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糜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为何申耽在听到糜旸委任吕乂为郡丞后,且主管军粮调动一事后,眼神中会有笑意呢?
乃是郡丞一职的特殊性。
郡丞一职起源自秦朝,顾名思义乃是辅左太守的二把手,在边疆地区的郡丞称为长史。
虽然在官方的定义中,郡丞是郡中的二把手。
但与郡中的其他官职不同,郡丞大多乃是中央朝廷直接委派,不是太守自行辟除的僚属。
本来中央空降的官员,在地方就很难有话语权。
再加上郡丞大多乃是中央亲自委派,有着监督太守的责任,所以郡丞亦得不到太守的器重。
久而久之,郡丞一职形同虚设,它的职权大多被主簿、功曹两职所瓜分。
时至今日,天下大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大降,郡丞一职更是不受待见。
在时人的士子中,更流传着一句谚语:「宁为一曹,不任一丞」。
建安以来,甚至很多郡的郡丞都是太守直接委任。
但因为经过几百年的不受待见,在目前的地方官制中,郡丞一职大多不具备行政权力,只是一个地位颇高的虚职。
大多由一些有名望的名士担任,充当着一个吉祥宝宝的作用。
毕竟有着主簿与功曹二职在,乃怕有些郡丞想行政,他也没地方下手。
糜旸委任吕乂为郡丞,而不是主簿或者功曹二职,名为重用,实则是在暗示申耽,他无意插手郡政。
而且糜旸又在众人面前指定吕乂担任郡丞后,只负责粮草筹措调动一事,更是在众人面前,宣告他的真正意图。
那就是他只对保证大军稳定的粮草有兴趣,至于其他政务、人事,他都没有插手的意思。
糜旸的这副安排,完全符合他身为一个名将的表现。
糜旸目前的打算是,想欲擒故纵降低申氏兄弟的戒心。
但是糜旸目前毕竟不是毫无名声在身,并且初出茅庐的一个贵公子,若真是如此,那反而好办。
糜旸现在在天下间的名气都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糜旸若表现得过于软弱或过于对任何事都不关心,那反而会引起申氏兄弟的疑心。
所以凡事要讲究一个度。
既然目前天下人对自己的印象都是名将,那糜旸正好可以利用这种固有的印象。
糜旸在申耽与申仪面前,露出一副对军事在意,对政事不在意的表现。
为的就是告诉申氏兄弟,只要他们申氏兄弟不插手他在汉兴郡中的军事行动,那么他们申氏二兄弟在汉兴郡中的政务行动,他亦可以不插手。
在安排完吕乂的具体职务之后,糜旸便对着申耽言道:「吾在离开成都之时,大王曾嘱咐过吾,令吾在汉兴郡中务必要好好习练麾下兵马,大战在即。」
「大王有令,吾不敢怠慢。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要想练好一支大军,粮草是重中之重,在这一点上,还望申君多多协助吕郡丞。」
….
听着糜旸的话,申耽眼神中的笑意更甚。
糜旸这番话似乎是在说明,他在刘备心目中的重要性。
但大战在即四个字,亦在透露着刘备对他将来的安排,那便是随军北伐。
作为一个不久后就要离开汉兴郡中的太守,申耽又怎么会对糜旸的要求有所拒绝呢?
申耽当即脸上浮现认真之色对糜旸言道:「府君请放心,耽势必辅左吕郡丞,为府君尽快筹措足够的粮草。」
申耽的承诺令糜旸点点头,随后他对着申耽言道:「吾本军人,住不惯郡府,吾意欲在城外的河谷之中练兵。
目前河谷之中
军营正在搭建,等搭建完毕后,吾会与一众家卷搬去城外的军营中,这郡府就劳烦申君看顾了。」
听到糜旸这么说,申耽差点要笑出来。
原本他还担心糜旸日后住在城中的太守府中,以后他处理政务要事事请示糜旸,未免太过麻烦。
如今糜旸主动提出要搬往城外的军营中居住,并委托他看顾郡府,这内中意思让申耽心中十分满意。
对于糜旸的这点要求,申耽先假意推辞一番,但糜旸的态度十分坚决。
随后申耽起身对着糜旸一拜道:「还望府君放心,耽一定不负府君厚望。」
听到申耽如此说之后,糜旸脸上流露出轻松之色,他让申耽先下去办公。
申耽见状,便带着一众太守府中的官吏齐齐告退。
看着申耽一走,数十位太守府中的官吏乖巧地跟在申耽身后的样子,糜旸的脸上流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容。
在申耽及诸位官吏走后,孟达当即出来对糜旸提醒道:「方才申耽所言太守府中官吏,皆是刘封所委任乃是谎言。」
对于孟达的提醒,糜旸不在意地摆摆手道:「吾知道。」
孟达见糜旸知道,却还不当场发作,想来是糜旸有着更深的谋划,因此便不再言语。
在当初法正病逝之前,曾写过一封信给孟达。
在那封信中,法正向孟达言明,他会向刘备求情饶孟达一命,但之后孟达便要在糜旸麾下辅左他。
因为当年一同逃难的关系,所以法正与孟达的关系,乃是十分亲密的。
当初正是因为法正还在世,所以孟达在张飞兵临城下后,才乖乖选择了投降。
因为在孟达看来,法正是肯定能保住他一条命的,后来的发展,果然不出孟达所料。
至于法正在信中提及的,让孟达好好辅左糜旸一事,孟达心中并没有抵触。
一方面是因为法正与糜旸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糜旸的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跟在他的麾下,虽然目前只是一军司马,但随着糜旸一步步的成长,他孟达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一日。
在这种心... -->>
为何申耽在听到糜旸委任吕乂为郡丞后,且主管军粮调动一事后,眼神中会有笑意呢?
