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钓月公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凡文学作品,或歌颂吟咏,或揭露曝光,或讽刺鞭挞,或隐或显,或迂或直,皆有思想和情感倾向性。大凡一种思想或情感,既可用小说的形式,也可用散文、诗歌或戏剧形式加以表述。只是各种文学样式之间一般说来都是有所区别,有所不同的。
诗是韵语,这是对诗这种文学样式最一般性的表述,这意味着,不押韵的诗不能算是最严格意义上的诗。
不破不立,胡适始作俑的新诗运动虽然开创了白话体现代诗歌,但迄今为止,存在着只破不立,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现代诗歌的各种流派林林总总。不要说现代诗歌的格律尚未确立,就连押韵这个现代诗歌最基本的问题都莫衷一是,没有统一认识。在诗歌创作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诗人对此认识模糊。甚至还有的诗人认为押韵的诗肤浅,在创作实践中故意不押韵。下面是笔者对现代诗歌作品押韵情况的一个统计数据(仅为说明情况而统计)。
地点:国内目前最大的纯文学网站红袖网站现代诗歌。
时间:2008年6月1日。
现代诗歌统计总数 75首所占%押韵——7首——9。3;半押韵——9首——12;不押韵——59首——78。7。
由于红袖网站有较完备的评级制度,这些诗的诗质应该都是较可信的,但显然押韵的问题困扰着这些写手,使他们诗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众所周知,格律要求最严格的唐诗,宋词和元曲是可唱,可咏和可看(这儿我没有使用读这个字,因为可读就是可咏和可看的)的。但随着时光的推移和这些文学样式的发展,这些诗歌的歌唱功能被剥离出去,只可咏和可看了。但问题随之而来,这也是诗歌的最后边界了,当诗歌发展到不可唱,不可咏,只能看的时候,诗歌实际上已经走上了穷途末路。这时候的诗歌已经与其他文学样式毫无二致。仅仅是分行绝不可能成为这些诗歌的救命稻草。
是的,诗歌文本的可咏可看应该是诗人们坚守的最后阵地。从表面上看,可咏可看较之严格意义上的近体诗词曲在格律方面的要求有所减低。但事实上反而是一种大的跨越和进步。原来约束诗人的严格平仄的枷锁被砸碎了,诗人们唱出了他们的天籁之音。这些天籁之音总体上虽然与严格的平仄有一定的不谐,但少了呆板滞重,并且给了诗人极大的自由表达空间。
只是不能再向前一步。当诗歌发展到只能看的时候,诗歌就失去了其自身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质,就会成为一种“四不象”诗歌的没落也就为期不远了。
从另一方面看,诗歌的押韵不仅是这种文体所必需,在创作实践中,也完全具有可操作性。因为汉语拥有大量的同音字。
西方诗歌(主要是指我比较熟悉的英语诗歌)的韵式为什么与我们中国的有所不同,一首诗中较频繁地换韵,固然有社会文化传统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应该是押韵的物质基础问题——他们的文字中没有足够的同音(字)词。
虽然我们现代诗歌的格律还未确立,但在诗歌创作实践中,许多现代诗歌创作有成的诗人都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重视押韵,使自己的诗可咏可看。其中,中国朦胧诗派主要代表诗人之一的舒婷的致橡树就是这方面一个比较好的文本范式。
致橡树
&nb... -->>
凡文学作品,或歌颂吟咏,或揭露曝光,或讽刺鞭挞,或隐或显,或迂或直,皆有思想和情感倾向性。大凡一种思想或情感,既可用小说的形式,也可用散文、诗歌或戏剧形式加以表述。只是各种文学样式之间一般说来都是有所区别,有所不同的。
诗是韵语,这是对诗这种文学样式最一般性的表述,这意味着,不押韵的诗不能算是最严格意义上的诗。
不破不立,胡适始作俑的新诗运动虽然开创了白话体现代诗歌,但迄今为止,存在着只破不立,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现代诗歌的各种流派林林总总。不要说现代诗歌的格律尚未确立,就连押韵这个现代诗歌最基本的问题都莫衷一是,没有统一认识。在诗歌创作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诗人对此认识模糊。甚至还有的诗人认为押韵的诗肤浅,在创作实践中故意不押韵。下面是笔者对现代诗歌作品押韵情况的一个统计数据(仅为说明情况而统计)。
地点:国内目前最大的纯文学网站红袖网站现代诗歌。
时间:2008年6月1日。
现代诗歌统计总数 75首所占%押韵——7首——9。3;半押韵——9首——12;不押韵——59首——78。7。
由于红袖网站有较完备的评级制度,这些诗的诗质应该都是较可信的,但显然押韵的问题困扰着这些写手,使他们诗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众所周知,格律要求最严格的唐诗,宋词和元曲是可唱,可咏和可看(这儿我没有使用读这个字,因为可读就是可咏和可看的)的。但随着时光的推移和这些文学样式的发展,这些诗歌的歌唱功能被剥离出去,只可咏和可看了。但问题随之而来,这也是诗歌的最后边界了,当诗歌发展到不可唱,不可咏,只能看的时候,诗歌实际上已经走上了穷途末路。这时候的诗歌已经与其他文学样式毫无二致。仅仅是分行绝不可能成为这些诗歌的救命稻草。
是的,诗歌文本的可咏可看应该是诗人们坚守的最后阵地。从表面上看,可咏可看较之严格意义上的近体诗词曲在格律方面的要求有所减低。但事实上反而是一种大的跨越和进步。原来约束诗人的严格平仄的枷锁被砸碎了,诗人们唱出了他们的天籁之音。这些天籁之音总体上虽然与严格的平仄有一定的不谐,但少了呆板滞重,并且给了诗人极大的自由表达空间。
只是不能再向前一步。当诗歌发展到只能看的时候,诗歌就失去了其自身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质,就会成为一种“四不象”诗歌的没落也就为期不远了。
从另一方面看,诗歌的押韵不仅是这种文体所必需,在创作实践中,也完全具有可操作性。因为汉语拥有大量的同音字。
西方诗歌(主要是指我比较熟悉的英语诗歌)的韵式为什么与我们中国的有所不同,一首诗中较频繁地换韵,固然有社会文化传统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应该是押韵的物质基础问题——他们的文字中没有足够的同音(字)词。
虽然我们现代诗歌的格律还未确立,但在诗歌创作实践中,许多现代诗歌创作有成的诗人都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重视押韵,使自己的诗可咏可看。其中,中国朦胧诗派主要代表诗人之一的舒婷的致橡树就是这方面一个比较好的文本范式。
致橡树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