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赵四娘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话说赵三郎兄弟俩奉命去给客人送面汤,赵三郎记性甚好,他把赵四娘的话原原本本地转述给了客人;而赵四郎一则年幼,二则害羞,只能结结巴巴地表达出:“汤里没有肚肺,换了三个丸子”的意思。
不过却没有一个客人计较汤底被换了。为啥?飘着青蒜花的奶白色汤汁上,若隐若现地漂浮着三个洁白如玉的丸子,看上去要比原先的肚肺汤更加诱人。更何况他们不过就出了一文钱买面汤,现在不但给了这么一大碗肉香四溢的热汤,还附送了三个价值半文钱的丸子,都这么实惠了,他们还有啥好抱怨的?
听见性急的客人尝过鱼丸后直夸好吃,其他人也迫不及待吃起来。一尝之下,果然鲜美无比,又清脆爽口,再喝上一口肚肺汤,简直是人间美味。
这时忽然有人惊叫起来:“快看!大家快看那个小姑娘在做啥!”
一时间面铺里的人都望向了那个人手指向的灶台。只见赵四娘面色从容,站在离灶台有三尺的地方,左手托着一团三和面,右手拿着一把削面刀,运刀如飞,一片片面片如同朵朵飞花,沿着弧形的轨迹,精准地落入了沸水锅中。众人见了,不由得发出一阵阵喝彩声。
由于赵四娘削出来的面片颇薄,不一会儿,就可以出锅了。当四碗配上救急版面汤的刀削面热气腾腾地被端上那四位点面的客人的桌上时,大伙儿都不约而同地围了过来。只见碗里的面片基本上大小一致,都是两头尖尖,中间稍宽,如同柳叶一般,煞是好看。
那四位客人方才欣赏了赵四娘削面条的绝技,见面条上来了便急不可待地吃了起来。嗯,面条和昨天吃过的手擀面一样很劲道,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才饱了眼福,他们觉得这刀削面吃在嘴里滑溜溜的,更加有嚼劲儿了,只觉回味无穷。
其中一位客人吃得尤其的快,一会儿工夫,一大碗面就呲溜溜地下了肚。等他埋头把三个滑不留手的丸子全扒进嘴里,一抬头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大伙儿都在盯着他瞧,有些不好意思地嘿嘿笑道:“这面实在太好吃了,怎么都停不了口哇!
那客人的一个同伴也把面条给飞快地解决了,笑着说道:“咱们几个是从下塘村来去镇上打零工的,大伙儿应该知道下塘村离镇上可不近呐!咱们要是在家里吃过早饭再去镇上,估计刚到镇上肚子就得饿了,所以咱们几个都是去镇上吃碗面啥的当早饭。昨儿经过这儿的时候,被铺子里的肉香味儿给吸引了进来。听说一碗带肉汤的三和面面条只要三文钱,就在这儿吃了。没想到这三和面呀,比那白面都要顶饥,咱们几个干力气活儿干到中午都没觉着饿,所以今儿一大早又过来了。”
乡里人大多勤快,农闲的时候很多人会出来打零工赚点儿现钱。家境差的为了多赚几个钱维持生计,大多会选择在码头、窑场这种艰苦的地方给人做工。而家境过得去的多半不愿意吃这种苦,会选择去镇上找活儿干。在镇上干活儿的虽然不如在码头上干活儿的赚得多,可他们却更舍得花钱,像这四位来自下塘村的客人一样,愿意花几个钱买早饭的人不在少数。
围观的众人中就有好几个和这些客人情况一样,打算去镇上打零工,到那儿再吃早饭的。他们之所以会进来,也是被铺子里传出的阵阵香气给勾出了馋虫,打算买碗面汤或是买碟肥肠解解馋,顺便歇歇脚的。现在听说这儿的三和面抗饿,好几个人原先买了面汤的客人忙一迭声儿地吩咐赵三郎道:“小兄弟,赶紧地帮我把面汤给换成这个三和面!”其他几个没买面汤的客人也纷纷要求再上碗三和面。
赵三郎忙笑着应了,很快赵四娘再一次展示了她的削面绝技。
满心好奇的食客忍不住打听道:“老人家,你家小孙女的这手功夫可真俊!都是打那儿学来的?”
“我外孙女拜了个宁国来的师父,这些吃食都是她师父教的!”姜老爷子骄傲地回答道。
“喔!”铺子里传来一阵惊叹声,众人心道:怪不得!原来是宁国传来的手艺呀!
虽说这年头有好些人打着宁国的幌子,把国产的东西硬说成是宁国产的以求多赚几个钱,可赵四娘这手做吃食的功夫实在是绝了,说它源自宁国由不得他们不信呐!