乃是郡丞一职的特殊性。
郡丞一职起源自秦朝,顾名思义乃是辅左太守的二把手,在边疆地区的郡丞称为长史。
虽然在官方的定义中,郡丞是郡中的二把手。
但与郡中的其他官职不同,郡丞大多乃是中央朝廷直接委派,不是太守自行辟除的僚属。
本来中央空降的官员,在地方就很难有话语权。
再加上郡丞大多乃是中央亲自委派,有着监督太守的责任,所以郡丞亦得不到太守的器重。
久而久之,郡丞一职形同虚设,它的职权大多被主簿、功曹两职所瓜分。
时至今日,天下大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大降,郡丞一职更是不受待见。
在时人的士子中,更流传着一句谚语:「宁为一曹,不任一丞」。
建安以来,甚至很多郡的郡丞都是太守直接委任。
但因为经过几百年的不受待见,在目前的地方官制中,郡丞一职大多不具备行政权力,只是一个地位颇高的虚职。
大多由一些有名望的名士担任,充当着一个吉祥宝宝的作用。
毕竟有着主簿与功曹二职在,乃怕有些郡丞想行政,他也没地方下手。
糜旸委任吕乂为郡丞,而不是主簿或者功曹二职,名为重用,实则是在暗示申耽,他无意插手郡政。
而且糜旸又在众人面前指定吕乂担任郡丞后,只负责粮草筹措调动一事,更是在众人面前,宣告他的真正意图。
那就是他只对保证大军稳定的粮草有兴趣,至于其他政务、人事,他都没有插手的意思。
糜旸的这副安排,完全符合他身为一个名将的表现。
糜旸目前的打算是,想欲擒故纵降低申氏兄弟的戒心。
但是糜旸目前毕竟不是毫无名声在身,并且初出茅庐的一个贵公子,若真是如此,那反而好办。
糜旸现在在天下间的名气都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糜旸若表现得过于软弱或过于对任何事都不关心,那反而会引起申氏兄弟的疑心。
所以凡事要讲究一个度。
既然目前天下人对自己的印象都是名将,那糜旸正好可以利用这种固有的印象。
糜旸在申耽与申仪面前,露出一副对军事在意,对政事不在意的表现。
为的就是告诉申氏兄弟,只要他们申氏兄弟不插手他在汉兴郡中的军事行动,那么他们申氏二兄弟在汉兴郡中的政务行动,他亦可以不插手。
在安排完吕乂的具体职务之后,糜旸便对着申耽言道:「吾在离开成都之时,大王曾嘱咐过吾,令吾在汉兴郡中务必要好好习练麾下兵马,大战在即。」
「大王有令,吾不敢怠慢。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要想练好一支大军,粮草是重中之重,在这一点上,还望申君多多协助吕郡丞。」
….
听着糜旸的话,申耽眼神中的笑意更甚。
糜旸这番话似乎是在说明,他在刘备心目中的重要性。
但大战在即四个字,亦在透露着刘备对他将来的安排,那便是随军北伐。
作为一个不久后就要离开汉兴郡中的太守,申耽又怎么会对糜旸的要求有所拒绝呢?
申耽当即脸上浮现认真之色对糜旸言道:「府君请放心,耽势必辅左吕郡丞,为府君尽快筹措足够的粮草。」
申耽的承诺令糜旸点点头,随后他对着申耽言道:「吾本军人,住不惯郡府,吾意欲在城外的河谷之中练兵。
目前河谷之中
军营正在搭建,等搭建完毕后,吾会与一众家卷搬去城外的军营中,这郡府就劳烦申君看顾了。」
听到糜旸这么说,申耽差点要笑出来。
原本他还担心糜旸日后住在城中的太守府中,以后他处理政务要事事请示糜旸,未免太过麻烦。
如今糜旸主动提出要搬往城外的军营中居住,并委托他看顾郡府,这内中意思让申耽心中十分满意。
对于糜旸的这点要求,申耽先假意推辞一番,但糜旸的态度十分坚决。
随后申耽起身对着糜旸一拜道:「还望府君放心,耽一定不负府君厚望。」
听到申耽如此说之后,糜旸脸上流露出轻松之色,他让申耽先下去办公。
申耽见状,便带着一众太守府中的官吏齐齐告退。
看着申耽一走,数十位太守府中的官吏乖巧地跟在申耽身后的样子,糜旸的脸上流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容。
在申耽及诸位官吏走后,孟达当即出来对糜旸提醒道:「方才申耽所言太守府中官吏,皆是刘封所委任乃是谎言。」
对于孟达的提醒,糜旸不在意地摆摆手道:「吾知道。」
孟达见糜旸知道,却还不当场发作,想来是糜旸有着更深的谋划,因此便不再言语。
在当初法正病逝之前,曾写过一封信给孟达。
在那封信中,法正向孟达言明,他会向刘备求情饶孟达一命,但之后孟达便要在糜旸麾下辅左他。
因为当年一同逃难的关系,所以法正与孟达的关系,乃是十分亲密的。
当初正是因为法正还在世,所以孟达在张飞兵临城下后,才乖乖选择了投降。
因为在孟达看来,法正是肯定能保住他一条命的,后来的发展,果然不出孟达所料。
至于法正在信中提及的,让孟达好好辅左糜旸一事,孟达心中并没有抵触。
一方面是因为法正与糜旸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糜旸的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跟在他的麾下,虽然目前只是一军司马,但随着糜旸一步步的成长,他孟达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一日。
在这种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