即意味着真正脱离凡世生活,可不饮不食,为辟谷之法。一般修真之人在此时早已进入修真界,然则二人心中总有一事挂怀,无法离开俗世,这便是师门之血海深仇。
两人寻遍千山万水,茫茫人海,始终得不到师门被灭的真正原因。如此挂牵,即使有归元心法,道法日益增加,但是心不纯净,如何归元入道,更遑论渡劫飞升。想到此处,两人更是忧心如焚,原以为借助归元心法之净化心神,熔炼凡骨,自可脱离世俗之事,怎知大道即成,却凡心未泯,如此看来,渡劫无望,飞升无期,又有愧师门,终日愁绪满怀,心神不安。
岂知如此一来,正堕入地劫之中。
天劫是凡心已消,入得大道,故有自然力量,予以千锤百炼之用。分金电、木风、水云、火炎、土雷五种劫数,根据渡劫之人体质差异,可遇不同劫数。传闻古仙人渡劫飞升,更可引得五劫齐法,此等威力,足可消形灭魂,致使永不轮回。而地劫则是心劫,即修真之人心基不稳,道心骤失,引得心魔强袭,神思混乱,噬杀成性。如不能脱离这心魔之劫,纵然有万般良缘,也徒然无功,最终堕入魔道,永无成大道之时。
心魔入袭,地劫之说,在归元心法中亦有载。
归元心法是世上万千修道之法之一。来源不可查考,传至青元上人,亦为世所不知。自为修真之人知晓,已是钟子圣与于伯仁两人修真之时。此心法开篇即援引道家始祖老子所注道德经:“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故修习此法者,即入之重玄门。”
第二篇讲解修习历程,即“第一玄门:无名期、元始期、元初期、元生期,自此入真境,知天地之妙,得仙灵之法。第二玄门:有名期、破实期、破虚期、破元期,即可登堂入室,窥天地之奥意,具洞天彻底之力。后经归元期,渡历天劫,心神归元,获重玄之妙,即可位列仙班,得大神通”其中便有地劫的解释,谓之心魔之厄“心魔之厄,乃地劫,凡人亦有之。修道者,心基不定,神志有失,则心魔入之。入心魔者,不可妄动,需净心化戾,顺置真元。若心魔入内,轻则心力不定,嗜杀狂暴,重则魔心即成,永堕沉沦,且记且记”
钟子圣与于伯仁大道初成,却因师门仇怨放心不下,致使魔胎暗结。等到二人发现之时,已魔心入主,两人心中惶恐,终日远离尘世,匿身于青山绿水,人迹罕至之处,修习归元心法,以求净心化戾,驱除心魔。
这一日黄昏,二人来到一处山峰。放眼望去林木苍翠,奇花异草,芬芳四溢。其间莺声燕语,不绝于耳,端得是一副世外桃源模样。峰顶竟然有一个清可见底的小湖,湖中小片莲正在绽放,纯白晶莹的莲花不仅让人心神安逸,... -->>
二人醒来之时,黑色棺木依旧,只是那面镜子却是消失了。四目相对,两人心念互通,均颇感新奇,所经历之事,从未见过。亦幻亦真,亦梦亦醒。回想祖师爷所说修大道成仙缘的说法,两人更是难以置信。不过细思量,祖师爷以剑光断当时世间三大高手之事,足可见他所用并非凡尘之招数,估计与这归元心法有关。
然而寻思片刻,两人俱是冷汗淋淋。
进,则身受天劫,形神俱灭;
退,则身受天谴,生死交替;
如果修习,自可有机会荣登天域,位列仙班。但是不知何等原因,世上已有几千年未有人渡劫成功,或许天意如此,也未为可知。若是中途心志不坚,却会因此招致地劫,以修真之身,受地劫日日煎熬,生不如死。这可如何是好?
