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秋风紧㈡ (1/2)
59文学 www.59wx.cc,普天之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真定府外的官道上,数十位百姓拖儿带女地往北缓缓而行。
碧空中,一个“人”字形的雁阵正逆向而行,它们是赶在寒流到来之前,奔往南方寻找温暖的过冬地方。雁过留声,徒增一些伤感。这秋风一天紧似一天,将道路的落叶卷起又抛下,带来丝丝凉意,行人不得不紧了紧衣裳。
走在最前的是位年过半百的老汉,姓张。大概是一辈子土里刨食的结果,他的后背驼得厉害,身上背着是几件换洗的衣服后省吃俭用攒的几吊铜钱。张老汉那壮实的儿子拉着一辆车子,车轮发出吱吱吖吖地声响,车上坐着是他的一对小儿女和所有的家当。媳妇跟在最后,推着车子。
“当家的,停下来歇口气!”媳妇开口说道。
那壮汉闻言停了下来,身后的百姓出也都各自停了下来。老汉抹了抹额头的汗珠,看着仿佛没有尽头的路,寻思着路程还远着呢。
“爹,您吃点干粮。”壮汉捧出一块饼子递到老汉的面前。那老汉接过面饼,却将面饼分给自己的两位孙辈。
“爹,咱们到了燕京,官家真的给分地,还给口粮?”壮汉脸上充满着疑问。
“这是你伯父托人送来的口信,你伯父总不会骗我们家。不管如何,总比在咱们赵州老家要强得多。咱穷苦人家,就盼一个奔头!”张老汉回道。他的话让他的儿子与媳妇脸上挂上了一层憧憬之色。
这些百姓都是从赵州结伴而来的,都是乡亲。*他们是赶往北方燕京,因为听说在那里官府不仅为按丁口授田,还给耕牛,另外头五年免税。这等好事,河北百姓当然不太相信,他们还没有养成信赖官府的习惯。可是经过大半年,当燕京百姓在经过去年的大战之后收起第一粒粮食之后,情势就大变。从燕京等地传来无数利好的消息让南方河北的百姓不得不相信。事实总是胜于雄辩,最有说服力。而百姓只相信眼见为实。
东边路、西边州、南边县,河北百姓生如死。
五里乡、七里村、八里户,七尺汉子穷叮当。
年相似、月相类、日相同,吾家只有三尺绳
有人唱起了歌谣。歌谣总能说明河北诸地百姓的真实生活,没有人愿意义无反顾地背井离乡。在歌声之中,这批没有立锥之地地百姓纷纷起身,又一次踏上了遥远的路途,那看不到尽头地路寄托着他们的梦想。
前面有一关卡拦住这群赵州百姓的去路,有一队衙役拦在路中央,带着刀箭。
“尔等到哪里去?”有什官喝道。
“往北边去!”老汉回答道,这队带着兵刃的衙役让他感到胆怯。
“北边是哪里?”什官追问道。
“往燕京。哦不,北平!”老汉道。又补充了一句“是去投亲!”
“有路引吗?”什官扬着下巴,以致目光是向下瞄着地,不愿平视着这群在他眼里等同于“乱民”的百姓。*
老汉哆哆嗦嗦地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掀开里三层外三层,才取出一页纸张。那什官一把夺了过去,左看右看,未几便怒斥道:“这并非路引,尔等若是没有凭证,哪里来就回哪里去。否则休怪本大爷无礼!”