 ... -->>
话说赵三郎兄弟俩奉命去给客人送面汤,赵三郎记性甚好,他把赵四娘的话原原本本地转述给了客人;而赵四郎一则年幼,二则害羞,只能结结巴巴地表达出:“汤里没有肚肺,换了三个丸子”的意思。
不过却没有一个客人计较汤底被换了。为啥?飘着青蒜花的奶白色汤汁上,若隐若现地漂浮着三个洁白如玉的丸子,看上去要比原先的肚肺汤更加诱人。更何况他们不过就出了一文钱买面汤,现在不但给了这么一大碗肉香四溢的热汤,还附送了三个价值半文钱的丸子,都这么实惠了,他们还有啥好抱怨的?
听见性急的客人尝过鱼丸后直夸好吃,其他人也迫不及待吃起来。一尝之下,果然鲜美无比,又清脆爽口,再喝上一口肚肺汤,简直是人间美味。
这时忽然有人惊叫起来:“快看!大家快看那个小姑娘在做啥!”
一时间面铺里的人都望向了那个人手指向的灶台。只见赵四娘面色从容,站在离灶台有三尺的地方,左手托着一团三和面,右手拿着一把削面刀,运刀如飞,一片片面片如同朵朵飞花,沿着弧形的轨迹,精准地落入了沸水锅中。众人见了,不由得发出一阵阵喝彩声。
由于赵四娘削出来的面片颇薄,不一会儿,就可以出锅了。当四碗配上救急版面汤的刀削面热气腾腾地被端上那四位点面的客人的桌上时,大伙儿都不约而同地围了过来。只见碗里的面片基本上大小一致,都是两头尖尖,中间稍宽,如同柳叶一般,煞是好看。
那四位客人方才欣赏了赵四娘削面条的绝技,见面条上来了便急不可待地吃了起来。嗯,面条和昨天吃过的手擀面一样很劲道,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才饱了眼福,他们觉得这刀削面吃在嘴里滑溜溜的,更加有嚼劲儿了,只觉回味无穷。
其中一位客人吃得尤其的快,一会儿工夫,一大碗面就呲溜溜地下了肚。等他埋头把三个滑不留手的丸子全扒进嘴里,一抬头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大伙儿都在盯着他瞧,有些不好意思地嘿嘿笑道:“这面实在太好吃了,怎么都停不了口哇!
那客人的一个同伴也把面条给飞快地解决了,笑着说道:“咱们几个是从下塘村来去镇上打零工的,大伙儿应该知道下塘村离镇上可不近呐!咱们要是在家里吃过早饭再去镇上,估计刚到镇上肚子就得饿了,所以咱们几个都是去镇上吃碗面啥的当早饭。昨儿经过这儿的时候,被铺子里的肉香味儿给吸引了进来。听说一碗带肉汤的三和面面条只要三文钱,就在这儿吃了。没想到这三和面呀,比那白面都要顶饥,咱们几个干力气活儿干到中午都没觉着饿,所以今儿一大早又过来了。”
乡里人大多勤快,农闲的时候很多人会出来打零工赚点儿现钱。家境差的为了多赚几个钱维持生计,大多会选择在码头、窑场这种艰苦的地方给人做工。而家境过得去的多半不愿意吃这种苦,会选择去镇上找活儿干。在镇上干活儿的虽然不如在码头上干活儿的赚得多,可他们却更舍得花钱,像这四位来自下塘村的客人一样,愿意花几个钱买早饭的人不在少数。
围观的众人中就有好几个和这些客人情况一样,打算去镇上打零工,到那儿再吃早饭的。他们之所以会进来,也是被铺子里传出的阵阵香气给勾出了馋虫,打算买碗面汤或是买碟肥肠解解馋,顺便歇歇脚的。现在听说这儿的三和面抗饿,好几个人原先买了面汤的客人忙一迭声儿地吩咐赵三郎道:“小兄弟,赶紧地帮我把面汤给换成这个三和面!”其他几个没买面汤的客人也纷纷要求再上碗三和面。
赵三郎忙笑着应了,很快赵四娘再一次展示了她的削面绝技。
满心好奇的食客忍不住打听道:“老人家,你家小孙女的这手功夫可真俊!都是打那儿学来的?”
“我外孙女拜了个宁国来的师父,这些吃食都是她师父教的!”姜老爷子骄傲地回答道。
“喔!”铺子里传来一阵惊叹声,众人心道:怪不得!原来是宁国传来的手艺呀!
虽说这年头有好些人打着宁国的幌子,把国产的东西硬说成是宁国产的以求多赚几个钱,可赵四娘这手做吃食的功夫实在是绝了,说它源自宁国由不得他们不信呐!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