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秋收㈤ (1/2)
59文学 www.59wx.cc,普天之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一夜,中兴府内家家张灯结彩,欢声笑语,普天同庆。
赵诚第一次正式大宴群臣诸将,就是那些劳苦功高的普通士卒也人人得到一壶酒和额外另加的一串铜钱。而这一夜城门不禁,市井中商铺酒肆高朋满座,不当值的军士在城中酒肆中饮食都得到店家特意的优惠。中兴府街头**通明处,有人喝醉了舞刀而歌,歌声中充满悲壮豪迈之气。
中兴府城中的大殿,根本谈不上什么金碧辉煌,党项人留下来的皇宫已经破烂不堪,赵诚入主中兴府以来,就一直大部弃用至今,从未花过心思料理,更是让这座宫殿破败下去。一角屋檐下还有燕子南飞后留下的泥巢,差一点就曾飞进寻常百姓家。赵诚将就着使用,斑驳难看的壁用行军帐蓬给遮挡住,找来地毯盖在破损的地面,却有好事者拍马说赵诚勤俭质朴爱民
赵诚绝不会是一个不会享受的人,而是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这种事,或者局势绝不容他这么想,这似乎是历代开国之君的通性。
文臣武将俱在,虽然挤得满满当当,赵诚还觉得人才太少,但好坏也有了颇为可观的班底。王敬诚、耶律楚材、刘翼率诸文臣坐在赵诚的右手。就连西平府高智耀也被从灵州取道回中兴府的赵诚带回,正满怀憧憬地看着赵诚。何进、铁穆、萧不离、陈不弃等将领坐在赵诚的左手,大司农吴礼吴克己担当司仪尽管他自己都不太清楚何为司仪。
甚至连厨子和侍佣都没有来得及配齐,他们应该被称为御厨和太监、宫女一类的人物,更无一班歌姬歌舞助兴,赵诚就在这样的情形下举办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国宴,虽然简陋至极,但是气氛却是极热烈,酒自是足够了。这正说明国家在草创之中,上尊号、立朝廷、修官制、定爵禄、制礼乐就成了立国之初最重要的事情,环伺在侧的敌人还很多。他未来的路还很漫长。
赵诚拒绝了臣子们拥戴他立即登基为帝的请求。
尽管他在自己的治下,与皇帝无本质地区别,但他固执地拒绝了此类的请求,让拥戴他的心腹们有些失望。
“中国未相统一,天下列国相攻,离天下大安尚远。百姓如草芥。何以称帝?”赵诚如是说。
城头变幻大王旗,谁只要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任何阿猫阿狗都可以称帝。赵诚不需要这种名份上称号,在他的心目中。他不过是一国之主,一个地处西北一角政权的国王而已。在宋人或金人地眼里他不过是一个化外藩王而已。凡是偏僻地地方都是非“中国。”在如今人们的眼里。宋国皇家既让他们鄙夷,也让他们有某种敬意。
人们常说得中原者得天下,仿佛不得了中原就没有资格自称中国皇帝,而得了中原的非汉族统治者也自称是中国的皇帝。大一统地概念几乎每个读过圣贤书的人都有,只不过耶律楚材与王敬诚等人虽然曾这么想过,但不奢望天下一统地局面能在自己有生之年看到,这种渴望从唐末就成了无数人最大地遗憾。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放翁一生但悲不见九州同。他却不知道即使在他活着的年代里,北方尤其是河北百姓有几个汉人对宋国朝廷还存在着归属感?更不必说如今燕云那些历经五代、辽、金数百年的百姓了。他们从未给宋国交过税。至少在王敬诚、刘翼、耶律楚材等人的眼里,从来就没把宋国皇帝视作自己的宗主。宋国从来就没有一统天下,如今只有江南的士大夫们才有一厢情愿的恢复情节,并且仅仅是恢复宋初时的疆域而已,以为北方地百姓正翘首以待大宋王师地光复。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从西周时起就普遍流传的“真理”起初中国很小,不过丰、镐。然后以中原为中心地华夏族所居住的地方就是天下,北方为胡,南方为夷,西北为羌为蕃。赵诚眼中的天下既比士人们心中所想的要大,又比士人们所想的要小,一个有统一国号、统一治理、统一版图、统一文字、统一的纪年甚至统一思想的国家,才是赵诚心目中属于自己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不是仅用血统和族属来指认的,以汉族和汉文化为主体,兼容并包的中国才是真正的中国,而并非地域与种族上的限制。
无论是汉人出身的王敬诚与刘翼,还是契丹人出身的耶律楚材都在西域待过几年,从他们少时读西域传时就知道“天下”其实很大,远远超过中兴府或者汴梁、杭州普通百姓与士人的想像,在外域还有数不清的民族与国家。但他们潜意识中一方面将世界各国、各地都看作“王土”但另一方面又把“天下”限制在中原王朝疆域的范围,比如尚书中伪作的“九州”甚至只限于中原王朝的中心地区。谢天谢地,他们没有将拥有众多所谓胡人人的河西诸地从“天下”的版图中排除。但反过来说,这种政权现实必将改变士人们固有的观念,如果赵诚能够不将自己局限于中原的西北方的话。
然而赵诚及他的臣子们尚不知道的是,当赵诚起兵的消息传到了西域的时候,当地各族百姓顺理成章地称他为桃花石汗东方及中国之王。在西域人的眼里,却没有分得那么明细,他们迫切需要一个人能削弱蒙古人力量的东方君主,如同汉朝时东西方联合对付匈奴那样。