“这是赵州课税使大人发的凭证。说是凭这个就可到北平。难不成这作废了吗?”老汉涨红了脸理论道。
“课税使?本大爷只看有我真定府知府大人签发的路引,其它的全不管用。”什官不屑地说道。
“你说作废就作废。难道就没有王法了吗?”老汉那壮实的儿子看不过去,上前理论道。老汉连忙拉了拉儿子的衣袖。
“哈哈!王法?我们元帅就是王法。我们知府大人就是王法,我就是王法!”什官肆意嘲讽。
“岂有此理,难不成元帅与知府的话比朝廷还要管用?”更多地百姓拥上前来,纷纷表示不满。
“呛!”什官见百姓拥上前来,马上拔出了佩刀,挥舞着大喝道:“速速退回,否则别怪本大爷刀下无情。”
“大爷,您大概也是出身寻常人家。咱们穷苦人家不偷不抢,土里刨食,一年到头就是填饱肚子,碰上个收成不好的年景,就只有砸锅卖铁卖儿卖女,如今这日子更是没法过了,地主家要收加租子,官府也要征人头税。*听说北平行省朝廷给分田地,还免税,老汉这一家子还有乡亲就是想去北边碰运气,过上有盼头地日子。军爷,您就开恩,让我等过去吧!”老汉哀求道。
“不行,不能过就不能过,若是再纠缠,本大爷就不客气了!”什官怒喝道。
“大爷,您就开恩让我等过去吧!”张老汉说着,掏出自己仅有的两吊钱,塞给什官。不料那什官收了铜钱,塞进了怀中,口中却怒骂道:“老家伙,竟敢贿赂本官,来人,将他拿下!”
“我们都走了这么远的路,又不曾犯法,更不是盗贼。让你们知府大人过来理论!”有人见状,纷纷表示不满。
回答他们的只有鞭子,如狼似虎的衙役们一拥而上,举起手中的鞭子往人群中挥舞,百姓被突然的袭击给打蒙了。无论是年过半百的老者,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孩童,都被吓住了,那皮鞭打在他们的身上,更像是抽在他们柔弱地内心。
“住手、住手!”精壮地汉子们看着亲人受辱,纷纷奔上前来,将施暴的衙役拦住。
然而,他们迎来地只有冰冷的箭矢与冷酷地眼神,汉子们被击倒在地,挣扎着死去,如同这秋日里的落叶,四处零落。
鲜血让百姓们目瞪口呆,在短暂失神之后。大部分人惊慌着逃散,而死者的亲人纷纷抱着尸体。*放声痛哭。
&... -->>
真定府外的官道上,数十位百姓拖儿带女地往北缓缓而行。
碧空中,一个“人”字形的雁阵正逆向而行,它们是赶在寒流到来之前,奔往南方寻找温暖的过冬地方。雁过留声,徒增一些伤感。这秋风一天紧似一天,将道路的落叶卷起又抛下,带来丝丝凉意,行人不得不紧了紧衣裳。
走在最前的是位年过半百的老汉,姓张。大概是一辈子土里刨食的结果,他的后背驼得厉害,身上背着是几件换洗的衣服后省吃俭用攒的几吊铜钱。张老汉那壮实的儿子拉着一辆车子,车轮发出吱吱吖吖地声响,车上坐着是他的一对小儿女和所有的家当。媳妇跟在最后,推着车子。
“当家的,停下来歇口气!”媳妇开口说道。
那壮汉闻言停了下来,身后的百姓出也都各自停了下来。老汉抹了抹额头的汗珠,看着仿佛没有尽头的路,寻思着路程还远着呢。
“爹,您吃点干粮。”壮汉捧出一块饼子递到老汉的面前。那老汉接过面饼,却将面饼分给自己的两位孙辈。
“爹,咱们到了燕京,官家真的给分地,还给口粮?”壮汉脸上充满着疑问。
“这是你伯父托人送来的口信,你伯父总不会骗我们家。不管如何,总比在咱们赵州老家要强得多。咱穷苦人家,就盼一个奔头!”张老汉回道。他的话让他的儿子与媳妇脸上挂上了一层憧憬之色。
这些百姓都是从赵州结伴而来的,都是乡亲。*他们是赶往北方燕京,因为听说在那里官府不仅为按丁口授田,还给耕牛,另外头五年免税。这等好事,河北百姓当然不太相信,他们还没有养成信赖官府的习惯。可是经过大半年,当燕京百姓在经过去年的大战之后收起第一粒粮食之后,情势就大变。从燕京等地传来无数利好的消息让南方河北的百姓不得不相信。事实总是胜于雄辩,最有说服力。而百姓只相信眼见为实。
东边路、西边州、南边县,河北百姓生如死。
五里乡、七里村、八里户,七尺汉子穷叮当。
年相似、月相类、日相同,吾家只有三尺绳
有人唱起了歌谣。歌谣总能说明河北诸地百姓的真实生活,没有人愿意义无反顾地背井离乡。在歌声之中,这批没有立锥之地地百姓纷纷起身,又一次踏上了遥远的路途,那看不到尽头地路寄托着他们的梦想。
前面有一关卡拦住这群赵州百姓的去路,有一队衙役拦在路中央,带着刀箭。
“尔等到哪里去?”有什官喝道。
“往北边去!”老汉回答道,这队带着兵刃的衙役让他感到胆怯。
“北边是哪里?”什官追问道。
“往燕京。哦不,北平!”老汉道。又补充了一句“是去投亲!”