再三思量,终究为那仙灵之法所诱惑,闭关清福洞,修习归元心法。
八十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二人已是百岁之人,虽则修习仙法,却不能如青元上人般容颜永驻,但是也容貌不过五十余岁。当时二人已然仙术小成,决定下山寻找杀师灭门的仇人。在人海中寻找三年,方知仇家乃修真之人,于是遍访名山大川,寻觅此人踪迹。
在这段寻仇历程之中,二人才明白在凡尘世俗界外,尚有修真一界。但是直至今日,未曾听闻有人得道飞升,于是对开山师祖所言“逆天之法”深信不疑,自知天命难为,终日弹琴奏萧,纵意山水。虽仙法不成,琴萧绝技却大成,二人琴萧之奏若集于高山,便作巍巍乎雄浑之韵;若集于名川,则为滔滔乎清扬之曲;取自秋雨,则作潇潇乎绵绵之音;取自烈日,便为杲杲乎明艳之相。自然天成,浑然一体,听者奏者均陶醉不已。
岂知这正合顺其自然的修行之法,于是两人进步神速。再三甲子,两人依旧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却已近三百岁高龄。两人视乐如命,终日寻求天地自然之声,化作琴弦萧孔之上的天籁之音,如此沉迷,早已堪破生死,望透红尘。此时归元心法已小成,即将进入有名期。道法云:有名,万物之母。进入有名期即意味着真正脱离凡世生活,可不饮不食,为辟谷之法。一般修真之人在此时早已进入修真界,然则二人心中总有一事挂怀,无法离开俗世,这便是师门之血海深仇。
两人寻遍千山万水,茫茫人海,始终得不到师门被灭的真正原因。如此挂牵,即使有归元心法,道法日益增加,但是心不纯净,如何归元入道,更遑论渡劫飞升。想到此处,两人更是忧心如焚,原以为借助归元心法之净化心神,熔炼凡骨,自可脱离世俗之事,怎知大道即成,却凡心未泯,如此看来,渡劫无望,飞升无期,又有愧师门,终日愁绪满怀,心神不安。
岂知如此一来,正堕入地劫之中。
天劫是凡心已消,入得大道,故有自然力量,予以千锤百炼之用。分金电、木风、水云、火炎、土雷五种劫数,根据渡劫之人体质差异,可遇不同劫数。传闻古仙人渡劫飞升,更可引得五劫齐法,此等威力,足可消形灭魂,致使永不轮回。而地劫则是心劫,即修真之人心基不稳,道心骤失,引得心魔强袭,神思混乱,噬杀成性。如不能脱离这心魔之劫,纵然有万般良缘,也徒然无功,最终堕入魔道,永无成大道之时。
心魔入袭,地劫之说,在归元心法中亦有载。
归元心法是世上万千修道之法之一。来源不可查考,传至青元上人,亦为世所不知。自为修真之人知晓,已是钟子圣与于伯仁两人修真之时。此心法开篇即援引道家始祖老子所注道德经:“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故修习此法者,即入之重玄门。”
第二篇讲解修习历程,即“第一玄门:无名期、元始期、元初期、元生期,自此入真境,知天地之妙,得仙灵之法。第二玄门:有名期、破实期、破虚期、破元期,即可登堂入室,窥天地之奥意,具洞天彻底之力。后经归元期,渡历天劫,心神归元,获重玄之妙,即可位列仙班,得大神通”其中便有地劫的解释,谓之心魔之厄“心魔之厄,乃地劫,凡人亦有之。修道者,心基不定,神志有失,则心魔入之。入心魔者,不可妄动,需净心化戾,顺置真元。若心魔入内,轻则心力不定,嗜杀狂暴,重则魔心即成,永堕沉沦,且记且记”
钟子圣与于伯仁大道初成,却因师门仇怨放心不下,致使魔胎暗结。等到二人发现之时,已魔心入主,两人心中惶恐,终日远离尘世,匿身于青山绿水,人迹罕至之处,修习归元心法,以求净心化戾,驱除心魔。
这一日黄昏,二人来到一处山峰。放眼望去林木苍翠,奇花异草,芬芳四溢。其间莺声燕语,不绝于耳,端得是一副世外桃源模样。峰顶竟然有一个清可见底的小湖,湖中小片莲正在绽放,纯白晶莹的莲花不仅让人心神安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