但是,贺兰国王的这个蒙古人... -->>
这一夜,中兴府内家家张灯结彩,欢声笑语,普天同庆。
赵诚第一次正式大宴群臣诸将,就是那些劳苦功高的普通士卒也人人得到一壶酒和额外另加的一串铜钱。而这一夜城门不禁,市井中商铺酒肆高朋满座,不当值的军士在城中酒肆中饮食都得到店家特意的优惠。中兴府街头**通明处,有人喝醉了舞刀而歌,歌声中充满悲壮豪迈之气。
中兴府城中的大殿,根本谈不上什么金碧辉煌,党项人留下来的皇宫已经破烂不堪,赵诚入主中兴府以来,就一直大部弃用至今,从未花过心思料理,更是让这座宫殿破败下去。一角屋檐下还有燕子南飞后留下的泥巢,差一点就曾飞进寻常百姓家。赵诚将就着使用,斑驳难看的壁用行军帐蓬给遮挡住,找来地毯盖在破损的地面,却有好事者拍马说赵诚勤俭质朴爱民
赵诚绝不会是一个不会享受的人,而是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这种事,或者局势绝不容他这么想,这似乎是历代开国之君的通性。
文臣武将俱在,虽然挤得满满当当,赵诚还觉得人才太少,但好坏也有了颇为可观的班底。王敬诚、耶律楚材、刘翼率诸文臣坐在赵诚的右手。就连西平府高智耀也被从灵州取道回中兴府的赵诚带回,正满怀憧憬地看着赵诚。何进、铁穆、萧不离、陈不弃等将领坐在赵诚的左手,大司农吴礼吴克己担当司仪尽管他自己都不太清楚何为司仪。
甚至连厨子和侍佣都没有来得及配齐,他们应该被称为御厨和太监、宫女一类的人物,更无一班歌姬歌舞助兴,赵诚就在这样的情形下举办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国宴,虽然简陋至极,但是气氛却是极热烈,酒自是足够了。这正说明国家在草创之中,上尊号、立朝廷、修官制、定爵禄、制礼乐就成了立国之初最重要的事情,环伺在侧的敌人还很多。他未来的路还很漫长。
赵诚拒绝了臣子们拥戴他立即登基为帝的请求。
尽管他在自己的治下,与皇帝无本质地区别,但他固执地拒绝了此类的请求,让拥戴他的心腹们有些失望。
“中国未相统一,天下列国相攻,离天下大安尚远。百姓如草芥。何以称帝?”赵诚如是说。
城头变幻大王旗,谁只要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任何阿猫阿狗都可以称帝。赵诚不需要这种名份上称号,在他的心目中。他不过是一国之主,一个地处西北一角政权的国王而已。在宋人或金人地眼里他不过是一个化外藩王而已。凡是偏僻地地方都是非“中国。”在如今人们的眼里。宋国皇家既让他们鄙夷,也让他们有某种敬意。
人们常说得中原者得天下,仿佛不得了中原就没有资格自称中国皇帝,而得了中原的非汉族统治者也自称是中国的皇帝。大一统地概念几乎每个读过圣贤书的人都有,只不过耶律楚材与王敬诚等人虽然曾这么想过,但不奢望天下一统地局面能在自己有生之年看到,这种渴望从唐末就成了无数人最大地遗憾。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放翁一生但悲不见九州同。他却不知道即使在他活着的年代里,北方尤其是河北百姓有几个汉人对宋国朝廷还存在着归属感?更不必说如今燕云那些历经五代、辽、金数百年的百姓了。他们从未给宋国交过税。至少在王敬诚、刘翼、耶律楚材等人的眼里,从来就没把宋国皇帝视作自己的宗主。宋国从来就没有一统天下,如今只有江南的士大夫们才有一厢情愿的恢复情节,并且仅仅是恢复宋初时的疆域而已,以为北方地百姓正翘首以待大宋王师地光复。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从西周时起就普遍流传的“真理”起初中国很小,不过丰、镐。然后以中原为中心地华夏族所居住的地方就是天下,北方为胡,南方为夷,西北为羌为蕃。赵诚眼中的天下既比士人们心中所想的要大,又比士人们所想的要小,一个有统一国号、统一治理、统一版图、统一文字、统一的纪年甚至统一思想的国家,才是赵诚心目中属于自己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不是仅用血统和族属来指认的,以汉族和汉文化为主体,兼容并包的中国才是真正的中国,而并非地域与种族上的限制。
无论是汉人出身的王敬诚与刘翼,还是契丹人出身的耶律楚材都在西域待过几年,从他们少时读西域传时就知道“天下”其实很大,远远超过中兴府或者汴梁、杭州普通百姓与士人的想像,在外域还有数不清的民族与国家。但他们潜意识中一方面将世界各国、各地都看作“王土”但另一方面又把“天下”限制在中原王朝疆域的范围,比如尚书中伪作的“九州”甚至只限于中原王朝的中心地区。谢天谢地,他们没有将拥有众多所谓胡人人的河西诸地从“天下”的版图中排除。但反过来说,这种政权现实必将改变士人们固有的观念,如果赵诚能够不将自己局限于中原的西北方的话。
然而赵诚及他的臣子们尚不知道的是,当赵诚起兵的消息传到了西域的时候,当地各族百姓顺理成章地称他为桃花石汗东方及中国之王。在西域人的眼里,却没有分得那么明细,他们迫切需要一个人能削弱蒙古人力量的东方君主,如同汉朝时东西方联合对付匈奴那样。
但是,贺兰国王的这个蒙古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