“有路引吗?”什官扬着下巴,以致目光是向下瞄着地,不愿平视着这群在他眼里等同于“乱民”的百姓。*
老汉哆哆嗦嗦地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掀开里三层外三层,才取出一页纸张。那什官一把夺了过去,左看右看,未几便怒斥道:“这并非路引,尔等若是没有凭证,哪里来就回哪里去。否则休怪本大爷无礼!”
“这是赵州课税使大人发的凭证。说是凭这个就可到北平。难不成这作废了吗?”老汉涨红了脸理论道。
“课税使?本大爷只看有我真定府知府大人签发的路引,其它的全不管用。”什官不屑地说道。
“你说作废就作废。难道就没有王法了吗?”老汉那壮实的儿子看不过去,上前理论道。老汉连忙拉了拉儿子的衣袖。
“哈哈!王法?我们元帅就是王法。我们知府大人就是王法,我就是王法!”什官肆意嘲讽。
“岂有此理,难不成元帅与知府的话比朝廷还要管用?”更多地百姓拥上前来,纷纷表示不满。
“呛!”什官见百姓拥上前来,马上拔出了佩刀,挥舞着大喝道:“速速退回,否则别怪本大爷刀下无情。”
“大爷,您大概也是出身寻常人家。咱们穷苦人家不偷不抢,土里刨食,一年到头就是填饱肚子,碰上个收成不好的年景,就只有砸锅卖铁卖儿卖女,如今这日子更是没法过了,地主家要收加租子,官府也要征人头税。*听说北平行省朝廷给分田地,还免税,老汉这一家子还有乡亲就是想去北边碰运气,过上有盼头地日子。军爷,您就开恩,让我等过去吧!”老汉哀求道。
“不行,不能过就不能过,若是再纠缠,本大爷就不客气了!”什官怒喝道。
“大爷,您就开恩让我等过去吧!”张老汉说着,掏出自己仅有的两吊钱,塞给什官。不料那什官收了铜钱,塞进了怀中,口中却怒骂道:“老家伙,竟敢贿赂本官,来人,将他拿下!”
“我们都走了这么远的路,又不曾犯法,更不是盗贼。让你们知府大人过来理论!”有人见状,纷纷表示不满。
回答他们的只有鞭子,如狼似虎的衙役们一拥而上,举起手中的鞭子往人群中挥舞,百姓被突然的袭击给打蒙了。无论是年过半百的老者,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孩童,都被吓住了,那皮鞭打在他们的身上,更像是抽在他们柔弱地内心。
“住手、住手!”精壮地汉子们看着亲人受辱,纷纷奔上前来,将施暴的衙役拦住。
然而,他们迎来地只有冰冷的箭矢与冷酷地眼神,汉子们被击倒在地,挣扎着死去,如同这秋日里的落叶,四处零落。
鲜血让百姓们目瞪口呆,在短暂失神之后。大部分人惊慌着逃散,而死者的亲人纷纷抱着尸体。*放声痛哭。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